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二章_第1頁
建筑材料第二章_第2頁
建筑材料第二章_第3頁
建筑材料第二章_第4頁
建筑材料第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材料第二章第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1材料的物理性質材料的密度、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1、密度定義: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

第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content2.表觀密度定義: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量,按下式計算分:干表觀密度和濕表觀密度測量方法:規(guī)則形狀,可根據(jù)實際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用蠟封排液法第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content3、堆積密度

堆積密度是散粒材料(粉狀、顆粒狀)在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量。

材料的堆積體積包括所有顆粒的體積以及顆粒之間的空隙體積,第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1.2材料的密實度與孔隙率1.密實度定義:密實度是指材料體積內被固體物質所充實的程度。2.孔隙率定義:孔隙率是材料內孔隙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比。P=(V0–V)/V0×100%=(1-ρ/ρ0)100%≤1D+P=1

第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1.3材料的填充率與孔隙率1.材料的填充率定義:是指粉狀或顆粒狀材料在其堆積體積內,被其顆粒填充的程度??障堵识x:空隙率是材料在松散狀態(tài)下,顆??障扼w積占松散體積的百分比。

第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content2.2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1、親水性與憎水性親水性——材料在空氣中與水接觸時,容易被水潤濕的性質,稱材料的親水性。憎水性——材料不易被水潤濕的性質,稱為憎水性。θ為潤濕角θ≤90°親水性材料θ>90°憎水性材料第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content2、吸水性

定義: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吸水性。指標:吸水率表示。質量吸水率體積吸水率第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3、吸濕性定義:吸濕性是材料在空氣中吸收水分的性質。指標:含水率,等于材料吸入水分質量占干燥時質量的百分率。材料的吸濕性主要取決于材料的組成和構造。一般,總表面積較大的粉狀或顆粒狀材料及開口貫通孔隙率較大的親水性材料具有較強的吸濕性。第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4、耐水性定義:材料長期在飽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壞,其強度也不顯著降低的性質稱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軟化系數(shù)K軟表示。

f飽——材料在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MPa)。

f干——材料在干燥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MPa)。

軟化系數(shù)的范圍在0—1之間。潮濕環(huán)境中的重要建筑物或部位,選軟化系數(shù)大于0.85的材料。受潮較輕或次要的建筑物,軟化系數(shù)k=0.7-0.85。通常認為軟化系數(shù)大于0.85的材料是耐水材料。第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5、抗?jié)B性

材料抵抗壓力水滲透的性質稱為抗?jié)B性。材料的抗?jié)B性用滲透系數(shù)K來表示。式中K—滲透系數(shù),mL/cm2·s

W—透水量,mL;

t—透水時間,s;

A—透水面積,cm2;

H—靜水壓力水頭,cm;

d—試件厚度,cm.第十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材料的滲透系數(shù)越大,表示其抗?jié)B性越差。對于混凝土和砂漿材料,其抗?jié)B性常用抗?jié)B等級表示,即式中S—抗?jié)B等級

pH—試件開始滲水時的水壓力,MPa。第十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content5、抗凍性

材料在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經(jīng)多次凍融循環(huán)而不破壞,強度不顯著降低且質量也不顯著減小的性質稱為抗凍性。通常將經(jīng)過水飽和的材料試件在-150C的溫度凍結后,再在20

0C的水中融化,這樣的一個過程稱為一次凍融循環(huán)。材料的抗凍性用抗凍強度等級D表示。如D25表示材料能抵抗凍融循環(huán)25次。如果經(jīng)過規(guī)定次數(shù)的反復凍融循環(huán)后,質量損失不大于5%,強度降低不超過25%時,通常認為材料是抗凍的。第十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3材料的力學性質2.3.1理論強度固體材料的強度主要取決于結構質點間的相互作用力。從理論上講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破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拉力造成質點間結合鍵斷裂脆裂,或由于剪力造成質點見的滑移而破壞。各種建材都具有較高的理論強度,其理論強度遠遠大于材料的實際強度。第十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3.2強度和比強度

1、強度材料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稱為強度。材料主要有抗拉、抗壓、抗剪、抗彎四種強度。第十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強度可表示為f第十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抗彎強度fm2、比強度

比強度=材料的強度/表觀密度可以對不同的材料進行對比。第十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3.3材料的變形性質

1.材料的彈性與塑性彈性: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變形,當外力消失時,材料的變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塑性:不能消失的變形。彈性變形與塑性變形第十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在彈性變形范圍內,彈性模量E為常數(shù),其值等于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即式中E—材料的彈性模量,MPa;—材料的應力,MPa;—材料的應變。E越大,材料越不容易變形。第二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材料的脆性和韌性

脆性:外力達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壞無明顯塑性變形的性質。脆性材料的抗壓強度比抗拉強度打的多,常用來做承壓構件。韌性:在沖擊或震動荷載作用下,能吸收較大能量,產(chǎn)生一定的變形而不致被破壞的性能。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3.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硬度材料抵抗較硬物體壓入或刻劃的能力,稱為材料的硬度,有莫氏硬度(礦物硬度分為10級)布氏硬度HB(用鋼球壓入法測定)耐磨性

材料抵抗磨損的能力稱為材料的耐磨性。用磨損率表示:

p=(m1-m2)/A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4材料的熱工性質2.4.1、導熱性

材料傳導熱量的性質稱為導熱性。材料導熱性用導熱系數(shù)λ表示。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4.2、熱容量

定義:材料在加熱時吸收熱量,冷卻時放出熱量的性質,稱為熱容。質量為1g材料溫度升高lK所需的熱量或溫度降低1K時放出的熱量,稱為材料的比熱容。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4.3、耐燃性材料對火焰和高溫的抵抗能力稱為材料的耐燃性。據(jù)此,可把建筑材料分為三類:1、非燃燒材料2、難燃材料3、可燃材料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2.5、材料的耐久性與環(huán)境協(xié)調性2.5.1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材料在長期的使用的過程中,能保持其原有性能不變、并不被破壞的性質。1.物理作用

物理作用包括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交替變化,即冷熱、干濕、凍融等循環(huán)作用。材料在經(jīng)受這些作用后,將發(fā)生膨脹、收縮或產(chǎn)生內應力,長期的反復作用,將使材料漸遭破壞。

2.化學作用

化學作用包括大氣和環(huán)境水中的酸、堿、鹽等溶液或其他有害物質對材料的侵蝕作用以及日光、紫外線等對材料的作用。

3.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包括菌類、昆蟲等的侵害作用,導致材料發(fā)生腐朽、蟲蛀等而破壞。第三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2.5.2影響材料耐久性的因素

影響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可歸納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是造成材料耐久性下降的根本原因:材料的化學成分或組成性質、結構和構造性質。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機械作用、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生物作用及大氣作用等。機械作用包括荷載的持續(xù)作用,交變荷載對材料引起的疲勞、沖擊、磨損、磨耗等。

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項綜合性質,各種材料耐久性的具體內容,因其組成和結構不同而異。例如鋼材易受氧化而銹蝕;無機非金屬材料常因氧化、風化、炭化、溶蝕、凍融、熱應力、干濕交替作用等而破壞;有機材料多因腐爛、蟲蛀、老化而變質等。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例1有一塊燒結普通磚,在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重2900g,其絕干質量為2550g。磚的尺寸為240×115×53mm,經(jīng)干燥并磨成細粉后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