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5課
荊軻刺秦王導(dǎo)學(xué)案課堂同步用書2021必修1第二單元提要鉤玄——古代敘事散文情境導(dǎo)入“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歷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的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的足跡,傾聽歷史的回音。1.了解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從整體上感知課文。2.積累“略、訣、顧”等文言實詞和“為、以、之”等文言虛詞,提高翻譯文言文的能力。3.學(xué)會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描寫入手,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4.正確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學(xué)會辯證地評價人物。1.查閱資料,了解《戰(zhàn)國策》和課文中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了解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3.梳理文中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加強文言知識積累。4.誦讀全文,以教材文本為依據(jù),分析評價荊軻的思想性格,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課前預(yù)學(xué)區(qū):明確目標(biāo)課前準(zhǔn)備課中導(dǎo)學(xué)區(qū):情境問題探究體驗課堂思學(xué)區(qū):學(xué)習(xí)反思評價檢測目錄1.荊軻和太子丹為刺秦王做了哪幾項準(zhǔn)備工作?這幾項準(zhǔn)備工作中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自我核對答:做了四項準(zhǔn)備工作。其中取樊於期的人頭是詳寫。因為太子丹不忍心殺死樊將軍,這件“禮物”取之不易。而荊軻三言兩語就讓樊於期看到了報仇希望,使其自刎獻頭。作者詳寫這件事,是為了表現(xiàn)荊軻能言善辯,也為后來荊軻能從容不迫地為秦武陽失態(tài)之事進行辯解做了有力的鋪墊。另外兩件事,買匕首和找副手,是略寫。因為辦這兩件事不能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能力和品質(zhì)。從后文來看,他們還準(zhǔn)備了督亢地圖,那是現(xiàn)成的東西,所以文中沒有提及。可見,記人記敘文記述詳略的標(biāo)準(zhǔn),是看它能否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能表現(xiàn)則詳寫,否則便略寫。2.荊軻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這顯示了他怎樣的性格?自我核對答:原因:①荊軻“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②太子的不信任對俠義之士來說無異于人格侮辱?!笆靠蓺⒍豢扇琛?荊軻忍無可忍,怒叱太子,顯示了其剛烈的性格。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
,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
,
!”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自我核對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和而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發(fā)盡上指冠一、研讀第1~2段,完成下面的題目。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進兵北略地 ()(2)旦暮渡易水 ()(3)長侍 ()(4)微太子言 ()(5)謁 ()(6)購之金千斤 ()(7)秦王必說見臣 ()(8)窮困 ()(9)更慮之 ()解答向北/掠奪,奪取早晚,極言時間短暫
??
??
??
?
??
?
?
??
?長久侍奉假如沒有拜會,前往重金征求/當(dāng)時以銅為金同“悅”,喜歡,高興走投無路,處境困窘改變2.翻譯下列重點語句。(1)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譯文:
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F(xiàn)在去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2)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譯文:
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處境很困難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個人的私利,而傷長者心意,希望您再想想別的辦法吧!”解答3.“豎子”是對人的蔑稱,文中有表示敬稱的詞語嗎?請舉例。解答答:“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中“長者”是敬稱,指顯貴的人,性情謹厚的人,佛經(jīng)稱具備十德者;“足下”,下稱上或平輩敬稱。4.荊軻刺秦王是在怎樣的形勢下發(fā)生的?解答答:秦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寫形勢連用“破”“虜”“收”“進”“略”“至”六個動詞,使故事一開始就籠罩著緊張的氣氛,為后面故事的展開定下了悲劇的基調(diào)。5.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解答答:荊軻的謀劃抓住了如何見秦王這個關(guān)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的智謀不凡。二、研讀第3~9段,完成下面的題目。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秦之遇將軍 ()(2)仰天太息流涕 ()(3)可以解燕國之患 ()(4)揕其胸 ()(5)然則 ()(6)有意 ()(7)見陵之恥 ()(8)濡縷 ()(9)忤視 ()解答對待眼淚??
??
?
??
?
?
??
?可以用它來刺這樣就有心意,此處引申為同意,愿意被/侵犯、欺侮浸濕、沾濕
??正眼看(10)偏袒扼腕 ()(11)樊於期乃前曰 ()(12)函封之 ()(13)其人居遠未來 ()(14)太子遲之 ()(15)請辭決矣 ()(16)皆白衣冠以送之 ()(17)為變徵之聲 ()(18)發(fā)盡上指冠 ()(19)終已不顧()解答袒露一只臂膀走上前
???
?????
?
????匣子遠方遲緩請允許我,表示客氣/辭別,告別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發(fā)出向上始終/回頭
??2.翻譯下列重點語句。(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譯文:
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其他人等收為奴婢。
(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譯文:
我每每考慮,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譯文:
樊於期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啊,今天得到您的指教!”
(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譯文:
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內(nèi)情的人,都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給他送行。解答3.文段中的“變徵之聲”“羽聲”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解答答:“變徵之聲”“羽聲”是古代音樂調(diào)式“七音”中的兩種。古代有“五音”的說法:宮、商、角、徵、羽?!拔逡簟庇纸小拔迓暋?。此外,還有“七音”的說法: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變徵悲涼,羽聲激憤。4.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么能使他慷慨獻身?解答答:荊軻三問樊於期,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初步試探樊於期;進而從“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fā),進一步觀察樊於期的反應(yīng);在樊將軍急于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征詢其意愿。荊軻膽大心細,自知知人,對樊有著深刻的了解。荊軻舍生取義的精神,更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達了他的義勇剛烈,又表現(xiàn)了他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5.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送別這一場面的?解答答:①抓住重點。對送行者的描寫,寫“白衣冠”。②突出重點。在眾多的人物中,重點寫荊軻;略寫“既祖,取道”,重點寫慷慨悲歌。③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了,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渲染凄涼悲愴的氣氛和同仇敵愾的氣勢。④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⑤結(jié)合寫景。“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三、研讀第10~18段,完成下面的題目。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千金之資幣物 ()(2)厚遺秦王寵臣 ()(3)比諸侯之列 ()(4)振怖大王之威 ()(5)乃朝服 ()(6)以次進 ()(7)陛下 ()(8)顧笑武陽 ()(9)假借 ()(10)發(fā)圖()解答禮品贈送??
??
?
??
?
?
?并,列懼怕。“振”通“震”穿上朝服先后順序殿前的臺階回頭看寬容、原諒
??打開
?(11)自引而起 ()(12)卒起不意 ()(13)秦王還柱而走()(14)郎中 ()(15)左右 ()(16)軻自知事不就 ()(17)荊軻廢 ()(18)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9)被八創(chuàng) ()(20)生劫之()解答身子向上起通“猝”,突然
???
????
?
???環(huán)繞宮廷的侍衛(wèi)皇帝周圍的侍衛(wèi)人員成功倒下舉起/擲擊受/傷強迫,威逼
?
??2.翻譯下列重點語句。(1)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譯文:
愿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像秦國的郡縣那樣向秦國進貢賦稅,只求能夠守住祖先的宗廟。(2)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譯文:
于是穿上朝服,安排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譯文:
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想活捉你挾持你,一定要你同我們訂下條約回報太子啊!解答3.文段中的“九賓”是指什么?解答答:“九賓”是我國古代外交上最為隆重的禮節(jié),有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司儀施禮,并延引上殿。4.用四個小標(biāo)題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節(jié)。解答答:厚遺蒙嘉—顧笑武陽—圖窮匕見—倚柱笑罵。5.作者是怎樣描寫“秦廷行刺”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的?解答答:①作者通過斗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過程:荊軻“取—奉—發(fā)—把—持—揕—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zhuǎn)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②通過語言、神態(tài)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③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年十二”就殺人的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了荊軻的鎮(zhèn)定自若;寫秦王“恐急”,“群臣驚愕”,“盡失其度”,“不知所為”,襯托了荊軻的英雄虎膽,威懾秦廷;最后,荊軻事敗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這寥寥數(shù)語,從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四、拓展探究。1.陶淵明《詠荊軻》:“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蹦阏J為荊軻與太子是知己嗎?為什么?解答答:不是。理由:太子丹對荊軻的決心、品質(zhì)、謀略和性情并沒有充分了解,雙方談不上“知己”。荊軻要待機而動,太子丹卻“疑其有改悔”,予以責(zé)難,甚至以先遣秦武陽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慮心情、狹隘心胸,表現(xiàn)出他完全不了解荊軻周密思慮、力求全勝的大略。性情剛烈的荊軻無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倉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對荊軻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君子死知己”這一說法自然難以成立。2.古人對荊軻有以下評價,你是肯定還是否定荊軻的做法?非議:蘇軾:始速禍焉。鮑彪:軻不足道也。朱熹: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肯定:司馬遷: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左思: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陶潛: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解答答:觀點一:肯定。理由:他站在斗爭的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觀點二:否定。理由: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借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可能的,一旦失利,個人命運可悲,國家速亡。3.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tài),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人物性格,請舉例說明。解答(1)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一句話,太子丹的慈之心可見。(2)荊軻與樊於期的一席對話,荊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之以謀,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齒拊心,復(fù)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態(tài),“偏袒扼腕”“自刎”的動作,使他的語言形象化了。(3)“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這看似“萬事俱備”,但荊軻遲遲不動,不動也是一種行為。太子遲之,荊軻叱之,但均未名其妙處。直到“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方才省悟到荊軻為何“留待”。這就是通過行為來表現(xiàn)荊軻的性格。(4)“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边@句中“色變振恐”的神色,寫出了秦武陽的年幼膽怯;“群臣怪之”的神態(tài),說明荊軻一行形跡可疑。荊軻一“顧”一“笑”,一“謝”,竟然化險為夷。(5)秦王“還柱走”的狼狽,以劍擊荊軻的殘酷,說明秦王是一個色厲內(nèi)荏的暴君。(6)荊軻被斷左股,仍“引其匕首提秦王”;雖然身“被八創(chuàng)”,“知事不就”,還“倚柱而笑,箕踞以罵”。這里通過荊軻的行動、語言,塑造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英雄。秦強燕弱,矛盾尖銳,斗爭復(fù)雜。作者把人物放在這一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自身的活動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劇本創(chuàng)作——易水送別燕國對荊軻去刺殺秦王的行動非常重視,臨出發(fā)時,太子丹和賓客都來送別。在易水邊上,就有了一場隆重的餞行儀式。請圍繞這一儀式,充分發(fā)揮想象,擬寫一個300~400字的小劇本,突出場面氣氛和人物形象。新聞報道——秦王遇刺荊軻刺秦王是當(dāng)時一個影響很大的事件,是一條轟動一時的國際新聞。假定事件發(fā)生后,秦國的新聞部門要對外發(fā)一條新聞,請你以秦國新聞官的身份,擬寫出這條新聞。200字左右。詞類活用·形容詞活用所謂詞類活用,是指一個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改變詞性而作另一類詞使用,如名詞作動詞用、動詞作名詞用等。隨著詞性的改變,這個詞又同時具有新的含義。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現(xiàn)象,因此必須了解并學(xué)會推斷。形容詞活用包括活用為名詞、一般動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在文言文中,形容詞如果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明顯地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義,它就活用為名詞。例:越國以鄙遠遠:形容詞用作名詞,偏遠的地方。共其乏困困:形容詞用作名詞,缺少的東西。??2.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形容詞本身是不能帶賓語的,但有時后面卻帶了賓語(但不是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時候形容詞就活用為一般動詞。例: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鄰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詞用作動詞,變雄厚。薄:形容詞用作動詞,變薄弱。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如果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為使動詞。例:斷其左股斷: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斷。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意動,表示主觀上認為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練習(xí)]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形容詞,并解釋其在句中的意義。①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答:
堅: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堅固的鎧甲。銳: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②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觸龍說趙太后》)答:
遠: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遠嫁。③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答:
尊: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尊貴。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病梅館記》)答:
病: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成為病態(tài)。⑤悅親戚之情話。(《歸去來兮辭》)答:
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愉悅。解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荊軻者,衛(wèi)人也。其先乃齊人,徙于衛(wèi),衛(wèi)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于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jié)。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頃之,會燕太子丹質(zhì)秦亡歸燕。燕太子丹者故嘗質(zhì)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zhì)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楚、三晉,稍蠶食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禍之至。太子丹患之,問其傅鞠武。武對曰:“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涇、渭之沃,擅巴、漢之饒,右隴、蜀之山,左關(guān)、崤之險,民眾而士厲,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則長城之南,易?
??
???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①哉!”丹曰:“然則何由?”對曰:“請入圖之?!本佑虚g,秦將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諫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積怒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所在乎?是謂‘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也,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不能為之謀也。愿太子疾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②于單于,其后乃可圖也?!碧釉?“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③,恐不能須臾。且非獨于此也,夫樊將軍窮困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以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時也。愿太傅更慮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jié)一人之后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選自《史記·刺客列傳》,有刪改)【注】①批:觸動,觸犯。逆鱗:傳說中龍頸部生的倒鱗。觸及倒鱗,龍即發(fā)怒。②購:通“媾”,媾和,講和。③惛然:憂悶,煩亂。惛,糊涂。B答案解析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燕太子丹者/故嘗質(zhì)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zhì)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B.燕太子丹者/故嘗質(zhì)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zhì)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C.燕太子丹者/故嘗質(zhì)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zhì)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D.燕太子丹者/故嘗質(zhì)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zhì)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解析]整體把握句意,聯(lián)系關(guān)鍵詞“者”“故”“而”等進行判斷。D答案解析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筑”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zhí)竹尺擊弦發(fā)音。“筑”在戰(zhàn)國時代很流行。B.“三晉”,戰(zhàn)國初韓、魏、趙三家分晉,立為國,故稱。其地大約位于當(dāng)今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C.“山東”,戰(zhàn)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國以外的六國領(lǐng)土。D.“太子丹質(zhì)秦”之“質(zhì)”是指當(dāng)時諸侯國以將太子派往敵方或者他國作為人質(zhì)來相互取信的制度。[解析]“將太子派往敵方或者他國作為人質(zhì)”錯誤,作為人質(zhì)的可以是太子,但更多的是其他王子。B答案解析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荊軻是衛(wèi)國人,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在衛(wèi)國時,人們稱他為“慶卿”;到燕國后,人們稱他為“荊卿”。B.荊軻到燕國后,每天都和一個擅長擊筑的宰狗的屠夫高漸離在集市上喝酒。喝得興起時,高漸離擊筑,荊軻唱歌,唱畢復(fù)哭,旁若無人。C.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曾在趙國相識,關(guān)系很好,但后來兩人鬧翻。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太子丹一籌莫展。D.鞠武認為,如果收留了樊於期,就好比是“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必定會招致巨大禍患。即使管仲、晏嬰再世,也無法挽救。[解析]狗屠和高漸離不是同一個人,而是兩個人。答案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譯文:
他到燕國后,燕國的隱士田光先生也很友好地對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2)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jié)一人之后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譯文:
做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視播放器硬件構(gòu)成考核試卷
- 電子運動比賽現(xiàn)場設(shè)備考核試卷
- 窄軌機車車輛基礎(chǔ)知識考核試卷
-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護理技術(shù)
- 河北省邢臺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一數(shù)學(xué)下學(xué)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答案
- 江西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外科學(xué)實踐》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yè)學(xué)院《醫(yī)學(xué)實驗技術(shù)導(dǎo)論》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西藏藏醫(yī)藥大學(xué)《中小學(xué)舞蹈創(chuàng)編》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山東藝術(shù)學(xué)院《普通物理專題研究》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小升初總復(fù)習(xí)數(shù)學(xué)精練含解析
- 圓周率1000000位 完整版
- 復(fù)旦大學(xué)附屬眼耳鼻喉醫(yī)院耳鼻喉進修匯報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shè)計標(biāo)準(zhǔn)》
- 巖芯鑒定手冊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試講PPT
- 甘肅歷史與甘肅文化
- 工程勘察設(shè)計收費標(biāo)準(zhǔn)
- 高邊坡施工危險源辨識及分析
- 江蘇工業(yè)企業(yè)較大以上風(fēng)險目錄
- 監(jiān)理質(zhì)量評估報告(主體分部)
- 鍋爐爆炸事故演練方案(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