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深度自測提分題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深度自測提分題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深度自測提分題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深度自測提分題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深度自測提分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chǔ)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的每一個填空均只能填一個選項,填錯,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弗學(fú)

男有分(fèn)

天下為公(wéi)B.嘉肴(yáo)

教學相長(zhǎng)

不必為己(wèi)C.學(xiào)學半選賢與能(jǔ)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D.兌命(yuè)

講信修睦(mù)

矜寡孤獨(jīn)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污篾

光明正大

挑撥離間B.雄辨

理直氣壯

大公無私C.墮落

出類拔翠

平易近人D.枷鎖

暴風驟雨

擔驚受怕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B.此刻倒霉跡象紛至沓來,頻頻小震醞釀著某一兩次大地震。C.潭水映照雪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D.隊伍分散開去,絡(luò)繹不絕,前后長達一英里左右。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變形記》《墻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百年孤獨》分別是西方上世紀20~70年代問世的表現(xiàn)主義、意識流、荒誕派、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B.目前地理信息交換的技術(shù)問題已經(jīng)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為廣大公眾所認可,那么地理信息產(chǎn)業(yè)將迅速崛起。C.在經(jīng)貿(mào)方面,盡管中美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將因中國入世而變得更加密切,但同時也應看到,中美之間的貿(mào)易摩擦和糾紛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可能還會增多。D.你聽說過山寨手機、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吧,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金河鎮(zhèn)還出現(xiàn)了山寨派出所,這不得不讓你贊嘆他們的才能沒有用在可以為社會作貢獻的地方。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5、古文背誦默寫。

(1)野馬也,塵埃也,________。(莊子《北冥有魚》)

(2)水擊三千里,________。(莊子《北冥有魚》)

(3)莊子日:“子非我,________?”(莊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文言文閱讀。

(甲)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觀第五泄①記(節(jié)選)袁宏道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②,瀑見。石青削,不容寸膚,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⑥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個瀑布。在今浙江諸暨境內(nèi),此處有五大瀑布,當?shù)厝朔Q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的旅游勝地。②罅(xià):縫隙,裂隙。③掉:搖動。④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轉(zhuǎn)折。⑥欹(qī)斜靠。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解釋不相同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B.以其境過清/以錢覆其口C.疾趨/趨之若鶩D.怒石橫激如虹/其反激之力(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心樂之(快樂)B.日光下澈(穿透)C.聞疾雷聲(急速,這里指聲響大)D.猶不忍去(離開)(4)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

(5)兩篇選文均是山水游記,分別描寫了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氣勢,請比較這兩篇選文在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之處。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題。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劉漢杰①立秋是送走夏天、迎來秋天的節(jié)氣。作為古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立秋不只表明暑熱天氣的結(jié)束,也預示著收獲季節(jié)的來臨。在宋朝,立秋這一天,宮廷里要把盆栽的梧桐移入大殿內(nèi),待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報完畢,梧桐會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圍繞著“秋來了”這一節(jié)氣,古有帝王迎秋的儀式,后世民間也有一些特定的習俗。②據(jù)《逸周書·時訓解》記載,立秋有“三候”,分別有3種“候應”:“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禮記·月令》中也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的記載。意思是說,立秋這天,涼風吹來;5天之后,降下白色的露水;再過5天,寒蟬開始鳴叫。如果上述3種“候應”不能如期而至,則國家就會出現(xiàn)政令無威嚴、百姓多患咳喘之疾、大臣們會以力逞強等災異。③立秋之后,天氣開始變得涼爽,但仍然會有暑熱的氣候出現(xiàn)。民眾稱立秋后的這種回熱天氣為“秋老虎”,也稱“秋傻子”。清人顧祿在《清嘉錄》中也說:“土俗又以立秋時之朝夜占涼燠。諺云‘朝立秋,渹颼颼;夜立秋,熱吽吽’。自是以后,或有時酷熱不可耐者,謂之秋老虎?!泵癖娬J為,立秋的時辰與天氣的涼熱有關(guān):如果早晨立秋,其后的天氣會比較涼爽;如果晚上立秋,天氣則會比較悶熱。④先秦之時,立秋就已經(jīng)是古人生活中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據(jù)《禮記·月令》記載,立秋之日,周代天子要舉行迎秋的儀式。立秋之前,天子要齋戒;立秋當天,天子親率僚屬到西郊迎秋,祭祀白帝少昊。祭禮過后,天子在朝堂上要賞賜將帥和勇士。⑤至東漢時,此俗發(fā)展成了帝王五郊迎氣的祭祀活動。其中,立秋日帝王要迎秋于西郊,祭祀白帝和蓐收。白帝即少昊,是黃帝之子,生于窮桑,主西方之神。蓐收是少昊的輔佐神,又說是少昊之子,是神話傳說中的秋神,他左耳盤一條蛇,右肩扛一柄巨斧,駕乘兩龍?!渡胶=?jīng)》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帝王五郊迎氣的祭禮在唐宋時期仍有存續(xù),明清以來則廢弛不舉。⑥皇家立秋日要迎秋,民間立秋日也要“標秋”。所謂標秋,就是祭祀土地的一種儀式。人們先于家中獻瓜果祭祀,繼而把紙幡插到田地里,祈求莊稼豐收。在有些地方,田家則干脆備辦酒肉在田邊祭祀。標秋其實與古人的“春祈秋報”有關(guān)。所謂春祈秋報,即在春秋兩季祭祀地神,春季祈求風調(diào)雨順,秋季則要報答地功。⑦立秋之日,民眾也占驗天氣和農(nóng)事。在北京,若立秋日得雨,則秋田暢茂,諺云“騎秋一場雨,遍地出黃金”;在浙江,“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在江蘇,立秋日忌雷,諺云“秋礴碌,損萬斛”。民間又有“睜眼秋、閉眼秋”之說,立秋交節(jié)氣在白天為“睜眼秋”,交節(jié)氣在晚上則為“閉眼秋”。俗信,睜眼秋兆豐收,閉眼秋主歉收。農(nóng)諺說:“睜眼秋,收了收;閉眼秋,丟了丟?!雹嗔⑶锸瞧咴碌墓?jié)氣,七月初七又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此時的降雨也被注入了人文色彩。據(jù)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時人以七月初六日的雨為“洗車雨”,以初七日的雨為“灑淚雨”。唐代詩人杜牧有《七夕》詩,其中有“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的詠嘆。后世民間,也有以初七日降雨為“洗車雨”的。諺云:“七夕不洗車,八月依舊車?!币馑际钦f,如果初七這一天不下雨,八月田必旱,民眾就要戽水澆田。⑨在古人的觀念中,梧桐是有靈性的樹木。清人陳淏子在《花鏡·梧桐》中說:“梧桐清明節(jié)開花,如果花不開,歲必大寒?!蔽嗤涿恐τ?2片葉子,一邊6葉,象征一年12個月。如果當年有閏月,就會多出一片葉子。立秋之時,梧桐樹的第一片葉子就會落下,因此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認知,并有了開篇宋朝宮廷里梧桐報秋的禮俗故事。1.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填空。

選文②③段從節(jié)候表征、④⑤段_______、⑥段從_________、⑦⑧段從__________四個方面介紹了立秋的相關(guān)知識。

2.試分析文章首尾使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3.古人為什么喜歡憑梧桐報秋?

4.選文中介紹的立秋習俗、諺語大多和什么有關(guān)?

5.根據(jù)本文的知識,解釋下列“立秋”諺語里的物候現(xiàn)象。

【材料一】秋旱接伏旱,棉田還得灌。

【材料二】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五、詩歌鑒賞(共5分)閱讀《蒹葭》,回答問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白露未晞________________;

(2)宛在水中坻_______________

2.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shù)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六、語言表達(共10分)復習階段,小文在整理莊子專題時,課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圖引起了他的注意。圖中A、B兩人,究竟哪一個是莊子,哪一個是惠子呢?請根據(jù)你的閱讀積累,幫小文分析一下。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jù),表達通暢。(12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小作文

施蟄存說“他(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