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文化常識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文化常識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文化常識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文化常識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文化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文化常識(解析版)一、知識點匯總(一)文史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庫”:經(jīng)、史、子、集

《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拔逶馈睎|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四海:指天下、全國。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四)其它:1.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

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3.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4.

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5.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6.

文人四友:琴、棋、書,畫7.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8.

歲寒三友:松、竹、梅9.

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zhuǎn)注、假借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解元、會元、狀元。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18.“風雅”,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19.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zhì)分

“鳳、雅、頌”三大類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

“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點--21點,二更21點--23點,三更23點--1點五更3點--5點。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舊指宗教或?qū)W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貶義。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五)古代別稱:1.桑梓:家鄉(xiāng)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

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

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

②稱天子:殿下

③稱將軍:麾下

④稱對方或?qū)Ψ接H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

(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的人或物。二、習題演練1.(2022·湖北十堰)下列關于名著閱讀、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愛這土地》選自《艾青詩選》,這首詩表達了華夏兒女對祖國最真摯的愛。B.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誠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C.明末清初小說家施耐庵的《水滸傳》,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D.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2022·遼寧撫順)選出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

A.表是古代向帝王舉賢薦能的一種文體?!冻鰩煴怼肥侵T葛亮寫給后主劉禪的表。B.《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陡毁F不能淫》選自其中。C.李商隱,字義山,號玉雞生,唐代詩人。我們學過他的《無題》和《夜雨寄北》。D.《記承天寺夜游》作者蘇軾,號東坡居士。他和王安石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3.(2022·四川廣安)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準確的是()

A.周敦頤是北宋的哲學家,他的作品《愛蓮說》是托物言志的名篇。B.《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英國作家雨果寫的一封書信,以此控訴英法聯(lián)軍的罪行。C.汪曾祺寫的《昆明的雨》,文章信筆所至,無拘無束,看起來有些“散”,但其中貫穿著一條情感線索——對昆明生活的喜愛與想念。D.演講詞具有針對性,類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鮮明的觀點、明確的態(tài)度、清晰的思路、充實的內(nèi)容。4.(2022·貴州銅仁)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雙喜說,那是有名的鐵頭老生”這句話中的“老生”是戲曲行當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戲曲行當,分別扮演年輕女子、年輕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秾O權勸學》《周亞夫軍細柳》《陳涉世家》均出自《史記》。《史記》長于記人,書中記述了許多各具特點的歷史人物。C.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也擅長詩詞,與韓愈、柳宗元、蘇詢、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D.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方法。我們理解互文時,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執(zhí)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如詩句“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秦時明月漢時關”“煙籠寒水月籠沙”。5.(2022·貴州)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及文體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jīng)>》《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選自其中。B.紀實作品是記錄人與事真實情況的作品,其基本特點是用事實說話。美國作家讓·喬諾寫的紀實作品《植樹的牧羊人》就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C.《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蘭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又真切動人。D.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的區(qū)別,“貴庚、勞駕、賜教、令愛”是古代常見的敬辭。6.(2022·內(nèi)蒙古赤峰)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歷史學家,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歷史劇《屈原》《虎符》等。B.《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按所配樂曲的性質(zhì)分成風、雅、頌三類,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C.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shù)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簡稱五律或七律,例如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就是七律。D.莫泊桑,法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在人間》等。7.(2022·湖北仙桃)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方”可計量面積,“石”可計量容積,“尋”可計量長度,“更”可用作夜間計時。B.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等體例。C.《鄉(xiāng)愁》《回延安》《我愛這土地》的作者分別是余光中、賀敬之、艾青。D.列夫·托爾斯泰、普希金、契訶夫都是俄國作家,其中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頌》,契訶夫的代表作有《萬尼亞舅舅》。8.(2022·福建龍江)下列關于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春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孟子》的《告子下》。B.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說《象棋的故事》、傳記《三位大師》等。C.劇本的主體一般是臺詞,也就是戲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它是推進劇情、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主要手段。D.《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中的“漢陰”是指漢水北岸?!瓣?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與“陽”相對。9.(2022·湖北黃岡)下列關于語法知識及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這個句子中的“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充當狀語。B.“一帶一路”“更加堅強”“民族復興”“熱愛祖國”四個短語的類型均不相同。C.《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均選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共33篇,屬于編年體史書。D.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主祭社稷,祈求豐年,后來把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風騷:本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10.(2022·湖南長沙)某同學根據(jù)“杜甫相關文學知識表”作出了一些推測,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作品名稱創(chuàng)作時間/歷史背景作者經(jīng)歷《望岳》73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此時在齊、趙(今山東、河北》漫游?!洞和?57年,安史之亂時期756年,將家小安置在鄘州,只身前往靈式投命肅宗,途中為核軍所伴,國居長安?!妒纠簟?59年春,安史之亂時期,唐軍退守河陽,四處抽丁補充兵力途經(jīng)新安、石壕等地,根據(jù)目睹的現(xiàn)實寫了一經(jīng)詩?!对乱箲浬岬堋?59年秋,安史之亂中客居泰州(今甘禽天水),兄弟五人散處甘肅、河南、山東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761年,安史之亂還未平定居住在成都近部草堂。《江南建季龜年》安史之亂后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帶),后來和李龜年重逢在潭州(今湖南長沙)。A.梳理創(chuàng)作時間及歷史背景后,推測杜甫的創(chuàng)作高峰在安史之亂期間。B.閱讀作者經(jīng)歷后,推測杜甫作品內(nèi)容大多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如《石壕吏》等。C.依據(jù)標題,結合作者經(jīng)歷,推測出杜甫的詩歌有對戰(zhàn)爭的控訴、山河的贊美、親人的思念等。D.梳理作者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現(xiàn)漂泊中的孤獨和仕途不順后的淡泊超然。11.(2022·云南模擬)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大家收集了幾幅和端午相關的書法作品,對其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圖①是用楷書書寫的,字體端正,用筆有力,筆畫清勁,令人神清氣爽。B.在楷書之后,我國的書法又產(chǎn)生了隸書、行書等字體。C.圖②是隸書,字體寬扁,一波三折,法度嚴謹,古樸典雅;隸書開創(chuàng)了漢字的書寫形式。D.圖③的字體為行書,該字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了“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12.(2022·云南模擬)下列選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我國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小說題材多樣,或敘述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或指斥不公。郭沫若贊之為“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B.春秋時秦國的屈原作《離騷》,因此稱屈原或《楚辭》作者為“騷人”,后來泛指“文人”,而“風騷”則泛指文章辭藻。C.劉紹棠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我們學過的《蒲柳人家》就是他的作品。D.寓言通常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的文學體裁,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zhì)。選自《伊索寓言》的《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就諷刺了那些妄自尊大、愛慕虛榮的人。13.(2022·湖北浠水模擬)下面語法知識和文字常識中,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痹摼涫寝D(zhuǎn)折關系復句。B.“打虎拍蠅”“治國理政”“狗仗人勢”“南征北戰(zhàn)”的結構類型相同。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岳陽樓記》《愛蓮說》《送東陽馬生序》四篇文言詩文標題中的“書”“記”“說”“序”都屬于古代文體。D.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的區(qū)別,比如“愚”是謙稱自己,“子”是尊稱對方,“尊君”是尊稱對方的父親。14.(2022·山東泰安模擬)下面有關文學作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儒林外史》是由清代諷刺小說家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封建社會后期讀書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文筆淋漓酣暢,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B.《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是法國18世紀前期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童話色彩是小說的表面特征,熱情的謳歌與贊頌是作品的靈魂所在。C.墨子、孟子、老子均是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們分別是墨家、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D.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和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都運用了對比、夸張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了很強的諷刺意味。15.(2022·山東薛城模擬)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對別人的敬稱,指對方;“公等遇雨”中的“公”也是對對方的敬稱,“公等”是“你們諸位”的意思。B.《儒林外史》是明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我們學過的《范進中舉》出自于《儒林外史》。C.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表明氣候變化和農(nóng)事季節(jié)的。其中“立”有開始之意,如:“立夏”即為夏季的開始。D.“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敘事,可寫景,可狀物。寫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和抱負,闡述作者的某些觀點。16.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共33篇,分國編次。如《唐睢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分別選自《戰(zhàn)國策》中的《魏策》《齊策》。B.我國古代的詩歌類型多樣,有古樂府、歌行、律詩,還有詞和曲。如我們學過的《木蘭詩》就屬于樂府詩,辛棄疾的《南張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就是元曲。C.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后人尊稱孔子為“圣人…至圣先師”,孟子為“亞圣”。他們的思想體現(xiàn)在《論語》《孟子》里面。D.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17.(2022·山東臨清模擬)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生”“旦”“丑”是中國戲曲里的人物角色行當,其中“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種行當。B.雨果和莫泊桑都是19世紀法國最有影響力的大作家,代表作分別有《悲慘世界》和《我的叔叔于勒》。C.我國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號紀年,如“慶歷四年春”是用皇帝的年號紀年,而“丙辰中秋”用的則是干支紀年法。D.《出師表》《湖心亭看雪》《北冥有魚》《馬說》《河中石獸》幾篇文章中,《出師表》的寫作年代最早,《河中石獸》最晚。18.(2022·山東萊蕪模擬)下列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戈”在詩中的意思是指古代兩種作戰(zhàn)用的兵器。B.“長歌懷采薇”中的“采薇”指采食野菜,后遂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C.中華是禮儀之邦,在交往中常用敬辭,如用于詢問別人在什么地方工作說“高就”。D.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驅(qū)五毒等習俗。19.(2022·遼寧本溪模擬)選出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A.《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史料整理編訂的國別體史書。B.《游山西村》是一首記游抒情詩,是七言絕句,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C.《山坡羊·潼關懷古》與《天凈沙·秋思》均為散曲,作者分別為馬致遠、張養(yǎng)浩,他們是元代散曲家。D.《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與《大學》《中庸》《禮記》合稱為“四書”。20.(2022·江蘇徐州模擬)下列文學和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駱駝祥子》是現(xiàn)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說把樣子這樣一個“小人物”寫活了,還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如殘忍霸道的車主劉四,大膽潑辣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小福子,不給仆人吃飯的曹太太,詐騙樣子的孫偵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風情的世態(tài)圖。B.中華詩文浩如煙海,逐漸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對固定的詞語,如“征蓬”“孤蓬”指遠行之人,“大雁”“青鳥”指信使,“瀚海”“滄?!敝复蠛?。C.初中階段,我們陸續(xù)學習了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藤野先生》《社戲》,小說《故鄉(xiāng)》《孔乙己》,被他棄醫(yī)從文的愛國情懷深深折服。D.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水南山北為陰。我國的許多城市可以看名知方位,古城華陰位華山以北,江蘇的江陰在長江以南,神都洛陽位于洛河以北,《漁家傲·秋思》中出現(xiàn)的衡陽居衡山以南。21.(2022·山東歷下模擬)下列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資治通鑒》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B.古人住宅旁常栽桑樹、梓樹,后人便用“桑梓”代指家鄉(xiāng)。C.“黃發(fā)垂髫”和“傴僂提攜”中的“黃發(fā)”“傴僂”均指老人。D.“吾日三省吾身”“策勛十二轉(zhuǎn)”中的“三”和“十二”均為確指。22.(2022·貴州銅仁模擬)下列對文化、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尊稱對方的父親可用“尊君”“令尊”,謙稱自己的父親可用“家父”“家君”。B.孟子,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與《大學》《中庸》《禮記》并稱為“四書”。C.《白楊禮贊》的作者茅盾,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林家鋪子》《春蠶》以及《蝕》三部曲等。D.普希金被稱

“俄國文學之父”,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返取?3.(2022·內(nèi)蒙古烏海模擬)下面有關文學作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戲劇是與小說、詩歌、散文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屈原》是郭沫若創(chuàng)作的一部五幕歷史劇。B.“記”是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議論抒情,屬于散文的范疇,如我們學過的《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C.《簡·愛》的作者是英國女作家安妮勃朗特,這是一部帶有自傳體色彩的長篇小說。D.《誡子書》《送東陽馬生序》《陋室銘》三篇文言文標題中的“書”“序”“銘”都屬于古代文體?!百浶颉?,即臨別贈言。24.(2022·浙江蘭溪模擬)任務三:家鄉(xiāng)文化。小語和小文在搜尋文化名人時,對“東方莎士比亞”李漁非常感興趣,由此研究了金華的地方劇種——婺劇。他們發(fā)現(xiàn)婺劇的臉譜光怪陸離,千變?nèi)f化,但它的色彩、圖案和線條,都有一定寓意。(玉麒麟)中張順的原型來自于(水滸傳)中的“浪里白條”,小語和小文各自為他設計了一個臉譜,你覺得哪個臉譜更符合人物形象并為他上色,請說明理由。A.紅色B.白色C.藍色D.黑色我選擇

,因為

25.(2022·浙江婺城模擬)根據(jù)下面漢字演變,請你揣摩出與“勞動”相關的一句古詩。小貼士:“水”的字體演變:26.(2022·浙江秀洲模擬)[文創(chuàng)蘊微光]人們圍繞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開展了文創(chuàng)設計,請參照A圖,給B圖添加一個背景元素,并結合古詩文,闡述理由??ㄆ姹尘霸兀呵嗌?、迎春花、翠竹??ㄆ姹尘霸兀貉┗?、

(備選:蒼松、梅花、荷花)添加說明竹子:讓人聯(lián)想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生意盎然,象征著生命永恒。添加說明

(2022·浙江永嘉模擬)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傳遞信息的媒介在不斷變化。下面是初三(九)班對“古代不同信息媒介”的探究活動,請你完成

下面任務。27.觀察圖片信息,結合閱讀經(jīng)驗,選擇加點字詞意思填空。(將對應字母填在①②③處)A.古代寫字的木片B.古代寫字用的白色生絹

C.古代寫字的小竹片圖片①

圖片②

圖片③

28.參考字形圖片與拼音,將成語補充完整。A.明修

道,暗度陳倉。B.人微言

C.貨無厭

D.將功

罪29.小語梳理了古代詩文中的“書信傳情”板塊,請你參與交流。序號主題古詩文名句出處①來日聚首,再敘離情何當共剪西窗燭,

。李商隱《夜雨寄北》②嚴格要求,勤學立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③思念滿懷,鴻鳥捎信

?

。王灣《次北固山下》④戰(zhàn)火連綿,盼得音訊

,

。杜甫《春望》⑤晨昏變化,美不勝收

,猿鳥亂鳴;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吳均《與朱元思書》②

任務一:將“古詩文名句”補充完整。②任務二:仿照其他詩句,為⑥擬寫主題。

30.運用課內(nèi)所學的關于古詩詞意象的閱讀經(jīng)驗,簡要賞析《南中詠雁詩》是如何借助“大雁”抒發(fā)自己情感的?南中①詠雁詩唐·韋承慶②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注釋】①南中:指嶺南地區(qū),古時北方人不適應南方的濕熱氣候,加之路途遙遠艱辛,被貶南地的人往往兇多吉少。②韋承慶:字延休,唐代河內(nèi)(今中國北方河南)人。此詩寫于被貶嶺南途中。31.(2022·浙江玉環(huán)模擬)[藏在時間流轉(zhuǎn)里]普通的時間都塔了中國人對自然時空的浪漫思考。二十四節(jié)氣,是國人研做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1)請根據(jù)古詩詞內(nèi)容,為其四配正確的節(jié)氣。(填序號)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B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

喜雨》C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奔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D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陸游《時雨》雨水

立夏

立秋

(2)請寫出點明“白露”這一節(jié)氣的連續(xù)兩句古詩:

。(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谷雨"這節(jié)氣的特點及詩人的情感。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其一)[北宋]黃庭堅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2022·山西大同模擬)熱愛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隨著2022年壬寅虎年的來臨,學校開展了“了解中國虎文化”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32.【活動一:看文物中的虎元素】虎排在十二生肖之第三,稱為寅虎,虎作為百獸之王,常被賦予正義、勇猛、威嚴的色彩。在我國,虎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圍繞老虎演繹出的成語、俗語和民俗故事非常豐富,而一件件凝聚著祖先智慧與創(chuàng)造的虎文物,也承載著一代代人的期盼與祝福留傳至今。如虎形灶,就是現(xiàn)藏于陜西博物院的一件珍貴的虎文物閱讀以上文字,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A.文中說虎“稱為寅虎”,是因為按照天干紀發(fā),虎為寅B.“源遠流長”“智慧與創(chuàng)造”“期盼與祝?!倍际遣⒘卸陶Z。C.“灶體呈虎頭狀,眼睛很圓”,此句用到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D.圖中的說明文字告訴我們,最早使用虎形灶的戰(zhàn)爭是馬陵之戰(zhàn)。33.【活動二:賞篆刻中的虎案】肖形印是中國印章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洗練傳神的筆觸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微型圖案,對篆刻功夫要求極高。請欣賞下面的虎肖形印作品并將對聯(lián)補充完整。上聯(lián):象形寅獸典雅靈動下聯(lián):

34.【活動三:說名著中的虎故事】老虎的威猛深入人心,名著中的英雄也被人們津津樂道。但經(jīng)典名著傳世已久,常有被“戲說”的現(xiàn)象,需要我們仔細思考、辨析。下面是一段快板臺詞,請閱讀并完成第5題。哎,竹板兒這么一打呀,別的咱不說,說一說武松打虎,武、二、哥。說話那么一天,武松抄家伙,直奔景陽岡,他心里樂呵呵。要說打老虎,還得是武二哥,打了虎,出了名,天下傳說??蓻]走幾里路,他心里暗琢磨: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個兒?是公還是母?是高還是矬?一個還好辦,我跟它能比畫,要是上來七八個,我可打不過。轉(zhuǎn)身剛要走,心里又琢磨;大伙兒為打虎擺了好幾桌,戴紅花兒,我可怎么說?猛聽林間一聲老虎吼,似半天霹靂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緊,可性命更難舍,扭頭快快把山下,別的顧不得。改編經(jīng)典的前提是尊重原著,以上臺詞與《水滸傳》原著中“武松打虎”的內(nèi)容多有不符,請圍繞“打虎”的故事情節(jié)和武松的人物形象,說說有什么不同。35.(2022·貴州銅仁模擬)蘇軾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某校開展了“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1)【搜集古代名賢】請你搜集一個中國古代勤學的人物和事例來勉勵同學:

(2)贊美時代楷?!俊举Y料鏈接】近日,中宣部決定授予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時代楷?!狈Q號。張桂梅堅守滇西深度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數(shù)十年,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chuàng)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睆埞鹈氛f,如果能培養(yǎng)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里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請你從讀書的角度談談對畫線句的看法。(提示:可以聯(lián)系《散步》來思考問題)(3)【分享閱讀故事】以下是同學們的閱讀交流,請你把下列對話補充完整。小文說:我特別喜歡《西游記》中的白龍馬,吃苦耐勞、信念堅定,“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jīng)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小智也哼起了歌:他雖默默無聞,但也勇敢堅毅,特別是第30回《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①

將唐僧變成老虎,囚于籠中,白龍馬為救唐僧,變成宮女刺殺此怪,受傷后勸八戒去尋悟空。小語摸了摸頭腦:那此時孫悟空去哪里了?小文說:哈哈,趕緊看書!這里可精彩了,孫悟空因為②

,被唐僧趕走,回了花果山。(4)【撰寫結束語】假如你是交流會主持人,請說一段簡短的結束語。(不超過60字)主持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

C.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而不是明末清初的小說家,選項表述不正確。

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文學常識題一般出自課文內(nèi)容,又有所延伸,所以應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文章內(nèi)容積累、識記。解答時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2.【答案】A【解析】B.C.D均正確。

A:“向帝王舉賢薦能的一種文體”表述錯誤,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3.【答案】B【解析】B項“

英國作家雨果

”表述錯誤,雨果是法國作家。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積累文學文化常識,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方法:①以新帶舊法,用新的知識帶動回憶舊的知識;②以點帶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為一個“點”,再由這一“點”擴展到這個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這個“面”;③縱向擴展法,就是從歷史時間先后,縱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記憶文學常識;④橫向比較法,就是把同一屬性的文學常識搜集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并據(jù)其異同進行組合記憶。4.【答案】B【解析】

AVD.正確。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懊绹骷易尅讨Z寫的紀實作品《植樹的牧羊人》”表述錯誤?!吨矘涞哪裂蛉恕?/p>

,是法國作家讓·喬諾1953年寫的一篇小說,不是紀實作品。

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文學文化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解答此類題,學生應該在平時多多注意積累。生活處處有語文,平時讀書、看報、看電視、

看手機等也要注意理解積累。6.【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A無誤;

B.《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

C.《題破山寺后禪院》是五律;

D.《在人間》的作者是高爾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文學文化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解答此類題,學生應該在平時多多注意積累。生活處處有語文,平時讀書、看報、看電視、

看手機等也要注意理解積累。7.【答案】B【解析】B項“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表述錯誤。《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妒酚洝啡珪ㄊ炯o、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積累文學文化常識,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方法:①以新帶舊法,用新的知識帶動回憶舊的知識;②以點帶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為一個“點”,再由這一“點”擴展到這個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這個“面”;③縱向擴展法,就是從歷史時間先后,縱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記憶文學常識;④橫向比較法,就是把同一屬性的文學常識搜集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并據(jù)其異同進行組合記憶。8.【答案】C【解析】A項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

B項茨威格是奧地利作家;

D項“漢陰”是指漢水南岸,“陽”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與“陰”相對;故答案為:C?!军c評】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積累文學文化常識,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方法:①以新帶舊法,用新的知識帶動回憶舊的知識;②以點帶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為一個“點”,再由這一“點”擴展到這個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這個“面”;③縱向擴展法,就是從歷史時間先后,縱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記憶文學常識;④橫向比較法,就是把同一屬性的文學常識搜集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并據(jù)其異同進行組合記憶。9.【答案】C【解析】A正確,“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從時間和方式兩個角度修飾謂語中心語“執(zhí)行”,所以是狀語。B

正確“一帶一路”“更加堅強”“民族復興”“熱愛祖國”四個短語的類型分別為并列、偏正、主謂、動賓,均不相同。C錯誤,《戰(zhàn)國策》是國別體史書。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各國之事。D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10.【答案】D【解析】

ABC.正確。

D.不正確。根據(jù)《石壕吏》《月夜憶舍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等可知,一生多在漂泊中是對的,但一生“追求仕途”不確切;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因而被稱為“詩史”,“仕途不順后的淡泊超然”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11.【答案】C【解析】A:正確:B:應為隸書之后,我國的書法又產(chǎn)生了楷書、行書等字體;D正確;C:隸書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隸書始創(chuàng)于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tǒng),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的出現(xiàn)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漢字字體演變知識的積累。漢字的演變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來書寫和應用。要熟悉,而且要會辨認各種字體。12.【答案】B【解析】A:正確'B:屈原應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風騷:風指《詩經(jīng)》的《國風》,騷指屈原的《離騷》,后用來泛指文學。

故錯誤;C:正確;D: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記憶。平時學習文言詩文時要記牢,主要作家作品的朝代、作者、篇章的內(nèi)容不能混淆。13.【答案】D【解析】A“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痹摼涫遣⒘嘘P系復句,前后沒有輕重主次之分。B“狗仗人勢”屬于動賓短語,其它屬于并列短語。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寫的意思,這里不屬于古代文體。D無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語法知識和文學文化常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對文化常識的積累。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1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諷刺小說家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封建社會后期讀書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文筆淋漓酣暢,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是法國18世紀前期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童話色彩是小說的表面特征,熱情的謳歌與贊頌是作品的靈魂所在。墨子、孟子、老子均是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們分別是墨家、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和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都運用了對比、夸張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了很強的諷刺意味。故ACD全部正確。

B.“法國”錯誤。喬納森·斯威夫特是18世紀前期英國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碱}多為課內(nèi)作品,考生需要注意平時多下功夫,可以以單元目錄為基礎,重點識記重要篇目和名著推薦內(nèi)容,多讀多記,肯下功夫才能牢固掌握。1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和辨析。B:吳敬梓是清代小說家,而不是“明代”。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課內(nèi)篇目的出處、作家作品等有關的內(nèi)容。解答此題關鍵以課本的注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忌獙x項逐項進行審讀,仔細辨析其表達,判斷正誤。1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化文學常識。

ACD.正確。

B.“

辛棄疾的《南張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就是元曲

”有誤,屬于宋詞。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17.【答案】D【解析】A:這是戲曲知識,正確;B:外國文學,正確;C:紀年方法,正確;D.《北冥有魚》出自《莊子》,寫作年代最早,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漢語知識、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理解與記憶。平時學習課文時要記住涉及的文化知識,比如古代的官職、古代的稱呼、古代的計時紀年等等,對聯(lián)的知識我們也要熟知;主要作家作品的朝代、作者、篇章的內(nèi)容不能混淆。18.【答案】A【解析】A.“干戈”在“詩中的意思是指古代兩種作戰(zhàn)用的兵器”的說法錯誤,正確說法:本義是兩種兵器,此處代指戰(zhàn)爭。故答案為:A?!军c評】

題考查學生對于文學、文體常識的識記能力。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文體常識要注意各種文體的特點。

解答此類問題,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朝代、國籍等必須熟記。19.【答案】A【解析】A無誤;B.“七言絕句”的說法錯誤,應該是“七言律詩”;

C.作者張冠李戴,正確的說法是“《山坡羊·潼關懷古》與《天凈沙·秋思》均為散曲,作者分別為張養(yǎng)浩、馬致遠,他們是元代散曲家”;

D.“四書”里沒有《禮記》,應將《禮記》換成《論語》;故答案為:A?!军c評】

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回顧所讀文章的相關情節(jié),根據(jù)問題作答即可。20.【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A.“不給仆人吃飯的曹太太”說法錯誤,不給仆人吃飯的是楊太太。

B.“瀚海”指沙漠。

C.《社戲》是小說,不是散文。D無誤。故答案為:D?!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做這種題平時要注重積累,做題時要根據(jù)上下文進行推敲和判斷。21.【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

《資治通鑒》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正確;

B

古人住宅旁常栽桑樹、梓樹,后人便用“桑梓”代指家鄉(xiāng)。正確;

C“黃發(fā)垂髫”和“傴僂提攜”中的“黃發(fā)”“傴僂”均指老人。

正確;D.有誤,是虛指。故答案為:D?!军c評】

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平常的學習中,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相關的知識,應有意識的進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22.【答案】B【解析】A:正確;B.《禮記》是《五經(jīng)》之一,不是“四書”之一,應改為:《論語》,故不正確;C:正確;D: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理解與記憶。平時學習文言詩文時要記住涉及的文化知識,比如古代的官職、古代的稱呼、古代的計時紀年等等;主要作家作品的朝代、作者、篇章的內(nèi)容不能混淆。23.【答案】C【解析】ABD.正確;C.有誤,《簡·愛》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24.【答案】我選擇A;因為張順熟悉水性,所以可以在他的臉譜上加上“魚”的相關圖案來呼應他“浪里白條”的身份;另外他性格忠勇、重情重義,所以臉譜顏色宜選紅色。故我覺得A選項最為合適?!窘馕觥繎蚯心承┙巧樕袭嫷母鞣N圖案,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臉譜分為四種:生、旦、凈、丑。臉譜有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紅色:代表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藍色:代表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黑色:代表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黃色: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紫色:代表剛正、穩(wěn)練、沉著的人物;金色、銀色:代表各種神怪形象。張順是《水滸傳》中

的人物,由于皮膚白,且極善水性,故得到“浪里白條”的綽號。穩(wěn)重性格,不急躁,不貪功,遇事能夠淡定處理,果斷、重情重義。根據(jù)張順的性格來選擇顏色和圖案,就該選A。

故答案為:我選擇A;因為張順熟悉水性,所以可以在他的臉譜上加上“魚”的相關圖案來呼應他“浪里白條”的身份;另外他性格忠勇、重情重義,所以臉譜顏色宜選紅色。故我覺得A選項最為合適?!军c評】本題考查對名著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和戲曲臉譜的知識。名著中的人物需要我們熟悉相關的情節(jié),上下勾連去理解,戲曲臉譜知識需要我們平時有積累。25.【答案】汗滴禾下土【解析】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書法字體的演變,它是由甲骨文的象形文字而演變過來。水最初(甲骨文到小篆),它是像河流一樣的字體,比較彎曲,猶如河流,

左部從“水”,作形旁表意,汗是液體,故從水;右部為聲旁“干”,表示這個字的讀音。故是“汗”

這是形聲字。小篆從水,啇聲,本義為液體一點一點落下來,故是“滴”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農(nóng)作物,“禾”

甲骨文和金文的“下”字上面是一長橫,下面是一短橫。長橫是基準線,短橫在基準線下,指低于基準線,也就是下邊。其本義為位置在低處的,跟“上”相反,故是“下”

其古字形像地面上的土堆或土塊?!巴痢钡谋玖x為土地。故答案為:汗滴禾下土【點評】本題考查對漢字演變知識的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書法字體的演變,基本會根據(jù)組成部分去推理漢字的楷書寫法。26.【答案】蒼松;讓人聯(lián)想到“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蒼勁有力,昭示著堅毅勇敢。;梅花:讓人聯(lián)想到“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凌霜傲雪,堅守著執(zhí)著信念。荷花:讓人聯(lián)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自守,言說著純凈美好?!窘馕觥繌倪@三種花中任選一種,然后寫兩句與之相關的詩句及其寓意即可。松樹的寓意為堅強、優(yōu)雅以及長壽。松樹象征一些頑強向上、堅毅、具有百折不撓精神的人。松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在炎炎夏日之中也能生存,并且枝繁葉茂,充滿生機。

梅花寓意著高風亮節(jié),不在春季和百花爭艷,而是在無人觀賞的寒冬綻放。它寓意著不畏嚴寒,即便是寒冷的冬季,都能毅然綻放花朵。它寓意著不屈不撓,無論怎樣惡劣的天氣,都無法阻止其生長開花。它是美好品質(zhì)和真誠祝福的代表,非常適合作為禮物。故答案為:蒼松:讓人聯(lián)想到“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蒼勁有力,昭示著堅毅勇敢。梅花:讓人聯(lián)想到“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凌霜傲雪,堅守著執(zhí)著信念。荷花:讓人聯(lián)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自守,言說著純凈美好?!军c評】本題考查名句積累及文化常識。古詩文默寫題主要有:直接性默寫題、理解性默寫題、遷移性默寫題、運用性默寫題、簡單賞析性默寫題五種類型。解答此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默寫時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敬鸢浮?7.A;C;B28.棧;賤;瀆;贖29.卻話巴山夜雨時;非淡泊無以明志;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沉醉美景;不戀功名30.①本詩作者借助“北歸大雁”抒發(fā)復雜情感。作者在被貶途中,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飛去,思歸之情油然而發(fā)。②但是本詩作者還有更深的悲傷:在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歸,尋其自由安樂之所;而自己卻要遠赴萬里之遙到那險惡濕熱的南方之地,詩歌由雁及人,雁歸人不得“同歸”,在人雁對比中,將內(nèi)心那種人不如雁苦痛、負罪、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融于雁中?!窘馕觥俊军c評】⑴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⑵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⑶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做好對于古詩文、名言名句的背誦,更要注重這些語句的默寫,特別關注文句中容易寫錯的字,從而做到準確、工整的完成作答。

⑷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27.本題考查文化知識積累。牘:指古時書寫用的木片。箋:本指狹條形小竹片,引申釋義為注釋;小幅華貴的紙張;書信;文體名。素:素絲。古指寫字用的白色生絹。代指書信。

故答案為:

ACB28.本題考查成語知識。根據(jù)積累作答。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人微言賤;瀆貨無厭;將功贖罪。

故答案為:

棧賤瀆贖29.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

、

、

故答案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非淡泊無以明志;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沉醉美景;不戀功名30.“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在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歸,尋其自由安樂之所,而自己卻要跨越千山萬水,遠赴萬里之遙到那險惡濕熱的南方瘴癘之地。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樂園,乃隨性而動;而自己作為萬物之靈長,卻淪落偏僻的異地,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首兩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對比中,那種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蕃其中。“未矩何歲月,

得與爾同歸“,緊扣歸雁,迸一層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憤與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戶,因此,古人稱北飛的雁為歸雁。詩人此時身處南中,凝更那陣陣北歸的群雁,也不禁動了歸鄉(xiāng)這個念頭:不知什么時候,我才能和你們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園?三四句運用心理描寫,作者那絕望的苦痛、負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自然、真摯地表現(xiàn)出來。

故答案為:

①本詩作者借助“北歸大雁”抒發(fā)復雜情感。作者在被貶途中,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飛去,思歸之情油然而發(fā)。②但是本詩作者還有更深的悲傷:在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歸,尋其自由安樂之所;而自己卻要遠赴萬里之遙到那險惡濕熱的南方之地,詩歌由雁及人,雁歸人不得“同歸”,在人雁對比中,將內(nèi)心那種人不如雁苦痛、負罪、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融于雁中。31.【答案】(1)B;A;C(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3)正值暮春三月,風吹雨洗,滿城落花。一個“洗”字,道出了“谷雨"降雨充足(春雨綿綿/降雨量大)的特點。不知道在東城外共飲清明酒,和坐在西窗下共飲谷雨茶比起來,哪種更愜意,語調(diào)自然,充滿了閑情逸致,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恬淡悠閑以及無限的孤獨,無盡的憂傷,和對自己兄弟無盡的思念?!窘馕觥浚?)A:這句詩寫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就是立夏時節(jié);

B:這句詩說春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春天的雨,節(jié)氣就是“雨水”;C:詩句里有一個“秋”,故是立秋;D:

意思是家家戶戶吃著麥粒和豆煮的飯,處處都飄蕩著采菱女采菱的歌聲

,這首詩是作者寫芒種來臨時,家家戶戶農(nóng)忙的景象。

故答案為:第1空、B;第2空、A;第3空、C。

(2)跟白露有關的詩句,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又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再如: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等等。

故答案為:第1空、蒹葭蒼蒼;第2空、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3)春雨驚春清谷天——這是春季的節(jié)氣,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農(nóng)歷三月,暮春時節(jié),柳絮飄飛,花開始凋謝,花瓣開始掉落,美好的事物美麗而短暫?!帮L吹雨洗一城花”便是對這一景象的真實寫照。無論是在清明時節(jié)在城東外喝酒,還是在谷雨節(jié)氣時分在家的西邊窗口品茶,都是非常愉快愜意的。然而,此時此刻的詩人并沒有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這兩種方式僅僅只是詩人自己的想象,此時此刻詩人自己是無限的孤獨,無盡的憂傷,是詩人對自己兄弟無盡的思念。

故答案為:

正值暮春三月,風吹雨洗,滿城落花。一個“洗”字,道出了“谷雨"降雨充足(春雨綿綿/降雨量大)的特點。不知道在東城外共飲清明酒,和坐在西窗下共飲谷雨茶比起來,哪種更愜意,語調(diào)自然,充滿了閑情逸致,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恬淡悠閑以及無限的孤獨,無盡的憂傷,和對自己兄弟無盡的思念?!军c評】(1)考查二十四節(jié)氣。是從詩歌里讀出節(jié)氣,那就要記住“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jié)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然后分析詩歌一一去對應。(2)考查對節(jié)氣詩歌的積累。平時背誦詩歌時要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且有意識地積累。(3)本題考查對詩歌地內(nèi)容和情感地分析與理解。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一般步驟是一審題,明確答題方向,二根據(jù)題干要求提示定位,鎖定答題范圍,三整理答案,列出序號,規(guī)范作答,最后還須根據(jù)題干賦分進行驗證。情感的把握可以關注題目、語句的含義,抓抒情議論句,抓結尾句,并聯(lián)系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等。本題考查的是對文化常識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的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jié)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jié)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jié)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jié)律變化,在人們?nèi)粘I钪邪l(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nóng)耕生產(chǎn)的時節(jié)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tǒng)。廿四節(jié)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積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古詩詞和文章時要對這個有所了解?!敬鸢浮?2.B33.示例:篆刻福虎質(zhì)樸古拙(或“印章老虎洗練傳神”等)34.示例:從故事情節(jié)來說,快板臺詞中是眾人擺酒請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時,武松因膽怯逃走了。原著中是武松飲酒之后主動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從人物形象來說,快板臺詞中的武松虛榮、膽小,原著中的武松勇猛果斷,武藝高強?!窘馕觥俊军c評】⑴

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⑵本題考查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用對偶修辭寫出的句子,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的意思的藝術形式。解題時,要根據(jù)題干要求,依據(jù)對聯(lián)的特點分析作答。

⑶本道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重要情節(jié)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將相關知識記牢,同時要對名著的精彩內(nèi)容以及人物形象細細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節(jié)。3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A.有誤,“寅”

是十二地支之一,不屬于天干;

B.正確;

C.有誤,選句只是對灶體的客觀描述,沒有運用修辭手法;

D.有誤,選項中說法過于絕對。

故答案為:B.33.本題考查補寫對聯(lián)。

根據(jù)篆刻的特點,結合對聯(lián)仄起平收的要求,可以用“篆刻?;①|(zhì)樸古拙”來對出下聯(lián)。

故答案為:

篆刻福虎質(zhì)樸古拙(或“印章老虎洗練傳神”等)34.本題考查名著內(nèi)容的把握。

根據(jù)“大伙兒為打虎擺了好幾桌,戴紅花兒,我可怎么說?猛聽林間一聲老虎吼,似半天霹靂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緊,可性命更難舍,扭頭快快把山下,別的顧不得”可知,快板臺詞中是眾人擺酒請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時,武松因膽怯逃走了。原著中“你看俺過得去岡過不去岡”“如今

,你道岡上出了猛虎,俺是偏要過岡”可見,是武松飲酒之后主動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根據(jù)“他心里暗琢磨: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個兒?是公還是.母?是高還是矬?-個還好辦,我跟它能比畫,要是上來七八個,我可打不過。轉(zhuǎn)身剛要走,心里又琢磨;大伙兒為打虎擺了好幾桌,戴紅花兒,我可怎么說?猛聽林間一聲老虎吼,似半天霹靂震得腿哆嗦。面子是要緊,可性命更難舍,扭頭快快把山下,別的顧不得”可知,快板臺詞中的武松虛榮、膽小。

故答案為:

示例:從故事情節(jié)來說,快板臺詞中是眾人擺酒請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時,武松因膽怯逃走了。原著中是武松飲酒之后主動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從人物形象來說,快板臺詞中的武松虛榮、膽小,原著中的武松勇猛果斷,武藝高強。35.【答案】(1)【示例1】匡衡鑿壁偷光

【示例2】蘇秦懸梁刺股。(2)這句話突出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影響很大。女孩讀書自立,對下可以讓孩子能夠努力讀書,增加才干;對上可以讓父母安度晚年,使家庭和睦溫馨;對中可以影響同輩也努力學習自強自立,承擔家庭乃至社會責任。(3)黃袍怪;三打白骨精(4)同學們講得很精彩!少年正是讀書時,從書中汲取力量,我相信“一個堅忍的人,一定會從容迎接生命旅程中的風風雨雨”?!窘馕觥浚?)考查日常積累。開放類試題,符合題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車胤囊螢(車胤自幼聰穎好學,家境貧寒,常無油點燈,夏夜就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夜讀,學識與日俱增,成為知名學者)、孫康映雪(晉朝人孫康從小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晚上家里沒有燈所以不能讀書,于是他就映著窗外的雪光讀書)、孔子韋編三絕(孔子勤讀《易經(jīng)》,致使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等。(2)本題考查語句理解。結合句子后面的“如果能培養(yǎng)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里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可知,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可以承擔起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責任,讓孩子真正地成為社會有用之人。而這樣的母親自強自立,值得人們尊重。這樣的母親明理、孝順,會讓家庭和睦溫馨。如《散步》中的母親和妻子一樣。母親疼愛孫子,寧肯委屈自己。妻子尊重我的意見,尊敬老人,疼愛孩子。這句話突出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家庭對社會的影響都很大。(3)本題考查對名著內(nèi)容的識記與人物分析。與第30回《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是: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路過碗子山時黃袍怪抓住,八戒與沙僧不敵黃袍怪,危急之時百花羞放走師徒三人。之后,八戒沙僧受寶象國國王所托,為營救公主再戰(zhàn)黃袍怪,不敵。黃袍怪遂懷恨在心,到寶象國佯稱自己是駙馬,并將唐僧變成猛虎誣其為妖怪。白龍馬偽裝成宮女刺殺黃袍怪受傷,遂求八戒尋回孫悟空,打跑了黃袍怪。故①處填:黃袍怪。此前發(fā)生的故事是“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jīng),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nèi),住著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幻為村姑、婦人,全被孫悟空識破。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變成白發(fā)老公公又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故②處填:三打白骨精。(4)考查擬寫結束語。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精彩?!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從書香中汲取智慧,從閱讀里感悟人生。“少年正是讀書時”,讓我們擁抱閱讀,在書籍的世界里盡情徜徉吧!故答案為:⑴

【示例1】匡衡鑿壁偷光

【示例2】蘇秦懸梁刺股。

這句話突出了女性在家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影響很大。女孩讀書自立,對下可以讓孩子能夠努力讀書,增加才干;對上可以讓父母安度晚年,使家庭和睦溫馨;對中可以影響同輩也努力學習自強自立,承擔家庭乃至社會責任。

黃袍怪三打白骨精

第1空、同學們講得很精彩!少年正是讀書時,從書中汲取力量,我相信“一個堅忍的人,一定會從容迎接生命旅程中的風風雨雨”?!军c評】⑴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

⑵本題考查語句的含義。

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詞句的含義,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二要聯(lián)系上下文,三要緊扣文章的中心主題,并能從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據(jù)和理由。⑶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并且及時做好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⑷本題考查結束語。結束語,

一般先是稱呼和問候語(親愛的同學們)

,

然后總結在活動中得到的收獲(活動圓滿結束,同學們的表現(xiàn)等)

;最后向大出希望(希望同學們喜歡古詩,熱愛古詩,傳承古詩,從古詩詞中吸收營養(yǎng),培養(yǎng)情操等)

,注意要求:至少運用-種修辭手法。中考語文文學常識總匯(一)春秋時代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圣父,魯國人,儒家創(chuàng)始人。書為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成。所學課文《論語》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諸子哲理散文,語錄體,列為"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一。

所學課文《<論語>十二章》

2、左丘明,魯國史官。所學課文《左傳》,《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zhàn)》、《曹崤論戰(zhàn)》、《崤之戰(zhàn)》、《燭之武退秦師》等選自此書。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史實,富有文學性。所學課文《曹劌論戰(zhàn)》(二)戰(zhàn)國時代

3、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圣。書由其弟子編輯。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孟子長于論辯,善用比喻,對后世議論性散文的發(fā)展影響較大。所學課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輩。所學課文《列子》又名《沖虛真經(jīng)》。諸子哲理散文。所學課文《杞人憂天》《愚公移山》5、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所學課文《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現(xiàn)存33篇。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有很大影響。所學課文:《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所學課文《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所學課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chuàng)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所學課文《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

《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后世因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tǒng)。《離騷》和《詩經(jīng)》中的國風并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三)兩漢

8、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并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所學課文《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chuàng)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之一,前"三史"之首。所學課文:《周亞夫軍細柳》。9、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所學課文:《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10、《禮記》戰(zhàn)國至秦漢論著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戴圣編纂的。有《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所學課文:《雖有佳肴》選自《禮記.學記》;《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四)三國兩晉南北朝11、樂府,所學課文《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前者見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后者見南朝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所學課文:《十五從軍征》《木蘭詩》。

12、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追尊為武帝,"三曹"之首。所學課文《魏武帝集》。屬樂府歌辭。開創(chuàng)"建安風骨"新風。魯迅稱他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所學課文《龜雖壽》《觀滄?!返?。13、《世說新語》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軼事,是由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所學課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14、諸葛亮,字孔明,別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和軍事家,封武鄉(xiāng)侯。有《諸葛亮集》,所學課文《誡子書》《出師表》

15、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撰寫《水經(jīng)注》四十卷。《水經(jīng)注》名為注釋《水經(jīng)》,實則以《水經(jīng)》為綱,廣為補充發(fā)展,自成巨著,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所學課文:《三峽》16、陶弘景,自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梁時道教思想家,有《陶隱居集》。所學課文:《答謝中書書》17、吳均,南朝梁文學家。本文選自《吳均集校注》。所學課文:《與朱元思書》18、劉楨,字公干。東漢末詩人,“建安七子”之一。所學課文《贈從弟》。19、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靖節(jié),我國第一位杰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20、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謚思,后稱陳思王,"三曹"之一。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所學課文:《梁甫行》(五)唐

2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著有《王子安集》。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所學課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崔顥,汴州(河南開封)人所學課文《黃鶴樓》23、王灣,唐代詩人。所學課文《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路綠水前。

24、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唐代詩人。所學課文《野望》

25、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唐代文學家,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diào)興寄,反對柔靡之風。被譽為“詩骨”。所學課文《登幽州臺歌》26、孟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著有《孟襄陽集》。所學課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27、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曾任龍標尉,世稱王龍標,七絕圣手。所學課文《出塞》、《從軍行》。后人輯有《王昌齡集》,善邊塞詩、宮怨詩。

28、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信仰佛教,被稱為“詩佛”。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并稱“王孟”蘇軾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著有《王右丞集》,所學課文:《竹里館》、《使至塞上》。

29、常建,可能是長安人,開元進士,所學課文:《題破山寺后禪院》。30、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有《李太白選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古典詩歌藝術的高蜂。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所學課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渡荊門送別》、《送友人》、《行路難》。31、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圣"。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名篇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著有《杜工部集》?,F(xiàn)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首創(chuàng)記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后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所學課文《江南逢李龜年》《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月夜憶舍弟》32、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著有《岑嘉州詩集》。所學課文《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33、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謚號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摒棄南北朝以來的驕體文;主張文章內(nèi)容的充實,并"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著有《昌黎先生集》所學課文:《晚春》《馬說》《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34、劉長卿

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劉長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所學課文:《長沙過賈誼宅》35、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所學課文《秋詞》《陋室銘》、《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6、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他是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