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蘇教版《(論語)(孟子)選讀》⊙研究論孟《論語》和《孟子》_第1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論語)(孟子)選讀》⊙研究論孟《論語》和《孟子》_第2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論語)(孟子)選讀》⊙研究論孟《論語》和《孟子》_第3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論語)(孟子)選讀》⊙研究論孟《論語》和《孟子》_第4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論語)(孟子)選讀》⊙研究論孟《論語》和《孟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君子之風》公開課課堂教學設計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學俞建望教學目的要求:1.、知識目標:理解孔子倡導的君子自我修養(yǎng)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掌握“游”、“喻”、“鄙”、“樂”、“文”在文中的含義,掌握“孫”、“恥”、“飯”、“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理解“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為己任”的句式特點。2、能力目標:理解并積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以及成語:殺身成仁;患得患失;無所不至;簞食陋巷;發(fā)憤忘食;任重道遠;死而后已,背誦重點章句:﹑、、、、、。3、思想感情價值觀目標:正確理解孔子的義利觀,初步了解儒家價值學說的發(fā)展以及對后世的影響發(fā)展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成語積累、價值觀滲透。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們曾經聽到過這樣的一些關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幻燈出示:明確含義:蕩:清除,洗滌。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也就是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本又g的交情像水一樣清淡,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也就是說:小人之間的交往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從這兩句至理名言我們看出做人應該要學做君子,這兩句都是《論語》中的名句,一本《論語》君子一詞在總共出現了一百多次,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風范呢?今天讓我們學習君子之風。板書:君子之風二、直接分析文章。1、分析章、章我們平常講一個人很美,往往從兩方面著手評價,即:外在的美,就是容貌美(與身俱來的),內在的美,即心靈美,修養(yǎng)好、氣質美等(后天的修煉得來)。屈原說過: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與修能。意思是說:我生來就有純正的血統(tǒng)和高尚的品質,又在后天不斷地努力完備自己的才能以擔當大任。對于“美人”我們可以用內在美、外在美來評價,那么對于君子的風貌,我們要可用“文”與“質”來體現,那么何謂“文”又何謂“質”呢?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30頁上的、兩章。思考:何謂“文”,何謂“質”?子貢反駁棘子成的話,體現怎樣的觀點?怎樣體現“文”?明確:“文”:修飾。這里指對外在形式如儀容、舉止、禮節(jié)等修飾和講求(表現在外部的)?!百|”書上解釋:本質純真樸實(表現在內部的)。棘子成強調君子的“質”而否認了君子的“文”,“君子質而已矣,何與文為?”即: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行了,哪里用得著文飾呢?這里:“何”疑問代詞“哪里”的意思,以:用、干,與“何”連用譯為“哪里用,“為”:呢,句末語氣詞。棘子成認為一個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識,學文化思想呢?子貢反對這個意見。子貢否定了棘子成的話,還指出了他信口開河,亂講一通并非君子之言,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指的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男子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課文上是“駟不及舌”,就是一個成語,“駟”就是四匹馬駕的車子,當時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這樣快的車子,還不及舌頭。用現代觀念來講,就是文化宣傳和思想傳播的重要,它的影響力遠大而且快速。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所以不能隨便講話,影響后果太大。子貢又說,文化思想的修養(yǎng)與人的資質,本來就是一個東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傳達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子貢強調的是“文”、“質”合一。出示幻燈: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史:虛浮不實),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也。它的意思是: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怎樣體現“文”?(用三個四字短語概括之)明確:溫和嚴肅、威而不猛、莊重安詳(教師板書)2、分析:章、章我們說一個人的要成為君子最重要的是:“質”的一面的體現,在這些章節(jié)中,你覺得哪幾章能總的概括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容的,并提出了具體的做法?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總的提出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君子?明確:志:動詞,追求。據:動詞,執(zhí)守。依:動詞,依據。游:動詞,游習,即廣泛涉獵。于:介詞,放在動詞之后引出動作對象可不譯。道即正道,德即道德,仁即仁愛,藝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真如現在我們要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有文化”的好學生,實際上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yǎng)的內容,我們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為:德才兼?zhèn)?。(前三項是“德”,后一項是“才”)教師板書??偟木唧w做法呢?集體朗讀章。注意句式特點: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君子以(介詞,把)義為質(質:根本,基礎),以(介詞,按照)以禮行(實踐)之(代詞,代“義”,下同),以(用)孫(通“遜”,謙遜的態(tài)度)出(談論)之,以(介詞,依靠,憑借)信成(成全)之。3、分析章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币簿褪钦f: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鬃诱J為君子在生和義的選擇中應該做?明確:殺身以成仁,即殺身成仁。(板書)這是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明確:指犧牲生命,成全仁道,后指為維護正義事業(yè)而犧牲生命。在電視連續(xù)劇《紅日》中,國民黨74師師長張靈甫訓導不下有這么一句話:“不成功,便成仁?!逼鋵?,這是他自己說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仁”針對正義事業(yè)來說。國民黨挑起內戰(zhàn),不是正義事業(yè)。這體現了他對蔣介石的愚忠,最后他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最終被解放軍擊斃于孟良崮。真正的“仁”,像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痹雷嬗謫枺骸澳悄阍敢庠趺礃樱俊蔽奶煜榛卮穑骸暗敢凰雷阋?!”元世祖十分氣惱,于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譚嗣同臨刑絕命詞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于謙為官勤政、愛民、廉潔、剛直,深得景帝的信任,也因此獲罪于一些朝中大臣。景泰八年(1457),代宗病重,英宗發(fā)動“奪門之變”,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臨死前寫下了“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千古絕嘆。4、分析章、章、章作為一個君子,除了道德層面的內容,在現實生活方面,對物質看得重嗎?他應該具有怎樣的思想和心境?著重在哪幾章里體現。明確:章、章、章和章講孔子不看重物質,講孔子的思想和心境。(抽一學生讀)讀出感情。(1)、分析章分析:“賢哉,回也?!笔侵髦^倒裝句,正常語序為“回賢哉也”,顏回多么有道德??!一簞(筐)食,一瓢飲,后來演變?yōu)橐粋€成語:簞食(si)瓢飲,指清貧的生活?;脽舫鍪荆簡栴}:“不改其樂”所包含的儒家思想精神及其現實意義是什么?明確: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贊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不會因生活平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它反映了儒家思想的超功利性。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使人認識到人生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從而避免社會的過度功利化和物質化。(2)、分析章分析:“飯(吃)疏食(粗糙的飯食),飲水(冷水,對湯,熱水而言),曲肱(把上臂彎起來)而枕(念第四聲)(當枕頭)。出現兩個成語是:“樂在其中”:喜歡做某事,并在其中獲得樂趣;富貴浮云:把富貴看得像浮云一樣。后來也指功名利祿變幻無常。(這里:不義而富且貴(“義”指“守道義”,名作動),指的是不守道義卻有錢有勢,這對于我如同浮云一般。借用我們一句網絡熱語是:“神馬都是浮云?!鄙耨R即什么的諧音,“什么都是浮云”,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嘆之意。這里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明確:比喻。把富貴比作浮云。這種比喻,反映孔子怎樣的人生觀(思想)?對“浮云”一詞的比喻義你是如何理解的?教師明確:安貧樂道(板書)1、聚散無常,喻富貴短暫,猶今之“過眼煙云”。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貴與己無關。3、浮云至輕至淡,喻富貴無足輕重。問題:中國人總是以財富、房車、權力等東西來論英雄,平凡地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往往會被認為是沒有出息。你怎么看待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明確:如:在平淡中透著一份安逸,一份自在,生活簡單一點,心理負荷就會減輕一些,在粗茶淡飯中享受那份寧靜,不會因為追逐而喪失本性,這就是一種淡泊,人要獲得自在、寧靜,最要緊的就是安貧樂道,像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管多貧困,條件多么惡劣,都要保持心靈的安詳與寧靜,堅持道義,不怨天尤人,不自憐自欺、自暴自棄,把清苦的生活過得富有情味,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懷。這里讓我想起了一些藝術大師的生活:像傅抱石當時在重慶金剛坡的生活極其貧窮,連一張像樣的畫桌也沒有,只能把小餐桌當畫作,吃飯的時候把畫具拿掉,吃晚飯再把畫具擺上,但傅抱石先生孜孜以求,在這八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他風格的成型,創(chuàng)造了影響畫史的“抱石皴”法,令人敬佩至極。像吳冠中先生,盡管在世前,他的一張畫能拍上千萬,但他生活依舊樸實,簡單。他經常腳穿布鞋,畫室也僅僅只有十幾平方,后來有人勸他換換環(huán)境,他說就是沒有必要,換了環(huán)境藝術靈感也就喪失,這顯然是安貧樂道思想在助成著他的藝術,因此他的作品才會高雅,有味,絕對沒有銅臭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美院教授,未來的山水畫大師(絕無僅有的)童中燾老師,他的生活也非常樸素,長期坐公交去美院教書,有一天為了趕一輛已經剛開走的公交,他跟著跑了好幾十米,后來有在坐的學生要求司機停車,他終于上了車。你看要是他愿意,很多人都會開車去接他,但他沒有這樣做,他的畫市場拍賣價位10萬多一平尺,而且大有升值空間。他就是喜歡保持這種生活狀態(tài),在他的眼里,只有藝術和學問。波德萊爾說:物質上的過分追求完美,只不過是精神上的勝人一籌罷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并不要過分追求物質,而應該在基本的物質保障之下去實踐對精神性的追求。(3)、分析孔子具有安貧樂道思想的同時,他對生活的心境又是如何的呢?閱讀章,孔子的話用了何種修辭手法?體現了他怎樣的心境?明確:女(通“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里有兩個成語:即發(fā)憤忘食:為了努力學習和工作,忘記了吃飯,形容非常勤奮。樂以忘憂: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不覺得衰老快要到來,如此而已,達到這種程度顯然是夸張了,用夸張的手法寫出自己樂以忘憂的心境。板書:樂以忘憂(4)、分析章孔子在此基礎上提出君子之道有三,即: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有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一句帶過)5、孔子對君子提出還需要哪些精神上的追求呢?請默讀章和章。(1)、分析章本章孔子分析知者和仁者的性格差別和及用作用。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概括出一個四字短語:由“知者樂(念“要”,意思是動詞,喜好、喜愛)水,仁(有仁德的)者樂山”概括出“樂山樂水”,但無論是知者還是仁者,他們都喜歡大自然,從山水中汲取生活的養(yǎng)料,從而實踐海德格爾之: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的生活。藝術家們的生活都富有色彩,因此好多壽命較長。(2)、曾子論述士求仁的要求是什么?讀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弘”,心胸開闊。一是要“毅”,意志堅定。(板書)有了這兩個條件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或許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而稱為君子了。出現兩個成語:任重道遠:負擔重,道路遙遠。比喻肩負重大任務,又要經歷長期艱苦的斗爭。死而后已:死后才方停息,比喻獻盡一切力量。我們聯(lián)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彎著身子,竭盡勞苦。死后才方停息。一生為蜀漢而盡力奉獻自己,可謂高風亮節(jié)。6、分析章、章、章孔子在“質“的一面除了剛才所得出的“德才兼?zhèn)?、殺身成仁、安貧樂道、樂以忘憂、樂水樂山、心胸開闊、意志堅毅”之外,還有一點是通過與小人(恥惡衣惡食之士、鄙夫)的對比中來體現的,找出這些章節(jié)。(1)、分析章探究:出示幻燈:孔子說:“君子喻于義”,但只是主張“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并不反對正當的求利。韓非子則認為君臣父子之間只有利害關系,沒有道義關系,彼此是“用計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見《韓非子.六反》)而后來的儒家走向另一個極端,產生了諱言利、排斥利的傾向,如董仲舒就主張“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誼:通“義”,合宜的道德、行為;言行合乎正義,不謀個人私利,宣明大道而不計較功利(見《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試對這三種主張作簡要評論。明確:孔子的價值觀見P31《儒家價值觀》。主張重義崇德,但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輕利賤力。當然孔子所說的利指利指大利,為維護封建王權而實行的那種“出世”服務的,區(qū)別于小人之個人私利。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林風眠先生與潘天壽先生,當時他們兩人的觀點截然相反,林風眠先生是“以西潤中”派,而潘天壽先生的“中國傳統(tǒng)派”,他要求西洋畫和中國畫不要混,要拉開距離,如此的觀點能在國立藝專里生存,這主要是他們共同的“義”在起作用,校長林風眠聘潘天壽。近日我在讀《8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的談話錄》,他講到,俄羅斯白銀時代的詩人曼德利斯塔姆之于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耐克之于茨維塔耶娃,這些詩人之間為了一個共同的“義”在一起默默追求鼓勵,反之當時的那些御用文人為了謀取私利不斷在報刊上污蔑這些偉大的詩人們,盡管當時人們的眼睛還沒有擦亮,現在孰是君子,孰是小人一眼判別。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的價值觀,完全是功利主義的。他們崇尚競爭、崇尚實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價值,這種主張可以一時達到富國強兵之效,它把人們追求勢利而引發(fā)的競爭和沖突合法化、絕對化,破壞了人際關系,敗壞了社會風氣,從長遠來說,會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就是這樣。理想的價值觀應該是義利統(tǒng)一觀?!罢湔x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經濟思想,是約束人們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為;他只要人民講義,不要人民講利以至取消物質利益。明確:孔子:見利思義(義利統(tǒng)一)(板書)韓非子:功利主義后儒董仲舒等:輕利主義剩下的幾則是寫小人之習的,這些實際上是用來反襯君子之風的,同學們自己去概括一下,抽空一起交流。(2)、分析章、章我們已經分析了君子之風,那么作為反襯的小人之習是如何的呢?閱讀章、章。明確:恥惡衣惡食(板書)(恥乃是意動用法,以。。。。。。為恥),以吃穿不好為恥,未足與(“之”省略,“之”指“恥惡衣惡食之士”。這樣的人不值得跟他討論?!皭阂聬菏场笔莻€成語,指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簡樸。鄙夫: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成語:患得患失(板書):未得到時,擔心不能得到(或者認為一是比較得到之后的收獲和付出,認為不值得。二是對以后的責任有畏難情緒,害怕不能勝任。),得到時又擔心失去。形容一味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利害。無所不至(板書):沒有不達到的地方。多形容壞人到處干壞事??鬃诱J為鄙夫為了維護私利“無所不至,因為鄙夫不以德為重,而以利為重,他所患得是得與失,為了維護私利就會不擇手段??鬃訉Α?/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