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人教版課后習題:22禮記二則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人教版課后習題:22禮記二則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人教版課后習題:22禮記二則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人教版課后習題:22禮記二則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人教版課后習題:22禮記二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禮記》二則I練基礎I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弗學(f")

■男有分(fBn)*天下為公(w@i)*B.嘉肴(yao)教學相長(zhang)??不必為己(wBi)*C.學學半(xido) 選賢與能(門)??貨惡其棄于地也(w①*D.兌命(yue)講信修睦(mu)??矜寡孤獨(jin)*2.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故人不獨親其親(名詞,父母)*B.是故謀閉而不興(動詞,關)*C.其此之謂乎?。ū硗茰y,大概,恐怕)*D.天下為公(介詞,為了)*3.下列句子與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項是()A.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D.雖有至道,不學,不知其善也.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其此之謂乎 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譯文:對于財貨,人們憎惡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會私藏。B.故日:教學相長也。譯文: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譯文: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D.《兌命》日“學學半”,其此之謂乎?譯文:《兌命》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I練提能I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導學號5394406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⑴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②男有分,女有歸。③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④是謂大同。⑵從選文中找出一組排比句、對偶句,并指出其效果。TOC\o"1-5"\h\z⑶①本語段可分為_層,每一層的大意是 。②這幾層的關系是:一 。(4)總領全文的語句是 ,照應此句的是。(5)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 。(6)大同社會在當時能否變成現(xiàn)實?我們今天如何看待這一理想?I練中考I感受中考挑戰(zhàn)自我.( )導學號53944067(2017貴州六盤水初中生學業(yè)考試)閱讀古文,完成后面的問題?!炯住侩m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乙】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①,車柔②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③,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④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注①中(zhbng)繩:合乎拉直的墨線。②車柔(r6u):通“燥”,用火烤使木條彎曲。③暴:通“曝”,曬干。④參:通“叁”,多次。⑴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TOC\o"1-5"\h\z①不知其旨也( )■②然后能自強也( )*③學不可以已( )*④故木受繩則直( )*⑵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車柔使之然也*輟耕之壟上*.不知其善也*則知明而行無過矣*C.雖有嘉肴*雖有槁暴*D.學而不思則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4)【甲】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了闡述的論點:;【乙】文則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學不可以已”,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⑸請聯(lián)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了這兩篇短文后的感受。I練素養(yǎng)I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素養(yǎng)8.(2017山東東營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在我國,“仁”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請你參加“‘仁’文化的魅力”綜合性學習。源流追蹤(1)“仁”為會意字,從“人”從“二”,“均嫡庶,仁親戚,則族業(yè)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義:;"(陛下)有仁民愛物之意,,中,,仁,,義則引申為: 。⑵試根據(jù)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內(nèi)涵。①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ā墩撜Z?學而》)②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xiāng)黨》)③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百姓疾苦聲。(鄭燮《墨竹圖題詩》)④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孟子?梁惠王上》)⑤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仁”行世間⑶在9月28日“孔子文化節(jié)”到來之際,班級舉辦“'仁'行世間”文化傳承活動,請你提出一項倡議。練基礎.D解析“矜”在這里是通假字,同“鰥”,應讀“gudn”。.C解析A項,第一個“親”應為“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B項,“閉”應為“動詞,閉塞”;D項,“為”應為“動詞,是”。.D解析課文原文為“弗學”。.C解析C項,“之”是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其余三句中的“之”均為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A解析“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正確的翻譯應是:財貨,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練提能.(1)①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孩子。②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③因此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會發(fā)生。④這就是所說的理想社會。⑵排比句: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對偶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效果:結構整齊,使語勢增強,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境界。⑶①三一層:德才兼?zhèn)涞娜斯芾泶蠹业奶煜?。二?大家互相幫助,各得其所,不謀私利。三層:總結大同社會的景象。②總一分一總(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⑸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6)不能,在孔子時代,無論他的理想多么美好,多么完整,終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兩千多年來,這個理想一直激勵著千千萬萬的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為之努力追求、不懈奮斗。到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已經(jīng)取得顯著成效,我們正向著構建和諧社會,共奔小康,為最終實現(xiàn)我們的遠大目標而奮斗。練中考.(1)①甘美②勉勵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解析A項,代詞,它,指木/去,到;B項,知道/通假字,通“智”;C項,“雖”均譯為“即使”;D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關系/連詞,表順承關系。⑶①《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诒撬Y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冷。(4)教學相長(也)比喻論證或舉例論證⑸提示:要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緊扣文章內(nèi)容提出觀點、看法并闡述理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