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人教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1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2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3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4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學業(yè)質量標準檢測(9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7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1.現(xiàn)有兩個熱化學反應方程式:(l)+H2(g)→(l)ΔH>0①(l)+2H2(g)→(l)ΔH<0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2)(D)A.反應①②中都存在:ΔS>0B.反應②高溫時,可自發(fā)進行C.在通常情況下,①②都能自發(fā)進行D.反應①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解析:反應①②均為液體與氣體反應轉化為液體的反應,是熵減小的反應。ΔS<0,故A項錯誤;由△G=ΔH-TΔS可知,ΔS<0,ΔH>0時,反應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故①不能自發(fā)進行;ΔS<0,ΔH<0時,低溫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故低溫時,反應②可自發(fā)進行,B、C項錯誤,D項正確。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3)(D)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當加入硝酸銀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B.合成氨反應為提高氨的產(chǎn)率,理論上應采取降低溫度的措施C.反應CO(g)+NO2(g)CO2(g)+NO(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體系顏色變深D.對于2HI(g)H2(g)+I2(g),達平衡后縮小容器體積可使體系顏色變深解析:向溴水中加硝酸銀溶液,銀離子與溴離子結合生成硝酸銀沉淀,減小了產(chǎn)物之一溴離子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溴水濃度減小,顏色變淺,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合成氨放熱,降溫可提高NH3的產(chǎn)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升溫使CO(g)+NO2(g)CO2(g)+NO(g)ΔH<0的平衡逆向移動,NO2濃度增大,體系顏色變深,符合勒夏特列原理;2HI(g)H2(g)+I2(g)由于ΔV(g)=0,縮小體積(相當于加壓)平衡不移動,但I2濃度增大,體系顏色變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3.120℃時,將1molCH4和2molH2O通入容積為1L的定容密封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H4(g)+H2O(g)CO(g)+3H2(g)ΔH>0,不能說明該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4)(A)A.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恒定B.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molCH4同時消耗molH2C.容器的壓強恒定D.3v正(CH4)=v逆(H2)解析:A項,120℃時,反應混合物都是氣體,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的容積不變,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得到平衡;B項,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molCH4時會生成molH2,若同時消耗molH2則說明到達平衡;C項,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增大,容器容積不變,壓強增大,當容器的壓強恒定時,說明到達平衡;D項,3v正(CH4)=v逆(H2)4.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縮小容器容積,對反應產(chǎn)生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eq\x(導學號68732365)(A)A.使平衡常數(shù)K增大 B.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使SO3的濃度增大 D.使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解析:該反應體系溫度不變,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故A錯誤;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所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B正確;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生成物三氧化硫濃度增大,故C正確;化學平衡向減弱相對反應速率大的方向移動,縮小容器容積,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則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故D正確。5.室溫下,把SiO2細粉放入蒸餾水中,攪拌至平衡,生成H4SiO4溶液(SiO2+2H2OH4SiO4),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攪拌1小時,測得H4SiO4的質量分數(shù)為%(溶液密度為1.0g·mL-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6)(A)A.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K=c(H4SiO4)B.該生成H4SiO4的反應為吸熱反應C.用H4SiO4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0-2mol·L-1·h-1D.若K值變大,在平衡移動時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解析:B項,升溫,K減小,所以生成H4SiO4的反應為放熱反應;C項,v(H4SiO4)=eq\f(1000××%g,96g·mol-1×1L×1h)≈×10-3mol·L-1·h-1;D項,降溫,K值變大,平衡右移,v逆應先減小后增大。6.工業(yè)合成氨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下列關于N2(g)+3H2(g)2NH3(g)反應的圖象中,錯誤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7)(C)解析:合成氨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NH3的含量降低,C項錯誤。7.對于反應2A+BC,在反應過程中,C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C%)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8)(A)A.T0時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為:v(正)=v(逆)B.正反應為吸熱反應C.a(chǎn)、b兩點的反應速率v(a)>v(b)D.溫度T<T0時,C%逐漸增大的原因是v(正)<v(逆)解析:從圖象可以看出,T0溫度是平衡狀態(tài),故T0時,v(正)=v(逆),A項正確;當T>T0時,升高溫度,C%減小,即平衡逆向移動,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項錯誤;因Ta<Tb,所以v(b)>v(a),C項錯誤;當T<T0時,反應是從正向開始,并趨向平衡的過程,所以此過程中,可知v(正)>v(逆),D項錯誤。8.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mol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Y(g)2Z(g)Δ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t/min2479n(Y)/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69)(C)A.反應前2min的平均速率v(Z)=×10-3mol·L-1·min-1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D.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mol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解析:A不正確,利用反應式可知v(Z)=2v(Y)=2×mol-mol)÷(10L×2min)=×10-3mol·L-1·min-1;B不正確,該反應放熱,降溫平衡正向移動,v(正)>v(逆);C正確,列三段式,K=eq\f([Z]2,[X]·[Y])=eq\f,×=;D不正確,因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故再充入molZ,新平衡相當于原平衡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9.在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X(g)+Y(g)aZ(g)ΔH=QkJ·mol-1,開始按體積比2∶1將X、Y充入反應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圖甲和圖乙是根據(jù)反應繪制的圖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0)(C)A.圖甲,p1>p2,a<3B.圖甲,T1<T2,Q>0C.圖乙,t1時表示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氣體D.圖乙,如果a=3,t2時表示向體系中加入了催化劑解析:A項,圖甲,在同一溫度下(T1),p1壓強下先達到平衡,說明p1>p2,由圖可知壓強大時Z的體積分數(shù)反而小,說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則a>3;B項,圖甲,在同一壓強下(p2),T2溫度下先達到平衡,說明T2>T1,由圖可知溫度高時Z的體積分數(shù)反而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Q<0;C項,恒溫、恒壓充入Z氣體,c(Z)增大,c(X)、c(Y)減小,v(逆)增大,v(正)減小且平衡與原平衡等效,建立新平衡與原平衡相同;D項,圖乙,t2時正、逆反應速率同等倍數(shù)增大,則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劑或a=3時增大壓強。10.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正反應放熱),如圖是某次實驗的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推斷在t1時刻突然變化的條件可能是eq\x(導學號68732371)(C)A.催化劑失效 B.減小生成物的濃度C.降低體系溫度 D.增大容器的體積解析:從圖像可以看出:改變條件后,反應速率與原平衡速率出現(xiàn)斷層且低于原平衡反應速率,說明改變的條件可能是降低溫度或減壓,從改變條件后的v′(正)與v′(逆)的大小關系,可得出化學平衡應向正向移動?,F(xiàn)分析,降低溫度,該平衡向正向移動,必有v′(正)>v′(逆),故選C。11.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試劑,其脫硝反應為:2NO2(g)+O3(g)N2O5(g)+O2(g),若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由該反應相關圖像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2)(A)ABCD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0~3s內(nèi),反應速率為:v(NO2)=mol·L-1t1時僅加入催化劑,平衡正向移動達平衡時,僅改變x,則x為c(O2)解析:A項正確,由圖像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說明此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將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B項錯誤,v(NO2)應等于mol·L-1·s-1;C項錯誤,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發(fā)生移動;D項錯誤,達平衡時,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動,NO2的轉化率會減小。12.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molCO和mol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4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n(CO)∶n(CO2)=3∶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3)(C)A.縮小容器的體積,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B.v(CO)=v(CO2)時,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平衡時CO和H2O的轉化率相等D.無法計算該條件下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解析:縮小容器的體積,化學平衡不移動,但混合氣體的密度變大,A項錯誤;v(CO)=v(CO2)指的是同一反應方向,不能表示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B項錯誤;由于起始充料的量之比與方程式中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一致,故各反應物的轉化率一樣,C項正確;由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eq\f(cCO2·cH2,cCO·cH2O)=eq\f(\f(nCO2,V)·\f(nH2O,V),\f(nCO,V)·\f(nH2O,V))=eq\f(nCO2·nH2,nCO·nH2O),而根據(jù)題意可求出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體系中CO、H2O、CO2、H2的物質的量,則可求出其平衡常數(shù),D項錯誤。13.已知:在300K時,A(g)+B(g)2C(g)+D(s)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4,在該溫度下,向1L容器中加入1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下列敘述不能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4)(A)①C的生成速率與C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同時消耗2amolC③A、B、C的濃度不再變化④C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⑤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⑦A、B、C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1∶A.②⑤ B.④⑦C.②③ D.④⑥解析:①C的生成速率為v(正),C的消耗速率為v(逆),因為v(正)=v(逆),故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②在反應過程中的任意時刻都符合,不能用于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④都能說明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不變,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⑤該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不變的可逆反應,壓強始終保持不變,所以不能用壓強不變來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該反應中氣體的體積不變,當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時,則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⑦由A、B、C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1∶2,可以計算出此時的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相等,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14.密閉容器中,給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氣體混合物加熱,在催化劑存在下發(fā)生反應:CO(g)+H2O(g)H2(g)+CO2(g)。在500℃時,平衡常數(shù)K=9。若反應開始時,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濃度都是mol/L,則在此條件下CO的轉化率為eq\x(導學號68732375)(C)A.25% B.50%C.75% D.80%解析:設平衡時CO2的濃度為xmoI/L。CO+H2OH2+CO2起始濃度(mol/L)00平衡濃度(mol/L)-x-xxxK=eq\f(cH2·cCO2,cCO·cH2O)=eq\f(x2,-x-x)=9,解得x=。所以,CO的轉化率=eq\fmol·L-1,mol·L-1)×100%=75%。15.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2NH3(g)ΔH<0,下列各項對示意圖的解釋與圖像相符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6)(C)A.①壓強對反應的影響(p2>p1)B.②溫度對反應的影響C.③平衡體系增加N2對反應的影響D.④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解析:①中由于p1條件下反應先達平衡狀態(tài),即p1>p2,A錯誤;升高溫度,N2(g)+3H2(g)2NH3(g)ΔH<0的平衡逆向移動,N2的轉化率降低,圖像②錯誤;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故有催化劑時先達平衡,④錯誤;向平衡體系中加入N2瞬間,v正增大,v逆不變,v正>v逆,平衡正向移動,C正確。16.一定條件下,在某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mA(g)+nB(g)pC(g)+qD(g),若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重新達到平衡,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過程如圖所示,則對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7)(C)A.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逆反應是放熱反應C.m+n<p+q D.m+n>p+q解析:升高溫度,由圖像判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逆反應為吸熱反應,A、B不正確;增大壓強,由圖像判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逆反應氣體體積減小,C正確,D不正確。17.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發(fā)生下列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條件,SO3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的是eq\x(導學號68732378)(B)A.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molSO3(g)B.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1molSO3(g)C.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1molO2(g)D.保持溫度和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1molAr(g)解析:充入1molSO3相當于充入1mol的SO2和mol的O2,在恒溫恒容下,相當于加壓,SO3的平衡濃度增大;在恒溫恒壓下,由于新充入的SO3完全轉化成SO2和O2與起始充入的SO2和O2的物質的量比值相同,故SO3的濃度不變,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恒溫恒壓下充入O2,平衡正向移動,SO3濃度增大,恒溫恒壓下充入Ar氣相當于減壓,SO3濃度減小,C、D都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9分)18.(10分)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A+BmC變化如圖所示。已知縱坐標表示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p為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壓的變化情況,問:eq\x(導學號68732379)(1)溫度T1__大于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正反應是__放熱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如果A、B、C均為氣體,則m__大于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當溫度和容積不變時,如在平衡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氣體,則體系的壓強__增大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平衡__不__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不”)。解析:由圖像知溫度T1時到達平衡用時間少,則反應速率快,說明溫度大于T2;升高溫度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則正反應放熱;加壓C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移,則正反應體積增大,m大于2;當溫度和容積不變時,如在平衡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氣體,則體系的壓強增大,但對該反應體系來說,各物質濃度沒有變化,平衡不移動。19.(9分)在某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mol的H2和mol的I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H2(g)+I2(g)2HI(g),ΔH<0,反應中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eq\x(導學號68732380)(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K=eq\f(c2HI,cH2·cI2)__。(2)根據(jù)圖1數(shù)據(jù),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平均速率v(HI)為·L-1·min-1__。(3)反應達到平衡后,第8分鐘時:①若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shù)K__減小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HI濃度的變化正確的是__c__(用圖2中a~c的編號回答)。②若加入I2,H2濃度的變化正確的是__f__。(用圖2中d~f的編號回答)解析:(1)由化學平衡常數(shù)概念直接寫出其表達式K=eq\f(c2HI,cH2·cI2)。(2)由圖1知在3min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故v(HI)=Δc(HI)/Δt=mol·L-1/3min≈mol·L-1·min-1。(3)①因正反應放熱,故升溫平衡左移,K值變小,c(HI)減小,圖2中c曲線符合這一事實,②當加入I2時平衡右移,c(H2)減小,圖2中f曲線符合這一事實。20.(6分)在真空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amolPH4I固體,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如下反應:eq\x(導學號68732381)PH4I(s)PH3(g)+HI(g)4PH3(g)P4(g)+6H2(g)2HI(g)H2(g)+I2(g)以上三個反應建立平衡后,測得HI為bmol、I2為cmol、H2為dmol。求:(1)平衡后,容器內(nèi)P4和PH3的物質的量為__n(P4)=(d-c)/6_mol,n(PH3)=(8c+3b-2d)/3_mol__(用代數(shù)式表示(2)a、b、c三者的關系服從a>__b+2c__(填含b、c的代數(shù)式)。b、c、d三者的關系服從b>__2/3(d-4c)__(填含c、d解析:分別列出三個平衡的起始量、反應量、平衡量即可簡單求得P4和PH3的平衡量。由于平衡量均大于0,可求出兩個不等關系。21.(12分)甲醇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燃料,工業(yè)上通過下列反應Ⅰ和Ⅱ,用CH4和H2O為原料來制備甲醇。eq\x(導學號68732382)(1)將molCH4和molH2O(g)通入反應室(容積為100L),CH4(g)+H2O(g)CO(g)+3H2(g)ⅠCH4的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①已知100℃時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為5min,則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L-1·min②圖中的p1__<__p2(填“<”“>”或“=”),100℃時的平衡常數(shù)為×10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溫度,逆反應速率將__減小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在壓強為MPa條件下,將amolCO與3amol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自發(fā)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Ⅱ①該反應的ΔH__<__0,ΔS__<__0(填“<”“>”或“=”)。②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chǎn)率的是__B、D__。A.升高溫度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D.再充入1molCO和3molH2解析:(1)①用甲烷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5×100)=0mol·L-1·min-1,則用氫氣表示為0mol·L-1·min-1。②同一溫度下,p1的轉化率大于p2,此反應增大壓強反應左移,所以p1小于p2。③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不受平衡移動的影響)。(2)①此反應為化合反應,放熱,ΔH<0,反應3mol氣體生成1mol氣體為熵減,ΔS<0。②A.升高溫度,平衡左移,錯。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平衡右移,對。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對平衡無影響,錯。D.再充入1molCO和3molH2,成比例增加反應物,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右移,對。22.(12分)工業(yè)上通常采用CO(g)和H2(g)催化合成甲醇CH3OH(g)。eq\x(導學號68732383)(1)在—定溫度和壓強下,CO(g)+2H2(g)CH3OH(g)ΔH=-kJ/mol。若將10amolCO和20amolH2放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CO的轉化率為60%,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eq\f(3,32a2)__(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若此時再向該容器中投入10amolCO、20amolH2和10amolCH3OH(g),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是__正向移動__(填“正向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