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_第1頁
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_第2頁
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_第3頁
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2012年中國海洋環(huán)境狀況公報

1.1海水

1.1.1海水環(huán)境狀況

2012年夏季,海水中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等監(jiān)測要素的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我國管轄海域海水環(huán)境狀況總體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還是嚴峻。

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4%,符合第二類、第三類和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分不為46910、30030和247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為67880平方公里,較上年增加了24080平方公里。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分不增加了8870、6990、6700和152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區(qū)域要緊分布在黃海北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的近岸海域。近岸海域要緊污染要素是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南海中南部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海域水質(zhì)狀況良好,海水中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等監(jiān)測要素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

2012年我國管轄海域水質(zhì)等級分布示意圖

2001~2012年我國管轄海域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各類海域面積

pH海水pH值多在7.8~8.5之間,遼東灣西岸、海州灣等近岸局部海域pH值浮現(xiàn)大于8.5的現(xiàn)象。

溶解氧渤海及其他海區(qū)近岸海域大部分區(qū)域溶解氧含量高于6毫克/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長江口、杭州灣等局部海域底層水體溶解氧含量低于4毫克/升。

無機氮無機氮含量超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約147150平方公里,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分不為39480、34720、58160和1479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分不為13030、14530、33150和4060平方公里,要緊分布在黃海北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活性磷酸鹽活性磷酸鹽含量超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約107890平方公里,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分不為11490、30980、52590和1283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分不為1280、7620、13360和990平方公里,要緊分布在大連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石油類石油類含量超第一、二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的海域面積約21890平方公里,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分不為5860、2430、7720和5880平方公里,污染區(qū)域要緊分布在渤海、大連灣、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珠江口、北部灣的局部海域。

化學需氧量近岸局部海域化學需氧量超第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總面積約15450平方公里,要緊分布在渤海近岸、江蘇北部近岸及杭州灣等海域。

1.1.2海洋水文狀況

2012年,在我國管轄海域開展了海洋表層水溫柔海水鹽度監(jiān)測,并在渤海海峽、重點海灣及部分大型圍填海工程鄰近海域開展了海流監(jiān)測。

海洋表層水溫

2012年我國管轄海域各月海洋表層水溫實測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渤海、黃海和東海月均海洋表層水溫2月最低,分不為2.3℃、7.9℃和16.6℃,南海1月海洋表層水溫最低,為24.9℃;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8月海洋表層水溫最高,分不為24.4℃、26.6℃、28.3℃和29.1℃;渤海和黃海的海洋表層水溫月際變化最為明顯,東海次之,南海變化最小。

2012年各月份平均海洋表層水溫(℃)

2012年1~12月我國平均海洋表層水溫分布示意圖

渤海四個季度平均海洋表層水溫分不為3.1℃、13.6℃、23.7℃和12.7℃,黃海四個季度平均海洋

表層水溫分不為8.6℃、16.2℃、25.5℃和16.5℃,東海四個季度平均海洋表層水溫分不為17.4℃、22.8℃、27.9℃和22.5℃,南海四個季度平均海洋表層水溫分不為25.4℃、28.7℃、29.1℃和27.8℃。

海水鹽度

我國管轄海域8月表層海水鹽度變化范圍為0.11~35.30。四個海區(qū)中,南海鹽度最高,其次是東海、黃海,渤海最低,平均鹽度分不為34.15、33.69、31.74、28.05。近岸海域鹽度低于27.00的區(qū)域要緊分布在遼河口、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等河口區(qū)域,面積分不為1680、2240、8250和8370平方公里。與上年相比,遼河口、黃河口和珠江口的低鹽區(qū)分布范圍有所擴大,長江口低鹽區(qū)分布范圍有所減小。

海流

渤海海域海流狀況重點開展了渤海海峽、遼東灣口、渤海灣口和萊州灣口海域的海流監(jiān)測。結果表明,渤海海峽表層海流呈現(xiàn)往復流特征,主流向為西北-東南向;夏季流速最大,漲潮流強于降潮流,冬季流速較小,漲潮流與降潮流相差別大。遼東灣口中部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往復流特征,主流向為東北-西南向,漲潮流略強于降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春、秋季稍強,冬、夏季稍弱。渤海灣口北部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往復流特征,主流向為西北西-東南東向,漲潮流略強于降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夏季稍強,冬季稍弱。萊州灣口東部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旋轉流特征,強流向為北北西和東南向,降潮流略強于漲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夏季稍強。

黃海海域海流狀況重點開展了山東沿岸和蘇北海域的海流監(jiān)測。結果表明,成山頭近岸以外監(jiān)測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旋轉流特征,強流向為北北東和東南向,降潮流稍強于漲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夏季稍強,冬季稍弱。青島近岸監(jiān)測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旋轉流特征,強流向為東北向,漲潮流稍強于降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冬、春季稍強,夏、秋季稍弱。海州灣近岸以外監(jiān)測海域表層海流基本呈現(xiàn)往復流特征,主流向為東-西向,降潮流稍強于漲潮流,四季海流強度相差別大,但冬、春季強于夏季。蘇北監(jiān)測海域的海流以往復流為主,主流向受地形操縱,沿深槽方憧憬復流淌,其中,苦水洋海域海流要緊沿西南-東北方向漲降,漲潮流強于降潮流,垂向上各層流向基本一致,流速從表層到底層依次減小,底層流速約為表層的一半;爛沙洋海域海流要緊沿西-東方向漲降流淌,漲潮流強于降潮流;輻射沙脊群外緣海域海流呈現(xiàn)旋轉流特征,強流向為北和東南向。

東海海域海流狀況重點開展了閩浙沿岸流和長江口近岸以外海域、XXX海峽北口-南口海域的海流監(jiān)測。結果表明,閩浙沿岸流冬季表層海流流向為西南向,流速較強,流幅較寬;夏季表層海流流向為東北向,流速稍弱;冬季西南向表層最大流速約比夏季東北向表層最大流速大10%;春、秋季具有轉換期特征。長江口近岸以外監(jiān)測海域表層海流呈現(xiàn)旋轉流特征,冬季強流向為東南向,春季強流向為南向,春季流速強于冬季。XXX海峽北口-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