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辯證法概論
王廣超
人文學院
dialecticswang@163.com《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介紹1、課程屬性:公共必修課。2、學時和學分:36學時、1學分。3、課程目的:為研究生院的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服務,有助于理工科碩士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科技觀和科技社會觀,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三個模塊自然觀(2);方法論(3)科技、技術與社會STS(3);討論課(1)每個模塊的內容1、課堂講解;2、隨堂測驗;3、小組報告和討論。關于隨堂測驗隨堂測驗,主觀題,25分鐘左右,固定答題紙;分數(shù)分配:自然觀20分、方法論30分、STS30分關于分組報告和討論:在助教的幫助下,完成分組。學生記住自己的序號,每次隨堂測驗時,務必在答題紙上寫上序號。每班分42~43個小組,每小組5~8人,按序號分組。分組報告,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對某一問題進行課堂匯報交流。教師根據(jù)表現(xiàn)給出整組的成績(10分)。分組報告的分配:自然觀7個小組;方法論13個小組;科學技術與社會13個小組;最后一次討論課10個小組??偟某煽兎峙渥匀挥^,20分;方法論;30分;科學技術與社會;30分;分組報告;10分;最后的論文(1500字左右);10分。隨堂測驗題自然觀部分的測驗與討論課第一次課隨堂測驗,25分鐘,20分,固定答題紙;第二次課進行1~7組的分組報告,每組15分鐘,10分,當堂給成績。關于考勤第一次上課時,學生在花名冊上簽到,以為憑證。對于沒有簽到的學生,課間時點名請他到助教那里簽到。學生如果沒來,或走錯教室,沒有成績。如果因事或因病請假,要求出具診斷書或院系證明(蓋院系公章),并請導師簽字。關于遲交作業(yè)和補考補交作業(yè)的,每次補交均扣5分。不及格同學統(tǒng)一補考,補考務必在學期結束前完成。本次課綱要一、什么是自然辯證法二、自然辯證法的淵源三、自然觀:以西方天文理論的演變?yōu)槔懻撊祟愓J識自然的辯證過程什么是“自然辯證法”?一門課程;一個研究領域——科學技術哲學包括: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科學技術與社會。一部手稿的名稱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馬克思的親密戰(zhàn)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另外一個領袖人物。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思想觀點,主要與恩格斯有關?!蹲匀晦q證法》成書經(jīng)過《資本論》,揭示社會發(fā)展的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揭示自然運動的辯證法。恩格斯原準備寫成一部巨著,為此仔細研究了大量文獻。從1873-1883寫作,1878年因寫作《反杜林論》而耽誤了一些時間。1878年以后,他開始正式寫作,寫了大部分論文和片段,并擬訂全書計劃草案,寫了導言。1883年馬克思去世,恩格斯全力于完成馬克思的《資本論》出版校對工作,還承擔起主要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責任,沒有時間繼續(xù)寫作,雖然后來陸續(xù)還寫到1886年,但再也沒有能繼續(xù)寫,直到1895年他去世。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內容目前出版的是基于恩格斯遺留下的四束材料,共有181部分:共包括十篇論文;
169段札記;兩個計劃草案;包括辯證法、數(shù)學、力學和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科學等各方面的內容。對物質運動形式的分類,對科學歷史、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關系等的見解。《自然辯證法》出版過程恩格斯去世后不久,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伯恩施坦(1850-1932)曾委托物理學家阿龍斯(1860-1919)審查恩格斯的這些手稿。阿龍斯審讀后,認為內容太陳舊,完全不能發(fā)表。1924年春天,蘇聯(lián)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院長梁贊諾夫找伯恩斯坦談這部手稿的出版問題。伯恩斯坦把這部稿送交愛因斯坦審讀,要愛因斯坦判斷,是否可以出版。愛因斯坦于1924年6月30日給伯恩斯坦回信,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愛因斯坦審閱恩格斯手稿如果這部手稿不是出自一位引人注意的歷史人物,那末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內容都沒有特殊的趣味。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于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出版的。
1924年6月30日愛因斯坦的意見:
愛因斯坦的評價,引起了很大反響。梁贊諾夫推測,即伯恩斯坦拿給愛因斯坦的并不是恩格斯的全部手稿,而只不過是公認為沒有價值的關于電的那個部分。美國學者悉尼·胡克于是寫信給愛因斯坦,詢問此事。愛因斯坦是審查了全部手稿嗎?
愛德華.伯恩施坦送來全部手稿要我出主意,我的評語是對全部手稿而說的。我堅信,要是恩格斯本人能夠看到,在這樣長久的時間之后,他的這個謹慎的嘗試竟被認為具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會覺得好笑的。
1940年6月17日愛因斯坦的回信:恩格斯手稿的出版1925年蘇聯(lián)第一次以德、俄對照本出版了恩格斯的手稿,并冠以“自然辯證法”(DialektikderNatur)的書名。1932年中譯本出版,以后又出版了幾個中譯本?,F(xiàn)行的中譯本有兩個版本:一是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1971年出版;二是于光遠等譯編,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如何看待《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本身不是一個實證科學(如物理學)的原則。也很難說能指導自然科學。但自然辯證法使得自然科學有了哲學的前提,并且由此而與人文科學結合為一個整體,使得自然科學擺脫了其唯科學主義的抽象性和片面性。自然辯證法是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但這個客觀世界并不是與人無關的物理世界,而是作為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體的感性世界?!白匀晦q證法”如何理解?英譯:dialecticsofnature自然本身不會辯論,所以不是“自然的辯證法”;是“關于自然的辯證法”,或人通過自然獲得的辯證法。不是對于離開人的抽象的自然界而言的辯證法,而是對于自然界作為與人相統(tǒng)一的整體而言的。辯證法為何?是哲學的一種方法。哲學與辯證法什么是哲學?泛泛的定義:哲學是一套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規(guī)律的認識。確切的界定:哲學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不斷生長和發(fā)展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意識。辯證法:通過揭露對方論點中的矛盾而探求問題的方法。辯證法的三個歷史階段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白匀晦q證法”的歷史淵源馬恩的唯物辯證法黑格爾唯心辯證法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西方辯證法的創(chuàng)始人: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40~-48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早期伊奧尼亞哲學家,愛非斯城邦的王子。萬物皆動;萬物流變,無物常駐;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是,雖然人一直處在變化當中,卻依然還保持著同一個人;雖然新的河水不斷流入,但還是同一河流。事物變化著,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式,但在整個流變種依然有某種統(tǒng)一性。這種變與不變的論證體現(xiàn)了對自然的辯證的認識。海水最干凈,又最臟;驢愛吃草料,不要黃金;最美的猴子同人類相比也是丑的。黑格爾:在我的邏輯學中,采納了赫拉克利特的所有命題。雅典學園(theschoolofAthens拉斐爾-圣契,1509)芝諾的辯證法:為什么芝諾提出一個與現(xiàn)象相反的悖論呢?原因在于他更相信邏輯推理而不是眼睛看到的東西。芝諾論證的實質在于,用邏輯推理來否定經(jīng)驗觀察,用理性證明來否定感官知覺,并且在此基礎上確立了“眼見為虛,思想為實”基本信念,,從而奠定了西方哲學把思想的對象看得比感覺的對象更加真實可靠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芝諾的論證在客觀上卻接觸到了運動本身所包含的間斷性與不間斷性的矛盾,原則上假設了空間與時間是可以無限分割的。他的論辯方法就是"辯證法"。黑格爾在談到芝諾時說:“我們在這里發(fā)現(xiàn)辯證法的起始,發(fā)現(xiàn)了客觀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即真正的辯證法?!毖诺鋵W園(theschoolofAthens拉斐爾-圣契,1509)運動連續(xù)性與間斷性的辯證關系赫拉克利特:強調運動的連續(xù)性,認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芝諾,強調運動的間斷性,認為“運動的不存在”。這種即在又不在、即動又不動的辯證關系恰恰說明運動的連續(xù)性和間斷性的統(tǒng)一。蘇格拉底的辯證法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是古希臘雅典時期的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鼻祖。梵蒂岡博物館中的蘇格拉底半身像蘇格拉底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一直生活在雅典,他從來都是述而不作。他將自己的哲學建基于以下兩點:人需要“認識你自己”和過一種“經(jīng)過審視的生活”。他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在致力于闡釋和追求諸如智慧、正義以及好的生活等目標。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知識獲取的途徑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幫助別人產(chǎn)生知識。精神助產(chǎn)術。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集中表現(xiàn)在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辯證法:通過揭露對方論點中的矛盾而探求問題的方法。蘇格拉底與青年的對話蘇:“人人都說要作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訴我什么是道德呢?”青年:“做人要忠誠老實,不能欺騙人,這是大家都公認的道德行為.”蘇:“你說道德就是不能欺騙人,那么在和敵人交戰(zhàn)的時候,我方的將領為了戰(zhàn)勝敵人,取得勝利,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欺騙和迷惑敵人,這種欺騙是不是道德的呢?”青年:“對敵人進行欺騙當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蘇:“在我軍和敵人作戰(zhàn)時,我軍被包圍了,處境困難,士氣低落.我軍將領為了鼓舞士氣,組織突圍,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圍出去.結果士氣大振,突圍成功.你能說將軍欺騙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嗎?”青年:“那是在戰(zhàn)爭的情況下,戰(zhàn)爭情況是一種特殊的情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騙.”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兒子生病了,父親拿來藥兒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親就欺騙兒子說,這不是藥,是一種好吃的東西,兒子吃了藥病就好了.你說這種欺騙是不道德的嗎?”青年:“這種欺騙是符合道德的.”蘇:“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青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還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現(xiàn)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訴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蘇:“其實,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蘇格拉底的意思是,道德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不存在任何一成不變的道德概念.毒死蘇格拉底的山洞公元前399年,他被法庭判處死刑,理由是這種思想“腐蝕青年”。蘇格拉底之死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wèi)在1787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雅典學園(theschoolofAthens拉斐爾-圣契,1509)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黑格爾(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國古典哲學家,擔任過柏林大學教授、校長。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康德面臨的問題:人類認識的真理性如何保證?康德的回答:心靈的諸范疇作用于現(xiàn)象形成人類的知識。人為自然立法。但是人類不能認識物自體。黑格爾提出:凡是合理的都是實在的,凡是實在的都是合理的,進而得出:一切東西都是可知的。知識的所有對象,乃至整個宇宙都是一個絕對精神的產(chǎn)物。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黑格爾認為宇宙中根本性的存在是所謂的“絕對精神”,“絕對精神”按照辯證法圖式展現(xiàn)了宇宙的歷史。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
量變轉化為質變
否定之否定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使命描述為“從頭到腳把黑格爾顛倒過來”。馬克思借用黑格爾“辯證法”,通過斗爭與斗爭的解決來理解社會的發(fā)展。黑格爾的主要概念是“精神”,而馬克思卻強調人類生活更加物質的層面——比如對食物、住所和安全的需求。馬克思辯證法對黑格爾的顛倒馬克思認為,雖然在表面上看來,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各異,歷史的進程復雜多變,但在根本上存在一條普遍的法則,即任何社會都受到一對基本的矛盾,即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矛盾所制約,正是這一矛盾的對立,使社會歷史按照辯證法的圖式在演進。這一學說稱為歷史唯物主義?!祟惿鐣霓q證法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資本論》,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辯證法《自然辯證法》,自然運動的辯證法“社會辯證法”與“自然辯證法”辯證法的三大定律恩格斯的辯證法從形式上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有“三大定律”的說法:對立的相互滲透的規(guī)律;量變轉化為質和質變轉化為量的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自然辯證法》P75.恩格斯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恩格斯認為“這三個規(guī)律都曾被黑格爾以其唯心主義的方式當做單純的思維規(guī)律而加以闡明。錯誤在于,這些規(guī)律是作為思維規(guī)律加在自然界和歷史上面的,而不是從它們推導出來的。從這里于是就產(chǎn)生出整個牽強的并且常常是荒謬絕倫的結構:世界,不管它愿意與否,必須適應于一種思想體系,而這種思想體系自身又只是人類思維一個特定發(fā)展階段的產(chǎn)物?!鳖嵉购诟駹栟q證法如果我們把事情倒轉過來,那么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在違心主義哲學中顯得極端神秘的辯證法的規(guī)律就立刻變得簡單明了了。我們只是想表明辯證法的規(guī)律是自然界的實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從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概括出來的,因而對于理論自然科學也是有效的。如何看待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恩格斯的一些具體結論在今天也許已經(jīng)過時了,但他的哲學基本精神和思維方式,尤其是他堅持的自然辯證法,仍然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并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彰顯出更加鮮活的生機。哲學究竟有什么用有用之學:經(jīng)濟、金融、科學技術有用之學可以改變環(huán)境;哲學是無用之學哲學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卻能改變自己,是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自然觀三什么是自然觀自然觀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總的認識觀點,即人們關于自然界如何存在和演化的根本觀點。自然觀的內容極為豐富,主要包括相互聯(lián)系著的以下部分:宇宙觀、物質觀、運動觀、時空觀、因果觀、演化觀。本次課的核心:通過西方天文學理論的演變揭示人類認識自然的辨證過程。西方科學革命緣起于天文學革命:哥白尼革命-啟蒙運動和產(chǎn)業(yè)革命。哥白尼日心地動說模型地心說日心說西方天文學的演進是一個辯證發(fā)展的過程在西方天文學的發(fā)展過程中,理論和觀測之間的矛盾一直起著主導作用。隨著觀測技術的提高,觀測數(shù)據(jù)的精度逐漸提高,地心說模型日趨復雜,最終導致對此模型的懷疑和拋棄,開啟了新天文學。西方天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充分體現(xiàn)了對立統(tǒng)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等三大辯證法規(guī)律。自然觀部分討論題:科學理論與觀測之間究竟有何關系,請結合自己的專業(yè)或熟悉的案例談一談。下次課請1~7組的同學準備報告,報告的時間10分鐘,討論5分鐘。觀測與理論之間究竟有何關系1、有沒有不摻雜任何理論的觀測,或者說有沒有純粹的觀測?2、理論一定就是由觀測得出來的嗎?3、當觀測與理論不符時,一定會推翻理論嗎?4、現(xiàn)實的科學活動是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嗎?哥白尼革命:西方天文學理論的演變內容綱要
1、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宇宙論和托勒密的數(shù)理天文學2、哥白尼日心地動說的提出;3、從哥白尼到牛頓,日心地動說的完善4、日心地動說的驗證仰望蒼穹可以看到哪些天體?1、太陽2、月亮3、行星4、恒星5、彗星6、星云太陽系的真實結構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第一定律,橢圓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huán)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著的行星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都是相等的。第三定律,也稱周期定律:各個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和它們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哥白尼的宇宙論: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的一顆行星;地球有三種運動。1、古希臘天文學——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宇宙論和托勒密的數(shù)理天文學柏拉圖的兩球模型【蒂邁歐篇】地球固定在宇宙的中心;恒星、太陽、月亮、五星在天球表面上運動;周日旋轉的大圈-地球自轉的體現(xiàn);太陽和行星在穿越天球過程中走過的圓為黃道——地球公轉的體現(xiàn)。兩球模型的困境:行星運動的不規(guī)則性火星的順、留、逆行行星何以不規(guī)則運動?地球在E1、E2、E3、E4·····火星在P1、P2、P3、P4·····地球上的人看到火星分別在1、2、3、4······1、2、3順行;4-5,逆行;5-6,順行。柏拉圖:拯救現(xiàn)象1、柏拉圖:行星的視運動顯示出異常現(xiàn)象,需要拯救現(xiàn)象;2、信念:行星的不規(guī)則運動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如此,其實是有勻速而整齊的圓周運動組合產(chǎn)生的。3、問題:如何組合幾種勻速圓周運動以合成一種與所觀測到的行星運動相符合的運動。歐多克斯的行星模型最外層的球勻速自轉,解釋每天的上升和下落;第二層球,產(chǎn)生沿黃道的視運動;里層的兩個球解釋火星的留和逆行。歐多克斯的嵌套同心球歐多克斯的幾何模型歐多克斯所尋求的不是物理的結構,而是數(shù)學上的秩序。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嚴謹?shù)男行沁\動幾何模型。偶多克斯只是把那些同心球看作一個純粹的數(shù)學模型,從未宣稱它們是物理實在的。亞里士多德《論天》中的宇宙論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384-322年BC.)接受了歐多克斯的模型。但與前兩者不同的是,他把這個系統(tǒng)看成是物理實在的。他認真考慮了運動如何從這個球傳遞到那個球,考慮球與球之間的連接問題。亞里士多德宇宙論中的天界和地界永恒的宇宙為一球,被月球所在的球殼分成上下兩個區(qū)域。以上是天界,以下是地界。月下區(qū)的特性是生與死和各種短暫的變化;天界則是永恒不變、循環(huán)的區(qū)域。地界:四元素:土、水、氣、火;土:自然地重;火:自然地輕;水和氣介于土和火之間。重的物體向下運動,輕的物體向上運動。物體的自然運動是豎直向上或向下的運動;離弦之箭,上拋石頭:受迫運動。天界天上的物體由第五元素“以太”構成;以太構成的物體的自然運動是圓周運動;亞里士多德的宇宙論模型亞里士多德留給后人一部極為復雜的天體機器,這部機器由55個行星球和固定在球上的星組成。亞里士多德同心球模型的問題:亞里士多德:關注宇宙的物理結構問題,致力于物理上可行性的實體模型。1、行星的視運動運動與理論計算之間總存在一定差異;2、特別是不管添加多少天球,都無法解釋可覺察到的行星亮度的變化。這說明行星距離地球距離不是固定的,最終同心球理論被本輪、均輪理論所代替。拯救現(xiàn)象——數(shù)理天文學數(shù)理天文學,以托勒密為代表的希臘天文學家,致力于柏拉圖提出的“拯救現(xiàn)象”,通過建造數(shù)學模型,將復雜的行星運動還原為圓周運動;天文模型的選取應以數(shù)學上的簡單性為原則,不關心物理上的可行性。托勒密的方案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約90年—168年),《至大論》(Almagest)轉變:由球變?yōu)閳A,抽象;三種模型:偏心圓模型;本輪-均論模型;等分點模型。偏心圓模型:解釋天體運動快慢太陽以M為中心做勻角速圓周運動,而在觀測者所在的O點上看太陽的角速度并不均勻。遠地點A附近運行最慢,近地點II附近運行最快。本輪—均輪:解釋順、留、逆現(xiàn)象等分點(偏心勻速點)模型在托勒密的圓周軌道中,地球位于圓心的一側,“等分點”對稱地位于圓心的另一側。行星以變速在圓周上運動,其速度在“等分點”上看來是均勻的。等分點與均輪組合的模型:解決更為復雜的行星運動問題AFB是一個圓;圓心為C;E為地球,與C有一定距離;Q為E的等分點,QC=EC;這已經(jīng)非常接近橢圓軌道。行星的均輪心F與Q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的圓心角相等;托勒密的傳統(tǒng)托勒密形成了一套解決行星問題的一整套方案,他的《至大論》濃縮了古代天文學最偉大的成就,是第一部為所有天體運動提供完整、詳盡和定量解釋的數(shù)理論著。為了提高行星理論的準確性,托勒密的后繼者們在本輪上不斷地添加本輪,充分開發(fā)托勒密的基本技術中多種多樣的功能。托勒密的后繼者托勒密之后,西方主要的科學著作都是注釋性的和百科全書式的了。此后的科學活動已普遍停止了。歐洲進入所謂的黑暗時代。公元7世紀,穆斯林侵入地中海盆地,截獲了大量古希臘經(jīng)典著作。伊斯蘭的入侵使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地理中心由地中海向北轉移,并且加劇了西方學術的繼續(xù)衰落。在歐洲的學術跌落到最低點的幾個世紀里,伊斯蘭世界出現(xiàn)了科學的復興。他們繼承了歐洲遺失的手稿和傳統(tǒng)。他們將希臘文本科學譯著譯成阿拉伯語并復原了古代科學。天文學方面,他們?yōu)橛嬎阈行俏恢锰峁┝诵碌挠^測數(shù)據(jù)和技巧。伊斯蘭之所以重要,更主要是因為它為后來的歐洲學者保存和擴充了古希臘科學的記載。伊斯蘭天文學(8th-13thAD.)馬蒙(al-Mamun,813-833)在巴格達建立了一個研究機構——智慧宮(HouseofWisdom),將希臘文翻譯成阿拉伯文。伊斯蘭天文學是基于希臘的并按照希臘的體系原理實現(xiàn)的。觀測數(shù)據(jù)更為精確,制造了很多觀測儀器。伊斯蘭天文學一個伊斯蘭天文學家站著,用一個大星盤在觀測某一天體的位置。助手在借助小星盤觀測,并與天文學家的觀測數(shù)據(jù)對照。旁邊有助手記錄觀測數(shù)據(jù)。馬蒙宮廷天文學家法加尼(al-Farghani,-861)的天文學教科書
歐洲人翻譯伊斯蘭經(jīng)典歐洲人從伊斯蘭世界重新發(fā)現(xiàn)古代學術的重要意義,從翻譯伊斯蘭文本開始。這一過程起始于公元10世紀。最初是以西班牙為中心的翻譯運動,主要翻譯自穆斯林的學術譯著,將其由阿拉伯文譯成拉丁文。杰拉爾德(GerardofGremona,約1114-1187)將阿拉伯文的《至大論》譯成拉丁文,并翻譯了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等著作。13世紀末期,大部分天文學著作均已出現(xiàn)在拉丁文世界。中世紀時期的亞里士多德水晶天球模型——基督教的權威理論堅硬的水晶天球,同心球模型。地球位于中心;上面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永動天;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如何調和托勒密形成了一套解決行星問題的一整套方案。為了提高行星理論的準確性,托勒密的后繼者們在本輪上添加本輪,偏心圓上添加偏心圓,充分開發(fā)托勒密的基本技術中多種多樣的功能。這就使得模型越發(fā)復雜。且逐漸背離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宇宙論。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宇宙論的基礎,為天體運動提供了一套物理解釋。本輪均輪確實存在嗎,諸輪之間相互作用機制是怎么樣的?調和模型:伊本·海賽姆的實心球構造托勒密的偏心輪和本輪均輪結構與亞里士多德的同心球宇宙論存在分歧。中世紀學者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法是使亞里士多德的每個行星天球具有一定厚度,從而能夠充分容納托勒密提出行星運動的本輪和均輪。他們開始致力于計算各種行星軌道的大星,并試圖計算宇宙的尺度。哥白尼面臨的問題:亞里士多德天球宇宙論托勒密的本輪均輪體系2、哥白尼日心地動說的提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經(jīng)歷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是波蘭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醫(yī)生、牧師。18歲時就讀于波蘭舊都的克拉科夫大學(KrakówUniversity),學習醫(y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BolognaUniversity,UniversityofPadua)攻讀法律、醫(y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徳·諾瓦拉(deNovara,1454-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里哥白尼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40歲時,哥白尼在《天體運行假說的提要》中提出了日心說,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圣經(jīng)》。但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并認為日心說與圣經(jīng)沒有矛盾,經(jīng)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著作《天球運行論》。哥白尼的日心-地動模型哥白尼體系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的一顆行星;地球有三種運動。哥白尼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原理否定了地心說模型哥白尼使用亞里士多德的概念o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掛墻式燈箱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正弦調制中頻電療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工業(yè)廠房光伏安裝施工方案
- 活動一《用眼習慣小調查》(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2025年中國塊式粗效蓬松型空氣過濾棉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囊痘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2025年高中化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走進化學科學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1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1百家爭鳴練習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第三章概率3.1隨機事件的概率3.1.2生活中的概率學案北師大版必修3
- 花球啦啦操手位及組合創(chuàng)編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GB/T 20308-2020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矩陣模型
- 男孩女孩動起來健康運動知識PPT模板
- 體育原理課件
- 鐵路道岔知識課件
- 自考公共關系學課件
- 森林害蟲防治方法課件
- 各種el34名膽電子管評測
- 超分子化學-杯芳烴課件
- 北郵工程數(shù)學期末試卷B卷
- 超長結構及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
- 車標識別 課講義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