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_第1頁
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_第2頁
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_第3頁
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_第4頁
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管理文書副斜井安全技術措施日期:單位:第1頁共17頁僅供參考[僅供參考[整理]第第#頁共17頁第第1頁4共17頁的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3.防塵安全措施防塵水源來自地面蓄水池,通過水管接至迎頭,距迎頭5內設一道能封閉全斷面的水幕。施工人員加強個體防護,正常佩戴使用防塵口罩。施工中堅持濕式打眼,嚴禁打干眼。放炮中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灑水滅塵,裝巖(煤)灑水。堅持出矸灑水,放炮后要及時沖刷巖幫積塵。噴漿采用潮濕拌料。⑤施工巷道內每隔5設置一個三通,一滿足沖洗巷道、灑水消塵。九、模板臺車上拉及下滑安全措施1.下臺車前,必須按照中線定道軌。必須使用道木墊于道軌下,使用尺度尺量好5.5°,保證臺車能正確無誤的下滑到工作面。2.使用兩根鋼絲繩將大模尾部的兩邊栓緊,另一頭栓在在地面上的兩臺回柱絞車上,要確保兩根鋼絲繩的受力均勻。3.回柱絞車底座要坐落在挖好的基坑并用混凝土澆筑后的地點。并按照中線分配布置兩臺絞車,保證拉力均勻。4.上拉及下滑時,鋼絲線兩邊不許站人,迎頭需一人站在臺車中間觀察行駛,遇到的問題及時傳達給地面。5.不許設置井口與工作面聲光信號通信系統(tǒng),保證安全的上拉或者下滑模板臺車。6.大模上拉及下滑結束時,必須使用卡道器卡住,防止繼續(xù)下滑。7.絞車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和了解絞車的結構和性能,熟悉操作方法。8.絞車司機工作前檢查鋼絲繩接頭是否牢固,繩卡和軸承支架及電機底腳的連接螺栓是否堅固完好,絞車安裝是否牢靠。檢查并調整剎車裝置,使之達到靈活可靠。檢查電器部分,不得有漏電現象,電動機和開關盒應接地良好。檢查鋼絲繩,標準有打結、扭結現象。如在一個節(jié)距內斷絲超過10時%,應更換鋼絲繩。9.操作時應集中精力,注意聽清和看清信號、標準。10.如停車時間較長、應將電動機關閉。此時如鋼絲繩處于拉緊狀態(tài),為防止牽引物向下符滑,必須將滾筒上的剎車帶牢老剎住,且操作者不得離開絞車。1.1鋼絲繩在滾筒上要排列整齊,工作時不可全部放完,滾筒上至少應保留三圈。12.工作完畢,應使剎車帶處于松剎狀態(tài),并切斷電源,封閉開關,清除車體上塵土。1.3司機須每日對絞車各部分認真保養(yǎng),清除贓物,檢查潤滑狀況。如絞車長期停用,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以防銹蝕和損壞。十、防止水措施1.施工中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厚掘”的原則,在施工前摸清井筒地質和水文情況,在施工中收集實際揭露底層的水文和地質資料,及時修改預測資料,為施工提供依據。2.井筒通過含水層前,提前進行探水,根據涌水量大小,編制具體的排水措施。3.井幫淋水,在支護前進行截水或導水處理,將水集中引出。4.如果含水層之間有較好隔水層,通過含水層后用壁后注漿的方法進行肚漏。5.工作面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采取探放水措施:①接近涌水量大的含水層、可能與含水層相通的斷層,老采空區(qū),水文地質復雜的地段。②工作面發(fā)現有異狀流水,水溫異常,異味氣體,巷道壁滲水,發(fā)生霧氣,頂板淋水加大,底板涌水增加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yè),進行探水工作6.當工作面發(fā)現有突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同時報告調度室,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若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發(fā)出警報,及時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脅的工作人員。7.探放水施工另行編制專門的施工措施。十一、探放瓦斯與揭煤安全措施該礦井為低瓦斯礦井,但為確保施工安全,現場根據煤層、瓦斯情況制定完善的探放瓦斯和探揭煤措施,按規(guī)定審批后執(zhí)行。1.井筒第一次接近各煤層時,必須按掘進工作面距煤層的準確位置,在距煤層垂距以外開始打探煤鉆孔,鉆孔超前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于,并有專職瓦斯檢查工經常檢查煤層瓦斯和賦存條件。井筒遇到煤線或接近地質破壞帶時,必須由專職瓦斯檢查工經常檢查煤層瓦斯,發(fā)現瓦斯大量增加或其他異狀時,必須停止掘進,撤出人員,進行處理。2放震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