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思考_第1頁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思考_第2頁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思考_第3頁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思考_第4頁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分期問題的考慮對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期和源頭,目前學界普遍采用現(xiàn)代文學和當代文學這一兩分法的劃分方式。這種劃分方式,更多是基于政治和歷史的考慮,以1949年這一對于中國非常重大的政治轉折點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史前后兩端的分界限。但是,隨著文學史的考慮形式不斷完善,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簡單以政治事件劃分的方式過于粗糙。尤其是1976年前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在原先的兩分法劃分方式中并沒有得到表達。因此,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期問題也引發(fā)出許多新的考慮和討論。一、被質疑的現(xiàn)當代現(xiàn)代這個詞在漢語中本沒有,?俱舍論?中提及的假設已生而未滅名如今中的如今,與如今的現(xiàn)代意思相距甚遠。它是個舶來詞,首次被使用于公元10世紀末期,用于將古代與現(xiàn)代進展區(qū)分。在世界史上,普遍公認的現(xiàn)代是指18世紀啟蒙主義運動興起以后的歷史時期。[1]中國的文學史上,近代文學的概念由陳子展在1929年的?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中第一次提出。之后,錢基博在1933年出版的?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中,提及了現(xiàn)代文學這一概念,但是他的現(xiàn)代文學指的是1911至1930年的中國文壇。這一個名詞的提出帶有隨機性,本來他想沿用近代文學,但是這與西方概念的近代文學有很大的差異,得不到西方學術界的認同。于是錢基博只好使用現(xiàn)代一詞來區(qū)分。我們如今使用的現(xiàn)代文學概念,并不是來自于這個詞的誕生之地西方知識體系,而是來自前蘇聯(lián)。前蘇聯(lián)在當時對于意識形態(tài)高度重視,斯大林在?聯(lián)共黨史簡明章程?和?世界通史?中,建構了現(xiàn)代史的概念,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在此根底上,中國共產黨建立起自己理解歷史的框架,將鴉片戰(zhàn)爭作為近代史的開端,五四運動那么成為現(xiàn)代史的開端。那么自然而然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也就成為了現(xiàn)代文學的開端。與之相應,另一個在共產黨歷史上的大事件就是新中國的成立,于是這一個事件也就成為當代文學的開端。如此劃分產生的主要矛盾有:〔1〕五四時期大量的知識分子其實受到了之前一直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影響,比方梁啟超、嚴復、林紓、章太炎等等。雖然在以破為主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胡適、魯迅等等都曾批判過這些傳統(tǒng)文人,但是仍然不能否認他們的維新思想對魯迅等人影響的深遠。甚至這一影響一直綿延至今?!?〕當代文學史的劃分以建國為起始,但事實上,從建國到文革,中間這一段時期文學根本處于停步狀態(tài),并且受到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強行介入,文學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政治的傳聲筒,與開展中的文學史線路脫節(jié)。一直到1979年第四次文代會之后,文學的開展才與之前的線路接上,并且開場發(fā)生轉變,由此誕生新時期文學。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三分法基于這些矛盾,有些學者提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將文學歷程的開展與政治剝離,一直向前推至世紀之交的清朝末年。他們主張從古代文學的開展中尋找現(xiàn)代性的萌芽,從而順理成章地延續(xù)到新文化運動大量啟蒙知識分子的出現(xiàn)。這樣的分期方法可以將歷史與文學史相結合,更易尋找到文學思潮產生的規(guī)律性。秉持這一分期方法的學者們也非常關注現(xiàn)代性這一概念在中國的發(fā)生和開展。中國文學現(xiàn)代性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晚清的最后時期。由于中日戰(zhàn)爭的慘敗,中國知識分子的自尊心遭受宏大的打擊,開場反思一直以來唯我獨尊的閉關思想,走出國門,開場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思想和技術。這一時期的留學熱潮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普遍認為學習日本是一條學習西方的捷徑,所以大量來到日本留學,所學大多為文學等社科學科;第二個時期,知識分子來到歐美,以理工為主,直接學習西方的經歷和技術。第二個時期,知識分子們不再如第一時期只是簡單照搬西方經歷,而是開場懂得思想啟蒙的重要性。留學的經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西方哲學著作的譯介工作成為啟蒙運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局部,尤其是?進化論?的傳入,對國人思想起到極大的影響。從現(xiàn)代性的角度考察文學的歷史進程和形態(tài)變遷,曾經是新時期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擺脫極左政治形式的一個重大策略。[2]但這一理論觀點是以五四知識體系和價值觀為根底,尋求的是啟發(fā)五四知識分子思想啟蒙的起點和原因,因此找到的也是這套知識體系的起點。而五四知識體系并非文學史唯一的線索,后期出現(xiàn)的自由主義作家等,與五四精神和內涵并不一致。單憑此來劃定文學史是不夠科學的。而且這一概念也并不能明晰地標示出歷史的性質,只是劃定了一個模糊的范圍。倘假設繼續(xù)追問,五四知識分子啟蒙者,這些晚清到五四之前的文人們,他們的思想又來源于何處,是否要繼續(xù)前推,那么就永無盡頭了。思想的體系并不是突然就萌發(fā)的,而是一代一代不斷的積累不斷的萌發(fā)和成長才漸漸完好的。于是有一些學者對此也提出質疑,比方王德威的?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他認為對現(xiàn)代性有所啟蒙的并非是精英知識分子,而是如西方文藝復興一樣,更多來自民間,來自世俗??墒俏覀円吹剑F(xiàn)代性的推動確實主要是由精英知識分子推動的。假如他們沒有傳入西方的思想,沒有振臂高呼,沒有起義游行,這些西化的思想和觀念怎會深深植入人們的心中并傳播下去呢?另一種劃分方式是三分法,將當代文學分為兩個時期:將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文學分為一個時期,之后的文學為另一個時期。前一時期的文學稱為新中國文學,后一個時期的文學稱為新時期文學。持這一觀點的理論者認為1976年前后的文學發(fā)生了宏大的改變。50-70年代,是一個文學斷檔期,將它屬上、屬下都有些勉強。與20世紀中國.Ll.文學分期法的闡述者不同,持這一觀點的人們認為將文學與政治完全割分開是不正確的,文學史應當從政治和文學綜合的角度進展劃分,單純從政治或者文學方面都不夠準確,而應當根據(jù)文學標準的更替,在不同時期的文學史中,應當看出不同的文學史標準。而所謂的文學史標準主要是指制約一個時期文學史的總體原那么,包括根本的文學思想、文學觀念以及在此根底上形成的一套體制、運行規(guī)那么和權利話語。從這個角度,新文學的文學史標準與現(xiàn)代文學和新時期文學都有非常大的不同。[3]新中國的文學從性質上來說,是一種社會主義文學。許多文學史都是以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來解釋中國的近代、現(xiàn)代和當代文學。在這個時期,文學被高度政治化,甚至成為政治的傳聲筒。文學的思想、主題被限制在社會主義的范疇之內,文學的功能被理解為宣傳、教育群眾和組織群眾,文學本身也被作為政治發(fā)動的一局部。許多曾經以精英自居的知識分子的啟蒙姿態(tài)被轉換成效勞和學習,并且效勞和學習的對象是他們曾經啟蒙和引導的對象。此時的文藝政策也非常緊張,文學任務被規(guī)定為政治任務。巴金、丁玲等一批作家的創(chuàng)造開場發(fā)生很大的轉變,而像趙樹理等一批來自工農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家開場走到前臺,他的?地板?是為了配合減租減息,?李家莊的變遷?是為了發(fā)動人民參加上黨戰(zhàn)役,?登記?是為了新婚姻法的施行。同時一批歌功頌德的典型化作品也大量涌現(xiàn),文學被限制在政治的框架內。文革完畢后,文學又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新時期文學首先在與政治的關系上有了一個本質性的變化,經過文革等嚴苛的思想統(tǒng)治,人們開場反思這二者的關系。文學雖然照舊要為政治效勞,但是間隔被拉開,有了一定自由度,也有一定自由開展的空間。1979年召開的第四次文代會,鄧小平指出應當讓藝術家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造精神,在藝術理論中探索寫作主題和方式。在這樣的政策下,作家的個人主體性得到了很大的發(fā)揮。進入90年代后,商品經濟也逐漸蔓延到文學領域,文學的價值形態(tài)也由一元走向多元。[4]作家開場考慮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愛好,并且這種興趣和愛好已經開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家的寫作??梢哉f,五四時期的啟蒙者已經開場漸漸走下神壇,迎合讀者和受眾。也因為這種轉變,引發(fā)了許多關于如今文學現(xiàn)象的反思和討論,比方網絡文學、拜金主義文學等等。假如說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分期方法是對現(xiàn)代文學上限的討論,那么三分法的劃分方式就是對當代文學是否應當分開的討論。這種分期方法雖然看到了50年代到70年代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斷裂,但它忽略了這斷裂之中內部的聯(lián)絡。在這一時期,仍然有許多從事地下創(chuàng)作的作家,比方朦朧詩的詩人們,堅持著對于新的文學方式的探索,并與新時期文學形成承接。同時,80年代與90年代文學之間也存在不小的差異。以1985年為界,80年代文學可以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前期,文學理論和文學創(chuàng)作都與對文革的批判、反思有關。整體的取材和主題主要指向社會政治層面,并具有社會政治干預性。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學自身和文學自覺成為熱門話題,這一命題既延續(xù)了對文學在人的精神領域的獨特地位的關注,也表現(xiàn)了對以人道主義為核心的啟蒙精神的某種背離。當代作家們注重社會政治問題的傳統(tǒng)出現(xiàn)分裂,日常生活和世俗開場進入作家的視野。同時,文學自覺既是一直期待,也可以說是對80年代后期已存在的局部狀況的描繪。在這一時期,文學史的重寫也開場被人們關注,并且開場具有理論表述層面的凝聚和加強。90年代的文學,是否可以或者說在什么意義上可以作為一個文學階段對待,一直存在爭議。分歧主要在于與80年代文學關系的不同理解,即八九十年代文學的延續(xù)與斷裂關系的不同認識。一方面,當代確立的文學標準在80年代的瓦解趨勢,在90年代仍在繼續(xù)推進。而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作為難以忽略的社會背景和對文學所產生的影響、規(guī)約力量,已明顯內化為文學的實體性內容,這是難以忽略的事實。并且伴隨著文化經濟的出現(xiàn),文化與政治的疏離逐漸加大,原先的政治權利和精英文化所構建的文化格局也在逐步改變。意識形態(tài)權利經典的監(jiān)管方式仍然繼續(xù)發(fā)揮,但更具彈性的更多運用經濟集團活動的方式,開場逐漸有取而代之的趨勢。主旋律文化雖然一直被國家反復強調,并制定為一項文化戰(zhàn)略措施,以消閑為主的流行文化仍然以不可抵擋之勢在逐漸蔓延。官方與民間,精英與群眾,體制內與體制外的二元對立開場有了互相交融的趨勢。文學群眾化的通俗、流行文化,在群眾傳媒這一媒體的宏大革新幫助下迅速崛起,并占領了文化市場的主要領域。[5]這兩種文學的分期方法分別對目前現(xiàn)當代文學的上下兩個局部提出質疑并給予解決,但各有不完好的局部。在此根底上,將二者整合,我更認同另一種觀點,將整個封建主義終結之后的文學整合,按照不同政體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劃分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三、第三種劃分:民國文學與共和國文學長久以來,1912到1919年七年間的文學處于一個為難的地位,在以政治權利為劃分標準的文學史架構中,它被迫被安上近代文學概念,以滿足古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的定位。但事實上,在1912年之前的晚清,無論是從社會性質還是文學脈絡來看,都應當被歸為古代文學的范疇。它的下限不應當止于五四,而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完畢之后、民國建立之初的1912年。南京大學的丁帆教授認為,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無論是中國的政治史還是社會史,抑或是文學史,只存在著古代與現(xiàn)代之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終結〔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一個新的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民主共和國體與政體的誕生〔1912年1月1日〕,成為中國歷史上將古代與現(xiàn)代斷然切開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斷代與長達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國體和政體辭別。因此,從此斷開,既符合中國歷史〔包括文學史〕切分法的慣例,同時又照應了中國文學史現(xiàn)代性演變的史實內涵。[6]而從史料中可以看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或者說是20世紀文學史,應當在現(xiàn)有的戊戌變法為起源的理論上再往前推進十年。[7]嚴家炎也認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濫觴應當是從19世紀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之所以將1912年作為文學的切點,是因為它和以上延續(xù)了幾千年的各個朝代的封建文化和文學進展了本質上的辭別,從此開場了一種新文學,即內容上的人本主義主潮和形式上的白話文創(chuàng)新理論。這一階段,一直到1949年,文學一直是以自主和啟蒙的態(tài)度來進展的,它們被稱為民國文學。那么這一文學的終點在哪里呢?它是否在1949年就中斷了呢?其答復是否認的。它一分為二,在大陸因為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介入而突變?yōu)楣埠蛧膶W,但在臺灣仍然延續(xù)著?!惨弧彻埠蛧膶W其實這樣的劃分,在某些政治意識濃重的人眼中并不是完全妥當,甚至可能被拔高到分裂層面。但事實上,在臺灣學者的心目中,共和國文學有自己的開展線索,與他們外鄉(xiāng)的文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名詞已經被大陸專有,所以臺灣開場稱自己的文學為臺灣文學,甚至臺語文學。大陸的共和國文學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介入之下,沿著極為嚴苛的形式開展。文學成為政治的傳聲筒,但是仍然有許多文人在進展著文體和語體的創(chuàng)作與改革。這條線索已經為我們所熟知,在當代文學史中也已被闡述得非常詳細。它大致被劃分為80年代文學和90年代至今的文學。80年代文學一方面繼續(xù)為政治效勞,另一方面經西方一系列文藝思想的傳入,開場后現(xiàn)代主義、后殖民主義、新歷史主義等一系列新與后的探索與討論。90年代至今的文學逐漸開場改變了精英主體的地位,商品經濟的介入讓讀者從被動的承受者和被啟蒙者轉變?yōu)橹鲗д?。許多文學現(xiàn)象的產生,一方面引發(fā)了對傳統(tǒng)回歸的熱潮,一方面也讓作家更關注社會和民生,更多地讓文學與各種社會因素相交融。它不再是清冷孤傲的九天玄女,而成為需要適度迎合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間女子?!捕撑_灣文學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后,反共思想在文學上表現(xiàn)為戰(zhàn)斗文學的倡導。戰(zhàn)斗文學從題材上來看,大局部屬于回憶文學,這方面的作者主要有陳紀瀅、王藍、姜貴等,主要要求作家要放棄個人主張,為政治效勞。20世紀50年代后期,臺灣作家開場厭倦戰(zhàn)斗文學,局部青年產生逃避現(xiàn)實和頹廢的情緒,現(xiàn)代主義因此開場萌芽。從1956年起,現(xiàn)代主義文學以新詩為標志,開場進入文壇。而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鼎盛開場于現(xiàn)代小說的出現(xiàn)。?文學雜志?和?現(xiàn)代文學?這兩個刊物倡導小說家們的創(chuàng)作要回歸到作家的本心和情緒表達。同時,存在主義對這一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有很大的影響,作家注意強化小說主題的比喻性、形象的抽象化和手法的荒謬性,并廣泛運用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為根據(jù)的意識流手法,代表作家有白先勇、聶華苓等。[8]此后,西化思想也開場在臺灣蔓延,女性小說、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歷史小說等也逐漸開場產生。20世紀70年代后,臺灣的政治局勢和經濟環(huán)境發(fā)生急劇變化,文學界也開場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做出反思。這也激發(fā)了作家對抗殖民經濟和買辦經濟的民族意識以及對抗文化侵略的強烈愿望,鄉(xiāng)土文學也隨之產生。鄉(xiāng)土作家主要表現(xiàn)臺灣鄉(xiāng)村和都市的詳細社會生活,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語言和形式揭露社會內部矛盾、表達民族精神,批判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殖民化危機。[8]可以看出,這一時期與民國文學有很大關聯(lián),作家根本是延續(xù)了五四時期的批判精神來進展反思和創(chuàng)作。但由于軍事對峙,兩岸文學也處于隔絕狀態(tài)。1987年之后,文學界解除了戒嚴狀態(tài),隨著經濟的開展和資訊的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