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選必上_第1頁
老子四章選必上_第2頁
老子四章選必上_第3頁
老子四章選必上_第4頁
老子四章選必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

《老子》四章1.知人論世,了解老子,了解《道德經(jīng)》2.落實文言基礎(chǔ)知識,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內(nèi)容3.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各章的主要觀點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史學(xué)家。相傳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因此被人稱為老子。他博學(xué)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是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的哲學(xué)思想和由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xué)派,不但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知人論世

作品簡介:

《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jīng)》,并分為81章。《道德經(jīng)》文本以哲學(xué)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xué)、科學(xué)、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道德經(jīng)》是除了《圣經(jīng)》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xué),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jīng)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于經(jīng)常睡不著覺。后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xué)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xué),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xué),《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xí),學(xué)業(yè)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jīng)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xué)識,也使他遠近聞名。老子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zhàn)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函谷關(guān)令尹喜對《道德經(jīng)》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yǎng)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jīng)》。主題思想:

《道德經(jīng)》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經(jīng)》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jīng)》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lǐng)域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道"與"法"在規(guī)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應(yīng)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zhuǎn)化之中發(fā)揮其作用。哲學(xué)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tǒng)一是萬物的本質(zhì)體現(xiàn),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guī)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nèi)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zhàn)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gòu)成了《道德經(jīng)》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jīng)》一書在結(jié)構(gòu)上經(jīng)由"物理至哲學(xué)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于對理想政治的設(shè)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文學(xué)特色:

音韻之美:《道德經(jīng)》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jīng)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jīng)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講究修辭:《道德經(jīng)》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shù)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準(zhǔn)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1、對偶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于記憶、便于傳誦。2、排比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兜赖陆?jīng)》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3、比喻《道德經(jīng)》中比喻亦多。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dāng)M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zhì)。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4、設(shè)問和反問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shè)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5、聯(lián)珠聯(lián)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后邊的詞語作為后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xù)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lián)珠使語氣連貫,結(jié)構(gòu)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lián)系。語言精辟《道德經(jīng)》語言極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諸多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yōu)榫?,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xiàn)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xiàn)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xiàn)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xiàn)為"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xiàn)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xiàn)為"寵辱不驚"。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zhí)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轂: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輻條的一端相接,中間的圓孔用來插車軸。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車的功用正是產(chǎn)生于車轂的“無”。當(dāng):有,只有。無:指車轂的中空處。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戶牖:門窗。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車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無”起了作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釋義:三十根輻條匯集于一個車轂,(因為)有了車轂中的空間,才有了車的作用。

揉和陶土制做器皿,有了器皿內(nèi)的空虛,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室內(nèi)的空虛,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提供便利條件,“無”發(fā)揮了應(yīng)有的作用。品讀賞析《老子》第十一章是如何論證“有”與“無”的辯證關(guān)系的?【明確】老子用車輪、器皿、房屋等比喻來進行論證。第十一章運用比喻說明“有之以為利”,實際上是“無之以為用”,其中蘊含著“有”和“無”怎樣的關(guān)系?【明確】

“有”與“無”對立而統(tǒng)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坝兄詾槔瑹o之以為用”,“有”作為實體,“無”作為利用,猶如有了車轂中間的空間,才有車輪平穩(wěn)的轉(zhuǎn)動;有了器皿中間的空間,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門窗四壁的空間,才具備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和“無”相輔相成,在中國的藝術(shù)哲學(xué)中表現(xiàn)得更是淋漓盡致:音樂中有停頓,繪畫中有留白,詩歌中有不得一字盡著風(fēng)流,園林中不僅強調(diào)實景,更強調(diào)風(fēng)聲雨聲,月影花影的虛景,虛實相生是中國藝術(shù)哲學(xué)最高的一對范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四章)

釋義: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自我顯露的,不能顯明;自以為是的,不能彰顯。自我夸耀的,少有事功;自我夸耀的,難以長久。從虛靜無為的“道”德觀點來看,可以說,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就如同吃剩的飯菜或多于的贅肉。這些都招人厭惡。所以,望重德高的人絕不會這樣做。

講的是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壞處。品讀賞析“企者不立……物或惡之”這段話運用了什么手法,寫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

從反面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舉并剖析了四種人生態(tài)度及其后果。怎樣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義?【明確】有道是:欲速則不達,其意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企”意為舉起腳跟,腳尖著地?!捌笳摺笔窍胍叱鲇谌?,想站得高,望得遠,結(jié)果呢?反而站不穩(wěn),甚至摔跤。“跨”即越過,闊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別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遠,結(jié)果呢?反而走不遠,走不快,也走不久,就其原因就在于超過自己的能力,違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進,急于功利,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都不會長久,甚至?xí)艿綉土P。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吧,切實落實好每一步,何怕不會到達理想的彼岸。品讀賞析

怎樣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義?【明確】“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說偏執(zhí)己見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為“自見”“自是”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他們只以自我為中心,只關(guān)注自我,只依賴自我,所以就會局限于自己狹隘的小范圍和狹隘的主觀意識,導(dǎo)致他們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品讀賞析怎樣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的含義?【明確】“自伐”自衿”,是自夸自己的功勞,認為自己最能干,好勝好強,好大喜功,一有點成績就自鳴得意,這樣的人,到最后終究為大家所拋棄,連性命都可能被丟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qiǎng)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譯義:

了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

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戰(zhàn)勝自己的強。

知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堅持力行)的人有意志。

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長壽(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長存)。講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建立;排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1、了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2、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戰(zhàn)勝自己的強大。

3、知足者富有,堅持力行就是有意志?!愠罚膽B(tài)淡泊;認定目標(biāo),勇敢前行,挑戰(zhàn)自我,成就自我。

4、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長壽。品讀賞析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勝人”“自勝“知足”“強行”?【明確】老子認為,個人品行修養(yǎng),重在修身。對外的“知人”“勝人”固然可貴,對內(nèi)的“自知”“自勝”更為重要,更符合大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強調(diào)我們不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對話,了解自己?!白灾呙鳌保瑔⑹疚覀儯翰粌H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了解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熱愛與與需求;更要看清自己的和缺點和不足,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全面了解自我,才能給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合理規(guī)劃自我,才能明確人生發(fā)展的方向?!皠偃苏哂辛Γ詣僬邚姟保阂粋€人戰(zhàn)勝別人容易,戰(zhàn)勝自己難?!白詣僬邚姟币笪覀冇袕姶蟮膬?nèi)心:人生輝煌時而不自傲,人生低谷時不垂頭喪氣,壓力來臨時能夠直面挑戰(zhàn),遇到挫折能夠直面風(fēng)雨……一個能夠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爸阏吒弧保贺敻粵]有邊界,一味地追逐財富,永不知足,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容易成為精神的負擔(dān),容易陷入罪惡的深淵,試想一下,多少人貪污腐敗,致使自己身陷囹圄?多少人因為金錢使得家庭妻離子散,兄弟反目成仇,又有多少人因為金錢使得朋友之間分道揚鑣……所以說人要懂得知足,學(xué)會心態(tài)淡泊,知足的人才能獲得內(nèi)心的愉悅寧靜,才能賓朋滿座,才能惠及四方,知足的人多了,文明,和諧的社會風(fēng)氣就濃郁了?!皬娦姓哂兄尽敝v的是,唯有心懷大志者,方能堅持不懈。一個人的志向越遠大,越強烈,就越能夠堅持下去勇于挑戰(zhàn),成就自我,。反之,志向越弱,行動越不能持久(認定目標(biāo),勇敢前行,挑戰(zhàn)自我,成就自我)。

品讀賞析通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老子告訴大家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本章強調(diào)的重點是什么?【明確】

要做自知、自勝、知足、強行的人。本章強調(diào)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加強自我修養(yǎng)。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1、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發(fā)生時就有所打算,要在禍亂未發(fā)作之前就早做治理?!从昃I繆,防微杜漸,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排比2、合抱之粗的樹木,是從稚嫩細弱的小苗長成的。九層之高的樓臺,是從一籃一筐的土建起的。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注重點滴的積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是獲得成功的關(guān)鍵。(行動的哲學(xué));排比

3、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所以圣人順應(yīng)自然、不求有所作為,所以不會失敗;無強行把持,所以不會失去。——無為,順其自然

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5、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4、有些民眾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功敗垂成),如果能始終謹慎如一,那么就沒有失敗之事情。——慎始慎終5、所以圣人想望人所不想望的,不看重難得之貨;學(xué)習(xí)別人所不學(xué)習(xí)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此來輔助萬物回歸自然,而他們始終不敢妄做非為?!婪ㄗ匀唬ò纯陀^規(guī)律辦事)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5、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本章的中心句是什么?——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

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5、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圣人“想望”,“學(xué)習(xí)”的是什么?眾人“不欲”“不學(xué)”的是什么?圣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萬事萬物的客觀規(guī)律。如要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如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注重點滴的積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如無為,順其自然。如做事要慎始慎終。一句話,圣人“想望”,“學(xué)習(xí)”,正是因為眾人在這些方面出了問題?!獜?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此來輔助萬物回歸自然),即他們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引領(lǐng)眾人回歸正道,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也就是他們所強調(diào)的道法自然。

課堂鞏固提升(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給人便利,“無”也發(fā)揮了作用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處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認識別人叫作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課堂鞏固:理解性默寫(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戰(zhàn)勝別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點的重要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樹為喻,指出強大的事物都是從微小開始萌發(fā)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堅持如一,就不會失敗的情況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課堂提升: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題。①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印S趾渭友?”曰:“教之。”(《論語·子路》)②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老子《道德經(jīng)》)1.孔子和老子對待百姓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2.你更贊成誰的主張?請簡述理由。課堂提升:文言文閱讀【明確】:1.對待百姓,孔子主張應(yīng)先富后教,而老子則主張應(yīng)讓他們無知無欲。2.示例一①我更贊成孔子的觀點。在治理國家上,孔子把教育問題首先放在了民生問題之后,突出教化的重要性是為了讓老百姓各安其分,社會和諧有序。示例二②我更贊成老子的觀點?!盁o知”是“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無欲”也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quán)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yǎng)。這樣就能減輕或者避免社會矛盾,促進社會長治久安。

拓展閱讀與鑒賞

習(xí)近平談《道德經(jīng)》

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xí)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dāng)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習(xí)近平在文章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名句,習(xí)近平指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不能孤立地靜止地看待事物發(fā)展,否則往往會出現(xiàn)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問題。正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在觀察社會發(fā)展時,一定要注意這種決定和被決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機聯(lián)系。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說的是有和無相互生成,難與易相互促成,長和短相互體現(xiàn),高與下相對共存,音和聲相互應(yīng)和,前與后相互伴隨。此句道明了萬事萬物都相輔相成、相互依存、互為條件、互相轉(zhuǎn)化的道理。拓展閱讀與鑒賞01

習(xí)近平在講話和文章中經(jīng)常引用《道德經(jīng)》名言。如: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

老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容易之時謀求難事,在細微之處成就大事。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時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微處著手。告訴我們做大事、難事要從小事、易事做起。習(xí)近平在講話文章中6次引用了老子《道德經(jīng)》的這句名言,體現(xiàn)了他的實干興邦思想。習(xí)近平指出成功的背后永遠是艱辛努力。大事全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要把小事當(dāng)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就一定能夠成功。我們推進改革的原則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wěn)。對改革進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應(yīng)招,做到“蹄疾而步穩(wěn)”?!疤慵捕椒€(wěn)”就是對老子“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的另類表述。

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2013年4月,習(xí)近平主席進行了他就任國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外訪。行前,習(xí)近平主席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在回答巴西記者提問時說:“(領(lǐng)導(dǎo)者)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tài)度,絲毫不懈怠,不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治理大國就像烹制小魚一樣?!靶□r”即小魚。這是老子基于“無為”理念闡發(fā)的治理大國的基本原則。烹制小魚,必須注意調(diào)和好各種佐料,精心掌握好火候,使每條小魚都入味;同時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與此相類,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域、階層的差別大,治國者要精心周到,統(tǒng)籌兼顧,使政策措施惠及每一個人;國家大政方針一旦確立,施政者不要過多干預(yù)社會生活。一句話,治理國家必須要有審慎負責(zé)的態(tài)度。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九章》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十九章首句。老子認為,要成為一個圣人,就不能有個人意志,只能有百姓意志。早在1989年福建工作期間,習(xí)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中說:“只要我們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的周圍就會吸引和凝聚起千百萬大眾,還愁什么社會不穩(wěn)?!”2007年又在《主仆關(guān)系不容顛倒》一文中寫道:“古人也常講,‘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各級領(lǐng)導(dǎo)干部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立身、處世、從政,真正做到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薄耙园傩招臑樾摹边@句古語對習(xí)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影響甚大,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所說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biāo)”以及十九大報告中4次提到的“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對“以百姓心為心”的現(xiàn)代解讀與應(yīng)用。拓展閱讀與鑒賞02顛倒的世界與哲學(xué)鮑鵬山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碩大的頭顱內(nèi)究竟包含著多少人生的智慧;他還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額際密密的皺紋中不知隱藏著多少陰謀與陷阱;當(dāng)然,他還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現(xiàn)在我們民族的孩童時代,大約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在夕陽的余暉中,他晃動著遠去的身影,棄我們?nèi)鐥壉皱?。他對我們竟沒有一毫的留戀之意,讓我們世世代代為此難堪自慚。

老子出關(guān)而去是一件意義嚴重的事件,它表明,我們已經(jīng)不配受哲學(xué)的引導(dǎo);而我們自己由于迷醉與迷失于物質(zhì)世界,也可恥地拋棄了哲學(xué)。一個聰明絕頂?shù)恼苋?,不屑與他的同胞為伍,甚至不愿埋骨鄉(xiāng)梓,這難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與自尊受挫嗎?我寫這篇文章時是真心感到了一種難以自掩的羞慚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墮落得萬劫不復(fù)了嗎?真的是不配有這樣的一位哲人來教導(dǎo)嗎?老子的行蹤可以用神出鬼沒來形容。令我們悚然。有人說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在云端里半隱半顯?!皇牵F(xiàn)在還在那里么?不過,就算他是飛鴻,偶然經(jīng)過我們的時空,也還是留下了雪泥鴻爪,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憐憫和慈悲。司馬遷不知有何依據(jù),斷言他是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嗫h原屬陳,陳又為楚所滅。所以又屬楚了。當(dāng)時南方北方的民風(fēng)與學(xué)風(fēng)已有較大不同,楚國也就以道家學(xué)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傳統(tǒng),自豪地與齊魯大地的儒家、三晉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稱的,這和其他諸子著作統(tǒng)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稱就叫“道德經(jīng)”,或者根據(jù)《德經(jīng)》《道經(jīng)》之先后又叫作“德道經(jīng)”。何謂德?一物之所以為一物謂之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特殊屬性;何為道?萬物運行之規(guī)律謂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興趣的,是較為純粹的哲學(xué)問題,是對客觀具象事物的抽象。他也是一位深諳歷史的學(xué)者,司馬遷說他是周守藏室之吏,就是周王朝政府檔案館的館長。那時的政府檔案館中所保存的文獻,不外乎是史官們記事記言的歷史罷了。他整天關(guān)在陰冷的屋子里讀這些東西,能不“一篇讀罷頭飛白”?難怪他“生而發(fā)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歷史之后,如歷史的一個晦氣重重的遺腹子般。是的,對于有些人來說,人類集體的經(jīng)歷和創(chuàng)痛往往就如同他個人的經(jīng)歷和創(chuàng)痛,人類已往的體驗也就是他最個性的感性體驗,老子正是這類超常人中的一個,面對著“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效原血”的歷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變?yōu)殡u皮“老子”,并在他額頭上深深淺淺密布的皺紋中,埋下與陰謀、與冷酷甚至與殘忍難分難解的智慧?班固說,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發(fā)吧。看多了罪惡,不是與世同濁,心腸隨之冷酷,便是脫胎換骨,超凡入化,蛻化出一顆大慈大悲的心靈。綜觀老子的遺著,好像他這兩者兼而有之,猶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過我相信,當(dāng)老子帶著滿頭風(fēng)霜、一臉慈悲走出守藏室時,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陽光下,他瞇眼看人間,人間混亂而無道,正如一塌糊涂的歷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戲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識,周朝的大廈將傾,山河將崩,九州輻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將面臨一場浩劫,“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頭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滿懷,是的,該走了。不過,我們還算幸運。據(jù)司馬遷的記載以及后來神仙家的推衍,當(dāng)老子騎著青牛要出關(guān)而去時,被關(guān)令尹喜擋住了。這位尹喜對老子說:“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薄谀銙仐壩覀冎埃瑸槲覀兞粝履愕乃枷?!多年以前,我揣摩老子當(dāng)時的心情,假托老子的口吻,寫過一篇短短的《老子出關(guān)》:我已經(jīng)沒有什么故事告訴你們了。我曾預(yù)言過劫數(shù)的到來。我曾以薄薄的柳笛吹起晚嵐。然而那時你們甜寐于未卜的歲月之夢,白白地錯過了時光。那時我正在翻撿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經(jīng)》,我的感覺就如同下午陽光下馬路邊上玩彈珠的頑童。所不同者,玩彈珠的頑童興致勃勃,而玩老子五千言漢字“彈珠”的我則有些百無聊賴。那時我的處境不妙,并且我的很多朋友都搖身一變成為商海健將,紅光滿面,揮斥方遒,雄姿英發(fā),大有作為。所以我對自己落伍的行為感到很害羞,很寂寞。處盛世而無為,對自己也就很灰心。但灰心的人看老子,也算是一種精神寄托吧。漸漸的,除了我不大感興趣的什么宇宙生成構(gòu)成外,我把老子的五千言理出兩條思路:一曰治國,二曰處世。召喚已經(jīng)傳來,我將離去。在另一國度的土地上播撒幻夢之粒。在我走進血紅的夕陽之前,我留下這五千言的零亂緘言,在世紀的廢墟中如散落的彈珠,愿你們仔細收撿。當(dāng)一切都已墮落,一切都已不可為,你們就去玩彈珠。賞析

這篇文章從老子的“神秘莫測”寫起,一步步引領(lǐng)我們理解老子本人。老子博學(xué)多才,是一位歷史學(xué)家,深諳人類已往的歷史和經(jīng)驗,想引領(lǐng)世人脫離苦海又感到?jīng)]有價值,于是棄世而出關(guān)。作者讀著《道德經(jīng)》卻在思考著人世,最終理清了老子的兩條思路——治國與處世。本文想象奇幻,打亂時空順序,語言老辣,愈讀愈覺奇妙無窮。本課結(jié)束

《老子》一書中的成語積累1、玄之又玄【解釋】: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無相生【解釋】:有和無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也指矛盾雙方的對立與轉(zhuǎn)化,陰陽相生的關(guān)系。【出自】: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功成不居【解釋】: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境鲎浴浚旱诙拢骸盀槎ナ眩Τ啥ゾ右??!?、和光同塵【解釋】: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境鲎浴浚旱谒恼拢骸按炱滗J,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5、天地不仁【解釋】:天地?zé)o私,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沒什么區(qū)別?!境鲎浴浚旱谖逭拢骸疤斓夭蝗?,以萬物為芻狗?!?、天長地久【解釋】: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境鲎浴浚旱谄哒拢骸疤扉L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上善若水【解釋】: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金玉滿堂【解釋】: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xué)識豐富?!境鲎浴浚旱诰耪拢骸敖鹩駶M堂,莫之能守。”9、功成身退【解釋】: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隱退,不再做官或復(fù)出。【出自】: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10、目迷五色【解釋】: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錯綜復(fù)雜,不易分辨清楚。【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11、寵辱若驚【解釋】: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無論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出自】: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2、視而不見【解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境鲎浴浚旱谑恼拢骸耙暥灰?,名曰夷。”13、聽而不聞【解釋】:聽到了就像沒聽到一樣。形容漠不關(guān)心,不在意。【出自】: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4、渙然冰釋【解釋】:象冰遇熱消融一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境鲎浴浚旱谑逭拢骸皽o兮若冰之將釋?!?5、虛懷若谷【解釋】:意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p>

16、絕圣棄智【解釋】:指把頭腦中的權(quán)威概念消滅掉,讓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觀點,拋棄自作聰明自以為正確的主觀性見解。【出自】: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7、少私寡欲【解釋】:減少私欲之意。【出自】: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8、相差無幾【解釋】:指二者距離不遠,或差別不大?!境鲎浴浚旱诙拢骸拔ㄖc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19、如春登臺【解釋】:春臺:美好的旅游、觀光的地方,比喻極好的生活環(huán)境。好像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出自】: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20、飄風(fēng)驟雨【解釋】: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fēng)雨?!境鲎浴浚旱诙拢骸肮曙h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1、余食贅行【解釋】:余食,即剩飯;贅,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2、天大地大【解釋】:形容極大。【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3、道法自然【解釋】:指大道以其自身為原則,自由不受約束。【出自】: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知白守黑【解釋】: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dāng)保持暗昧,如無所見?!境鲎浴浚旱诙苏拢骸爸浒祝仄浜?,為天下式?!?5、去甚去泰【解釋】:指做事不能太過分。【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6、天道好還【解釋】:天道:天理;好:常常會;還:回報別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惡終有報應(yīng)。【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27、佳兵不祥【解釋】:意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戰(zhàn)非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