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湯幼科鐵鏡卷六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六和湯幼科鐵鏡卷六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六和湯幼科鐵鏡卷六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六和湯幼科鐵鏡卷六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六和湯幼科鐵鏡卷六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2六和湯_幼科鐵鏡卷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六和湯_幼科鐵鏡卷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4組成: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瓜。 24功效:長夏外夾感暑吐瀉;熱痢。 24來源:《幼科鐵鏡》卷六。 2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24相似度80%:二香黃連散 24111111錢,香薷1錢,黃連8分,澤瀉8分,甘草3分。 2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澤瀉 24減:白茯苓、木瓜 24功效:伏暑霍亂暴作,煩亂躁悶,或肚腹疼痛,冷汗自出,尺脈沉,手冷。 24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四。 24相似度70%:新定黃連香薷飲 24組成:香薷、黃連、厚樸、麥芽、生扁豆、木瓜、陳皮、半夏、茯苓、草。 2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麥芽、生扁豆、茯苓 25減:白茯苓、藿香、扁豆 25功效:暑月吐瀉初起。 25來源:《怡堂散記》。 25相似度70%:消暑十全散 25組成:香薷2錢,扁豆(炒,捶)1錢,厚樸(姜制)1錢,陳皮1錢,甘草(炙)1錢,白術1錢,茯苓1錢,木瓜1錢,藿香1錢,蘇葉1錢。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茯苓、蘇葉 25減:半夏、白茯苓、黃連 25功效:傷暑,兼感風邪,發(fā)熱頭痛。 25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25相似度64%:清暑六和湯 255分,半夏(湯泡)5分,杏仁(泡)5分,人參(去蘆)551錢,扁豆(姜炒)112(姜炒)2錢,黃連(麩炒)1錢。 25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砂仁、杏仁、人參、赤茯苓 25減:陳皮、白茯苓、甘草 25功效: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滿,頭目昏痛,肢體浮腫,嗜臥倦怠,小便赤澀,并陰陽不分,冒伏熱煩悶,或成痢下;中酒煩渴,畏食。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三。 26相似度64%:加減不煥金正氣散 26組成:蒼術(米泔浸)1錢半,陳皮(去白)2錢,厚樸(姜汁炒)8分,3錢,半夏(姜汁炒)2錢,枳實(麩炒)2錢,白術(去蘆)15分,白茯苓(去皮)3錢,白豆蔻(去殼)88分,黃連(土炒)6.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枳實、白術、白豆蔻 26減:香薷、扁豆、木瓜 26功效:噎食轉食。 26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26相似度62%:加味香薷飲 26組成:香薷2錢,厚樸(制)1錢,扁豆(炒)1錢,白術(炒)1錢,白芍藥(炒)1錢,陳皮1錢,白茯苓1錢,黃芩1錢,黃連(姜汁炒)5分,甘草(炙)5分,豬苓5分,澤瀉5分,木瓜7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白芍藥、黃芩、豬苓、澤瀉 26減:半夏、藿香 26功效:瘧疾。 27來源:《準繩_類方》卷一。 27相似度60%:香薷散暑湯 27組成:香薷、厚樸、甘草、藿香、柴胡、陳皮、杏仁、半夏。 2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柴胡、杏仁 27減:白茯苓、黃連、扁豆、木瓜 27功效:中暑。 27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上。 27相似度60%:黃連香薷飲 27草。2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茯苓、豬苓、木通 27減:陳皮、半夏、白茯苓、木瓜 27功效:小兒中暑,吐少出多,瀉則洞泄,心煩作渴,唇干,小便赤澀者。27來源:《幼科金針》卷上。 27相似度60%:十味六和湯 27組成:藿香、厚樸、赤苓、人參、木瓜、香薷、扁豆、杏仁、甘草、仁。 28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赤苓、人參、杏仁、砂仁 28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 28功效:痢未愈,繼之以瘧。 28來源:《赤水玄珠》卷八。 28相似度60%:消暑十全飲 28組成:香薷、扁豆、厚樸、甘草、紫蘇、白術、茯苓、藿香、木瓜、香。 28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紫蘇、白術、茯苓、檀香 28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 28功效:伏暑。胃氣不和,心腹?jié)M痛。 28來源:《玉機微義》卷十一。 28相似度60%:消暑十全飲 28組成:人參、厚樸(姜制)、白術、香薷、木瓜、白扁豆、黃耆、陳皮、白茯苓、甘草各等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白術、白扁豆、黃耆 29減:半夏、黃連、藿香、扁豆 29來源:《衛(wèi)生寶鑒_補遺》。 29相似度60%:金不換正氣散 29組成:藿香(去沙土枝梗)、半夏(7次)、甘草(炒)、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姜制)、草果子(去皮)、蒼術(米泔浸1宿)、白茯苓、白術、神曲(炒)各等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草果子、蒼術、白術、神曲 29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29功效:陰陽不和,往來寒熱,諸般瘧疾,解利四時傷寒;五種膈氣,惡心痰逆,或吐或瀉,冒冷傷食,脾胃虛弱。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 29相似度60%:加味黃連香薷飲 29組成:香薷、黃連、扁豆、厚樸、陳皮、法夏、茯苓、甘草。 29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法夏、茯苓 29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 30功效:暑熱泄瀉。 30來源:《雜病證治新義》。 30相似度60%:清胃保中湯 30組成:藿香1錢,白術(土炒)1錢,陳皮8分,半夏(姜炒)8分,砂仁5分,黃連(土炒)1錢,白茯苓3錢,黃芩(土炒)1錢,梔子(姜炒)2錢,甘草4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砂仁、黃芩、梔子 30減:厚樸、香薷、扁豆、木瓜 30功效:胃虛有熱嘔吐。 30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30相似度60%:梔連正氣散 30組成:ft茯苓。3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ft梔、廣皮、蒼術、竹茹 30減:陳皮、香薷、扁豆、木瓜 30功效:胃火旺之嘔吐,脈洪數(shù)者。 30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31相似度58%:六和半夏湯 31組成:白術5分,甘草5分,縮砂仁5分,杏仁(去皮尖)5分,人參5分,半夏(制)5分,赤茯苓1錢,藿香1錢,扁豆(姜汁炒)1錢,木瓜1錢,香薷2錢,厚樸(姜制)2錢。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縮砂仁、杏仁、人參、赤茯苓 31減:陳皮、白茯苓、黃連 31功效:霍亂吐瀉;飲酒煩渴。 31來源:《醫(yī)部全錄》卷二五八引河間方。 3118. 相似度57%:藿香散 31組成:藿香1錢,白術1錢,厚樸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1錢,紫蘇1錢,桔梗1錢,白芷1錢,香薷1錢,黃連1錢,扁豆1錢,腹皮5分,甘草5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茯苓、紫蘇、桔梗、白芷、腹皮 31減:白茯苓、木瓜 31功效:藿亂。身熱,渴,體重骨疼,是暑濕癥者。 31來源:《嵩崖尊生》卷九。 31相似度55%:清暑透毒湯 32組成:陳皮4分,厚樸4分,葛根3分,澤瀉5分,香薷5分,黃連7分,滑石3錢,青皮7分,蟬蛻3分,甘草4分,扁豆1錢。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葛根、澤瀉、滑石、青皮、蟬蛻 32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 32功效:痘值酷暑,因暑氣閉塞。神情煩悶,不時哈舌,大渴思冷,濈然汗出,或身涼如暈,痘瘡淹滯。 來源:《救偏瑣言》卷十。 32相似度55%:清暑十全湯 3212121212分,111111錢。32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蘇葉、人參、白術、白扁豆、白芍 32減:陳皮、黃連、藿香、扁豆 32功效:傷暑。頭目昏重,潮熱煩悶,多渴嘔吐,身體倦怠,并一切伏暑、暑瘧。 來源:《玉案》卷二。 32相似度55%:藿香正氣湯 33組成:白術、陳皮、半夏、桔梗、砂仁、藿香、蘇葉、白芷、甘草、白茯苓、厚樸。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桔梗、砂仁、蘇葉、白芷 33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3來源:《瘍醫(yī)大全》卷九。 3322. 相似度55%:養(yǎng)胃丹 331兩(去蘆),2兩(炒),1兩,半夏(泡)251511兩,厚樸(姜炒)15錢,常ft(酒蒸)2兩,甘草(炙)5錢,烏梅49個(去核)。 33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蒼術、草果、常ft、烏梅 33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3功效:瘧久虛弱,經年累月。 33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33相似度55%:加減藿香正氣散 33組成:藿香1錢5分,白芷1錢半,川芎1錢半,紫蘇葉1錢半,半夏1錢半,蒼術1錢半,白術8分,白茯苓8分,陳皮8分,厚樸(姜制)8分,甘草3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芷、川芎、紫蘇葉、蒼術、白術 34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4功效:非時傷寒,頭疼憎寒壯熱,痞悶嘔吐,時行疫疬,ft嵐瘴瘧,不服水土等癥。 來源:《醫(yī)便》卷二。 34相似度55%:人參養(yǎng)胃湯 34組成:蒼術、厚樸、陳皮(去白)、甘草(炙)、人參、白茯苓、半夏(去皮)、草果、藿香、砂仁、香附子。 3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人參、草果、砂仁、香附子 34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4功效:內傷飲食,心腹脹痛,吐瀉;瘧疾初起及瘧后調理。 34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34相似度55%:羌活香薷飲 34組成:香薷、藿香、厚樸、扁豆、黃連、白術、茯苓、豬苓、木通、甘草、羌活。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茯苓、豬苓、木通、羌活 35減:陳皮、半夏、白茯苓、木瓜 3535來源:《濟陽綱目》卷三。 3526. 相似度55%:六和湯 35組成:砂仁1兩,半夏1兩,杏仁1兩,人參1兩,甘草1兩,白術2兩,藿香2兩,木瓜2兩,厚樸2兩,扁豆2兩,赤茯苓2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砂仁、杏仁、人參、白術、赤茯苓 35減:陳皮、白茯苓、黃連、香薷 35功效:夏月病人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倦怠嗜臥;伏暑煩悶,小便赤澀,或利或渴;中酒;胎產。 來源:《醫(yī)方考》卷一。 3527. 相似度50%:藿香飲 35組成:人參(去蘆)1兩,半夏(炮裂)1兩,赤茯苓(去皮)1兩,甘草(炙)1兩,蒼術(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濾干,銼片,用火炒至微黃色)2兩,陳皮(去白)7錢半,藿香(去皮)7錢半,厚樸(去粗皮,銼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爛杵,拌勻,釀1宿,慢火炒干用)1兩半。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赤茯苓、蒼術 36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6功效:脾胃不和,飲食少進。 36來源:《活幼心書》卷下。 36相似度50%:加味二陳湯 36組成:陳皮2錢,半夏(姜炒)2錢,白茯苓(去皮)3錢,蒼術1錢5分,厚樸(姜汁炒)8分,砂仁8分,ft藥(炒)1錢半,車前子2錢,木通2錢,甘草8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砂仁、ft藥、車前子、木通 36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36功效:因痰而致泄瀉,或多或少,或瀉或不瀉者。 36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36相似度50%:加味二陳湯 3611錢,半夏(炒)13分,黃連(姜汁炒)3分,吳萸(炮,去皮)3分。 36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29.3. 加:吳萸 37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37功效:吐酸水同食物出者,熱也。 37來源:《廣嗣紀要》卷十二。 37相似度50%:加味二陳湯 372錢,半夏(姜炒)2錢,枳實(麩炒)1錢,黃連(姜炒)6分,ft楂(去子)2錢,木香8分,青皮(去瓤)2錢,白茯苓(去皮)3錢,砂仁8分,甘草8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枳實、ft楂、木香、青皮、砂仁 37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37功效:痰氣郁結,或飲食停滯而為痞滿,按之,無塊者。 37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37相似度50%:加味二陳湯 37組成:陳皮、半夏、白茯、甘草、厚樸、香薷、黃連、ft楂、麥芽、神曲、木通、澤瀉。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茯、ft楂、麥芽、神曲、木通、澤瀉 38減:白茯苓、藿香、扁豆、木瓜 38功效:夾暑傷寒吐瀉。 38來源:《幼科鐵鏡》卷六。 38相似度50%:加味導痰湯 38組成: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枳實、黃連、川芎。 38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枳實、川芎 38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38功效:軀脂經閉。 38來源:《濟陰綱目》卷二。 38相似度50%:加減五苓湯 38組成:柴胡、陳皮、甘草、厚樸(炒)、ft楂、白茯苓、白芍(炒)、麥芽(炒)、扁豆、豬苓。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柴胡、ft楂、白芍、麥芽、豬苓 38減:半夏、黃連、藿香、香薷、木瓜 38功效:夏秋時霍亂吐瀉,有伏暑在內,面赤唇紅,作渴。 38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39相似度50%:加減藿香正氣散 3939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茯苓、蘇葉、干姜 39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39功效:中寒嘔吐,胸腹?jié)M悶,或鼻塞頭痛,發(fā)熱憎寒者。 39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39相似度50%:加減正氣散 39組成:藿香葉、半夏(研細,用姜汁搜和,炙黃色)、厚樸(去皮,姜炙)、陳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藿香葉、草果子仁 39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39功效:傷寒傷風,不論表里。 39來源:《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wèi)生家寶》。 39相似度50%:加減正氣散 39組成:藿香、蒼術(米泔浸炒)、厚樸(姜汁炒)、陳皮、砂仁、香附、半夏(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砂仁、香附 40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0功效:藿亂。 40來源:《回春》卷三。 40相似度50%:加味二陳湯 40組成:半夏8分,陳皮8分,白茯苓8分,甘草8分,藿香梗1錢,砂仁1錢,厚樸1錢,香附1錢,ft楂肉6分,紅豆蔻6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藿香梗、砂仁、香附、ft楂肉、紅豆蔻 40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40功效:氣郁傷脾,飲食停胃,以致嘔吐。 40來源:《玉案》卷四。 4038. 相似度50%:二妙散 404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木爪、香附、蒼術、紫蘇 41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 41功效:外感內傷,身熱腹脹。 41來源:《李氏醫(yī)鑒》卷四。 4139. 相似度50%:保中湯 418分,半夏(姜制)883分,白術(炒)21錢,黃連(土炒)2錢,黃芩(土炒)1錢,ft梔子(姜汁炒)2錢,砂仁3分。 41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白術、黃芩、ft梔子、砂仁 41減:白茯苓、厚樸、香薷、扁豆、木瓜 41功效:嘔吐不止,飲食不下。 41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41相似度50%:不換金散 41組成:藿香、厚樸、蒼術、陳皮、半夏、甘草等分。 41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40.3. 加:蒼術 41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1功效: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霍亂吐瀉,腸風便血;外傷濕邪,關節(jié)疼痛。久在卑濕,或為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節(jié)疼,發(fā)熱惡寒,小便澀,大便泄,身汗或浮滿。痘瘡外為風寒所折,榮衛(wèi)不知,內為乳食所傷,內氣壅遏,以至冰硬。瘡瘍,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fā)寒熱。妊婦傷濕泄瀉。4240.6. 來源:《易簡方》。 相似度50%:不換金正氣散 42組成:厚樸(姜汁炒)、陳皮(去白)、蒼術(米泔浸)、半夏(洗)、白茯苓、紫蘇葉各等分,甘草減半,神曲(炒,研細末,另入藥)分。 42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紫蘇葉、神曲 42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42功效:傷濕咳嗽。 42來源:《保命歌括》卷十七。 42相似度50%:參苓養(yǎng)胃湯 42組成:茯苓1錢,人參1錢,蒼術8分,半夏8分,陳皮8分,草菓8分,藿香8分,厚樸8分,甘草4分,烏梅1個。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人參、蒼術、草菓、烏梅 42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2功效:瘧,多寒少熱,脾胃虛弱,飲食不進。 43來源:《玉案》卷三。 43相似度50%:查補二陳湯 43組成:ft查、厚樸、陳皮、白茯苓、半夏、甘草。 43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ft查 43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43功效:傷寒溫疫初起3-4日之間者。 43來源:《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一。 4344. 相似度50%:赤蒼飲 43組成:赤茯苓(去皮)1兩半,蒼術(1銼片,炒微黃)1兩半,枳殼(制)1兩,藿香(和根)7錢半,半夏(湯煮透,銼,焙干)77錢半,紫蘇葉(和梗)7錢半,厚樸(去粗皮,姜汁炙香熟)7錢半,陳皮(去白)7錢半,甘草(炙)1兩2錢。 43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赤茯苓、蒼術、枳殼、凈香附、紫蘇葉 43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3功效:脾胃因虛受濕,面貌浮黃或遍身作腫,飲食減少,氣不升降,小便赤色,肚膨脹,咳嗽有痰及腫。 來源:《準繩_幼科》卷七。 4445. 相似度50%:藿香散 44腹皮。4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紫蘇、蒼術、桔梗、大腹皮 44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4功效:感冒,兼痰嗽氣壅。 44來源:《慈幼新書》卷九。 4446. 相似度50%:調中湯 44組成:藿香、枳實、砂仁、甘草、蒼術、茯苓、陳皮、青皮、半夏、樸。 4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枳實、砂仁、蒼術、茯苓、青皮 44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4功效:風疹。由脾虛感受風邪而作者。 44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 44相似度50%:藿香養(yǎng)胃湯 4411錢,厚樸(姜汁制)1錢,蒼術(米泔水浸炒)1錢,甘草(炙)5分,半夏(姜汁制)1錢5分,白術1錢2分。 45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白術 45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5功效:胃氣不和作嘔,及冬月胃受寒冷,嘔吐不止者。 45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二。 4548. 相似度50%:二香散 45組成:蘇莖葉1兩,陳皮1兩,蒼術1兩,香薷2兩,香附子2兩,厚樸半兩,甘草半兩,扁豆半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蘇莖葉、蒼術、香附子 45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 45功效:四時感冒冷濕寒暑,嘔惡泄利,腹痛瘴氣,飲冷當風,頭疼身熱,傷食不化。 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 45相似度50%:茯苓半夏湯 45組成:茯苓(去皮)1錢,半夏(姜炒)1錢,陳皮1錢,蒼術(米泔浸)1錢,厚樸(姜炒)1錢,砂仁5分,藿香8分,烏梅1個,干姜(炒)3分,甘草3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蒼術、砂仁、烏梅、干姜 46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6功效:水寒停胃作嘔吐者。 46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4650. 相似度50%:茯苓散 46組成:藿香、甘草、人參、半夏、白茯苓、丁香、陳皮各等分。 46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丁香 46減:黃連、厚樸、香薷、扁豆、木瓜 46功效:胃寒嘔吐。 46來源:《普濟方》卷三九四。 46相似度50%:茯苓佐經湯 46組成:茯苓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白術1錢,蒼術1錢,藿香5分,澤瀉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樸5分,木瓜5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白術、蒼術、澤瀉、葛根、柴胡 47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 47功效:足少陽經為四氣所乘,以致腰腿發(fā)熱疼痛,頭目昏眩,嘔吐不食,胸膈不利,心煩熱悶。 來源:《外科正宗》卷三。 47相似度50%:厚樸溫中湯 47組成:厚樸、杏仁、半夏、枳殼、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皮。 4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杏仁、枳殼、桔梗、炮姜、香茹 47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7功效:中暑,脈沉細緩。 47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上。 47相似度50%:黃連香薷飲 4721錢半,厚樸(姜炒)1錢半,扁豆(炒)3錢(研),茯苓1錢半,甘草1錢。 4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53.3. 加:茯苓 48減:陳皮、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 48功效:陽暑中熱,口干舌燥,小便赤短,身熱目赤,脈洪體壯,一切證。 48來源:《會約》卷十二。 4854. 相似度50%:藿薷散 48組成:香薷4兩,藿香3兩,陳皮2兩,扁豆2兩(炒),干葛1兩5錢,厚樸1兩5錢,蘇葉1兩5錢,防風1兩5錢,澤瀉1兩5錢,木瓜1兩5錢,豬苓1兩,青皮1兩,砂仁5錢,甘草3錢。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干葛、蘇葉、防風、澤瀉、豬苓、青皮、砂仁 48減:半夏、白茯苓、黃連 48功效:霍亂。轉筋吐瀉,囊縮卷臥,肚腹絞痛。 48來源:《活人方》卷五。 4855. 相似度50%:除濕湯 48組成:人參、白術、蒼術、茯苓、半夏、厚樸(姜炒)、陳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白術、蒼術、茯苓、大腹皮 48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9功效:小兒寒濕所傷,手足軟弱,不能抬舉疼痛,吐瀉。 49來源:《醫(yī)統(tǒng)》卷八十八。 49相似度50%:小正氣散 49組成:半夏3兩,厚樸3兩,藿香1兩,陳皮1兩,甘草7錢。 49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9功效:傷寒時氣,憎寒惡風,胸膈咽塞,脅肋膨脹,心下堅痞,吐痢嘔逆,不思飲食,久患瘧疾,膈氣心痛。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經驗秘方》。 49相似度50%:金不換正氣散 49組成:厚樸(去皮,姜制)11錢,半夏(姜制)1錢,蒼術(米泔浸)1錢,陳皮(去白)1錢,甘草(炙)5分。 49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57.3. 加:蒼術 49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49功效: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發(fā)寒熱。四時傷寒,瘟疫,時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ft嵐瘴氣,寒熱交征,霍亂吐瀉,臟腑虛寒下痢赤白,及出遠方不服水土者。 來源:《外科理例》。 5058. 相似度50%:香薷散 50組成:香薷1錢,陳皮1錢,白扁豆3錢,茯苓3錢,厚樸1錢5分,黃連8分,甘草5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扁豆、茯苓 50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扁豆、木瓜 50功效:霍亂吐瀉,身熱腹痛者。 50來源:《家庭治病新書》。 5059. 相似度50%:香薷湯 501515151兩,黃耆錢,厚樸2錢,陳皮2錢,菊花1錢。 5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赤苓、黃耆、菊花 50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 50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5060. 相似度50%:香薷飲 501錢半(鹽水煮干),1錢半(鹽水炒灰),5錢,茯苓1錢半,木香1錢半(切),藿香1錢半,甘草5分。 5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木香 51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木瓜 51功效:孕婦腹中卒痛,脈虛者。 51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51相似度50%:香砂和中湯 51組成:藿香1錢半,砂仁1錢半,蒼術2錢,厚樸1錢,陳皮1錢,半夏1錢,茯苓1錢,青皮1錢,枳實(麩炒)1錢,甘草3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砂仁、蒼術、茯苓、青皮、枳實 51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1功效:飲食傷脾胃,嘔吐,胸滿噯噫,或胸腹脹疼。 51來源:《赤水玄珠》卷十三。 51相似度50%:香砂養(yǎng)胃湯 51組成:陳皮1錢半,半夏1錢半,茯苓1錢半,蒼術1錢半,厚樸1錢半,香附子1錢半,藿香1錢半,枳實1錢半,砂仁1錢半,甘草5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蒼術、香附子、枳實、砂仁 51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2功效:脾胃不和。 52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五。 5263. 相似度50%:溫中湯 521錢,ft藥(炒)1錢半,扁豆(炒,研)28分,厚樸(姜炒)1錢,砂仁8分,藿香1錢,干姜(炒)8分,甘草(炙)1錢,白芍1錢。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ft藥、砂仁、干姜、白芍 52減:半夏、白茯苓、黃連、香薷、木瓜 52功效:里寒便溏,腹痛喜按,口吐冷涎,脈虛弱者。 52來源:《會約》卷四。 52相似度50%:消暑清心飲 52甘草。52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澤瀉、薄荷、豬苓、葛根、赤茯苓 52減:陳皮、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 52功效:中暑驚搐。 52來源:《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5365. 相似度50%:勝濕湯 53組成:蒼術錢半,厚樸錢半,半夏錢半,藿香6分半,陳皮6分半,甘草5分,生姜7片,大棗2枚。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生姜、大棗 53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3功效:濕邪。 53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53相似度50%:真金不換正氣散 53組成:藿香1兩,厚樸(姜汁制)1兩,陳皮(去白)1兩,蒼術(浸炒)1兩,半夏1兩,甘草(炒)1兩,川芎1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川芎 53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3功效:四時傷寒,五種膈氣,吞酸,噫痞噎塞,干嘔惡心;內受濕寒,外感風邪,身體沉重,肢節(jié)痠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尤宜服之;八般疾,遍身浮腫,五勞七傷,或風氣所灌,手足腫痛,全不思飲;孕婦產前產后皆可服餌。又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脾氣虛弱,臟腑時鳴,小兒脾胃不和,氣諸疾,及治四方不伏水土。 來源:《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局方》。 54相似度50%:正氣調胃散 541兩(21-22日子,慢火炒),1兩(7次),白扁豆(炒)11皮1兩,甘草(炙)半兩,薏苡仁(炒)半兩,白茯苓半兩,白術半兩。 5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扁豆、藿香葉、薏苡仁、白術 54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54功效:嬰孩小兒八種虛痢作熱,或吐或瀉,發(fā)熱霍亂,上下氣不復常,心虛煩悶。 來源:《活幼口議》卷十六。 5468. 相似度50%:正氣散 545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川芎、柴胡 54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4功效:傷寒感冒,中寒重者。 54來源:《攝生眾妙方》卷四。 5469. 相似度50%:正氣散 54組成:藿香4兩,草果4兩,半夏1兩,陳皮1兩,厚樸1兩,縮砂1兩,甘草1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草果、縮砂 55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5來源:《醫(yī)方大成》卷二引徐同知方。 5570. 相似度50%:正氣散 55組成:甘草(炒)7錢,陳皮1兩,藿香(去梗)1兩,白術1兩,厚樸(為末)3兩,半夏3兩(為末),生姜4兩(研爛,同為餅子,微炒)(一方無白術)。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生姜 55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5功效:傷寒陰證,憎寒惡風,胸膈噎塞,脅肋膨脹,心下堅痞,吐利,嘔逆酸水,咳逆,怠惰嗜臥,不思飲食,久患瘧疾,膈氣心痛。 來源:《局方》卷二(紹興續(xù)添方)。 5571. 相似度50%:正氣散 55組成:厚樸1兩,人參1兩,甘草1兩,半夏1兩,陳皮1兩,藿香兩。 55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71.3. 加:人參 56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6功效:體虛客寒,陽氣內弱,中焦不和,寒熱相搏,頭痛昏倦,肢節(jié)煩疼,痰逆惡心,嘔吐冷沫;及八般瘧疾,ft嵐瘴氣,久不能除,時作寒熱;或冷內傷,霍亂吐利;或氣脈壅滯,手足虛腫;又治婦人但病頭痛惡心,五種膈氣,食飲不下。 來源:《雞峰》卷二十。 5672. 相似度50%:正氣湯 56組成:陳皮1錢,蘇葉1錢,澤瀉1錢,ft楂1錢,蒼術1錢,藿香1錢5分,厚樸(姜汁炒)1錢5分,半夏(姜礬制)1錢5分,甘草3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蘇葉、澤瀉、ft楂、蒼術 56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6功效:霍亂吐瀉不住。 56來源:《玉案》卷四。 56相似度50%:香砂養(yǎng)胃湯 56777錢,蒼術(米泔浸,炒)5分(病用白術),甘草(炙)38分(去皮),厚樸(制)7分,半夏(泡)7分,人參4分,神曲(炒)4分。 56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砂仁、蒼術、茯苓、人參、神曲 57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7功效:脾胃虛寒,嘔瀉不食。 57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下。 57相似度50%:露姜養(yǎng)胃湯 57組成:蒼術(1宿,曬干)1錢,厚樸(姜炒)111錢,半夏(姜制)11511錢,甘草(炙)7分。 5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草果、人參、茯苓 57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7功效:久瘧不愈,3-5日1發(fā)。 57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57相似度50%:加味六君子湯 57組成: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干姜、白豆蔻、黃連(姜汁炒)、吳茱萸(制)。 57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白術、干姜、白豆蔻、吳茱萸 58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58功效:翻胃,氣虛有寒。 58來源:《濟陽綱目》卷三十六。 58相似度50%:加味養(yǎng)血湯 58組成:黃耆、當歸、丹皮、扁豆(炒)、木瓜、苡仁、白芍(炒)、白茯苓、陳皮、甘草。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黃耆、當歸、丹皮、苡仁、白芍 58減:半夏、黃連、厚樸、藿香、香薷 58功效:痘后人虛。 58來源:《幼科宣言》卷二。 58相似度50%:家傳正氣散 58組成:蒼術、陳皮、厚樸、藿香、半夏、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甘草。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 58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8功效:心腹脹滿,或出遠方,不服水土。 59來源:《古今醫(yī)鑒》卷六。 5978. 相似度50%:建中散 59組成:青州棗1斤,厚樸(姜汁制)1斤,干姜(炮)5兩,半夏(湯洗去滑)5兩,甘草5兩,陳皮(去白)8兩(上6味,用水3斗,煮令水盡,焙干),草豆蔻(去皮)1兩,人參1兩,藿香1兩,訶子(炮,取皮)1兩,白茯苓(去皮)1兩,白術1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青州棗、干姜、草豆蔻、人參、訶子、白術 59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9功效:脾胃不和,中脘氣滯,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逆,噫氣吞酸,腸鳴泄利,水谷不化,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來源:《局方》卷三。 5979. 相似度50%:八解散 59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甘草(炙)1兩,陳皮(去白)1兩,白術1兩,藿香(去土)1兩,厚樸(去粗皮,銼,生姜自然汁浸1宿,炒紫色)2兩,半夏(湯洗7次)1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茯苓、白術 59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59功效:四時傷寒,頭疼壯熱,感風多汗,及療勞傷過度,骨節(jié)痠疼,飲食無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黃,怠情少力,咳嗽寒熱、羸弱自汗、膈不快,嘔逆惡心。 來源:《局方》卷二,(續(xù)添諸局經驗秘方)。 60相似度50%:理脾卻涎散 60組成:白術(炒)1581錢,黃連(炒5分,半夏曲(炒)8分,厚樸(姜汁炒)8分,ft1錢,甘草(炙)3分。 6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人參、茯苓、半夏曲、ft楂肉 60減:半夏、白茯苓、香薷、扁豆、木瓜 60功效:小兒口涎多。 60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五。 60相似度50%:香薷六君子湯 60組成:人參、白術、白茯、甘草、陳皮、半夏、香薷、ft梔、黃連、芍。 60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白術、白茯、ft梔、赤芍 60減:白茯苓、厚樸、藿香、扁豆、木瓜 60功效:伏暑留于少陽胸脅部分,以致微寒微熱,惡心自汗,小便短少,脈來沉弦細數(shù)。 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上。 61相似度50%:六合定中丸 61組成:蘇葉8兩,藿香8兩,枳殼(炒)24兩,厚樸(炙)24兩,砂仁8兩,甘草24兩,木瓜24兩,赤苓24兩,扁豆8兩,香薷8兩,木香18兩,檀香18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蘇葉、枳殼、砂仁、赤苓、木香、檀香 61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 61功效:中暑感寒,四肢痓懶,嘔吐惡心,腹痛作泄。 61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61相似度50%:加味黃連香薷飲 6113221錢,芍藥錢,生姜3片。 61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芍藥、生姜 61減:陳皮、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 61功效:痢疾發(fā)于夏月暑時,有表癥。 61來源:《治痢南針》。 62相似度50%:秘傳加減調中湯 62等分。62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蒼術、木香、砂仁、枳殼 62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62功效:腹痛。 62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62相似度50%:秘傳加減香薷飲 62組成:香薷、白扁豆、黃連、甘草、麥門冬、五味子、知母、陳皮、茯苓、厚樸。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扁豆、麥門冬、五味子、知母、茯苓 62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扁豆、木瓜 62功效:中暑,脈虛身熱,自汗,背惡寒,毛聳,齒燥。 62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62相似度50%:秘傳加味二陳湯 62組成: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蒼術、枳實、厚樸、黃連、黃芩、梔。 63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茯苓、蒼術、枳實、黃芩、ft梔 63減:白茯苓、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63功效:濕熱所蒸,吞酸,飲食入胃不化。 63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63相似度50%:平胃分消飲 63組成:半夏1錢,白術1錢,陳皮1錢,厚樸1錢,黃連8分,青皮8分,枳殼8分,甘草5分。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白術、青皮、枳殼 63減:白茯苓、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63功效:胃有痰火,吞酸嘈雜。 63來源:《東醫(yī)寶鑒_雜病篇》卷四引《集略》。 63相似度50%:清熱勝濕湯 63組成:黃柏、黃連、澤瀉、蒼術、厚樸、白茯苓、陳皮、甘草。 63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黃柏、澤瀉、蒼術 64減:半夏、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64功效:身濕腹痛,腸中作響,痛瀉交作,脈弦數(shù)者。 64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6489. 相似度50%:人參湯 64組成:人參1兩,肉豆蔻(去殼,炮)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藿香(去梗)1兩,黃耆(銼)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兩枇杷葉(拭去毛,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3分,白術2兩。 64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人參、肉豆蔻、黃耆、枇杷葉、白術 64減:陳皮、黃連、香薷、扁豆、木瓜 64功效:虛勞,脾胃氣弱,嘔吐不納飲食,四肢怠情。 64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6490. 相似度50%:薷苓湯 64組成:半夏、橘紅、白茯苓、麥芽、車前子,香薷2兩,厚樸1兩,白扁豆1兩半(炒研),甘草(炙)1兩。 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橘紅、麥芽、車前子、白扁豆 64減:陳皮、黃連、藿香、扁豆、木瓜 65功效:小兒夏月傷暑吐者。 65來源:《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65相似度50%:枳樸柴陳湯 65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苓、枳殼、厚樸、赤芍。65原方對照: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黃連、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加:柴胡、黃芩、枳殼、赤芍 65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 65功效:泄瀉,脈滑有熱者。 65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下。 6523PAGEPAGE65原方瓜。功效:長夏外夾感暑吐瀉;熱痢。來源:《幼科鐵鏡》卷六。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1111111883分。木瓜。加:茯苓、澤瀉減:白茯苓、木瓜冷。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四。草。木瓜。加:麥芽、生扁豆、茯苓減:白茯苓、藿香、扁豆功效:暑月吐瀉初起。來源:《怡堂散記》。2錢,扁豆(炒,捶)1錢,厚樸(姜制)11草(炙)111111錢。木瓜。加:白術、茯苓、蘇葉減:半夏、白茯苓、黃連功效:傷暑,兼感風邪,發(fā)熱頭痛。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三。5分,半夏(湯泡)5分,杏仁(泡)5分,人參(去蘆)551錢,扁豆(姜炒)112錢,厚樸(姜炒)2錢,黃連(麩炒)1錢。木瓜。加:砂仁、杏仁、人參、赤茯苓減:陳皮、白茯苓、甘草功效: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痰喘咳嗽,煩悶,或成痢下;中酒煩渴,畏食。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三。組成:蒼術(米泔浸)1錢半,陳皮(去白)2錢,厚樸(姜汁炒)83錢,半夏(姜汁炒)2錢,枳實(麩炒)2錢,白術(去蘆)15分,白茯苓(去皮)3錢,白豆蔻(去殼)88分,黃連(土炒)6分。木瓜。加:蒼術、枳實、白術、白豆蔻減: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噎食轉食。來源:《壽世保元》卷三。2錢,厚樸(制)1錢,扁豆(炒)1錢,白術(炒)1藥(炒)1111錢,黃連(姜汁炒)5分,甘草(炙)5分,豬苓5分,澤瀉5分,木瓜7分。木瓜。加:白術、白芍藥、黃芩、豬苓、澤瀉減:半夏、藿香功效:瘧疾。來源:《準繩_類方》卷一。組成:香薷、厚樸、甘草、藿香、柴胡、陳皮、杏仁、半夏。木瓜。加:柴胡、杏仁減:白茯苓、黃連、扁豆、木瓜功效:中暑。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上。組成:香薷、藿香、厚樸、扁豆、黃連、白術、茯苓、豬苓、木通、甘草。木瓜。加:白術、茯苓、豬苓、木通減:陳皮、半夏、白茯苓、木瓜功效:小兒中暑,吐少出多,瀉則洞泄,心煩作渴,唇干,小便赤澀者。來源:《幼科金針》卷上。仁。豆、木瓜。加:赤苓、人參、杏仁、砂仁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功效:痢未愈,繼之以瘧。來源:《赤水玄珠》卷八。香。豆、木瓜。加:紫蘇、白術、茯苓、檀香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功效:伏暑。胃氣不和,心腹?jié)M痛。來源:《玉機微義》卷十一。組成:人參、厚樸(姜制)白茯苓、甘草各等分。豆、木瓜。加:人參、白術、白扁豆、黃耆減:半夏、黃連、藿香、扁豆來源:《衛(wèi)生寶鑒補遺》。組成:藿香(去沙土枝梗)、半夏(7次)、甘草(炒)、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姜制)、草果子(去皮)、蒼術(米泔浸1宿)、白茯苓、白術、神曲(炒)各等分。豆、木瓜。加:草果子、蒼術、白術、神曲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痰逆,或吐或瀉,冒冷傷食,脾胃虛弱。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組成:香薷、黃連、扁豆、厚樸、陳皮、法夏、茯苓、甘草。豆、木瓜。加:法夏、茯苓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功效:暑熱泄瀉。來源:《雜病證治新義》。1錢,白術(土炒)18分,半夏(姜炒)8分,砂5分,黃連(土炒)13錢,黃芩(土炒)1錢,梔子(姜炒)24分。豆、木瓜。加:白術、砂仁、黃芩、梔子減:厚樸、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胃虛有熱嘔吐。來源:《壽世保元》卷三。組成:ft苓。豆、木瓜。加:ft梔、廣皮、蒼術、竹茹減:陳皮、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胃火旺之嘔吐,脈洪數(shù)者。來源:《癥因脈治》卷二。555分,杏仁(去皮尖)55分,半夏(制)511錢,扁豆(姜汁炒)112錢,厚樸(姜制)2錢。豆、木瓜。加:白術、縮砂仁、杏仁、人參、赤茯苓減:陳皮、白茯苓、黃連功效:霍亂吐瀉;飲酒煩渴。來源:《醫(yī)部全錄》卷二五八引河間方。111111錢,紫蘇1錢,桔梗1錢,白芷1錢,香薷1錢,黃連1錢,扁豆1錢,腹皮5分,甘草5分。豆、木瓜。加:白術、茯苓、紫蘇、桔梗、白芷、腹皮減:白茯苓、木瓜功效:藿亂。身熱,渴,體重骨疼,是暑濕癥者。來源:《嵩崖尊生》卷九。443557分,滑石3錢,青皮7分,蟬蛻3分,甘草4分,扁豆1錢。豆、木瓜。加:葛根、澤瀉、滑石、青皮、蟬蛻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出,或身涼如暈,痘瘡淹滯。來源:《救偏瑣言》卷十。12121212分,人1111111錢。豆、木瓜。加:蘇葉、人參、白術、白扁豆、白芍減:陳皮、黃連、藿香、扁豆暑瘧。來源:《玉案》卷二。苓、厚樸。豆、木瓜。加:白術、桔梗、砂仁、蘇葉、白芷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來源:《瘍醫(yī)大全》卷九。1兩(去蘆),2兩(炒),1兩,半夏(泡)251511兩,厚樸(姜炒)15錢,常ft(酒蒸)2兩,甘草(炙)5錢,烏梅49個(去核)。豆、木瓜。加:人參、蒼術、草果、常ft、烏梅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瘧久虛弱,經年累月。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1511111888分,厚樸(姜制)83分。豆、木瓜。加:白芷、川芎、紫蘇葉、蒼術、白術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非時傷寒,頭疼憎寒壯熱,痞悶嘔吐,時行疫疬,ft水土等癥。來源:《醫(yī)便》卷二。組成:蒼術、厚樸、陳皮(去白)、甘草(炙)、人參、白茯苓、半夏(去皮)、草果、藿香、砂仁、香附子。豆、木瓜。加:蒼術、人參、草果、砂仁、香附子減: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內傷飲食,心腹脹痛,吐瀉;瘧疾初起及瘧后調理。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草、羌活。豆、木瓜。加:白術、茯苓、豬苓、木通、羌活減:陳皮、半夏、白茯苓、木瓜功效:暑風卒中,昏冒倒仆,角弓反張,不省人事,手足或發(fā)搐搦。來源:《濟陽綱目》卷三。111112兩,藿香2兩,木瓜2兩,厚樸2兩,扁豆2兩,赤茯苓2兩。豆、木瓜。加:砂仁、杏仁、人參、白術、赤茯苓減:陳皮、白茯苓、黃連、香薷小便赤澀,或利或渴;中酒;胎產。來源:《醫(yī)方考》卷一。組成:人參(去蘆)1兩,半夏(炮裂)1兩,赤茯苓(去皮)1兩,甘草(炙)1兩,蒼術(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濾干,銼片,用火炒至微黃色)2兩,陳皮(去白)7錢半,藿香(去皮)7錢半,厚樸(去粗皮,銼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爛杵,拌勻,釀1宿,慢火炒干用)1兩半。豆、木瓜。加:人參、赤茯苓、蒼術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脾胃不和,飲食少進。來源:《活幼心書》卷下。2錢,半夏(姜炒)2錢,白茯苓(去皮)315分,厚樸(姜汁炒)88分,ft藥(炒)128分。豆、木瓜。加:蒼術、砂仁、ft藥、車前子、木通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因痰而致泄瀉,或多或少,或瀉或不瀉者。來源:《壽世保元》卷三。11錢,半夏(炒)13分,黃連(姜汁炒)3分,吳萸(炮,去皮)3分。豆、木瓜。加:吳萸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吐酸水同食物出者,熱也。來源:《廣嗣紀要》卷十二。2錢,半夏(姜炒)2錢,枳實(麩炒)1錢,黃連(姜炒)6分,ft楂(去子)28分,青皮(去瓤)2錢,白茯苓(去皮)3錢,88分。豆、木瓜。加:枳實、ft楂、木香、青皮、砂仁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痰氣郁結,或飲食停滯而為痞滿,按之,無塊者。來源:《壽世保元》卷三。組成:陳皮、半夏、白茯、甘草、厚樸、香薷、黃連、ft曲、木通、澤瀉。豆、木瓜。加:白茯、ft楂、麥芽、神曲、木通、澤瀉減:白茯苓、藿香、扁豆、木瓜功效:夾暑傷寒吐瀉。來源:《幼科鐵鏡》卷六。組成: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枳實、黃連、川芎。豆、木瓜。加:枳實、川芎減:厚樸、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軀脂經閉。來源:《濟陰綱目》卷二。組成:柴胡、陳皮、甘草、厚樸(炒)、ft楂、白茯苓、白芍(炒)芽(炒)、扁豆、豬苓。豆、木瓜。加:柴胡、ft楂、白芍、麥芽、豬苓減:半夏、黃連、藿香、香薷、木瓜功效:夏秋時霍亂吐瀉,有伏暑在內,面赤唇紅,作渴。來源:《幼科直言》卷五。組成:藿香、厚樸、陳皮、甘草、半夏、白術、茯苓、蘇葉、干姜。豆、木瓜。加:白術、茯苓、蘇葉、干姜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中寒嘔吐,胸腹?jié)M悶,或鼻塞頭痛,發(fā)熱憎寒者。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組成:藿香葉、半夏(研細,用姜汁搜和,炙黃色)、厚樸(炙)、陳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豆、木瓜。加:藿香葉、草果子仁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傷寒傷風,不論表里。來源:《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wèi)生家寶》。組成:藿香、蒼術(米泔浸炒)、厚樸(姜汁炒)半夏(姜汁炒)、甘草各等分。豆、木瓜。加:蒼術、砂仁、香附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藿亂。來源:《回春》卷三。88881錢,砂仁1錢,厚樸1錢,香附1錢,ft楂肉6分,紅豆蔻6分。豆、木瓜。加:藿香梗、砂仁、香附、ft楂肉、紅豆蔻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氣郁傷脾,飲食停胃,以致嘔吐。來源:《玉案》卷四。組成:香薷、扁豆、厚樸、木爪、甘草、香附、陳皮、蒼術、紫蘇。豆、木瓜。加:木爪、香附、蒼術、紫蘇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功效:外感內傷,身熱腹脹。來源:《李氏醫(yī)鑒》卷四。8分,半夏(姜制)883分,白術(炒)21錢,黃連(土炒)2錢,黃芩(土炒)1錢,ft梔子(炒)23分。豆、木瓜。加:茯苓、白術、黃芩、ft梔子、砂仁減:白茯苓、厚樸、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嘔吐不止,飲食不下。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組成:藿香、厚樸、蒼術、陳皮、半夏、甘草等分。豆、木瓜。加:蒼術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霍亂吐瀉,腸風便血;外傷濕邪,關節(jié)疼痛。久在卑濕,或為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節(jié)疼,發(fā)熱惡寒,小便澀,大便至冰硬。瘡瘍,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fā)寒熱。妊婦傷濕泄瀉。來源:《易簡方》。組成:厚樸(姜汁炒)、陳皮(去白)、蒼術(米泔浸)、半夏(洗)白茯苓、紫蘇葉各等分,甘草減半,神曲(炒,研細末,另入藥)等分。豆、木瓜。加:蒼術、紫蘇葉、神曲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傷濕咳嗽。來源:《保命歌括》卷十七。118888分,藿香8分,厚樸8分,甘草4分,烏梅1個。豆、木瓜。加:茯苓、人參、蒼術、草菓、烏梅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瘧,多寒少熱,脾胃虛弱,飲食不進。來源:《玉案》卷三。組成:ft查、厚樸、陳皮、白茯苓、半夏、甘草。豆、木瓜。加:ft查減:黃連、藿香、香薷、扁豆、木瓜3-4日之間者。來源:《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一。組成:赤茯苓(去皮)1兩半,蒼術(1宿,濾干,銼片,炒微黃)1兩半,枳殼(制)1兩,藿香(和根)7錢半,半夏(湯煮透,銼,焙干)77錢半,紫蘇葉(和梗)7錢半,厚樸(汁炙香熟)7錢半,陳皮(去白)7錢半,甘草(炙)12錢。豆、木瓜。加:赤茯苓、蒼術、枳殼、凈香附、紫蘇葉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赤色,肚膨脹,咳嗽有痰及腫。來源:《準繩_幼科》卷七。皮。豆、木瓜。加:茯苓、紫蘇、蒼術、桔梗、大腹皮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感冒,兼痰嗽氣壅。來源:《慈幼新書》卷九。樸。豆、木瓜。加:枳實、砂仁、蒼術、茯苓、青皮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風疹。由脾虛感受風邪而作者。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11錢,厚樸(姜汁制)1錢,蒼術(米泔水浸炒)1錢,甘草(炙)5分,半夏(姜汁制)1512分。豆、木瓜。加:蒼術、白術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胃氣不和作嘔,及冬月胃受寒冷,嘔吐不止者。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二。11122半兩,甘草半兩,扁豆半兩。豆、木瓜。加:蘇莖葉、蒼術、香附子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傷食不化。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組成:茯苓(去皮)1錢,半夏(姜炒)11錢,蒼術(米泔浸)1錢,厚樸(姜炒)1581個,干姜(炒)33分。豆、木瓜。加:茯苓、蒼術、砂仁、烏梅、干姜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水寒停胃作嘔吐者。來源:《壽世保元》卷三。組成:藿香、甘草、人參、半夏、白茯苓、丁香、陳皮各等分。豆、木瓜。加:人參、丁香減:黃連、厚樸、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胃寒嘔吐。來源:《普濟方》卷三九四。111115分,澤瀉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樸5分,木瓜5分。豆、木瓜。加:茯苓、白術、蒼術、澤瀉、葛根、柴胡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胸膈不利,心煩熱悶。來源:《外科正宗》卷三。皮。豆、木瓜。加:杏仁、枳殼、桔梗、炮姜、香茹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中暑,脈沉細緩。來源:《醫(yī)學傳燈》卷上。21錢半,厚樸(姜炒)1錢半,扁豆(炒)3錢(研),茯苓1錢半,甘草1錢。豆、木瓜。加:茯苓減:陳皮、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證。來源:《會約》卷十二。4322兩(炒),151515151515錢,豬苓1兩,青皮1兩,砂仁5錢,甘草3錢。豆、木瓜。加:干葛、蘇葉、防風、澤瀉、豬苓、青皮、砂仁減:半夏、白茯苓、黃連功效:霍亂。轉筋吐瀉,囊縮卷臥,肚腹絞痛。來源:《活人方》卷五。組成:人參、白術、蒼術、茯苓、半夏、厚樸(姜炒)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豆、木瓜。加:人參、白術、蒼術、茯苓、大腹皮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小兒寒濕所傷,手足軟弱,不能抬舉疼痛,吐瀉。來源:《醫(yī)統(tǒng)》卷八十八。33117錢。豆、木瓜。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逆,不思飲食,久患瘧疾,膈氣心痛。來源:《醫(y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經驗秘方》。組成:厚樸(去皮,姜制)11錢,半夏(姜制)1錢,蒼術(米泔浸)1錢,陳皮(去白)1錢,甘草(炙)5分。豆、木瓜。加:蒼術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發(fā)寒熱。四時傷寒,瘟疫,時氣,頭痛壯熱,腰背拘急,ft赤白,及出遠方不服水土者。來源:《外科理例》。113315分,黃85分。豆、木瓜。加:白扁豆、茯苓減:半夏、白茯苓、藿香、扁豆、木瓜功效:霍亂吐瀉,身熱腹痛者。來源:《家庭治病新書》。15151512錢,厚樸2錢,陳皮2錢,菊花1錢。豆、木瓜。加:赤苓、黃耆、菊花減:半夏、白茯苓、黃連、藿香、木瓜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1錢半(鹽水煮干),1錢半(鹽水炒灰),511錢半(切),15分。豆、木瓜。加:茯苓、木香減:陳皮、半夏、白茯苓、黃連、木瓜功效:孕婦腹中卒痛,脈虛者。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11211錢,半夏1錢,茯苓1錢,青皮1錢,枳實(麩炒)1錢,甘草3分。豆、木瓜。加:砂仁、蒼術、茯苓、青皮、枳實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飲食傷脾胃,嘔吐,胸滿噯噫,或胸腹脹疼。來源:《赤水玄珠》卷十三。11111錢11115分。豆、木瓜。加:茯苓、蒼術、香附子、枳實、砂仁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脾胃不和。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五。1錢,ft藥(炒)1錢半,扁豆(炒,研)28分,厚樸(姜炒)181錢,干姜(炒)8分,甘草(炙)11錢。豆、木瓜。加:白術、ft藥、砂仁、干姜、白芍減:半夏、白茯苓、黃連、香薷、木瓜功效:里寒便溏,腹痛喜按,口吐冷涎,脈虛弱者。來源:《會約》卷四。草。豆、木瓜。加:澤瀉、薄荷、豬苓、葛根、赤茯苓減:陳皮、半夏、白茯苓、藿香、木瓜功效:中暑驚搐。來源:《痘疹傳心錄》卷十七。66分半,甘草5分,生姜7片,大棗2枚。豆、木瓜。加:蒼術、生姜、大棗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濕邪。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七。1兩,厚樸(姜汁制)1兩,陳皮(去白)1兩,蒼術(炒)11兩,甘草(炒)11兩。豆、木瓜。加:蒼術、川芎減:白茯苓、黃連、香薷、扁豆、木瓜功效:四時傷寒,五種膈氣,吞酸,噫痞噎塞,干嘔惡心;內受濕寒,外感風邪,身體沉重,肢節(jié)痠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尤宜服之;八般瘧氣諸疾,及治四方不伏水土。來源:《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局方》。1兩(21-22日子,慢火炒),1兩(7次),白扁豆(炒)11兩,甘草(炙)半兩,薏苡仁(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