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區(qū)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區(qū)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區(qū)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區(qū)一等獎)_第4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區(qū)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宜賓市三中2023級高三上期10月月考試題文科綜合24.樊樹志在《國史十六講》中說:“政治與血緣的結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給諸侯叫做‘建國’,諸侯授土授民給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對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國’與‘家’的對立,他們把自己的宗族稱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國’?!辈牧媳砻鳎ǎ〢.分封制隱含著國家分裂割據的因素B.宗法制與分封制是互為表里的關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5.作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補充,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呈現出往復式規(guī)律性變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層級嬗變規(guī)律與特點的是()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簡表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層政區(qū)州行省布政使司省統(tǒng)縣政區(qū)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隸州/州府、直隸州縣級政區(qū)縣縣縣縣縣州、縣①加強中央集權是推動地方行政層級變化的重要原因②沿襲變革是歷代地方行政層級變遷的主線③上穩(wěn)下動是地方行政層級結構變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層決策中存在矛盾與困局⑤政區(qū)層級的調整促進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26.有學者認為:作為一種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舉顯然有其客觀的歷史合理性,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其存在的持久性。與之前的選官制度相比,科舉制度最大的“合理性”應是()A.封建政府人才選拔工作制度化 B.貴族壟斷官場局面開始被打破C.底層知識分子社會流動均等化 D.積極向上的社會心理得以塑造27.一項考古統(tǒng)計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稻谷遺存120余處,其中長江流域90余處,黃河流域12處,另有閩、浙、臺數處。炭化粟粒、粟殼遺存40余處,分布于山東、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區(qū)。據此可以推斷()①我國已由采集進入種植的時代 ②我國的原始農業(yè)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 ④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于南方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28.對下列人口統(tǒng)計材料解讀最準確的是()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南北經濟趨于平衡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南方經濟逐步發(fā)展 D.北方經濟發(fā)展緩慢29.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說:“粟貴傷末,粟賤傷農。乃當其貴,不能使賤,上禁之弗貴,而積粟者閉糴,則愈騰其貴。當其賤,不能使貴,上禁之勿賤,而懷金者不讎,則愈益其賤。”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張()A.實行農商并舉的經濟政策 B.發(fā)揮市場作用以促進商品流通C.加強政府調控,以平抑糧食價格 D.征收工商稅以減輕農民負擔30.西漢儒學家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在中國傳統(tǒng)主流思想中的正統(tǒng)地位開始確立,但據《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董仲舒“中廢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陰陽災變,“于是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弊詈蟆叭ノ粴w居……以修學著書為事。”他的命運說明在漢武帝時期()A.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十分突出 B.皇權與儒學之間存在隔閡C.儒學的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樣崇高 D.君主專制集權統(tǒng)治空前加強31.朱熹說:“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盡,便是知得這明德未分明。”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边@可以佐證二人都主張()A.知行合一,都產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無物D.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32.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一書中闡明,西歐生產技術的突破來自生產中精細的分工,分工來自生產規(guī)模擴大,而生產規(guī)模擴大則是人們利用市場興起所造成的盈利機會的結果。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可以得出古代中國科技長期未獲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古代市場長期發(fā)展緩慢B.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C.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D.專制制度的阻礙33.阿提卡被分成三個區(qū)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內陸中央地帶;(三)沿海地區(qū)。每個區(qū)域分為十個部分,名為三分區(qū)。三個區(qū)域的一個三分區(qū)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部落,這種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連的地帶的部落,而是跨三個區(qū)域的一種人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會表決期間才得集合起來?!毖诺溥@項改革措施的主要意義是()A.開始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 B.解放了平民,擴大了公民基礎C.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政治特權 D.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34.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在《論義務》中指出:處于國家領導地位的人應該具有這樣的義務感::第一,他們不論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們應該維護國家的整體,而不要為維護某一個部分而忽略了其它的部分。羅馬法律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統(tǒng)治者的治國理念,以西塞羅觀點評價古羅馬法律,正確的是() A.習慣法源于社會生活實踐有利于維護公民利益B.十二銅表法是統(tǒng)治者自覺維護公民利益的表現C.由公民法到萬民法體現了維護國家整體的精神D.經過不斷發(fā)展完善羅馬法基本實現了國民平等35.“許多希臘人,特別是那些保守派,對智者派的相對主義很顧忌,擔心它會危及社會秩序和道德。蘇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罒o休止地和朋友們談話,發(fā)展起一套辯證科學……這些觀念與成為個人放縱不羈、公共道德敗壞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對主義大不相同,將為個人行為提供永久性的指導?!边@表明,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的關系是()A.完全一致B.糾正與發(fā)展C.彼此對立 D.毫無關系40.觀察、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5分)。材料一“與雅典學院的創(chuàng)辦幾乎同時,在遙遠的東方,也有一個類似的學術機構,叫稷下學宮【編者注: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zhàn)國時期國的官辦高等學府。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諸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實行“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針。稷下學宮的學者為稷下先生,隨其門徒,被譽為稷下學士。】。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雖然相隔萬里,卻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以地名命名,創(chuàng)辦時間接近,運行方式也相差無幾?!薄嗲镉辍堆诺鋵W院》

《稷下學宮》材料二白鹿洞書院和雅典學院。說明:白鹿洞書院創(chuàng)于南唐,因朱熹和陸九淵在此講學而得盛名,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重要文化搖籃之一。雅典學院是古希臘柏拉圖創(chuàng)辦的講學機構,被稱為歐洲的第一所大學;畫面正中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正針鋒相對的辮論,圍繞著傾聽兩位哲人爭論的是為數眾多的各派古希臘知名學者。(1)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材料一圖片中學習機制的特點,分析其成因并指出其功能。(13分)(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取材料二兩幅圖片中所反映的學術活動的至少2個信息并作相關說明。(12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漢朝唐朝兩宋路線從今天廣東東南亞和南南亞。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可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可與大食(阿拉伯帝國)相通。從泉州和廣州等地南下,可達東南亞和南亞,通今波斯灣、紅海至歐洲,也可至非洲東海岸。除主干道外,還有許多支線。管理漢在徐聞縣南七里(今廣東徐聞縣),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廣州設市舶司后,幾乎包攬了全部的南海貿易。對朝貢使團則只準許使者及隨從二人入京覲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處設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條或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貴經營海外貿易、買舶商貨物。貨物漢武帝時有外國使者來進獻,漢武帝派譯長帶上黃金和絲綢出海,到這些國家交換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主要貨物為絲綢、瓷器、漆器等輸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寶象牙等輸入品。進出口貨物達400多種。進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藥材等,主要出口紡織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外貿分官營與私營,以后者為主。根據材料,提取關于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至少2個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分析說明。42.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確立了鹽鐵專賣制度,齊國實行“官山?!?,農閑時由農民制鹽,官府包收儲存,待鹽價上漲至十倍時,再到不產鹽地區(qū)銷售。商鞅變法時期,在煮鹽業(yè)發(fā)達地區(qū),設置專門的官員和機構,負責鹽業(yè)生產和銷售?!笆且哉鲾撤恋爻饩常毁x百姓而師以贍”。西漢初期,“馳山澤之禁,不與民爭利”,出現了大量靠經商鹽鐵致富的商人。漢武帝中期,國庫空虛,財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以向富豪借貸,“富商大賈,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漢武帝實施鹽鐵專賣,采用民制、官收、官運、官銷的辦法。唐肅宗時期,創(chuàng)立就場征稅的專賣制度,在產鹽地設置鹽官,負責收買鹽戶所煮之鹽,再由商人轉運到各地銷售。除產鹽地外,不再設置鹽官。宋代的鹽課有兩種形式,一是禁榷法,二是通商法。禁榷法是國家控制鹽的產銷,實行全部專賣;通商法是國家將鹽售與商人,寓稅于鹽,然后由商人在指定地區(qū)經銷,實行局部專賣。清代鹽課制度,主要有官督商辦、官督商銷、官運商銷、商運商銷、民運民銷等七種形式,主要形式為官督商銷,系由官府特許的鹽商向官府領取引票,按引購鹽,在指定地區(qū)販賣,即引岸制。——摘編自王芙蓉《略論中國古代鹽鐵官營制度變化及啟示》據材料,概括古代鹽鐵專賣制度的特點。(8分)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鹽鐵專賣制度的影響。(7分)宜三中高2023級高三上期10月月考文科綜合考試歷史參考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DCBCBCBACCB40.1.特點:學派林立;開放,言論自由;多元思想交流辯論;思想獨立;人格平等;尊重學術等(6分)(任答3點,或意思符合者可得分)成因:舊的社會權力結構逐漸松動,新的政治力量正在上升(雅典民主政治;中國諸侯七雄等);思想界掙脫蒙昧束縛、權力的壓抑;用理性自由地重新思考自然、社會、自身。(3分)(意思符合者可得分)功能:既是智庫,又是學堂,還是一個交流思想文化的場所;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推動了智慧型學者的涌現;在思想的對抗或平衡,為變革的時代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支柱;多元思維方式激發(fā)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推動了東西方思想文明的發(fā)展(4分)(任答2點,或言之有理可得分)2.信息一:都體現出尊重知識(或尊重教育或教育發(fā)達)的特點。(2分)說明:前者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集中地,是古代官辦學校的補充,是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搖籃地之一;后者體現古希臘私人教育的發(fā)展,是古希臘研習知識傳播思想的重要場所。(4分)信息二:前者主要是宣揚封建統(tǒng)治思想或文化,后者成為西方奴隸制時代民主思想的搖籃。(2分)說明:前者主要傳播封建理學和心學,成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工具。后者主要是宣揚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促進了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4分)信息三:前者體現出思想的日漸相對單一僵化,后者體現出思想多元與獨立。(2分)說明:前者與封建綱常倫理結合,成為束縛人心維護統(tǒng)治的手段,后者豐富了各派思想內涵,激發(fā)了多元思想創(chuàng)新,帶動了社會風氣自由開放。(4分)(以上信息和說明任答2項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相應給分。注意:比較說明信息即可談不同點也可談相同點。)41.信息1:后代路線比前代更發(fā)達。說明:漢代可達東南亞和南亞,唐朝和兩宋可達波斯灣、紅海,兩宋還可達非洲東海岸。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兩宋時期經濟的發(fā)展,造船與航海技術的提高,經濟重心的南移。信息2:朝貢貿易轉化為市舶貿易,貿易的經濟職能增強。說明:漢、唐、宋三朝都有朝貢貿易,如漢有外國使者“進獻”,唐朝對朝貢使團的限制,宋朝官營貿易。宋代市舶司專司貨物稅,外貿以私營為主,商品種類多有生活用品。這些說明對外貿易的經濟職能增強了。從原因上看,唐朝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對外實行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