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教師資格證《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名師預測試卷6卷面總分:25分答題時間:240分鐘試卷題量:25題練習次數(shù):5次
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
1.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實驗法和()。
A.演示法
B.練習法
C.啟發(fā)法
D.講授法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等:故本題選B。
2.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樹立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屬于高中化學課程的()目標。
A.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C.知識與能力
D.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題干描述的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3.建立在真實、有感染力的化學事件或問題基礎上的教學是()。
?
A.支架式教學
B.情境式教學
C.探究式教學
D.啟發(fā)式教學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真實、有感染力的化學事件或問題屬于化學情境,因此建立在真實、有感染力的化學事件或問題基礎上的教學是情境式教學,、
4.下列關于探究學習與教學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探究學習重過程、輕結論
B.探究學習中仍需要教師的指導
C.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學
D.只有實驗教學才是探究教學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探究教學既重視過程,也重視結果,A選項錯誤。探究學習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發(fā)展,但也需要教師的引導,B選項正確。探究教學應該視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等而定,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C選項錯誤。做實驗只是探究教學的一種方法,如小組辯論也是探究教學的形式,D選項錯誤。故本題選B。
5.下列屬于認知性學習目標水平的行為動詞是()。
A.掌握
B.解釋
C.交流
D.體會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掌握”是技能性學習目標的行為動詞,“交流”“體會”是體驗性學習目標的行為動詞。
6.某教師在進行《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節(jié)課講解之前,留下校外作業(yè),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應用金屬材料的地方,進行總結,在課堂教學時,先由學生列舉金屬材料應用的實例,通過校外活動.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興趣。在校外活動中,教師應處于()。
A.領導地位
B.啟發(fā)指導地位
C.顧問地位
D.主導地位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在校外活動中,教師處于啟發(fā)指導地位。
7.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觀察、個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關資料,進而得出科學的結論。這種研究方法可以稱為()。
A.觀察法
B.文獻法
C.調查法
D.討論法
正確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觀察、問卷、訪談、測驗等手段獲得事實材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如文獻調查法、個別訪談法、座談會調查法、問卷法。故本題選C。
8.X、Y、Z、M四種金屬,已知X可以從Y的鹽溶液中置換出Y:X和Z組成原電池時,Z為正極;Y和Z兩種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被電解時.陰極只能得到Y單質:M離子的氧化性強于Y離子。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金屬活動性強的單質可以置換出金屬活動性較弱的單質,X可以從Y的鹽溶液中置換出Y,說明金屬活動性X>Y;原電池中,負極金屬的活動性較強,X和Z組成原電池時,Z為正極,說明金屬活動性X>Z;電解池中。陰極是得電子被還原的一極,氧化性強的最先放電,Y和Z兩種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被電解時.陰極只能得到Y單質,說明金屬活動性Z>Y;M離子的氧化性強于Y離子,說明金屬活動性Y>M。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Z>Y>M,本題選A。
9.對化學教學實施進行反思時.不屬于對化學教學資源內容進行反思的是()。
A.教學資源所選用的內容是否合理
B.課件演示的時機是否得當
C.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深入
D.課件中所呈現(xiàn)的圖片是否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正確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10.下列不屬于化學課堂導入功能的是()。
A.社會導入
B.激發(fā)學習興趣
C.建立認知沖突
D.銜接新舊知識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化學課堂導入功能主要有激發(fā)學習興趣,建立認知沖突,實行目標教學和銜接新舊知識。
11.在中學化學教學中。下列最應引起重視的是()。
A.化學基本觀念形成
B.化學基礎知識記憶
C.化學實驗技能訓練
D.化學計算能力的掌握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化學基本觀念就是中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化學基礎知識或化學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夠反映化學本質特征的總觀性認識。它是學生通過化學課程的學習.所形成的從化學視角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即植根于學生頭腦中的化學基本觀念,是中學化學教學的第一目標。
12.()是為了解決教學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確定的師生活動成分及其相互聯(lián)系與組織方式的謀劃和方略。
A.教學方法
B.教學設計
C.教學策略
D.學習方法
正確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暫無解析
13.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屬于高中化學課程的()目標。
A.過程與方法
B.知識與技能
C.知識與能力
D.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學習的能力屬于高中化學學習課程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14.新課程把化學教學過程看作是()。
A.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B.課程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
C.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
D.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過程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新課程把化學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15.某學生在室外收集了少量土樣,想知道其中是否含有遇稀酸生成氣體的成分,下列方法中最能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是()。
A.用化學實驗探究
B.請教專家
C.跟學生討論
D.查閱文獻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科學探究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目標和重要內容.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6.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每個課程模塊()學分。
A.2
B.1
C.0、5
D.1、5
正確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分為必修、選修兩類。其中,必修包括2個模塊;選修包括6個模塊,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每個課程模塊2學分。
17.良好的化學學習情境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直觀性②真實性③復雜性④啟迪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確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復雜性不是良好的化學情境的特征。
18.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了解居室裝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內容標準對應的課程模塊是()。
A.化學1
B.化學與生活
C.物質結構與性質
D.實驗化學
正確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了解居室裝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對應的課程模塊是“化學與生活”。
19.下列化學用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見圖A
B.見圖B
C.見圖C
D.見圖D
正確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
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規(guī)則:1+a+4×(-2)=0,解得a=7,即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D正確;故選C。
20.
A.檢測時.電解質溶液中的H+向負極移動
B.若有0.4?mol電子轉移,則在標準狀況下消耗4.48?L氧氣?
A.見圖A
B.見圖B
C.見圖C
D.見圖D
正確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A項,原電池放電時,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H+向正極移動,A項錯誤。B項,
問答題(共5題,共5分)
21.閱讀下列素材.回答有關問題。
素材1
近30年的化學教育研究表明,學生乃至成人存在大量的化學錯誤概念,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充分建立化學多重表征(即宏觀、微觀和符號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轉化。表征障礙造成大量的化學學習困難.從而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的瓶頸。此外由于許多化學實驗難于用肉眼觀察,或者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具有一定危險性,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難以操作.嚴重限制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素材2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學者積極開發(fā)計算機模型并廣泛運用于化學課堂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充分理解與運用。計算機模型作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一種體現(xiàn),與其他物理介質的科學模型相比,在研究宏觀、微觀、復雜系統(tǒng)及其動態(tài)演示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大量事實證明.計算機模型能有效幫助學生豐富科學概念的表征形式.促進其合理的心智模型的建構、科學概念的理解、思維深度的加工、建模技能的提高。由于計算機模型具有圖形并茂的特點,對于一些在課堂或者實驗室難以完成的實驗,具有較好的演示效果,很好地促進了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同時,不可否認計算機模型僅僅是對事物、現(xiàn)象的簡約表征,通常不包含事物多方面的信息,對學生全面掌握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素材3
計算機模型至今在美國、英國、荷蘭等西方國家的科學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國內在該方面的研究卻相對欠缺.符合我國教學實際的計算機建模工具及模型極其有限。
與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教師對科學模型的認識及能力欠缺.對計算機模型的原理與應用缺乏認識,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模型操作的教師較少,能夠修改或者自主設計計算機模型.并且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計算機模型教學的教師更少。
根據(jù)上述素材,回答下列問題:?
(1)中學生學習化學存在哪些問題?
(2)計算機模型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有哪些?
(3)根據(jù)素材概括我國計算機建模在教學中的應用存在哪些不足。并從教師方面,對計算機模型應用于化學教學提出建議。
(4)從學生的角度,提出計算機模型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正確答案: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1)中學生學習化學存在以下問題:學生不能充分建立化學多重表征(即宏觀、微觀和符號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轉化.
(2)①優(yōu)點:計算機模型能有效幫助學生豐富科學概念的表征形式,促進其合理的心智模型的建構、科學概念的理解、思維深度的加工、建模技能的提高;計算機模型具有圖形并茂的特點,對于一些在課堂或者實驗室難以完成的實驗,具有較好的演示效果。
②不足:計算機模型僅僅是對事物、現(xiàn)象的簡約表征.通常不包含事物多方面的信息。
(3)①不足:我國計算機模型在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相對欠缺,符合我國教學實際的計算機建模工具及模型極其有限:教師對科學模型的認識及能力欠缺。
②建議:開發(fā)適應我國教學實際的建模工具及模型.加強計算機模型在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提高教師對科學模型的理解以及建模的能力;計算機建模與其他教學方式優(yōu)化組合,提高教學效果。
(4)計算機模型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的策: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②呈現(xiàn)宏微現(xiàn)象,理解科學知識;③訓練科學方法,提高探究能力;④引導反思質疑,理解模型本質。
22.下面是銀鏡反應實驗的改進方案。
(1)實驗用品:試管、2%的AgNO3溶液、2%的稀氨水、乙醛、玻璃棒、玻璃杯、酒精燈、鐵架臺和石棉網(wǎng)?
(2)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①首先在一支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AgN0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把試管放在熱水浴中溫熱(如圖一所示)。
②再另取一支潔凈的試管,在試管里同樣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向試管內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試管一起放在熱水浴中溫熱(如圖二所示)。
根據(jù)以上實驗設計,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當試管在熱水浴中溫熱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觀察到了這樣的現(xiàn)象:在圖一實驗中,試管內壁產生了銀鏡;在圖二實驗中,除了在試管內壁產生了銀鏡外.在玻璃棒外壁也產生了銀鏡。
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化學反應原理是什么?
(2)與教材上的實驗相比,該實驗設計的優(yōu)點有哪些?
正確答案: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1)乙醛與銀氨溶液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2)由于本對照實驗現(xiàn)象明顯,對照效果好.學生在進行實驗探究后,都能很順利地獲得這一實驗結論.輕松解釋了“單質銀為什么只在試管內壁上產生,而不在試管內部的溶液中產生”。這與通過使用濃硝酸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鈉檢驗的方法相比,說理更加透徹,還節(jié)約了實驗藥品.排除了實驗中的不安全因素。
23.某化學老師在一次化學測驗中設計了下列試題.并對部分學生的解題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
【試題】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處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價離子分別為Z2-和Z-,Y+和Z-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X>Y>Z
B.單質沸點:X>Y>Z
C.離子半徑:X2->Y+>Z-
D.原子序數(shù):X>Y>Z
【考試結果】對參加考試的全體考生的答案情況統(tǒng)計如下:?
試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本題正確的選項是什么?
(2)請分析和診斷各個選項解答的錯誤原因。
(3)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解題思路是什么?
正確答案: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1)D。
(2)對元素周期表不熟悉,不能根據(jù)題意推出X、Y、Z是什么元素。
(3)由X、Y處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價離子分別為X2-和Z-.Y+和Z-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可推出,X、Y、Z分別為S、Na、F。所以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Z>X>Y,單質的沸點為Y>X>Z.離子半徑:X2->Z->Y+。
24.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學設計任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內容標準:知道乙醇、乙酸、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認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書《化學2》(必修)的知識結構體系?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四節(jié)基本營養(yǎng)物質?
第四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2》“乙酸”的部分內容:?
二、乙酸?
乙酸是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沸點117.9℃,熔點16.6?℃,當溫度低于熔點時,乙酸凝結成類似冰一樣的晶體,所以純凈的乙酸又稱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
1.乙酸的酸性?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但它的酸性強弱如何呢?
科學探究?
1.家庭中經(jīng)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CaCO3)的暖瓶或水壺,以清除水垢。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質?通過這個事實你能比較出醋酸與碳酸的酸性強弱嗎?
2.設計一個實驗,比較醋酸與碳酸的酸性強弱,驗證你上面所得的結論。
2.乙酸的酯化反應?
紅葡萄酒密封儲存的時間越長,質量越好,原因之一是過程中生成了一種有香味的酯。我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制備酯.?
實驗3—4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酸,然后邊振蕩試管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按照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汽經(jīng)導管通入到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如圖3一16所示),觀察現(xiàn)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產生,并可以聞到香味。這種有香味的液體叫乙酸乙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中的一種。這種酸與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酯化反應。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進行得比較緩慢,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為了提高反應速率,一般要加入濃硫酸做催化劑.并加熱。
酯化反應的產物是酯.一般由有機酸和醇脫水而成。很多鮮花和水果的香味都來自酯的混合物。現(xiàn)在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合成各種酯,用作飲料、糖果、香水、化妝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膠水的溶劑。
針對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該部分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2)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3)試說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4)設計教學過程。
(5)在乙醇和乙酸的反應中,濃H2SO4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確答案:
您的答案:
本題解析:(1)該部分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從教材整體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烴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類物質的代表物,它和我們的生活生產實際密切相關,從知識內涵和乙酸的分子結構特點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識的鞏固、延續(xù)和發(fā)展,又是學好酯(油脂)類化合物的基礎。故本節(jié)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結構式,理解羧基的結構特點;
②理解酯化反應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等化學性質;
③能夠初步熟悉乙酸的酯化反應實驗的有關操作。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實物,進一步認識乙酸的分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
②采用復習回憶法及實驗驗證法學習乙酸的酸性;
③利用實驗探究、設疑引導學生學習乙酸的酯化反應,明確酯化反應的實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歸納思維能力;
②能夠通過乙酸用途等的學習,認識化學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3)教學重點:①乙酸的酸性;②乙酸的酯化反應。
教學難點:乙酸酯化反應的實質。
(4)教學過程
[導人一設疑激趣導人]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乙醇的結構和一些重要的性質,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為什么酒的年份越長味道就越香廚師燒魚時加醋并加點酒,魚的味道就變得無腥、鮮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能夠知道其中的奧妙。
[新課講授]
I.展示無水乙酸樣品,讓學生觀察并總結乙酸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和氣味)。
Ⅱ.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讓學生總結乙酸的化學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
Ⅲ.根據(jù)結構決定性質,帶領學生通過幾個小實驗研究一下乙酸的化學性質。
[師]根據(jù)初中已學知識,大家說說乙酸有什么性質
[生]弱酸性。
[師]根據(jù)下列藥品,設計實驗證明乙酸具有酸性。
藥品:鎂條、NaOH溶液、Na2C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
[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實驗一]乙酸與鎂的反應
[實驗二]乙酸與碳酸鈉的反應
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寫反應的方程式引導學生得出乙酸具有酸性與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的結論.
教師再次提問,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學生提出NaOH,進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
[歸納]通過前面幾個小實驗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八章 第一節(jié) 自然特征與農業(yè)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
- 2025屆河南省信陽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生物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集團食堂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清潔能源項目股東權益轉讓與投資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醫(yī)療健康產業(yè)園區(qū)醫(yī)生聘用合同
- 2025年度雙方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及財產分割子女監(jiān)護及撫養(yǎng)
- 2025年度健康醫(yī)療行業(yè)雇工合同
- 2025年衡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5年河北外國語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倉儲租賃居間合作批文
- GB/T 1265-2003化學試劑溴化鈉
- 統(tǒng)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課件
- 11-化學動力學基礎-2-考研試題資料系列
- 醫(yī)院評審工作臨床科室資料盒目錄(15個盒子)
-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臨床路徑
- 壓力性損傷指南解讀
- 湯姆走丟了 詳細版課件
- 大學學院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預案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課件
- 幼兒園繪本:《閃閃的紅星》 紅色故事
- 鐵路建設項目施工企業(yè)信用評價辦法(鐵總建設〔2018〕124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