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_第1頁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_第2頁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_第3頁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_第4頁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節(jié)Brunnstrom

Brunnstrom技術是由瑞典治療師SigneBrunnstrom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技能進行了長時間臨床觀察與分析,結合大量文件資料而提出。她集中在腦卒中后偏癱后評定和治療上,尤其是在評定上。

提出了腦損傷后恢復6個階段,并利用這個規(guī)律創(chuàng)建了一套治療腦損傷后功效恢復方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頁在中樞性癱瘓早期治療階段,Brunnstrom主張利用各種原始反射和異常運動模式,將其作為促進伎倆誘發(fā)出協(xié)同運動模式,然后再訓練患者抑制、修正協(xié)同運動模式,逐步向分離運動發(fā)展,最終恢復隨意運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頁運動控制基本理論1、控制2、協(xié)調3、反饋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頁二、原始反射(一)、擔心性反射由腦干調整原始體位反射,能夠使人體保持局部或者整體平衡。包含擔心性頸反射和擔心性迷路反射、擔心性腰反射。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頁1、擔心性頸反射:頸部移動時所反射擔心性反射。(1)非對稱性擔心性頸反射(ATNR):是指當身體不動頭部左右轉動時,頭面?zhèn)戎w伸肌張力增高,肢體伸展;頭枕側肢體屈肌張力增高,肢體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勢一樣,故又稱為拉弓反射。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頁(2)對稱性擔心性頸反射(TNR):當頸屈曲或伸展時,兩側上肢產生與頸一樣運動,下肢產生相反運動。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6頁2、擔心性迷路反射(TLR):又稱前庭反射,表現(xiàn)為當頭處于中間位時,仰臥位會使伸肌張力高,四肢輕易伸展;俯臥位會使屈肌張力高,四肢輕易屈曲。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7頁3、擔心性腰反射(TLR):腰向左側旋轉時,左上肢屈曲、左下肢伸展;相反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8頁(二)正負支持反射

足趾觸地時下肢伸肌擔心、下肢伸直,而且伸肌同時收縮,使下肢和關節(jié)穩(wěn)定,方便站立和負重。是嬰兒站立和行走先決條件;該反射使下肢能承受體重,從而允許另一側下肢屈曲。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9頁自動步行反應(反射性行走)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0頁(三)、本體感覺牽引反應

上肢任何一個關節(jié)屈肌牽張可引發(fā)或易化其它各關節(jié)屈肌收縮。(四)、抓握反射(五)、本能回避反應(六)、蘇克現(xiàn)象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1頁聯(lián)合反應1、聯(lián)合反應:是指若使身體健側主動收縮時,能夠誘發(fā)患側肌肉收縮收縮。臨床表現(xiàn)為肌肉活動失去自主控制,伴隨痙攣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而且痙攣程度越高,聯(lián)合反應就越強。2、在偏癱早期非常顯著,尤其是當患者用力活動來維持平衡或防止跌倒時,甚至打哈欠、咳嗽、打噴嚏時就會出現(xiàn)。中、后期會逐步減弱、但往往維持相當長時間而不完全消失。3、聯(lián)合反應固定痙攣模式使得各種功效活動愈加困難,缺乏隨意運動。4、在對偏癱患者進行治療時,首先要引出聯(lián)合反應不過不應讓他身體任何部分過分用力。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2頁1.對側性聯(lián)合反應(1)上肢(對稱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健肢伸展患肢伸展(2)下肢(相反性)----相反性聯(lián)合反應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3)下肢(對稱性)(雷米斯特反應)健側內收(內旋)

患肢內收內旋健側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3頁

2.同側性聯(lián)合反應患側上肢屈曲患側下肢屈曲患側下肢伸展患側上肢伸展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4頁(二)共同運動是隨意開啟動作,不過以固定異常模式表現(xiàn),患者運動既是隨意又是不隨意?;颊咴谶M行任何活動時,都不能選擇性地控制所需肌群,參加活動肌肉及肌肉反應強度都是相同,所以他運動是刻板、定型。多發(fā)生于腦卒中后2—5周。

共同運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5頁

普通來講,共同運動都伴有肌張力異常,臨床多表現(xiàn)為肌張力增高甚至痙攣,而且以一個固定運動模式進行。偏癱患者中常見共同運動模式有上肢屈肌共同運動模式和下肢伸肌共同運動模式。共同運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6頁上肢屈肌協(xié)同運動伸肌協(xié)同運動

肩胛帶上舉及后退(內移)前伸、下降肩關節(jié)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內收※、內旋肘關節(jié)屈曲※

伸展△前臂旋前

旋后腕關節(jié)掌屈

背伸手指屈曲、內收

屈曲、內收下肢屈肌協(xié)同運動伸肌協(xié)同運動

髖關節(jié)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內收※、內旋膝關節(jié)屈曲伸展※踝關節(jié)背屈、內翻△

跖屈※、內翻趾伸展(背屈)屈曲(跖屈)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7頁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8頁

012345ⅠⅡⅢⅣⅤⅥ

周圍性癱瘓(量改變)中樞性癱瘓(質改變)聯(lián)合反應共同運動逐步顯著痙攣分離運動精細動作逐步恢復速度運動Brunnstrom恢復六階段理論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19頁階段與特點上肢手下肢分級1-無隨意活動無任何運動無任何運動無任何運動Ⅰ2-引出聯(lián)合反應、共同運動僅出現(xiàn)共同運動模式僅有極細微屈伸僅有極少隨意運動Ⅱ3-隨意出現(xiàn)共同運動可隨意發(fā)起共同運動鉤狀抓握,不能伸指坐和站位上,有髖、膝、踝共同性屈曲Ⅲ4-共同運動模式打破,開始出現(xiàn)分離運動出現(xiàn)脫離共同運動活動:肩0肘屈90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觸及腰骶部能側捏及松開拇指,手指有半隨意小范圍伸展活動坐位屈膝小于90o,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離地情況下能使踝背屈Ⅳ5-肌張力逐步恢復正常,有分離運動、精細活動出現(xiàn)相對獨立共同運動活動: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時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間位,上肢上舉過頭可作球狀和圓柱狀抓握,手指同時伸展,但不能單獨伸展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髖,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Ⅴ6-精細、協(xié)調、控制運動,靠近正常水平運動協(xié)調靠近正常,手指指鼻無顯著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側慢(<5s)全部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準確性比非受累側差在站立位可使髖外展到超出抬起該側骨盆所能抵達范圍;坐位下伸直膝可內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內外翻Ⅵ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0頁三級:手指鉤狀抓握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1頁四級:側捏側捏及松開拇指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2頁四級:肩00,肘屈肘900,前臂旋前/后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3頁四級:手觸腰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4頁四級:肩屈曲900充分肘伸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5頁球形握圓柱形握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6頁同向抓握指伸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7頁肩前舉過頭肩外展900,肘伸直,前臂旋前五級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8頁五級:肩屈30~900肘伸前臂旋前/后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29頁對捏6級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0頁2級:僅有極少隨意運動(內收肌收縮)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1頁3級:髖膝踝協(xié)同性屈曲或伸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2頁4級:坐位屈膝90度以上,或在足跟不離地情況下踝背屈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3頁5級:站位患腿可屈膝伸髖或在伸膝下踝背屈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4頁6級:髖從中間位進行內旋動作10次所需時間,首先測健側,患側在1.5倍以上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5頁二、臨床應用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6頁(一)治療標準BrunnsromⅠ~Ⅱ期誘發(fā)聯(lián)合反應出現(xiàn)。BrunnsromⅢ期訓練屈伸共同運動,出現(xiàn)功效性共同運動BrunnsromⅣ誘發(fā)和促進分離運動。BrunnsromⅤ期深入促進分離運動,加強隨意性。BrunnsromⅥ期加強協(xié)調性、靈活性和耐力練習及精細動作練習。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7頁(二)操作方法1.臥位訓練(1)良肢位擺放(2)床上被動、輔助主動運動訓練(3)翻身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8頁腦卒中病人體位擺放

仰臥位(盡可能少用)1:頭部放在枕頭上,面部轉向患側。枕頭高度適當,不可太高造成胸椎屈曲。2:患側肩部墊枕頭,預防肩胛骨后縮、上肢用枕頭墊高,肘關節(jié)伸直、腕關節(jié)背伸、手指伸直(能夠握毛巾卷)。3:髖關節(jié)、大腿下、膝關節(jié)下墊枕頭,預防髖外旋,膝過伸。因仰臥位受各種反射影響出現(xiàn)姿勢異常,且易出現(xiàn)壓瘡,所以要盡可能降低仰臥時間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39頁偏癱病人體位擺放

患側下方臥位(推薦采?。╆P鍵點:1.枕頭高度適當,使頸椎略向健側屈。2.軀干略為后旋,背后枕頭固定3.偏癱側肩關節(jié):向前平伸,使肩胛骨著床。4.偏癱側上肢:和軀干呈90度角,;肘關節(jié)盡可能伸直,手掌向上,手指伸開。5.偏癱側下肢:膝關節(jié)略為彎曲,髖關節(jié)伸直6.健側上肢:放在身上或后面枕頭上7.健側下肢:保持邁步姿勢,放枕頭上;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略為屈曲因該體位能夠保持對偏癱側刺激,而且能夠預防痙攣,促進早期出現(xiàn)正常分離運動,故推薦采取。但要防止姿勢不對造成肩關節(jié)壓迫。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0頁腦卒中病人體位擺放

患側上方臥位關鍵點:1.軀干略為前傾2.偏癱側上肢:放胸前枕頭上,肩關節(jié)向前平伸,肘關節(jié)伸直,手指伸開。3.偏癱側下肢: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略為彎曲;腿腳放枕頭上,呈邁步狀。4.健側上肢:病人怎么舒適怎么放5.健側下肢:膝關節(jié)略屈曲,髖關節(jié)伸直。(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1頁床上翻身練習①bobath握手利用慣性翻身②治療師在肩胛骨和骨盆處給予幫助③翻身時,頭由對側轉向運動一側,利用非對稱性擔心性頸反射。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2頁2.坐位訓練(1)坐位平衡反應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3頁(2)軀干屈曲訓練治療師能夠用雙腿夾住患者患腿,預防患腿外旋伸展,有利于患腿承重,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4頁(3)軀干旋轉訓練治療師兩手放在患者雙肩,當患者向左側旋轉時,令患者頭向右側做最大旋轉;右側旋轉時則相反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5頁(4)頭頸部運動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6頁(5)肩運動訓練

能夠在無痛情況下增加患者肩前屈活動度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7頁(6)髖運動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8頁3.BrunnstromⅠ~Ⅱ階段訓練訓練目標:誘導出患側聯(lián)合反應和共同運動(1)對健肢遠端施加阻力(2)對患肢近端牽拉引發(fā)屈曲反應(牽伸腕關節(jié))(3)本體刺激,誘發(fā)患肢運動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49頁6.下肢功效訓練(1)踝背屈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0頁(2)伸肌協(xié)同運動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1頁(3)屈肌協(xié)同運動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2頁(4)髖關節(jié)外展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3頁(5)髖關節(jié)內收誘發(fā)訓練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4頁4.Brunnstrom

階段訓練訓練目標:訓練對屈伸共同運動控制,并把這些運動與功效活動相結合,形成功效運動。(1)訓練控制屈伸共同運動①肩胛帶上提:頭頸屈曲運動②叩擊斜方肌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5頁③誘導胸大肌收縮:肩關節(jié)內旋,肘關節(jié)伸直,治療師夾住患者雙臂。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6頁4.BrunnstromⅢ階段訓練(2)促進伸肘反應①利用非對稱性擔心性反射②前臂旋前促進伸肘,前臂旋后促進屈肘③利用擔心性腰反射④叩擊肱三頭肌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7頁4.BrunnstromⅢ階段訓練⑤雙側抗阻劃船樣動作

Brunnstrom適合齊素萍康復治療技術第58頁4.BrunnstromⅢ階段訓練(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