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_第1頁
淺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_第2頁
淺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_第3頁
淺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_第4頁
淺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古詩教學中的滲透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幾千年璀璨文化的國家,而詩歌就是其中的一顆明珠。我國古代詩歌有幾千年的歷史,作品豐富,歷朝歷代養(yǎng)育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詩人,這些詩歌不但有著高超的技巧,同時涉及到的題材內(nèi)容也非常廣泛,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國古代詩歌講究意境清新,蘊含著深刻的含義或是哲理,語言生動形象,追求韻律美,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一座寶庫。在語文教學當中,古詩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國家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當中提到,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國古代詩歌題材多,內(nèi)容豐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差異,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進行教學呢。筆者認為可從四個方面出發(fā):一、在古詩教學當中開展愛國、愛家鄉(xiāng)等主義教育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都非常注重愛國主義教育,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最強烈、最濃郁的一部分,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許多古詩都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因此我們也必須重視古詩教學當中的愛國教育。熱愛祖國的教育。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當中突顯了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比如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一詩當中寫到:“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詩人臥病在床依然沒有忘記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至今讀來都還能讓人感受至深,催人淚下。另外,李賀的《南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都描繪出了詩人深厚的愛國之情。教師在詩歌教學中應注意帶領學生一起了解詩人寫作時的社會、人物背景,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人的情感。在潛移默化當中教導學生樹立堅定的愛國之心,努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熱愛故鄉(xiāng)的教育。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濃重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比如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寫到:“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痹娋渥掷镄虚g流露出對離別故鄉(xiāng)的深深惆悵。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一詩當中則寫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北磉_的是詩人對于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充分把握這些千古名句,正確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關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毛澤東曾說,“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以及社會主義的建設都離不開勞動人民的辛勞付出,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接班人,學生也應該具備良好的熱愛勞動人民的高尚品質(zhì)。白居易在《觀刈麥》一詩當中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本统浞煮w現(xiàn)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在詩歌教學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詩歌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人民。二、在古詩教學當中開展情誼教育1、關于親情的教育。作為倫理道德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親情教育一直都是我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杜甫在《春望》一詩當中有“家書抵萬金”,可見親情之重要。還有《月夜憶舍弟》中寫到:“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队巫右鳌窞槊辖妓鳎姼枭钋忻枥L了母愛的偉大。曹植的《七步詩》表明親人之間應和睦相處,而不是自相殘害。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深切體會親人們對自己的關愛,注重學生尊老愛幼品德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維系良好的親情關系。2、關于友情的教育??鬃釉f到,“獨學而無友”。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他人和睦相處將能夠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缺少朋友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還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友情教育。我國古代人民非常注重朋友之情,比如杜甫的《春日憶李白》,所表達的是詩人與李白之間深厚友情。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等詩全部是為了朋友而寫的,都描繪了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教師在詩歌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對友誼進行感知與體會,這樣才能以己度人,領會到詩人的真切感情,并讓其學會珍惜友誼。

三、在古詩教學當中針對學生開展環(huán)境觀教育工業(yè)文明進一步推進的同時,全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我們不僅要大力倡導環(huán)境保護,同時還可以將這一問題與古詩詞教學聯(lián)系起來,將環(huán)保理念滲透到古詩詞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大自然,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觀。珍惜水資源的教育。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水資源比較缺乏,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踐行節(jié)約用水?!帮w流直下三千尺”,如果這個世界上缺少了水,那么,我們還能看到如此壯觀的瀑布嗎?大自然當中一切和水有關的溪流等等神奇景觀還會有嗎?還有朱熹在《活水亭觀書有感》一詩當中寫到:“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也是關于水資源教育的重要主題。關愛動物的教育。鳥類是大自然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它們也是人類的好朋友。動物的生存關系到大自然與人類社會能否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我國古代詩歌當中與鳥有關的詩句不計其數(shù)。比如白居易在《鳥》中寫道:“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边@就是古樸的熱愛動物環(huán)境觀念。此外,還有王建的《寄舊山僧》一詩當中寫到:“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這些都能夠作為環(huán)境教育基礎素材。若是人類毫不愛惜鳥類等動物,不珍惜動物與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環(huán)境,而是對其進行隨心所欲的破壞則勢必會導致動物的滅絕,我們也將不會再看到“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樣美麗動人的畫面。熱愛植物的教育。韋應物在《滁州西澗》中寫道:“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對于澗邊生長出來的幽草表達了憐愛之情。溫庭筠在《楊柳枝》一詩當中寫到:“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楊柳未覺春”,這是針對北方寒冷地區(qū)的楊柳作出了描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但描繪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同時還蘊含了作者對小草的贊美之情。元稹的《菊花》、杜牧的《江南春》、賀知章的《詠柳》都對植物進行了大量描寫,或蘊含著作者對植物的贊美之情,或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上述詩歌來引導學生要熱愛大自然,熱愛花草樹木,將更為直觀、形象,教學效果也更為突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之情的教育。比如蘇軾在《飲湖上初晴雨后》中針對西湖美景作出了描述,即“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孟浩然的《秋登萬山寄張五》中有:“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杜甫《望岳》寫到:“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鐘靈毓秀;王勃的《滕王閣詩》中寫到:“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展示出了滕王閣美景;上述一句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但描繪出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觀與美麗,還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應該和諧相處,通過這些簡潔凝練的語言來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之情,熱愛大自然之心,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觀。四、在古詩教學當中開展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需要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為支撐。我國古代詩歌當中蘊含著許多相關的內(nèi)容與哲理,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充分挖掘這些內(nèi)容,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教育。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一詩當中寫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歌蘊含了作者開拓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妒乙鳌穭t表現(xiàn)了明代民族英雄于謙堅貞不屈、潔身自好,為了人民利益可以奉獻一切的高尚品質(zhì)。“凌寒獨自開”出自王安石的代表作《梅花》,這里用梅花來隱喻作者自身的不屈不撓、不甘落后。而王冕于《墨梅》一詩當中則描繪出了墨梅的高潔傲骨,同時也是對作者自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錚錚傲骨是一種隱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中國古代詩歌都是詩詞優(yōu)美,或蘊含著世界萬物的哲理,或體現(xiàn)出了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等,教師來詩歌教學過程當中都可以融入這些價值觀、人生觀內(nèi)容,與單純的說教比起來,這樣的教學方法效果更為突出。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