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_第1頁
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_第2頁
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_第3頁
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_第4頁
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講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第一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社會化概念提出的背景:社會化問題作為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僅僅是從本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作為社會學研究的課題則稍早些,大概出現(xiàn)于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都是以美國為核心發(fā)源地的。之所有指出這一點,為的是提請人們注意美國等國家當時的具體社會狀態(tài)。在資產階級革命初期,作為向封建勢力挑戰(zhàn)的口號之一就是人的個性解放,那時,誰也沒有注意到人的社會化,而是強調把人從封建桎梏中解放出來。隨著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人們才開始注意到個人與工業(yè)化之間的不適應,作為人的個性發(fā)展最充分的美國,個人與社會的矛盾尤為強烈,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為了緩和這種日益激化的矛盾,提出了人的社會化問題,本世紀六十年代,他們還提出"再社會化"的口號。第二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一節(jié)社會化的涵義與內容一、什么是人的社會化

人是社會的人,人出生在一個有組織的社會中,從出生之日起就與社會建立了聯(lián)系,社會化研究人作為一個“社會人”的發(fā)展。第三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人由生物人成為社會人的過程個體方面:學習文化與規(guī)范社會化過程:一個人從小到大,學習社會或群體的行為模式或行為規(guī)范,并在某種程度上被誘導著去適應他所在的社會或群體的規(guī)范的過程。嬰兒要由一無所知的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成長為被某一社會或群體所需要的人,他就要學習社會或群體的規(guī)范,知道社會或群體對他的期待,從而使自己逐步具備作為這一社會或群體成員所具備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情感和行為。

第四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社會方面: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成員每一時代的每一社會群體都具有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社會或群體要使個體成為它的合格的成員,就要使個體掌握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即包含有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習俗、傳統(tǒng)及生產力水平等內容的文化。千方百計對成員施加影響,幫助成員了解是非對錯,使個體逐步形成符合這個社會需要的價值觀和行為。社會化是社會使其成員學習接受某一社會的文化的過程。第五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學者對社會化的定義個性角度:是人們借以獲得個性并學會其社會生活方式的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文化角度:使文化代代相傳的過程,接受文化熏陶或適應文化的過程。內化角度:將社會化與內化相提并論。指個體不僅遵守社會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而且身為社會的一員,愿意將這些社會準則作為自己的價值準則的過程。第六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社會化的目的與任務目的:使社會或某個群體的成員彼此達成一種一致,使他們按照同樣的規(guī)范,在追求目標和在追求目標時所使用的手段上取得一致。任務:使個體知道社會或群體對他有哪些期待、規(guī)定些行為規(guī)范。使個體逐步具備實現(xiàn)這些期待的條件,自覺地以社會或群體的行為規(guī)范來知道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第七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涉及的問題:

嬰兒的情感、態(tài)度和傾向是怎樣形成的?怎樣使孩子正常的成長?青少年行為受到哪些影響?家庭、學校和大眾傳播工具對于處于青春期的人有哪些影響?青年人如何處理好婚姻和家庭關系?怎樣做好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的準備?個人在工作單位內如何處理好于上級、下級或同事之間的個關系?怎樣使自己符合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人到晚年如何對待退休?第八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2、人的社會化的生物學基礎

A、生物遺傳因素人類帶有由上代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類從事社會活動的特殊的遺傳物質。如人有大腦皮層,而動物沒有,這是進化的結果。人具有潛在的語言思維能力(理性能力)。

第九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人沒有強本能,依賴期長。在漫長的進化中,人的本能退化了,代替本能的是文化。而在低級動物中,靠的是本能而不是文化指導群體生活,動物的幼仔可以在非常小的時候就獨立生活。為了生存和發(fā)展,人類必須學習文化模式。人的依賴期使個體生存依賴于群體,從而使群體和社會對新成員實施社會化成為可能,社會在這個時期向個體傳授技能、知識和規(guī)范。第十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人有學習能力人有語言能力。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是人類表達思想、情感、價值的工具。人類使用語言傳遞文化,進行交流溝通等社會互動行為。第十一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生物遺傳決定論社會生物學家試圖從人類的基因中尋找人類行為的解釋。在十九世紀,許多人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受生物遺傳的影響很大。甚至有人(社會達爾文主義者:麥獨孤)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和社會現(xiàn)象都是由人的十八種本能演變而來。他們認為大量的人類行為是有機體的后果,而不是文化演變的結果。斷言人類基因中包含了大量信息,這些信息就是一種程式,規(guī)定了我們的社會行為,就像他們塑造了我們有機體的物質特征一樣。第十二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B、社會化過程中遺傳與環(huán)境的作用例子: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斯u曾經報告過兩個在于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私生女安娜。從出世起,外祖父將他關在頂樓的房間里,不許別人見她,只得到了最低限度的照料與關心,沒有任何參與社會相互作用的機會。當人們發(fā)現(xiàn)她時,已經6歲,不會走路、講話、保持個人衛(wèi)生,不會用刀叉吃飯,沒有感情與表情,對別人沒有絲毫興趣。開始被認為是又聾又啞??茖W家為了使她社會化付出了不少努力,收效甚微,。四年半后死去。死前學會了一些詞語,學會了擺積木、穿襪子、洗手和愛撫娃娃,達到了兩三歲孩子社會化的水平,但從未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第十三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私生女伊莎貝爾。被發(fā)現(xiàn)時六歲,出生后與聾啞母親一起被外祖父關在一間黑屋子里,與母親有社會互動,但沒有機會學說話,母女靠打手勢交流。被發(fā)現(xiàn)時對別人,尤其是對男人像野獸。起初也被認為是耳聾,因為她似乎聽不見周圍的聲音,自己也只會發(fā)出一種奇怪的叫聲。但在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后,她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迅速通過了一般兒童1-6歲的學習過程。8歲時,智力發(fā)展已達到正常兒童水平,并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學。第十四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二、社會化的內容

1、學習基本生活技能。衣食住行,同時具體的行為傳遞文化。

2、學習謀生手段。通過習得技能而適應社會的需要,從而在社會中生存立足。

3、學習行為規(guī)范。不學禮,無以立。

第十五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明確生活目標。通過明確目標,使成員完成社會與群體對其的期待,引導成員的人生發(fā)展方向,對成員施加社會所需要的傳遞、傳播的價值觀念。

第十六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培養(yǎng)社會角色。從社會結構角度將角色與社會化聯(lián)系起來,認為社會化的本質就是角色承擔。社會化就是一個角色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逐漸了解自己在群體或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領悟并遵從群體和社會對這一角色的期待,并學會如何順利地完成角色義務。社會化的功能在于維持和發(fā)展社會結構。第十七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在《關于一般行動理論》(1951)與《社會系統(tǒng)》(1951)等書中指出,人性是經驗的結果。他認為,沒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社會的要求,只須使他們知道社會對特殊的角色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就行了,使他們成為在社會體系中發(fā)揮作用的成員。這種角色學習的過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第十八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三、社會化的種類社會化貫穿人的一生,一般來說,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結構越復雜,變化速度越快,人的社會化過程也越復雜多變。第十九頁,共二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基本社會化。生命早期,學習語言,認知技能,將社會文化規(guī)范與價值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