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排放權談判問題與排放態(tài)勢分析
由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備受矚目。世界各國不僅就這一問題締結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并設立了有關的常設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而且自1995年以來,幾乎每年都召開締約方會議。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所受到的來自政府、學術界、企業(yè)界及民間團體的關注,所引起的廣泛、激烈而持久的政策論爭和外交折沖,均為其他國際環(huán)境問題所不及。這突出顯示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對于各國發(fā)展影響的重要性。事實上,它已成為當代世界環(huán)境外交中的核心問題。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由人類的溫室氣體超量排放引起的,因此,溫室氣體減排從一開始就是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中心目標,并且溫室氣體排放權問題也從一開始就是談判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法律意義上被確認為影響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由于非CO2溫室氣體的濃度致暖與CO2有著固定的函數關系,因而非CO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折算成CO2排放當量,以實現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之間的可加性。這樣,關于溫室氣體的減排問題可以形式化地歸結為CO2減排問題,溫室氣體排放權問題也可以形式化地歸結為CO2排放權問題。CO2排放權問題在簽署《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前后,一度是環(huán)境外交界和學術界討論的熱點。然而,自締約方第一次會議的“柏林授權”以來,對排放權問題的關注與討論日見弱化,重心已轉移到各種排減目標、排減機制、減排行動方面。這種關注方向的轉移本身是值得關注的。因此,本文再次以對CO2排放權問題的討論作為主題。本文首先討論排放權問題在全球CO2減排談判中的基礎性和關鍵性地位,討論排放權關注的轉移對參與談判的各方的可能影響;其次,試圖建立在排放權問題上既理想又實用的“公平性”概念與原則;再次,將在這一公平性概念與原則基礎上,討論全球8個主要排放集團(北美、拉美、西歐、東歐和蘇聯(lián)、日本和大洋洲、非洲、中國、亞洲其他)以及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兩大集團的CO2排放和影響趨勢,特別著重對這些排放趨勢中的關鍵性時點分析。這些將為中國參與全球CO2減排談判的立場和行動提供一種決策基礎。1.排放權問題在全球CO2談判中的基礎性和關鍵性地位權利與義務,或者權利與責任,是一切國際外交談判中永恒的主題。由于對義務和責任的承諾總是以相應的權利作為基礎和前提的,因此,對權利的確認是一切談判的首要任務。全球CO2減排談判也是這樣。各國的CO2排放權問題,從減排問題提出開始,曾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成為環(huán)境外交界和學術界討論的熱點。排放權,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的可允許的CO2排放量。對這種排放權的確認,在全球CO2減排談判中具有基礎性的關鍵性的意義。說其基礎性是指沒有對排放權的確認就無法進行減排承諾的確認;說其關鍵性是指排放權確認在設計和安排各種減排行動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具體而言,排放權問題與全球CO2減排談判中的下述內容有關。①減排責任。減排責任實際上是由一個國家實際CO2排放量與可允許CO2排放量(即排放權)之差決定的。毫無疑問,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這一差值是正的,且愈大,那么它的減排責任則愈大;反之,當這一差值為負時,意味著這一國家還有可允許的排放余量。②減排目標。減排目標是減排責任的具體體現。它應以減排責任(即實際排放量與可允許排放量之差)作為主要參數計算出來,或應以這一計算結果作為減排目標談判的基礎。③減排機制。減排機制的設計是為著各國減排責任的平衡并有助于各國減排目標的實現??梢?,這也是與排放權密切相關的。現在,在全球CO2減排談判中,關于排放權問題,大體已定性地確認兩種不同層次的排放權。一個層次是“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的附件I國家,尤其是其中的附件II國家,他們是發(fā)達國家,他們排放權受到限制,有減排責任;另一層次是非附件I國家,他們是概稱為“77國集團”的發(fā)展中國家,他們可以協(xié)助減排,但沒有約束性的減排責任。這兩個層次的劃分,是因為這兩大集團的現時人均碳排放水平相差太懸殊的緣故。其中,主要發(fā)達國家的人均排放水平均為發(fā)展中國家的10倍。上述兩個層次的確認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的,是相當粗糙的、模糊的,而不是較為規(guī)范的、明晰的。這一狀況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排放權問題至今仍未圓滿解決。在全球CO2減排談判中,隨時都可因排放權確認上的模糊性而滋生障礙。這突出表現為發(fā)展中國家的CO2排放權總受到來自發(fā)達國家的這種方式或那種方式的挑戰(zhàn)。對發(fā)展中國家CO2排放權的挑戰(zhàn),隨著全球CO2減排談判進入具體的減排承諾階段而更為明顯。在被認為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京都會議以后,全球CO2減排談判出現以下趨勢:①以發(fā)達國家之間在減排承諾方面的談判沖淡和代替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排放權問題上的進一步深入談判;②在沒有明確的排放權確認的前提下,將發(fā)展中國家拖入發(fā)達國家談判達成的減排承諾框架。美國公開地以要挾方式申明它的減排立場,除非一些關鍵的發(fā)展中國家真正參與這項工作,否則美國將不承擔具有約束力的義務。在無明確的排放權確認(即絕對的數量化的確認或相對的數量化確認)的前提下,讓發(fā)展中國家接受發(fā)達國家設計的減排機制和參與由發(fā)達國家實施的減排行動,將會模糊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減排責任門檻,縮小他們之間在減排責任上的差距,混淆在減排方式選擇上根本的性質差異(強制性與非強制性,商業(yè)性與義務性,等等)。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對發(fā)達國家有益:使它既減輕應負的減排壓力,在談判中處于較為主動的支配性的地位,能更便宜地從發(fā)展中國家那里獲得排放資源,使它的經濟發(fā)展不但不受減排的影響反而可能更有利于確保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相對優(yōu)勢。相反,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害:使它承擔起本不應由它承擔的減排壓力,并在減排談判中日趨喪失主動,以相當廉價的方式轉讓自己的排放權,使它的經濟發(fā)展反而因排放問題而被制約,使它拉大與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差距。由此可見,排放權問題依然是CO2全球減排談判中的首要問題。隨著談判的深入,排放權問題不僅應不斷重提,而且應不斷地明晰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世界各國在全球CO2減排中的權利、責任、義務之間的平衡和協(xié)調,確保減排行動的成功,確保減排行動真正對各方有益。2.CO2排放權問題上的公平原則CO2排放權的確認一定要以公平原則為基礎,任何人對此都毫無疑義。然而,對于公平原則的理解以及公平原則的具體內容,則是一直有爭議的,而且,往往是舊的爭議解決了,新的爭議又萌生了。關于CO2排放權確認的爭議,在一開始時表現為對公平原則的三種不同的主張。第一種主張認為,“公平”應建立在“繼承權”基礎上,應以現有資產權為依據,這就是說,一個國家的CO2排放權應從這個國家的現時排放狀況出發(fā),而減排量亦應根據現時排放量而同比例地確定。第二種主張認為,公平應建立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基礎上,這就是說,一個國家的CO2排放量應根據其GDP而同比例地確定。第三種主張認為,公平應建立在“人均排放量相等”的基礎上,這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排放量應根據其人口與人均允許排放量的乘積來確定。以上三種主張,就其真正的公平性而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由于大氣與大氣環(huán)境容量是一個公共資源,因此,第一種主張和第二種主張隱含了對這種公共資產的優(yōu)先占有權與私有權。它們將保護和鞏固了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權,侵犯和剝奪了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權??梢姡@兩種主張實際上是不公平的?,F在已很少有人公開地堅持這兩種主張了。第三種主張就其基本點而言是公平的(在公共資源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實踐中,它有可能產生鼓勵生育從而造成人口爆炸的效果。這是與CO2減排、穩(wěn)定氣候、保護全球環(huán)境的總目標相抵觸的,可見,這仍然是一種有缺陷的公平。在CO2排放權或CO2減排問題上的公平原則,應當是一種有效率的公平原則。這種原則應包括以下方面:①它應建立在人均排放量相等的基礎上。但是為了確保這一“人均相等”原則不影響和削弱減排效率和效益,因而必須控制人口增長率。這就是說,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將以基礎年、以一種可允許的人口增長率進行計算;并以此確定這個國家的CO2排放權。當一個國家的人口增長狀況超過其可允許水平時,它將承擔排放量方面的虧空;當它的人口增長狀況低于可允許水平時,它將享受排放量方面的盈余。②它應建立在歷史責任的基礎上。由于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轉化有著一個較長的時滯,因而它們的溫室效應影響均是超過一年以上的長時段的。這樣,對于一個國家的排放權的確認,不能限于對年度排放強度的認識,而應置于對排放存量的認識上;這就是說,要看一個國家的CO2排放在大氣中碳增長的累積性貢獻。③應加強公平原則的有效性。在確認一個國家的CO2排放權時,應當將一個國家在自然保護和環(huán)境保護中溫室氣體清除行為(或稱增強碳匯行為)的效果計算在內。這些溫室氣體清除行為,在現階段如有大規(guī)模的植被恢復行動(植樹造林、種草等),在未來如有增強海洋吸碳能力的行動。根據上述有效的公平性原則,可以提出確認一個國家CO2排放權的計算公式,見式(1)。其中:式中,上標i代表國別,T代表所有國家;下標t代表距離基準年份的年度,0代表基準年份;ETt與PTt分別表示全球在t年度的可允許的CO2排放量與人口數量;et為t年度全球人均可允許的排放強度;Eit,Pit,Sit,Rit分別表示國家i在t年度的可允許CO2排放量,可允許人口數,在大氣中的CO2存量,植被的凈吸碳量;Bi,jt表示國家i在t年度的j種植物的凈生長量;ai表示國家i的可允許人口增長率;β為大氣碳存量年度損耗率;rj表示植物j的生長量對碳的轉化率。3.全球CO2排放趨勢的時點分析3.1概念構架排放權問題直接與減排責任、減排指標、減排方式選擇等有關。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也與他們在何時需要實施強制性減排行動有關。在全球CO2減排談判中,這一問題被稱之為“時點”分析。由于現時尚不能得到滿足國別CO2排放權計算(即公式1)的全部數據支持,因此,這里對“時點”問題的討論,將針對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層次,以及其他類型國家集團層次,對他們進行CO2排放趨勢分析,進而轉化為對排放趨勢相交的可能性及相交時間(即“時點”)的預測。本文對CO2排放趨勢分析的概念構架如下:這里的趨勢分析將針對兩類排放源層次:①發(fā)達國家(即附件I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非附件I國家);②北美、拉美、西歐、東歐和俄羅斯、日本和大洋洲、非洲、中國、其他亞洲國家。這里的趨勢分析的時段為1800~2050年,其中1800~1995年為歷史值,1995~2050年為預測計算值。這里的趨勢分析是在附件I國家有減排承諾的假設下進行的,并且假設他們在2000~2012年間的承諾對2012~2050年時段同樣有效。這里的趨勢分析所涉及的碳排放狀況將分為兩類:①年排放強度型;②年存量型。這里對排放責任大小的表述,也分別采用兩種方式:①總量型;②人均型。這里對減排責任的表述是以相對值表示(%)。3.2計算模型在各種趨勢分析方法中,就合理性而言,年存量型優(yōu)于年排放強度型;人均型優(yōu)于總量型。為了計算CO2排放趨勢,將采用下述計算模型。①年排放強度。②年存量。③相對值化。式中,上標i表示國別、集團等;下標t、j表示年份,它們同時也是表示年份的計算參量;︿表示相對值(%);CE表示國別年碳排放強度,CS表示國別年碳存量;ce表示人均年碳排放強度,cs表示人均年碳存量;GDP表示國內生產總值;E/G表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率(反映技術進步);C/E表示單位能源的碳排放率(反映能源結構變化);P表示人口;g表示GDP年增長率;s表示節(jié)能效率提高率;f表示能源結構年變化對碳排放的影響;p表示人口年增長率;β為大氣中碳的年損耗系數。模型計算的初始值及參數采自有一定權威性的出版物,少量參數是根據本文作者的判決給定。它們均見附表27-1。3.3主要結果圖27-1與圖27-2為在有減承諾的假設下,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年排放強度總量與年存量總量的比較。圖27-3與圖27-4分別為在有減排承諾的假設下,人均年排放強度與人均存量的國別比較。圖27-1當年排放的國別責任(有承諾)圖27-2CO2存量的國別責任(有承諾)3.4分析根據圖27-1、圖27-2、圖27-3、圖27-4,可以做出以下分析和結論。3.4.1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碳排放狀況比較圖27-1與圖27-2表示了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碳排放狀況的比較。它們均建立在對發(fā)達國家有利而對發(fā)展中國家不利的方式選擇的基礎上,尤其是圖27-1(一是選擇總量排放而不是人均排放,二是選擇排放強度而不是排放存量)。圖27-1表明,約在2030年左右,發(fā)展中國家的總體排放強度將與發(fā)達國家相當,并在以后超過后者;圖27-2表明,即使到達2050年,發(fā)達國家在大氣碳存量中所占份額依然達到58%,而發(fā)展中國家僅占42%。如果考慮到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比為1:4,那么,可以判斷,在2050年以前,發(fā)展中國家的增溫影響不會超過發(fā)達國家。圖27-3人均排放的國別責任(有承諾)圖27-4人均存量國別責任(有承諾)3.4.2碳排放狀況的國別比較圖27-3與圖27-4均明顯地區(qū)分出兩個集團;一是附件I國家,它們由北美、西歐、東歐和蘇聯(lián)、日本和大洋洲國家構成,二是非附件I國家,它們由拉美、非洲、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構成??梢悦黠@地看出,附件I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尤其是人均碳存量,直至2050年均超過或遠遠超過非附件I國家。另外,還可以看出,在附件I國家中,北美又遠高于其他三個國家集團;西歐呈良好下降趨勢,而東歐和蘇聯(lián)呈上升趨勢。3.4.3非附件I國家與中國的狀況圖27-3與圖27-4表明,非附件I國家無論是人均碳排放強度還是人均碳存量在2050年前均比附件I國家低,然而,它們均呈上升趨勢。在非附件I國家中,中國無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備土建基礎施工合同
- 倉儲物流服務合同細則
- 徹體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牛羊肉采購合同
- 三人合伙開店合同
- 教材購銷合同
- 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扶持合同
- 新材料研發(fā)及生產許可合同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系統(tǒng)分析與建?!?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經貿職業(yè)學院《近現代建筑遺產保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一年級語文《端午粽》說課課件
- NB/T 11261-2023煤礦凍結孔施工及質量驗收規(guī)范
- 《鑄造用增碳劑》
- 嬰幼兒傷害預防與處理配套教材電子課件(完整版)
- 線下庭審申請書
- 萃取技術 多級逆流萃取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材培訓課件【部編】
- 盆景造型經驗
- 2023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小升初數學試卷(含答案)
- 威風堂堂進行曲
- 銅及銅合金物理冶金基礎-黃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