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_第1頁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_第2頁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_第3頁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_第4頁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診斷第一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不同于由一次外力引起的外傷造成的骨折,它是由于低于強度極限的應力反復持久地作用于骨骼,引起局部骨質的累積性微損傷,最終導致一種特殊類型骨折的過程

第二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首先于19世紀中葉在普魯士士兵足部觀察到,又稱為行軍骨折或疲勞骨折。Jone等用應力反應描述骨連續(xù)性變化和正常骨重建到骨折的應力變化,并將這種變化分為5級,以后應力性骨折的概念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第三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根據骨礦物質含量正常與否分兩型

(1)疲勞性應力骨折:多發(fā)生于青少年,受累骨的骨礦含量及彈性抵抗力均為正常。由于超負荷運動或反復機械應力作用于骨的某一部位,導致骨皮質和骨小梁細微斷裂。尤其是平常缺乏訓練者。(2)衰竭性應力骨折:多見于老年人,尤其是絕經期婦女。由于骨質疏松,骨礦含量減低,彈性抵抗力下降,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肌肉牽拉就導致骨小梁斷裂。第四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流行病學應力性骨折好發(fā)于特定人群,以運動員、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員等多見。一般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易發(fā)生,有報道在同一訓練時女性應力性骨折發(fā)生的機率是男性的10倍。Milgrow報道年輕是疲勞骨折的一個危險因素,危險性與年齡成反比,從17歲開始,每增加一年疲勞骨折發(fā)生的危險性就下降28%。

第五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臨床表現局部疼痛、壓痛及腫脹為常見癥狀。骨折的發(fā)生部位有一定的特征性,過去文獻報告80%發(fā)生于足,現在報告則多發(fā)于脛骨及股骨,這與訓練方式相關。第六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長途行軍者以第二跖骨遠端多見,進行高強度跑跳運動者,以脛骨中上段、股骨頸和股骨中下段多見。慢性咳嗽病人,多發(fā)于中下部肋骨,近腋中線處發(fā)生應力性骨折。長期負重物者,可發(fā)生第1肋骨、鎖骨或跟骨應力性骨折。第七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三、影像學表現:

應力性骨折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X線平片、CT、MRI和核素掃描

(1)早期影像學表現:X線上可見局部骨皮質變薄,邊緣模糊,呈“灰色骨皮質征”(graycortex)。也可呈線狀骨增生硬化帶。第八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MRI和核素掃描對發(fā)現早期應力性骨折比傳統(tǒng)X線和CT檢查敏感;MRI上應力性骨折早期表現為局部骨質充血水腫,呈長T1、長T2信號;核素掃描表現為局部核素吸收濃聚區(qū)。第九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5歲。左小腿疼痛一周。

第十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16歲。小腿腫痛20天。

第十一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十二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2)骨折修復期影像學表現:局部骨痂堆積,骨膜增生;CT示雙皮質征;骨折線可見或不可見;MRI骨折區(qū)可見骨髓水腫;鄰近軟組織可有或無水腫;核素掃描局部可見放射性濃聚,但無特異性。第十三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19歲。踢足球后感小腿疼痛一月。

第十四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十五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骨質增生修復及骨膜增生

第十六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女性,70歲。左髖關節(jié)疼痛一月,有慢性咳嗽病史。

第十七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十八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20歲。部隊戰(zhàn)士,外傷1月。

第十九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小腿腫痛一月。

第二十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18歲。初診與1月后X線片。

第二十一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13歲。小腿腫痛20余天。

第二十二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女,20歲。商店營業(yè)員。

第二十三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女,16歲。棉紡廠工作4個月,每天8小時不停走動。

第二十四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3)骨折局部愈合的影像學表現骨膜增生及骨折線均消失,骨痂密度增高;典型者局部骨質呈半球形隆起,形如鈕扣,表現為“扣征”;骨折處骨皮質一側或雙側梭形增厚。

第二十五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20歲。軍訓四月后,出現小腿疼痛,休息后緩解,活動后加重。

第二十六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15歲。小腿紅腫痛2個月。

第二十七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4)骨折完全愈合骨干可完全塑形,恢復正常

骨折后6月至1年完全愈合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女性,8歲。

第二十九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7個月后復查

第三十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鑒別診斷

主要需和骨肉瘤,硬化性骨髓炎,骨樣骨瘤等病相鑒別;鑒別要點包括:CT和MRI上能清晰地顯示局部骨皮質增厚和骨痂生長,其內可見骨折線;第三十一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骨髓腔和鄰近軟組織表現為水腫而無軟組織腫塊;主要為骨質增生,無骨皮質破壞及腫瘤骨形成。結合病史及特定的發(fā)病部位,鑒別診斷應不困難。第三十二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三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四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六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七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男,15歲。小腿疼痛一月。初診誤診為骨髓炎。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性,13歲。跛行一周。誤診為骨肉瘤,手術病理證實為疲勞骨折。

第三十九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男,21歲。右小腿腫痛40天。初診誤診為骨腫瘤。

第四十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十天后復查

第四十一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兩月后復查

第四十二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女,19歲。商場營業(yè)員。右足痛。初診誤診為骨肉瘤,手術證實為疲勞骨折。

第四十三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應力性骨折的生物力學應力性骨折的發(fā)生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交變應力:應力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在該應力作用下骨組織呈部分性破壞,并同時伴有修復。(2)壓應力:載荷越大,相對形成的壓應力也越大,故疲勞骨折多發(fā)生于下肢。第四十四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3)剪切應力:疲勞骨折的遠近端分別附有不同方向的的肌肉起止腱,當人體運動時如果肌肉收縮不協(xié)調、拮抗肌未來得及維持該處力學平衡而促成疲勞骨折發(fā)生。(4)拉應力:與剪切應力機制相仿。(5)骨的強度、剛度:青少年時期,骨強度、剛度尚不十分堅韌,是其好發(fā)疲勞骨折的病理生理基礎。第四十五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6)力學解剖特點:骨干細,以密質骨為主,強度高;骨骺端膨大,以松質骨為主,強度低。二者移行部位是應力集中部位,該區(qū)亦好發(fā)生疲勞骨折,如股骨中下段,脛骨中上段。第四十六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脛骨中上段略凸向內,中下段略凸向外,外側有腓骨支持,小腿肌肉從前外側、后側和外側附著并包繞脛骨,脛骨中上段內凸部分正好位于小腿的“肌肉空白區(qū)”,這是脛骨疲勞骨折容易發(fā)生在這個位置的靜態(tài)病理力學基礎。當長時間大負荷運動使肌肉產生疲勞損傷時,肌收縮力和肌張力降低,減弱其保護和減震作用,改變脛骨的應力分布,導致疲勞骨折,是其動態(tài)病理力學基礎。第四十七頁,共四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