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_第1頁
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_第2頁
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_第3頁
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_第4頁
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釣魚島之爭的國際法律分析,國際法論文[內容摘要]中日釣魚島爭端有深切厚重的歷史背景,牽涉復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是當今世界上最復雜、最敏感的領土爭端問題之一。本文從國際法角度分析了釣魚島的主權歸屬中國,并提出了我們國家怎樣應對此爭端的幾點建議。[本文關鍵詞語]釣魚島;國際法;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于中國臺灣島的東北部,是臺灣的附屬島嶼,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南嶼、北嶼、飛嶼等島礁組成。[1]2020年9月11日,日本與釣魚島島主簽署了購島合同,實現所謂的釣魚島國有化的經過。自此,嚴重威脅中日關系的這顆隱形炸彈終于炸開,中日不僅在外交上唇槍舌劍,更在行政和軍事上頻繁擦邊,一個小小的島嶼引得兩國緊張局勢頻現。一、釣魚島之爭的本質中日釣魚島爭端有著深切厚重的歷史背景,牽涉復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是當今世界上最復雜、最敏感的領土爭端問題之一。〔一〕歷史原因.從現存的大量歷史文獻中,我們都能夠查證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我們國家最早于1372年發(fā)現釣魚島列嶼并命名,由于釣魚島山勢海拔相對較高,其在歷史上一直被我們國家作為從福州或泉州出航到琉球中間航道上的一個地標。由于釣魚島山勢較高,英國人將它命名為PinnacleIsland,這個名字又被日本人翻譯成了尖閣〔即尖閣群島SenkakuGuntou〕。1556年,在明抗倭名將胡宗憲主持鄭若曾等人編寫的(籌海圖編〕中,釣魚島三島被列入其附圖(沿海山沙圖〕,這講明釣魚島在當時已被列入我們國家的海防備圍。在清朝御史黃淑璥1722年撰寫的(臺灣史槎錄〕里,曾提及釣魚島,根據他的記載,清朝巡視大員在1722年之前就實地考察過釣魚島列島,并曾在這里建設港口,停泊船舶。直至清朝末年,釣魚島一直是在中國主權管轄下的。1879年,日本借清衰敗之機吞并琉球并改稱其沖繩縣,此后開場覬覦釣魚島。1895年甲午戰(zhàn)敗后,清迫于日本壓力,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其所有附屬島嶼給日本,華而不實就包括釣魚島列嶼。釣魚島自此被割讓給日本。1945年,二戰(zhàn)結束,作為戰(zhàn)敗國的日本應嚴格遵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即侵占的所有中國領土無條件歸還中國。釣魚島列嶼當然在歸還之列。但日本卻以釣魚島歸沖繩縣管轄為借口將其交由美軍代管,釣魚島從此成了美軍的靶場。1951年9月8日,日美未經中國同意私下達成(舊金山和約〕,將包括釣魚島在內的琉球群島交由美國托管。1971年6月17日,日美又一次未知會中國私下簽訂(歸還沖繩協定〕,釣魚島列嶼又隨著沖繩轉手給了日本。這兩個國家通過私自協議把釣魚島一托一還,使本來屬于中國的領土從形式上歸屬了日本。日本據此派出赴釣魚島巡查。臺灣愛國青年以及海外華人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迫于輿論,美國公布日本只要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此次移交與主權無關。1972年,中日兩國為了中日友好的大局,在復交會談中,達成默契,暫不解決釣魚島列嶼歸屬問題,留待以后條件成熟時再解決。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并在主權問題上一再挑戰(zhàn)中國的底線。釣魚島的復雜歷史背景成為了日本在這一問題上糾纏的一個重要因素?!捕辰洕蛩?從經濟因素分析,釣魚島有著宏大的經濟價值,能夠給所屬國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首先,它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1968年10月和11月,在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1974年更名為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的贊助下,由美國地質學教授埃默里〔K.O.Emery〕和日本學者新野弘組織日本、韓國、臺灣以及美國等方面的海洋科學家,對黃海和東海海域進行了實地勘測,并探明在東海韓中日大陸架交界處,尤其是釣魚島附近有一片儲量驚人的海底油田。1969年4月,調查報告(東海和黃海的地質構造和水文特征〕頒布,該報告通常被稱為埃默里報告。這一報告把新發(fā)現的釣魚島附近的約20萬平方公里的海底油田稱為第二中東。報告發(fā)表后,日本當局在二戰(zhàn)后初次正式提出對釣魚島列嶼的主權要求,其原因不言自明。其次,1982年聯合國頒布的(國際海洋法公約〕使島嶼所屬國能以其為基點獲得更多的海洋權益。(國際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主權國家以200海里內的海域為其經濟專屬區(qū),這意味著一個主權國家能夠根據其在海洋深處擁有的某個小島而擁有其附近的海域,擁有以200海里為半徑的廣大的藍色國土及其豐富資源。自此,釣魚島的實際價值已經遠遠不是一個遠方小島那么簡單,它的主權歸屬意味著以此島嶼為圓點,向外擴展半徑為200海里的龐大海域及此內蘊藏的豐富海洋資源〔海底石油、礦產、海洋漁業(yè)等〕和領海、領空的交通、運輸權以及將來潛在的資源等,這使釣魚島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價值,也使釣魚島問題愈加復雜?!踩耻娛聝r值.從當代軍事角度分析,釣魚島的戰(zhàn)略價值更不容忽視。首先,從中國方面看,釣魚島列嶼的前沿位置對我們國家臺灣島及東南沿海的軍事防御意義重大,釣魚島是中國遠洋海軍突破第一島鏈前往太平洋的最佳通道,它同時也是阻斷外國勢力侵略臺灣,完成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必守之島。其次,從日本方面看,日本一些人一直企圖推行海上擴張政策,但日本國土由狹長島嶼組成,本土地形狹窄,防御縱深短淺。假如占領了釣魚島,日本就能夠將其防衛(wèi)范圍從沖繩向西推進約400公里,日本更能夠此對我們國家沿海地區(qū)和臺灣省的軍事防御施行艦、機的抵進偵察與監(jiān)視,使我們國家的防御活動陷入被動。最后,從美國方面看,美國一直把中國視為潛在的敵人,釣魚島處在它圍堵亞洲大陸的第一島鏈上,戰(zhàn)略價值尤為重要,它絕對不允許中國突破這一防線而擁有釣魚島。因而,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雖外表中立,實則暗地支持日本施行一系列刺激中國底線的行為〔如登島、購島、勘察等〕。二、釣魚島主權歸屬的國際法分析拋開上述一切因素,當今國際社會的任何正義都應當是符合國際法的正義,要想在釣魚島之爭中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就要找到充分的法理根據。筆者以為,從國際法理角度分析,釣魚島的主權歸屬中國不容質疑。從國際法角度分析,中日釣魚島之爭的主要矛盾點在于中國和日本誰先占了釣魚島,日本能否能夠根據時效原則獲得釣魚島的主權,美國通過條約向日本私相授受釣魚島的行為能否符合國際法。我們的分析依此展開:〔一〕先占原則在釣魚島爭端上的適用.在國際法理論上,先占是一個國家有意識地獲得當時不在任何其他國家主權之下的土地的主權的一種占取行為。[2]從這一定義分析:先占的主體方面,必須是國家;先占的客體只能是無主地,即不屬于任何國家或被原屬國放棄的土地。另外,在客觀方面,當代國際法已廢棄原有的發(fā)現即先占做法,而是要求一國先占領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素:占領和有效管理。首先,施行先占的國家要做出明確的意思表示,以設居民點、懸掛國旗等方式向外界表示清楚對該土地的占領;其次,施行先占的國家必須以國際法認可的方式將其主權行使于被占領土之上,如在該領土上通行本國法令、建立行政機構、從事司法活動等,這才構成所謂的有效占領。我們有大量的歷史資料證明釣魚島為中國最先發(fā)現,最先占領,最先施行行政管理。首先,釣魚島列嶼的發(fā)現、命名、使用,最早見諸中國明朝永樂元年〔1403〕由朝廷派往東西洋各國開詔的使臣所撰(順風相送〕一書,據該書福建往琉球條所記,使臣為查勘航線,校正針路,曾屢次前往釣魚嶼,并且將這些島嶼用作通往琉球的航海標識。[4]其次,1372年〔明洪武五年〕,琉球國王向明朝朝貢,明太祖遣使前往琉球,至1866年〔清同治五年〕近500年間,明清兩代朝廷先后24次派遣使臣前往琉球王國冊封,釣魚島是冊封使前往琉球的途經之地,有關釣魚島的記載大量出如今中國使臣撰寫的報告中,這些史料清楚記載著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于中國,并一直被我們國家用作航海標志。[5]從這些古籍中,我們可以發(fā)現由于黑水溝〔即沖繩海溝〕的天然阻隔,在當時的造船航海技術條件下,只要中國軍民能夠利用季風前往釣魚島,從事航行、避風、捕魚、采集及其他經濟性開發(fā)活動。再次,大量的史料表示清楚,中國在明清時期一直將釣魚島列入本國防區(qū)及行政管轄之下:如前面已經提到的明代胡宗憲主持、鄭若曾編纂的(籌海圖編〕,又如清代胡林翼等編繪的(大清一統(tǒng)輿圖〕〔1863年〕等。最后,從日本的一些歷史文獻〔如1785年日本出版的(三國通覽圖講〕〕中,我們能夠看到,在1895年日本占領釣魚島之前,日本也一直認可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日本無視上述史實,主張1895年前釣魚島列嶼并非任何國家所有,系國際法上的無主地。日本通過國際法上成認的先占方式獲得了該島嶼主權。其主要根據是:1879年,明治吞并琉球,改稱沖繩縣。沖繩縣當局從1885年開場屢次對釣魚島進行實地考察,結論是釣魚島上沒有清統(tǒng)治的痕跡,釣魚島系無人島。基于這個調查結論,日本內閣于1895年1月14日決議,將釣魚島納入沖繩縣管轄,并將在這里建立地標。因而,日本聲稱釣魚島是作為無主地被自個最先發(fā)現命名并施行先占的,它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是符合國際法的。此處,中日爭議的焦點主要就在于釣魚島在日本先占之前能否屬于無主地。這一點通過前面列舉的大量文獻足以講明,釣魚島并非無主地,而是屬于中國所有的領土。而日本的邏輯是,無人就等同于無主,在他們的調查人員登上島嶼時,釣魚島上無人寓居,這就證明釣魚島是無主地。這一邏輯顯然很荒唐。其實,傳統(tǒng)國際法上的先占原則,其適用時重點不在于被先占的土地上能否有人,而在于其上能否建立了統(tǒng)治,即其能否被一個主權國家宣告了主權,這也就是其強調的有效占領。釣魚島列嶼因環(huán)境險惡等原因,并未有我們國家居民定居此處,但這并不等于無主,無人住不等于無主權。前面已經列舉了大量的歷史材料證明,我們國家早在日本發(fā)現釣魚島之前就已對其行使主權。對于日本而言,釣魚島從來不是無主的。其實,當時的日本朝野對這一點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固然日本早于1895年就機密閣議在釣魚島上建立標志,但卻直到1969年才落實這一決議,日本的官方檔案以及官員的公文、信件記載進一步講明了日本當時的心虛,當時的日本外務卿井上清在給內務卿山縣有朋的答復中,明確言及這些島嶼已被清國命名,日本的覬覦之心已屢遭清之警示。[6]對于比中國人晚了數百年才登上釣魚島的日本來講,釣魚島從來不是無主之地,日本對釣魚島根本無從先占。日本的所謂先占是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惡意的掠奪。在國際法上,不法的行為不會產生合法的權利,因而,從先占原則分析,中國無疑是釣魚島的合法所有者?!捕硶r效原則在釣魚島爭端上的適用.所謂時效獲得,即在足夠長的一個時期內對于一塊土地連續(xù)地和不受干擾地行使主權,以致在歷史發(fā)展的影響下造成一種一般信念,以為事物現在狀況是符合國際秩序的,因此獲得該土地的主權。[7]時效原則的構成要素有二:其一,時效獲得的對象為有主地,最初獲得的方式能否合法不影響其效力。其二,時效獲得的國家必須長期、持續(xù)、不受干擾地對該土地施行有效治理,即它的占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遭到過任何的反對和抗議,占有現在狀況已逐步符合國際秩序。日本提出它對釣魚島的有效治理始于上世紀70年代甚至更早,至今相當長的時間內,日本一直對釣魚島行使著不受爭議和干擾的主權,因而,根據時效原則,它已獲得了對釣魚島的主權。為了向國際社會講明這一點,日本導演了一出接一出的產權轉讓鬧劇。如:1896年9月,日本批準古賀辰四郎無償租借釣魚島30年,允許其對島嶼進行開發(fā)利用;1932年,日本又將釣魚島中的四島出售給個人,使釣魚島私有化。2003年日本又斥巨資〔以年租金2256萬日元的價格〕從所謂的島主那里租借了釣魚島列嶼中三個島嶼,行使管理權。2020年9月11日,日本與釣魚島島主簽署了購島合同,實現所謂的釣魚島國有化的經過。這一系列行為無非是為了一個目的,給國際社會造成一種時效獲得的既成事實。但無論怎樣,這一系列舉措在國際法上都是徒勞的。首先,時效原則并不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獲得國家領土的方式之一,很多國家和學者對其持否認的態(tài)度。由于這一制度不追查領土獲得的方式,而只是根據實際占有持續(xù)時間足夠長就斷定領土的歸屬,這使得一些本來非法獲得的領土合法化,違犯了公正原則,所以很多國家和國際法專家并不認可這一制度。日本想以時效原則論證自個對釣魚島享有主權,需要得到整個國際社會、整個國際法學界對這一原則的普遍認可,這在當下無疑是不可能實現的。其次,固然由于眾多歷史原因,日本在一段時期內持續(xù)控制著釣魚島,但這種控制并不能構成長期、連續(xù)的有效治理。中國從未放棄過對釣魚島的主權。如中國自美國將釣魚島私相授受日本以來,曾屢次發(fā)表聲明: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領海及毗連區(qū)法〕以立法形式確認了中國對釣魚島的領土主權。2020年9月10日,中國再一次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其通過聲明頒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c基線,這為我們國家根據國內法和有關國際法對釣魚島海域進行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礎。日本著手實行釣魚島國有化后,中國更施行了一系列的強化島嶼主權措施。尤其是2020年以來實現對釣魚島的海空聯合巡查日常化,使日本以時效獲得釣魚島主權的企圖終成泡影?!踩硣H條約在釣魚島爭端上的適用.日本堅稱擁有釣魚島主權的重要文件根據有二:一是1951年美日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一是1971年美日簽署的(歸還沖繩協議〕。日本宣稱,美日于1951年9月8日締結(舊金山和約〕,在該條約中,日本將釣魚島交由美國托管。1971年6月17日,美日又簽訂(歸還沖繩協議〕,華而不實公布將北緯24度、東經122度區(qū)域內各島、小島、環(huán)形礁及領海歸還日本〔釣魚島在這里范圍內〕。日本以為,正是由美國與日本雙方的這一托一還,印證了釣魚島是日本領土。這樣的論證實屬荒唐。首先,日本獲得釣魚島的方式是機密侵占加強迫割讓,日本是在機密竊取了釣魚島后,在1895年的(馬關條約〕中強迫中國將釣魚島割讓給它的。二戰(zhàn)后期構成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歸還占領中國的東北、臺灣及其他島嶼,這自然包括釣魚島,日本發(fā)表的(日本投降書〕也確認了上述國際文獻的要求。其次,1951年美日(舊金山和約〕是在沒有中國代表在場的情況下私自簽署的,這種在當事國不在場的情況下私自處置別國主權的行為是不具國際法效力的。而后,美國又擅自將本不屬于自個的釣魚島通過美日協議送還日本,這更是沒有任何國際法根據。日本根據兩個無效的條約來主張自個對釣魚島的主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最后,根據條約必須遵守的國際法基本原則,作為二戰(zhàn)戰(zhàn)敗國的日本,其領土主張只能根據其承諾遵循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即日本國的主權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等所決定的諸小島之內。而這一規(guī)定在1972年中日發(fā)表的(中日聯合聲明〕中得到了重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的這一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條的立場。總之,在釣魚島爭端的處理上,我們適用的只能是具有國際法效力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對釣魚島列嶼的一切權利主張都是違背這些條約的。三、應對釣魚島爭端的幾點建議如上所述,從國際法理上分析,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其被日本非法占有了多年。如今,日本的一系列行為已完全背離雙方曾于上世紀70年代達成的擱置爭議的共鳴,甚至有日本官員公開否認這一共鳴的存在。釣魚島問題已經無法再擱置下去了,對于日本的盛氣凌人,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研究應對措施。〔一〕制定總體戰(zhàn)略明確底線.對于怎樣解決釣魚島問題,向來存在著戰(zhàn)與和的兩種觀點。其實,在國際法上,戰(zhàn)爭永遠是窮盡了一切和平解決手段后的無奈之舉。中國如今要制定出總體的應對方針,明確戰(zhàn)與和的界線,明確使用戰(zhàn)爭手段的最后底線。筆者以為能夠進行三個階段的戰(zhàn)略設計:第一階段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使日本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共鳴上,繼續(xù)維持友好的中日關系。第二階段通過會談、斡旋等方式,在不損害中國主權的前提下,與日本就釣魚島問題進行友好協商,爭取達成新的和平協議。第三階段在一切和平手段均不奏效的情況下,積極應戰(zhàn)。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在當今國際環(huán)境下,戰(zhàn)爭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中國在軍事備戰(zhàn)的同時,更應充分進行法律備戰(zhàn),應組織專門人員對中日釣魚島之戰(zhàn)開場、進行及結束中可能碰到的各種情況進行國際法論證?!捕硨W界積極論證充實論據.釣魚島問題的解決需要國際法的支持,固然我們如今一直強調自個有充分的事實和法理根據,但在很多問題上我們的歷史學界和法學界還應積極作為。首先,應積極尋找更多的、更有力的先占證據。先占原則適用的條件復雜,證據質量要求高。對于當前我們把握的證據,我們仍要深入琢磨,確保其真實性、相關性和證明力。同時更應積極尋找新的證據,尤其是證明我們國家最先對釣魚島施行管轄方面的證據或日本方面的反證,以確保得到最扎實的論證結論。其次,要積極進行多方面法理準備,應對可能發(fā)生的一切情況。如關于我們國家公民強行登島日本有無管轄權的國際法論證;又如中國海監(jiān)船或漁政船在釣魚島海域執(zhí)法的權利范圍,一旦與日本巡查船對峙沖突怎樣根據國際法應對;又如我們國家軍艦在釣魚島海域航行的國際法根據及沖突解決等。一直以來,我們在這一問題上的學理論證相對日本較為薄弱。在當今國際法領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國家領土這樣的講法是需要充分翔實的證據的,國家行為更是要有充分的法理支持的。在這一方面,歷史學界和法理學界等應聯手應對?!踩惩饨缓峡v聯橫爭取共鳴.在國際社會,爭取更多的朋友更有利于爭端的解決。而針對釣魚島問題,中國外交大有可為。首先,積極爭取有共同利益的鄰國的支持。日本與其三個鄰國都有島嶼糾紛,而且都顯示出蠻橫無理的姿態(tài)。日俄之間有北方四島之爭,日韓之間存在竹島之爭。在這一點上,我們與俄羅斯和韓國是有共同語言的。尤其是韓國,中韓都是二戰(zhàn)期間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有爭端的島嶼都是被日本非法竊取掠奪的。面對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個的戰(zhàn)爭罪行認過錯的日本,面對戰(zhàn)后在美國的扶持下又開場對別國領土虎視眈眈的日本,中、俄、韓都有合作的空間。其次,積極爭取第三國的支持。與中立的第三國要擺事實講法理,爭取更多的國家對我方主張的認可。最后,確保美國真正的中立。一方面,固然美國一再表示在這里問題上不站隊,但它的護日姿態(tài)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