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國民經濟核算》形成性考核冊(包括題目與答案)_第1頁
電大《國民經濟核算》形成性考核冊(包括題目與答案)_第2頁
電大《國民經濟核算》形成性考核冊(包括題目與答案)_第3頁
電大《國民經濟核算》形成性考核冊(包括題目與答案)_第4頁
電大《國民經濟核算》形成性考核冊(包括題目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民經濟核算

《民濟算形性核作1(第一章—

第三章)根據歷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填寫表中數據并回答問題指標

單位

200520062007

2008

2009

2010全年糧食產量全部工業(yè)增加值

萬噸462514525845711億元395704260745935

4306753612

4694762815

4840176190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億元8940495933102398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326193689843202

11669455118

國民經濟核算

(4)出口1200億元;(5)進口1060億元;(6)固定資本消耗元;(7)勞動者報酬元;(8)生產稅610億元;(9)生產補貼億元;要求1)根據以上統(tǒng)計資料計算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中間消耗、營業(yè)盈余;()編制該地區(qū)的國生產總值賬戶。解答:(1)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產值+總投資凈出口(出口-進口)=8110+()+(1200-1060)億元)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10287=15000-∑中間消耗∑中間消耗=4713(元)營業(yè)盈余GDP-固定產折舊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1028714805240()(億元)(2)編制該地區(qū)的內生產總值賬戶。國內生產總值帳戶單位:億元使用總產出15000減:中間消耗4713勞動者報酬5240生產稅凈額595生產稅610減:補貼固定資產折舊1480營業(yè)盈余2972

來源總消費8110居民消費5600公共消費2510總投資2037固定資本形成總額2010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獲得3凈出口140出口1200進口1060國內生產總值

10287

國內生產總值102873知如下我國實際最終消費統(tǒng)計數據資料:單位:億元年度

最終消費額

資本形成總額

貨物和服務凈出口200054600.932499.82240.2200158927.437460.82204.7200262798.542304.92794.220032004

67442.575439.7

51382.762875.3

要求1)計算各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各年度最終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計算各年度資本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解1)GDP=最終消費+本形成總額+物和服務凈出口年度

最終消費額

資本形成總額

物和服凈出口

國內生產總值

最終消費GDP資本形成占比重(%的比重(%200054600.932499.82240.289340.961.136.4200158927.437460.82204.798592.959.838.0200262798.542304.92794.2107897.658.239.220032004

67442.575439.7

51382.762875.3

2686.24079.2

121511.4142394.2

55.552.98

42.344.16(2)計算結果表格。由計算結果可知,我國最終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逐年呈現下降趨勢除外表明消費的相對地位有所下降。

國民經濟核算

(3)計算結果見表。由計算結果可知,我國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逐漸提高,表明投資的地位有提高的趨勢《國民經核算》形成性考核冊業(yè)(第四章—第六章)一、簡答1、簡述收入分配過程的基本內容及其核算的賬組成。答:收入分配是一個由眾多收支組成的過程,這一過程被分為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兩個階段。收入初次分配階段自增加值的分配開始,產生各種與生產有關的分配流量,包括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和財產收入,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原始收入,這些內容被編制成收入形成賬戶和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結果為基礎,主要記錄各種由經常性轉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調整后可支配收人,這些構成了收入再分配賬戶和實物收分配賬戶的內容。2、結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個流量,解釋收入分戶中“收入形成賬戶”和“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之間關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與生產相聯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點是各機構部門的增加值,記錄的是那些直接與生產過程相聯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支付給政府的生產稅,以及各機構部門作為生產單位所占有的營業(yè)盈余。因此,收入形賬從功能上說反映的是各機構部門的增加值要素構成,由此反映了勞動者、政府和機構單位本身二者之間的最初分配關系,對整個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繼續(xù),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戶轉來的營業(yè)盈余(或混合收入錄的內容可歸納為兩方面:一是各部門作為收入接受者從收入形賬戶支付中所獲取的生產性收入;二是各部門之間進一步發(fā)生的財產收入流量。通過原始收入分配賬戶,綜合反映了各部門參與收入初次分配的結果。3、根據2010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完成以下要求填寫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費支出情況表2009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費支出情況單位:元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醫(yī)療保健交通通訊娛樂教育文居住

雜項商品與及服務

化服務

服務4478.541284.201228.91解釋并計算相關指標:(1)平均每人消費支出;(2)消費率(3)恩格爾系數解:按表上數據計算——(1)平均每人消費支出:核算期內居民平均每人直接購買消費性貨物和服務所花費的支出。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4478.54+1284.20+786.94+856.41+1682.57+1472.76+1228.91+474.21=12264.55()(2)消費率:最終費支出額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消費率=平均每人消費性出/人均可支配收=(3)恩格爾系數:品支出總額占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百分比。恩格爾系數=人均食品支/人均消費性支出=4478.54/12264.55二、計算分析題(寫出計算公司及過程)1、已知某地區(qū)非金企業(yè)部門增加值總計億元,支付勞動報酬億元,上繳生產稅億元,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6億元,支付銀行利息等財產收入42億,獲得國債利息、紅利等財產收入億元,用于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支出億元,支援災區(qū)捐款億元,上繳所得稅億元。試根據所給資料計算該地區(qū)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的總營業(yè)盈余、原始收入總額和可支配總收入,并編制有關的收入分配帳戶。解答:總營業(yè)盈余=加值-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680-256-=345(億元)原始收入總額=營業(yè)盈余+產收入凈額345+)=341(億元)可支配總收入=始收入總額+經轉移收入凈額=341+(=288(億元)該地區(qū)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的收入分配帳戶如下(單位:億元收入形成帳戶單位:億元使用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總營業(yè)盈余

25679345

來源總增加值680合計

680

680原始收入分配帳戶

單位:億元使用財產收入42原始收入總額341

來源總營業(yè)盈余財產收入

34538

國民經濟核算

合計

383

383收入再分配帳戶

單位:億元使用經常轉移支出所得稅社會福利捐款

534373

來源原始收入總額可支配總收入288合計341

合計2、假設某一核算期國各機構部門與國外未發(fā)生資本轉移,在該核算期內,各機構部門所發(fā)生的全部資本轉移項目如下:政府部門共征得贈予稅89億元,同時政府部門對其他機構部門撥付的固定資產款項和實物合計562億元;此外金融機構在核算期末的資本轉移收入為368億元,資本轉移支出為375億元;企業(yè)部門在核算期末的資本轉移支出共計億元;住戶部門未發(fā)生任何資本轉移收入與支出。請根據以上資料計算企業(yè)部門的資本轉移收入及凈額。解答:根據題目中的資料可知,政府部門的資本轉移收入89億元,資本轉移支出562元。則根據資本轉移項目的平衡關系有,各部門的資本轉移收入總和等于資本轉移支出總和。即89企業(yè)部門資本轉移收入+368562+455375企業(yè)部門資本轉移收入=562+455+-89-=935(元)企業(yè)部門資本轉移收入凈額=935-455=億元)3、報告期居民可支收入6800億元,當期消費支出元,實物投資支800元,銀行存款860億元,購買股票和債券億元,向保險機構繳280億元。計算1)居民儲蓄額()居民的凈金融投額;()居民的金融負債()編制居民可支配入使用帳戶、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并簡要說明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的聯系。解答:(1)居民儲蓄額=可支配收入—總消費=—4950=1850(億)(2)居民的凈金融資額=總儲蓄資本轉移凈額—非金融投資=1850+0-8001050(億)(3)居民的金融負額=(存款股票+險)—凈金融投資額=860+280)-1050440(元)(4)賬戶: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賬戶單位:億元使

源最終消費支出總儲蓄

49501850

可支配總收入

6800合

6800

6800居民部門資本賬戶單位:億元資產變化資本形成

800

負債和凈值變化總儲蓄

1850凈貸出(+)凈借入(-)合

1850

1850金融賬戶

單位:億元資產變化銀行存款股票和債務保險合計

8603502801490

負債變化負債凈金融投資額合計

44010501490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的聯系在于金融賬戶解釋了資本賬戶記錄的在非金融投資中的資金余缺,反映了凈貸出的去向或凈借入的來源。4、設有如下資料(位:億元形資產,非金融無形資400,融資產,對外金融負債360。算國民資產負債總額。解答:利用第六章國民資產負債核算中的資產平衡關系中非金融資產+融資產-金融負債=值算在國民經全

國民經濟核算國合計)中,凈值即國民資產負債總額。計算為:國民資產負債總額=非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對外金融負債=(有形資產+非金融無形資產)+金融資產+國外金融資產凈額=4000++-=4360(億元)期中測驗下面是我國2000-2004年國民經濟統(tǒng)計數據,試按題目的要求進行計算和分析。

單位億元年份

國民總入

第一產業(yè)增加值

第二產業(yè)增加值

第三產業(yè)增加值

:

年總人口數通運輸儲郵電

批和零貿餐工業(yè)

建筑業(yè)

通信業(yè)

飲業(yè)

(萬人)20005408.67316.012674320015968.37918.81276272002103553.66240.31284532003116603.26715.61292272004136584.37694.2129988數據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1.據給出的統(tǒng)計數據,計算各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并說明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哪些生產成果組成。2.據給出的統(tǒng)計數據,計算各年度的國外凈要素收入并作出分析。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根據計算結果說明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有何不同。5.述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和國外凈要素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結合我國近年經濟建設的情況算2000-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發(fā)展速度,并析國內生產總值構成及各產業(yè)增加值結構的變化及特點。解答:年份

國民生產總值

年底總人口國內產國外凈要素均國內生產一產第三產業(yè)比數(萬人)值(億元)收入(億元)總值(元/人)比重(%)重(重(200088254.0200195727.920022003

126743127627128453129227

89468.197314.8

-648.7

2004129988-291.610529.915.2(1)國內生產總=一產業(yè)增加值+二產業(yè)增加值+第三產業(yè)增加值(2)年國外凈要素收入均為負值,說明國民生產總值小于國內生產總值,即我國公民在國外獲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國公民在我國獲得的要素收入(計算式:國外凈要素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即收入值—生產值)(3)人均國內生產值計算結果見上表。(4)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不同之處:國民生產總值是按國民原則,而國內生產總值按國土原則。比如:一個在日本工作的美國公民的收入要記入美國的GNP中,但不記入美國的GDP,而記入日本的GDP中。因此,若某國的超過了GDP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獲得的收入超過了外國公民從該國獲得的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內生產總值十國外凈要素收入本國國民在外國國土上的產出-外國國民在本國國土上的產出(5)國民總收入=折舊-(間接稅-政府對企業(yè)的補貼-企業(yè)轉移支出)國外要素凈收入國民生產總收總值-(6)2000-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發(fā)展速度為:從表中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可以看出,第一產業(yè)增加值的比重逐漸減小,而第二產業(yè)增加值的比重逐漸增大,第三產業(yè)增加值的比重基本持平。

國民經濟核算

《國民經核算》作業(yè)(第七章———第十章)一、簡答題1.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與國外賬戶的主要聯系與差別。答:國際收支平衡表與國外賬戶的主要聯系為)二者關于國外和對外交易的定義、范圍、核算原則的規(guī)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層次上,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項目與國外賬戶中貨物與勞務對外賬戶、原始收入和經常轉移對外賬戶基本對應,資本和金融項目與對外積累賬戶中資本賬戶、金融賬戶也是基本對應的。2.簡述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統(tǒng)計原則答)復式記賬則。就是說每一筆國際經濟交往,都應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和貸方同時反映,但所借貸的科目不一定相同。貸方項目主要包括:貨物貿易出口、服務貿易收入、接受的無償援助或捐贈、對外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等;借方項目主要有:貨物貿易進口、服務貿易支出、對外提供的無償援助或捐贈、對外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等。(2)以市場價格為礎的計價原則。例如,加工貿易原材料進口按照進口實際價格記錄,加工后成品出口按照出口商品的市場價格計算,不一定完全等于加工貨物出口的收匯額。(3)以所有權轉移標準的記錄時間原則。一般來說,貨物和金融資產的交易,當他們不再是原來所有者帳上的資產而成為新所有者帳上的資產時,就應加以記錄。(4)所有的記賬一要折合為同一種貨幣。記賬貨幣可以是本國貨幣,也可以是其他國家的貨幣。(5)國際收支平衡中每個項目的貸方減去借方,就是相應項目的差額。當貸方大于借方時,表明該項目是順差,反之則是逆差。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內?勞動力核算包括哪些內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內容:(1)人口總量統(tǒng)計包括常住人口統(tǒng)計和現有人口統(tǒng)計。(2)人口變動統(tǒng)計包括人口自然變動統(tǒng)計和人口機械(遷移)變動統(tǒng)計。(3)人口構成統(tǒng)計包括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經濟構成;人口地區(qū)構成統(tǒng)計;人口的社會構成。勞動力核算包括以下內容:(1)社會勞動力源和構成數量統(tǒng)計;(2)社會勞動者量和構成統(tǒng)計;(3)社會勞動力動統(tǒng)計。二、計算分析題(寫出算公式及程)1.以下是某地區(qū)國經濟統(tǒng)計原始資料:總產出萬元;中間消耗60萬元;出口額10萬,其中貨物7元,服務萬元;進口額萬元,其中貨物3元,服2元;居民最終消26萬元,政府最終消6萬元;本形3萬元從國外得到原始收萬元,付給國外原始收入萬元;從國外得到經常轉移收入萬元,付給國外經常轉移2元。要求1)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編制貨物和服務帳戶;()計算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收入和國民總儲蓄,并編制國民可支配收入適用帳戶;(3計算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收支差額,編制貨物服務部分國際收支平衡表,并根據結果對國際收支情況作簡要分析。解:1解1)(2)貨物和服務賬戶單位:萬元

使用

來源來源

使用

最終消費

32

可支配總收入

42總產出

100

中間消耗

60

居民

26進口

5

最終使用

45

政府

6最終消費

總儲蓄

10資本形成

3

合計

42

合計

42出口

10合計

105

合計

105(3)經常項目下:

(1)生產總產出-中間消耗=項目經常項目1.物與服務出口進口

差額5

貸方107+3=10

借方53+2=5

(國民總收入=自國外的原始收入-給國外的原始收入國民可支配總收入國民總收+自國外的經常轉移收入-付給國外的經常轉移=國民可支配總收入=終消費+總蓄總儲蓄=42-26-6=10(貨物與服務差額=出口-進口10-5=5簡要分析:貨物服務貿易順差說明出口能力較強。

國民經濟核算

2.某國有如下資料(1)勞動報酬20000億元,生產稅21000元,所得稅億元,生產補貼億元,固定資產折舊12800億元,營業(yè)盈余億元,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60億元。(2)國民可支配收入億元,總消費36000億元,總投11000億,進口1380億元,出口1440億元,來國外的資本轉移,凈額-30億元。要求1)用兩種方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凈收入等指標;()計算總儲蓄、凈融投資指標。解: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億元)收入法。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產稅凈額+營業(yè)盈余元)國民總收入=來自國外要素凈收入=元)國民凈收入=國民總收入-固定資產折舊=(億元)儲蓄國民可支配收入-最終消費支出=50000-36000=14000(元)凈金融投資指標=儲蓄+自國外的資本轉移凈額總投資=億元)3.已知某地區(qū)某時的下列資料位:億元)(1)期內總產出,中間消3775,最終消3858,資本形(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總905,定資本消耗品中出口,進口1093(2)期內勞動報酬支2583,來自國外勞動報酬凈入-10生產稅凈額601。其中,對國支付產品5,另對國外財產收入凈支付16。(3)來自國外經常轉移凈收入,資本移凈額-3。(4)期內對國外負債,其中,長期資本往來1500,期資本往來132;融資產凈購買,其中,長期資本往來,短期資本往來100。根據以上資料:(1)計算下列指標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收入、儲蓄、國外凈資本流入(2)編制國民經濟量賬戶體系。解:(1)國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8553-3775=4778(億元)國民總收入=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總業(yè)盈余)國民財產收入-國民財產支出億元)國民可支配收入=民凈收入+自外國經常轉移收入凈額=4158+1=4159儲蓄=民可支配總收入-最終消費支出=億元)國外凈資本流入=國外負債-金融資產凈購買=億元)(2)編制國民經濟量賬戶體系位:億元)貨物和服務賬戶使

用來源

生產賬戶總產出進口

85531093

中間消耗最終產品使用最終消費總成本形成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377558713858889905

使用中間消耗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消耗國內生產凈值

來總產出

8553固定資本形成凈額

316

生產支出總額

8553

生產總額

8553總供給

9646

固定資本消耗庫存增加出口總需求

58911249646收入形成賬戶使用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總營業(yè)盈余/混合總收入固定資本消耗凈營業(yè)盈/混合凈收

258360115945891005

來源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消耗國內生產凈值

47785894189入收入形成使用總額

4778

收入形成來源總額

4778

國民經濟核算

《國民經濟核算》作業(yè)一、單項選擇題1.在國民經濟核算史上,英國經濟學家(B)主要領導了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的研究和統(tǒng)計制度制定工作。A..米德斯通范.克夫D.S.庫茲涅茨2.下列經濟量中,于流量的是(D)A.固資產數B.存款數人口數銷售數3.核算體系中的生產活動(A)A.只局限于物質生產部門B.只局限于非物質生產部門C.既包括物質生產部門,也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D.以上都對4.下列經濟單位中屬于我國常住單位的是(D)A.在內旅游的外國旅客C.在我國境外的中資業(yè)

B.在國外定居的華人居民戶在我國境內的外資企業(yè)下列單位中不屬于第二產業(yè)的是(A.自水廠B.機廠建筑公司D.醫(yī)院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所采取的現形市場價格,由于各種價格包含的因素不同,存在以下關系(DA.基價格生產者價格>買者價格B.購買者價格>基本價格>產者價格C.生產者價格>基本價格>購買者價格D.購買者價格生產者價格>本價格下列不計入服務產出的是()A.政為住戶提供免費服務

B.非盈利機構為住戶提供免費服務C.醫(yī)院為病人提供了療服務D.住戶整家務8.國內生產總值是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B)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價格。A.生單位B.常單位企業(yè)事業(yè)行政單位D.經濟組織在國內生產總值核算中,計算總產出和中間消耗的價格標準是(AA.總出按生產者價格計算,中間消耗按購買者價格計算B.總出按購買者價格計算,中間消耗按生產者價格計算C.兩者都按生產者價計算D.兩者都按購買者價計算10.已知第j部門總投入為100元,其中消耗第i部門產品價值20億元,則直接消耗系為(A)A.0.2B.C.無法確定11不能為資產所有者帶來財產收入的是(BA.貸款B.地下資產C.債券器設備的租借12.收入初次分配是對(A)的分配。A.增值B.總值國民收入經常轉移收支13.某大學一名大學生將所得的獎學金捐贈給希望工程,則該項活動屬于(A)A.經轉移B.資轉移C.初次分配D.實轉移14.在國民經濟各機構部門中,通常屬于投資資金不足的主要部門是()A.居部門B.企部門C.金融部門D.府部門15.進行資產負債核算時應采用(A)估價。A.現市場價格B.固價格C.同類資產平均價格D.上都可以二、多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的五個選項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是正確的,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包括在生產活動其產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內容()A.農自產自用的糧食C.報紙、書刊等的投業(yè)務

B.森林、礦藏等價值建筑業(yè)活動及房屋經營活動E.政部門活動及其服務2.投入產出表第Ⅱ象限的賓欄包括()A.最消費C.凈出口E.庫增加3.個人消費支出包括下述內容()A繳納個人所得稅C.耐用消費品支出

B.固定資產形成D.生產稅凈額B.耐用消費品支出文化服務費用支出E.購房產4.國民資產負債核算與企業(yè)資產負債核算的關系是(A.二除了范圍外,完全一致B.前是后者的簡單匯總C.前者以后者為基礎D.在基本存量概念上者基本概念一致E.國資產負債核算有不同于企業(yè)資產負債核算的特點

國民經濟核算

5.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項目一般包括()A.貨貿易C.經常轉移

B.服務貿易D.本往來E.收6.直接影響一個地區(qū)人口自然增長率升降的因素有()A.人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

B.口性別構成D.口凈長安遷率E.人年齡構成7.最終需求的物價指數包括()A.投產出物價指數C.居民消費物價指數

B.庫存物價指數D.府最終消費物價指數E.進口物價指數三、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1、市場價格中的基本價格是根據勞動報酬、固資本消耗營業(yè)盈余確定的價格形式。解:×國民經濟核算是以現期市場價格作為計價原則的,市場價格的主要價格形式有要素價格、基本價格、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根據勞動報酬、固定資本消耗和營業(yè)盈余確定的價格形式是要素價格;而基本價格是根據要素價格和產品稅以外的生產稅確定的價格形式。2、在當期糧食產量中,用做畜牧業(yè)飼料消耗的食屬于最產品。解:×,最終產品從整個國民經濟著眼,既本期的生產的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有沒有被進一步加工,可供社會最終消費和使用的產品。最終產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區(qū)分。因此,用做畜牧業(yè)飼料消耗的糧食雖然是本期生產的但并沒有脫離生產過程,屬于畜牧業(yè)生產過程中的中間消耗而非最終產品。3、投入產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Ⅱ象限。解:×,第Ⅱ象限主要反映是最終產品的規(guī)模和結構,包括消費、投資、出口的結構和最終產品的產業(yè)部門結構。而第I象限主要反映國民經濟各產業(yè)部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技術經濟聯系,是投入產出表的核心。4、居民購買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屬于居民消支出。解:×,房屋租金的支付屬居民消費支出,而居民購買住房支出則屬于投資。5、勞動者從企業(yè)獲取貨幣工資和住戶用存款購債券都屬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解:×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兩個組成部分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現有金融資產所有權的轉移、金融資產或負債的產生和消失。所以住戶用存款購買債券屬于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而勞動者從企業(yè)獲取貨幣工資則屬于其他貨幣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個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卻是非金融性的。6、在一國資產負債綜合賬戶中,國民經濟非金資產為15000元,金融資產14000億,國外部門凈值為3200億元,則國擁有的國民資產為18200億元。解:√,因為一國國民財產=該國非金融資產+對外金融投資凈額,而本題“國外部門凈值為-3200億元,表示該國向國外貸出資金億元,則國民財產=15000320018200元。四、計算題已知某地區(qū)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總產出元間消耗1320億元付勞動報酬億元繳生產稅150億,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50元支付無形資產使用費等財產收入142億元獲得國債利息紅利等財產收入138億元,支付職工社會保險金17元為災區(qū)及希望工程捐款8億元上繳現期所稅450億元本轉移收入凈額5億元,固定資本形成億元,庫存增加20億元。據所給資料編制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生產帳戶、收入形成賬戶、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收入再分配賬戶、可支配收入使用帳戶、資本帳戶并計算各帳戶平衡項。指出部門資本賬戶中資金余缺的具體數字并進行分析。(3)計算該非金融業(yè)部門儲蓄率和投資率。解)增加=總出-中間消耗=1680億元總營業(yè)盈余=加值-勞動報酬-產稅凈額=1680-800-(150-50(億元)原始收入總額=營業(yè)盈余+產收入凈額=780+(138-142)=776億元)可支配總收入=始收入總額+常轉移收入凈額=776+(0-17-8-450)=301(億元)該地區(qū)非金融企業(yè)部門的收入分配賬戶如下(單位:億元收入形成賬戶單位:億元

原始收入分配賬戶

單位:億元使用勞動報酬800生產稅凈額總營業(yè)盈余

來源總增加值1680

使用財產收入原始收入總額合計

來源總營業(yè)盈余財產收入合計

780138918合計1680

合計1680收入再分配賬戶單位:億元使用經常轉移支出475所得稅450社會福利17

來源原始收入總額776

國民經濟核算

捐款可支配總收入301合計776

776(2)資本形成總=定資本形成+存增加億總儲蓄+本轉移凈額=資本形成總額凈金融投資凈金融投資301+5-350=-44億元即資金短缺44元,需向金融市場籌集資金。使用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庫存增加凈金融投資合計

35033020306

來源總儲蓄資本轉移凈額合計

3015306(3)儲蓄率=總儲蓄/可支配總收入=投資率=本形成總額/可支配總收入=350/301=116%2、某企業(yè)有關資本形成統(tǒng)計資料如下:(1)可支配總收入801萬;(5其他資本出讓40萬元;(2)固定資產消耗530.1萬元;()用于購買生設備資金萬元;(3)繳納資本稅萬元;(7年初庫存32萬元;(4)接受捐贈萬元;(年末庫存17.6萬元。要求:根據以上資料計算該企業(yè)當期資本形成總額,并編制資本賬戶。解:資本形成總額=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獲得=萬元資本賬戶單位:萬元使用資本形成總額800.1固定資本形成總額814.5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獲得0固定資本消耗530.1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0凈貸出(凈借入(-)-1.8合計1328.4由于企業(yè)沒有最終消費,則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儲蓄,即儲蓄總額=支配總額收入=801萬

來源總儲蓄固定資本消耗凈儲蓄應收資本轉移應付資本轉移合計

801530.1270.9五、根據本課程所學知識,結合工作情況或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實際,寫一篇不少于字的小論文,題目自擬根據本課所學知識,結合工作況或社會經濟發(fā)展具體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的小論文淺談GDP與人均收入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s的縮寫,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常住單位是指在中國大陸的經濟領土范圍內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從事一定規(guī)模的經濟活動,并持續(xù)經營一年以上的單位,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以及中國領土臺灣省內的單位。從生產活動和范圍看,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一定時期全部生產單位所生產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總量。它表示生產活動的總規(guī)?;蛏a成果的總水平。生產成果是支持人民生活和各種消費、各種投資,或者說是支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它非常重要。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tài)即值形態(tài)、收入形態(tài)和產品形態(tài);有三種計算方法::產法、收入法和支出.生產法是從生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國民經濟各行業(yè)在核算期內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的總和。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chuàng)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支出法也稱使用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去向。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政府對國家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計量與診斷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跟蹤和吸收國際上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發(fā)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與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同步與接軌2008年世界各國GDP總量排名,中國已經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億美元,美國和日本分別為142646億美元、49238億元。雖然就與日本GDP總僅相

國民經濟核算

差億美元,但日本人口僅為中國人口日本人為美元中國人均為美元,人與日本相差倍以目前中國人均GDP仍排在世界100位后.按照中國家統(tǒng)計局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數據,2009年中國GDP為元,以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7%,照2009年人民幣兌美元年平均匯率中間價計算為美元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居于世界前列我們的人均GDP居于世界位以后,GDP漸演化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是否真正進步的最重要的指標中國總量已經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劃時代的事情。首先,它表示中國實力穩(wěn)步增強;第二,中國幾十年來所進行的探索和奮斗是卓有成效的;第三,路子和方向是正確無疑的;第四,只要完善這些經驗和方法繼續(xù)頑強努力下去,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我們現在的人均收入還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差距確實巨大。如何提高增長的同時提高人均收入。除了各種要素外,還要更有效的控制人口數量,我們人均收入低,源于我們“人均實力”低。只有提高我們的“人均實力有可能逐步提高我們的人均收入?!叭司鶎嵙Q于人口中的個體素質的均衡。如果中國人中大多數人的綜合素質都接近于現代化標準,那么中國的人均實力肯定不是現在這個低水平。比如高中(中等職業(yè))文化水平;電腦運用水平;文明守法水平;現代生產技術適應能力;吸收現代專業(yè)知識的基礎知識平臺;現代社會環(huán)境養(yǎng)成的較完善的個人意識等等。我國的現狀是,一半的人口是在閉塞落后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高中(職業(yè))文化素養(yǎng)尚不普及;大量的勞動力在不具備現代生產技術能力的前提下強行與現代生產接軌等等。整個人口素質參差不齊,次多良少?!叭司鶎嵙θQ人口的合理組合(有機組合人口也是具有市場化高低之分。市場化分工程度越高,人口實力的量化達到程度越高;市場化分工程度越低,人口實力的量化程度就越低。我國的人口素質較低,所以人口市場化水平太低,主要表現為傾向單一市場化或低端市場,所以人口實力傾向于低端市場、單一市場;還沒有形成流向合理分布的格局,以致中高端市場未能發(fā)揮出應有的實力?!叭司鶎嵙θQ社會能夠多大程度的釋放個人的能量。如果一個社會不論出于什么目的進行限制,必然會限制社會中人的能量釋放。限制多,能量釋放受阻就越多;限制少,能量釋放受阻就少。我們的國家,要充分認識到“人均實力”是人均收入的首要因素,沒有“人均實力”的上升,就不會有人均收入的上升。切切實實地改善個人的能量和人的組合能量得到充分發(fā)揮的環(huán)境,只有這樣,我國的人均實力才能得到最快的提升,進而最快速的提升人均收入,最終實現人均國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整體國力更是達到無與倫比的地步。已知某地區(qū)2002年以下統(tǒng)計資料:(1)總產出28000元最終消費14000億元,其中居民消費億元,公共消費2200億元)本形成總額億元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億元庫存增加億元貴重物品凈獲得200億元出2400億元5)進口2000億元)固定資本消耗元)勞動者報酬8400億元8)生產稅億元)生產補貼億元。要求1)根據以上統(tǒng)計資料計算該地區(qū)的國內生產總值、中間消耗、營業(yè)盈余;(2)編制該地區(qū)的內生產總值帳戶。解)國內產總值總消費+總投資+出口=1400+5600+2400-2000)=20000億元)中間消耗=產出-國內生產總值=28000-20000=8000(億元)營業(yè)盈余=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8100億元)(2)國內生產總值戶單位:億元使用總產出28000減:中間消耗8000勞動者報酬8400固定資本消耗2800生產稅凈額700營業(yè)盈余8100

來源總消費居民消費公共消費總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獲得凈出口出口減:進口

140001180022005600504036020040024002000國內生產總值

20000

國內生產總值

20000已知某部門有關資產變化以及負債和凈值變化的資料如下該部門可支配收入960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980億元,存貨增加370元,總儲蓄960億元,資本轉移收入元,資本轉移支9元,其他非金融資產形成獲得減處置,假設不存在統(tǒng)誤差。要求1)計算該部門的資本形成總額、資本轉移收入凈額和資金余缺;()編制該部門的資帳戶()計算該部門的儲率和投資率,并判斷該部門屬于企業(yè)部門還是住戶部門10分)解1)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獲得=(億元)資本轉移凈收入=資本轉收入-本轉移支出=(億元)總儲蓄+資本轉移凈收入資本形成總額+他非金融資產凈獲得減處置+統(tǒng)計誤+金余缺

國民經濟核算

960+(45-9)=1350+0+0+金余缺資金余缺=354(億元)(2)該部門的資本戶單位:億元使用資本形成總額1350固定資本形成總額980

來源總儲蓄資本轉移凈額

96036存貨增加

370

資本轉移收入

45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統(tǒng)計誤差0資金余缺354

資本轉移支出

9合計(3)儲蓄率=總儲率/可支配總收入=

996合計

996投資率=金融投資總額/支配總收入=總儲蓄等于可支配總收入,該部門屬于企業(yè)部門。

國民經濟核算OF國經核選題考案()項擇.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A)A.SNAB.C.質產品平衡表體系

D.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我國國民經濟產業(yè)部門分類,最綜合的分類是(C

A一次產業(yè)分類C.次產業(yè)分類

B二次產業(yè)分類D.四次產業(yè)分類.由勞動報酬、固定資本消耗、營業(yè)盈余和生產稅凈額確定的價格是(CA要素價格C.產者價格

B基本價格D.購買者價格.劃分國內經濟活動和國外經濟活動的基本依據是(BA基層單位和機構單位C.構單位和機構部門

B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D.基層單位和產業(yè)部門.基層單位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為了進行(B)確定的基本核算單位。A生產和收入分配核算C.金流量核算.常住單位是指(C

B生產核算和投入產出分析D.國際收支核算A在一個國家地理領土內的經濟單位B在一個國家經濟領土內的經濟單位C.一國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D.一地理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以下產業(yè)不屬于第三產業(yè)的是(D)A交通運輸業(yè)C.學研究事業(yè).采的是(A

B物資供銷和倉儲業(yè)D.畜牧業(yè)A全面生產概念B限制性生產概念.以下表述正確的是(DA一個基層單位可以包含一個機構單位B一個基層單位能包含多個機構單位C.個機構單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層單位D.個構單位可以包含多個基層單位

C.物質生產概念

D.觀產概念.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固定資本消耗作為(D)理。A.貨物和服務交易

B.配交易

C.融交易

D.部易11.反映國民經濟生產的最終成果指標是(AA.國內生產總值

B社會總產值

C.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收入.國民經濟賬戶體系主要是揭示(B)之間在生產、收入配和消費、積累使用以及資產負債等方面的有機聯系。

國民經濟核算

A.機構單位

B.機構部門

C.基層單位

.產業(yè)部門、生產核算的核心是)A財收入

B居生活水平

C國生產總值

D國總收入、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采用的是A)A產業(yè)部門分類

B機構部門分類

、職能部門分類

D以上皆不是、產業(yè)部門分類的依據是D)A投入生產要素的同一性C、間產品的消耗情況

B生產活動的周期D、主產品的同質性、下列哪一項不列入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B)A出到國外的一批貨物

B政給貧困家庭發(fā)放的一筆救濟金C紀人為一座舊房買賣收取的一筆傭金、下列各項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D保公司收到一筆家庭財產保險費A中消耗

B勞報酬

C生稅

D營盈余、用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不需要計算)A最終消費

B資本形成總額

C、業(yè)盈余

、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國產出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B總資和凈投資的差是與GNP的差額C果兩個鄰居互相為對方掃雪,并且分別向對方支付費用會增加GD某筑去年已經完成,今年的銷售金額應加入今年的GDP、在當期糧食產量中,根據使用去向可以判斷,屬于最終產品的是A)A農自己食用的糧食;

B被食品加工企業(yè)當期生產消耗的糧食;C糧食購銷部門增加儲備的糧食;

D用畜牧業(yè)料消耗的糧食、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大于國民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A)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能于也可能小于、面粉是中間產品這一命題C)A、一定是錯的D、上法都對

B一定是對的

C、能對也可能錯11、企業(yè)的總產出包括是指企業(yè)(DA、生產過程中最初投入價值C、上繳政府的生產稅凈額

B生產過程中對貨物和服務的中間消耗的價值、生產出的貨物和服務的全部價值已某地區(qū)國內生產總值億總產出為元中固定資產折舊億該地區(qū)中間投入為()元。A、5600、C、1700D、1600、已知我國某年企業(yè)部門總產出為億元,中間投入為2000億,固定資產折舊億元,支付勞動報酬億,支付生產凈額億,則其營業(yè)盈余是()億元A、5000B、D200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產稅的是(B)A、增值稅

B財產稅

、養(yǎng)路費

國民經濟核算

D、酒賣上繳政府的專項收入、下列不同的產業(yè)部門核算總產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產品法”算的是(A)A、農業(yè)部門

B工業(yè)部門

、建筑業(yè)

、金融業(yè)16、工業(yè)企業(yè)自建廠房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出成果(CA、包括在工業(yè)總產出中C、包括在建筑業(yè)總產出中

、包括在工業(yè)增加值中D包括在房地產業(yè)總產出中17、餐飲業(yè)兼營生產和轉賣兩種業(yè)務。轉賣業(yè)務的總產出AA、只計算其附加費

、按全部收入計算C、既可只計算其附加費,也可按部收入計算18、金融業(yè)的總產出(D

D、以上都對A、就是該行業(yè)所提供金中介服務的總產出、是其金融中介服務的總產出與自有資金所得財產收入之和C、是其金融中介服務的總產出與事投資活動所得收入之和D是其金融中介服務的總產出與融次要活動總產出之和、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yè)中間消耗的是)A、支付原材料的運輸費用C、工的教育培訓費用

B大型機床更新D、換批新的鉗錘等手工工具、可比價GDP為億,現價GDP為1000元,則物價指數為B)A、B、、1.1D、21、國內生產總值的實物構成不包括DA、消費品及服務

、用于積累的貨物

、出口貨物和服務

D、進口貨物和服務22、生產賬戶的平衡項是(A、總產出

B中間消耗

、增加值

D固定資本消耗23、三種方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結果應該是A、完全相等

B理論上相等

C、理論上相等,但實際中會有差

D以上都對、某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度是指(B)A、該部門增加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B、部門增加值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C、部門增加值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D、上不是、某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彈性系數是指(A)A、該部門增加值的增長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之比B、部門增加值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C、部門增加值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D、上不是1、投入產出分析的核心內容和要工具是A、投入產出表資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國際收支平衡表2、投入產出表按照考察的時間限不同,分為(A、靜態(tài)投入產出表和動態(tài)投入出表B、實物型投入產出表和價值型入產出表

iiC、部門投入產出表和產品投入出表D、勞動消耗投入產出表和固定產投入產出表3、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產出(CA、就是中間產出是終產出C、包括中間產出和最終產出兩分、以上都不對4、實物型投入產出表的局限性于A、受價格變化的影響B(tài)、計量單位不統(tǒng)一,使用范圍限C、不受價格變化影響D、計量單位統(tǒng)一,便于進行比5、投入產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映國民經濟各產業(yè)部門之間的A、技術聯系濟系技術經濟聯系再分配關系6、投入產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A、第Ⅰ象限、Ⅱ象限第Ⅲ象限第Ⅳ象限7、投入產出表的第Ⅰ象限從橫看,表明A、某個產業(yè)部門的產品提供給個產業(yè)部門作為生產消耗使用的數量B、某個產業(yè)部門在生產過程中耗各產業(yè)部門的產品數量C、各產業(yè)部門提供給某個產業(yè)門產品的數量D、各產業(yè)部門生產中消耗某產部門產品的數量8、投入產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映A、各產業(yè)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系B、增加值的構成再配關系、最終產品的規(guī)模和結構9、投入產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映A、各產業(yè)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系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構成C、再分配關系D、最終產品的規(guī)模和結構10、下列中確的是(DA、ijjiixxB、ijjijxC、ijjjjxD、ijjj11、關于供給表表的說法確的是(A、主欄是產品部門賓是產品部門C、是對稱性的投入產出表以上說法都對12、假定工業(yè)部門對農業(yè)部門的接消耗系數,明(BA、農業(yè)部門每生產單位產品消工業(yè)產品的數量B、工業(yè)部門每生產單位產品消農產品的數量C、農業(yè)部門在生產過程中一共耗的工業(yè)產品D、工業(yè)部門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業(yè)產品

國民經濟核算13、直接消耗系數就是某部門為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各種)數量。A、最初投入、中間投入最終產品總產品14、x表(BijA、i部生產時所消j產數量B、j部生產時所消i產數量C、i部生產單位產消j品數量D、j部生產單位產消i品數量15、用價值量計算的直接消耗系,其取值范圍是(AijA、0≤a≤B、a<0>1、=1ijijijij16、完全消耗系數是(CA、所有直接消耗系數的代數和所有間接消耗系數的代數和C、直接消耗系數與各輪間接消系數的代數和以上都對1、收入分配與消費所需遵循的算原則是A、收付實現制、權責發(fā)生C、前者是收付實現制,后者是責發(fā)生制D、前者是權責發(fā)生制,后者是付實現制2、收入分配的對象是(BA、生產要素、期的生產成果勞動報酬當期生產的物質產品3、下列分配流量不屬于收入初分配所產生的是)A、生產稅B勞動酬C財收入D所得稅4、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所核算的入是A、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生產性收入投資收入5、收入形成賬戶和原始收入分帳戶的起點指標分別是)A、增加值和營業(yè)盈余動酬和增加值C、增加值和財產收入府稅收和勞動報酬6、一般來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大部分的部門是()A、非金融企業(yè)部門、金融機構部門企業(yè)部門、政府部門7、收入形成帳戶的平衡項是(D)A、勞動報酬生稅凈額加值營盈余8、原始收入分配帳戶的平衡項D)A、勞動報酬生稅凈額產收入原始收入9、對于企業(yè)部門,其原始收入營業(yè)盈余的差值是)A、轉移性凈支出、財產凈出素凈支出以上皆非10、下列收入屬于財產收入的是A、存款利息、政府發(fā)放的活補貼貸款彩票中獎11、一般說,各部門原始總收入和我們稱之為BA、財產收入、國民總收入總營業(yè)盈余、國內生產總值12、國民總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數值上相差

A、固定資本消耗、生產稅生產稅凈額來國外的初次凈收入、下列居民收入哪一項不屬于要素收入(D)

國民經濟核算

A租金

B銀行存款利息

、紅利

D、老14、收入再分配中產生的收入屬A、生產性收入、交換性收轉性收入以上都對15、下列行為屬于轉移性收支的B)A、某居民家庭年底受到股票分元B、某企業(yè)捐贈00萬希望工C、政府給某小區(qū)建設公用電話D、銀行收取利息稅如個人收入等于570元而個人所得稅等于90元消費等于430元利支付總額為10元個人儲蓄為40元個人可支配收入則等于(B)A、元

B元

C、元

D、400元17、收入再分配帳戶的平衡項是A、原始收入、經常轉移可配收入儲蓄18、收入使用核算的中心內容是A、消費核算、儲蓄核算非金融投資核算中間使用核算19、居民最終消費支出核算中不括A、醫(yī)療保健支出購食品衣物的支出C、購買金銀首飾的支出娛活動支出20、在下列政府行為中,哪一項屬于政府消)A、辦一所中學給收家庭提供一筆住房補貼C、訂購一批軍火給務人員增加薪水21、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的初始量和平衡項分別是)A、增加值和最終消費支出營盈余和實際最終消費C、原始收入和儲蓄支收入和儲蓄22、儲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沒有用最終消費的部分,其數值)A、只能為正數、只能為負C、可能為零既能為正,也可能為負或零23、恩格爾系數是指(D)A、耐用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最終費支出的比重B、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居民最消費支出的比重C、居民總消費支出占其可支配入的比重D、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最終消支出的比重24、聯合國采用恩格爾系數確定小康生活水平標準為)A、40%-30%-40%以25、儲蓄率是指(D)A、總儲蓄與G之儲蓄與NP之C、總儲蓄與凈儲蓄之比儲額與可支配收入額之比、下面不屬于經濟資產的是B)A土地

B公海

、廠房

D、券2、非金融資產按其形態(tài)的不同以分為

....國民經濟核....

A、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生產資產和非生產資產C、人工資產和自然資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3、下列各項資產中屬于生產資的是)A、礦藏、地、宅、商譽、在資本帳戶中,資本形成總額包括(AA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B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C、貨增加和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D、定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和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5、各機構部門投資的主要資金源是)A、財產收入、蓄、常轉移資本轉移6、以下關于資本轉移的說法,)A、資本轉移是出于投資目的B、資本轉移只能是實物轉移C、資本轉移發(fā)生在收入形成和蓄計量之后D、資本轉移對交易方資產負債量產生影響7、下列屬于資本轉移的經濟行的是)A、某金融機構購買價萬元的網絡通信設備B、財政部向某貧困地區(qū)調萬元的救濟物資C、政府對某企業(yè)劃500萬用增加固定資產D、某企業(yè)向政府繳納所得萬8、資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機單位)A、生產資產的獲得、生產產的處置C、生產資產獲得和處置的總和、生產資產獲得減處置的凈額、資本帳戶中的平衡項是(D)A資本轉移收入凈額

B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C、計誤差

D、資金余缺10、投資率一般定義為A、非金融投資額與國民總收入比非金融投資額與國民可支配收入之比C、金融投資額與儲蓄總額之比金投資與消費總額之比11、以下關于投資率的說法,錯的()A、投資率所表現的就是可支配收入中非金融投資所占份額B、果不考慮對外資金流動,一國一時期計算的投資率應與同期儲蓄率相等C、戶部門的儲蓄率要大于投資率D、業(yè)門的儲蓄率要大于投資率、固定資產和存貨區(qū)別的主要標志是B)A、再生性

B耐用性

C、益性

D所有權、在資本帳戶中,屬于來源方的項目是B)A、資本形成總額

B資本轉移收入凈額C、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

D、金缺

國民經濟核算

、如果不考慮對外資金流動,一國一時期的投資率應該等于A)A、儲蓄率

B消費率

C、本轉移率

D、金投資率、在金融資產中,不存在對應負債的是()A、通貨

B存款

C、券

、貨幣黃金16、下列交易行為屬于嚴格意義的金融交易的是A、勞動者從企業(yè)獲取貨幣工資B、業(yè)用存款購買原材料C、金融機構購買固定資產住戶用存款購買債券、在下列金融資產中,屬于金融機構資產的是(C)A通貨

B存款

C、貸款

D、險備金18、金融賬戶的使用方記錄的是)A、金融資產的增加、金融債的增加C、國際收支凈誤差與遺漏金余缺、有關于資金余缺這一項目的位置,正確地說法是C)A在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中都屬于來源方B在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中都屬于使用方C、資本帳戶中屬于使用方,在金融帳戶中屬于來源方D、資帳戶中屬于來源方,在金融帳戶中屬于使用方、在資金流量表中,反映間接融資的指標是B)A存款

B貸款

C、券

、保險準備金21、在金融交易的資金流量表中部門內部存在的主要平衡關系是A、凈金融投資=金融資產增加金融負債增加B、凈金融投資=金融負債增加金融資產增加C、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D、凈金融投資=資本形成總額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22、價格變化或匯率變化造成的融資產價值變化應記入A、資本賬戶、融賬戶、估價賬戶資產數量其他變化帳戶、國民資產負債核算以(B)為基礎。A國民收入核算D、際支核算

B企業(yè)資產負債核算

C、存量核算2、資產負債核算的資產指(AA經濟資產

B、融資產

、固定資產

D、動產、對于金融負債,債權人和債務人應遵循的估價原則是(B)A現行市場價格估價C、易雙方不同價格估價

B交易雙方同一價格估價、視情況而定、我國資產負債核算的主體是(D)A機構部門

B企業(yè)

C、法人

D、住構單位、資產負債表的平衡項是(D)A資產

B負債

C、債和凈值

D、產債差額6、對定資產存量、固定資產消耗和庫存存量進行估價推算所采用的是、行市價法

B、置成本法

國民經濟核算

C、來收益現值法

D、續(xù)存法、對資產項目在各機構單位間實際的或虛擬的交易而引起的數量變化,應該記錄在A)A資本和金融賬戶C、估價賬戶

B、產數量其它變化賬戶D、上不對、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應記錄在()A資本賬戶B、資產數量其它戶

、金融賬戶

D、估賬戶、名義持有資產收益表明整個核算期由于()動而引起的全部價值收益。A數量

B綜合物價指數

C、間

、價格、期初、期末價格別為

0

、

n

,期初、期末資產數量分別為

0

、

n

,下列計算式表示核算期資產負債全部價值變化的是(C)A、

()00

B、

(q)n

、

qnn0

D、

()0n011、在中性持有資產收益及計算中,綜合物價指數通常可以選用按(B)算消費物價指數替代。A天

B月

C、季

D年、不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性資產持有收益(C)A、大于零

B、小于零

、等于零

D不能確定、已知某部門期初金融資產總額為億元,負債總額為4500億,凈值億,則部門期初非金融資產總額為(A)元。A、3000、2000C、6000D、、國民資產負債表中“來源”是指部門的(D)A、資產

B、負債

、資產和負債

D負債和凈值、國民資產負債表中,若國外部門對應的金融資產凈額為負值,表示A)A、國內凈貸出C、內資產小于負債

B國內凈借入D、國內金融資產小于非金融資、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資產負債表,采用(B)的平衡表式。A、資產×負債C、源×運用

B資產負債項目×機構部門D、產機構部門、在一國資產負債綜合賬戶中,國民經濟非金融資產為1億元,金融資產14000億,國外部門凈值為億元,則該國擁有的國民資產為()元。A、29000B32200、11800、一國民經濟積累賬戶中初金融資產總額為15000億間于本交易變化10000億元產量其它變化150億估價變化50億元國期末非金融資產總額A)億元。A、24900B25000、25050D、25100.對外經濟活動所指的進出口是(DA只包括貨物進出口C.包括外匯轉移.對外經濟交易是(DA只屬于實物交易C.影響一國資源總量

B只包括勞務進出口.既包括貨物進出口又包括勞務進出口B只屬于貨幣交易.會影響一國資源總量

國民經濟核算

.以下哪一項應記錄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借方(BA收入性經濟行為C.售手持國外證券

B進口.從國外借款.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國際收支是指(BA狹義國際收支C.外貿易收支

B廣義國際收支.外匯收支.為使國際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設置的平衡項目是(A經常項目C.誤差與遺漏

B資本和金融項目.儲備資產.判斷一項交易是否應作為貨物進出口的標準是(C

A看貨物是否跨越了國界

B看貨物的所有者是誰C.貨物是否在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之間發(fā)生了所有權變更D.要貨物的所有權變更,又要看是否跨越了國界.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國際收支逆差是指(AA該項目支大于收C.項目貸大于借

B該項目收大于支.該項目貸等于借.實踐中評價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與否最常用的差額指標是(A進出口差額C.際收支基本差額

B經常收支差額.國際收支總差額.國際收支總差額是將(C)作為線下項目計算得來的。A.經常項目C.備資產

B資本和金融項目D.凈誤差與遺漏.編制國外賬戶應以(B)基準貨幣單位。A.外國貨幣C.元

B本國貨幣D.既可以用本國貨幣,也可以外國貨幣11.原始收入和經常轉移對外賬戶的平衡項“經常交易對外差額”的功能類似于國內機構部門賬戶的(DA.增加值C.整后可支配收入

B可支配收入D.儲蓄.對外資本賬戶記錄一國常住單位與國外之間發(fā)生的(BA.金融性資本交易C.匯交易

B非金融性資本交易D.既有金融性又有非金融性資交易.對外金融賬戶的平衡項是(AA.凈貸/凈借入C.常交易對外差額.對外資產負債賬戶(BA.只核算儲備資產C.核算非金融資產

B.物與勞務對外交易差額D.儲備資產變動額B只核算金融資產D.既核算金融資產,又核算非融資產.對外貿易依存度分析是關于商品進出口與(D)關系的分析。A.國內總儲蓄

B國內凈儲蓄

國民經濟核算

C.民生產總值

D.國內生產總值1、貨物和服務賬戶的主要作用CA.反映一國一定時期的生產成B.反映一國一定時期貨物和服的來源C.反映一國一定時期貨物和服的來源和使用D.以上都對2、聯系原始收入分配賬戶與收再分配賬戶的指標是A.民收入勞動報酬.營業(yè)盈余

D.財收入3、收入形成賬戶所核算的收入B)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A.生產賬戶B.原始收入分配賬戶C.收入再分配賬戶D.國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4、國民經濟總量賬戶體系中的戶設置與機構部門賬戶在體系上A.一的.是不一致的.是一致的,但也有所不同.以上都對5、貨物和服務賬戶中的總資本成及構成數據與相連結。A資交易賬戶.生賬戶國民可支配收入和使用賬D.外常交易賬戶6、貨物和服務賬戶中的最終消與C相連結。A.生產賬戶資本形成賬戶.國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賬D.外常交易賬戶7、貨物和服務賬戶中的進口和口與相連結。A對經常交易賬戶B資交易賬戶C生賬戶D國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8、從戶上看,收入形成賬戶中的營業(yè)盈余和混合總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中的營業(yè)盈余和混合總收入之間的差額是AA零B支國外的經常轉移收入C支國外的生產稅凈額D支國外的財產收入9、收入形成賬戶中的產品稅凈和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中的產品稅凈額之間的差額是A支國外的經常轉移收入B支國外的生產稅凈額C支國外的財產收入D支國外的產品稅凈額、列說法正確的是(BA收形成賬戶使用方的勞動報轉到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來源方數量完全一致B收形成賬戶使用方的勞動報轉到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來源方數量不是完全一致

國民經濟核算

付國外的勞動要素凈報酬C收形成賬戶使用方的勞動報轉到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來源方數量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差額是支付國外的財產收入D收形成賬戶使用方的勞動報轉到原始收入分配賬戶來源方數量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差額是支付國外的經常轉移收入、全國民經濟收入再分配來,再分配收入和支出應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與形有關。A對勞動要素收入凈額B支國外的生產稅凈額C國經常轉移收支形成D國財產收支、本形成與金融交易賬戶不映DA總本形成B資的流入流出C部或國民經濟的儲蓄投資差D儲的形成1、國民經濟核算在(A)上的展,產生了國民經濟短期核算的需要。A、時效性域上C、所包括的經濟活動范圍、滿足經濟分析及應用的特殊需要2、國民經濟地區(qū)核算是為了滿CA、經濟分析及應用的特殊需要B、國民經濟核算在時效上發(fā)展要C、國民經濟核算在地域上的發(fā)需要D、國民經濟核算在范圍上的發(fā)需要3、國民經濟短期核算是)算短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A、用產法、支出法、用收入法、別用上述三種方法4、短期核算的數字比一般年度算的數字A、準確準有準,有時不準、難以判斷5、國民經濟短期核算是分別用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對短期內)行核算。A、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總值國民可支配收入、上都對6、短期內國民經濟的生產主要B)生產活動狀況加以體現。A、農業(yè)、業(yè)、建筑商業(yè)和運輸業(yè)7、國民經濟的地區(qū)核算是指)國民經濟核算。A、各經濟區(qū)域各政域各地理區(qū)域以都對8、如果同一機構單位的內部交被看作是地區(qū)間的進出口流量,在合并全國的生產賬戶時則勢必會(DA、重復計算總產出復計算中間投入C、漏算總產出和中間投入、復計算總產出和中間投入9、地區(qū)間的流入與流出在投資節(jié)上表現為發(fā)生在地區(qū)間的A、經常轉移、資本轉移負融資產的購買

國民經濟核算

10、人口出生率是一個(BA、時點指標時指標既可以是時點指標,也可以是時期指標D、以上都對11、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社會經濟系更密切的人口現象A、總人口現人口常住人口新生人口12、常住人口與現有人口的關系A、現有人常住人臨時外出人臨時寄居人口B、現有人常住人臨時外出人臨時寄居人口C、常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