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測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測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測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測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測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練習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題。(12分,每空1分)1.嵊州四面環(huán)山,中間地勢平坦,它的地形屬于()。除此,地球表面上的地形還有()、()、()和丘陵等。【答案】①.盆地②.高原③.平原④.山地【解析】【詳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種地形地貌,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嵊州四面環(huán)山,中間地勢平坦,它的地形屬于盆地。2.地球內(nèi)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_____內(nèi)。【答案】①地殼②.地幔③.地核④.地殼【解析】【詳解】略3.嵊州市下王鎮(zhèn)石溪村有一處天然景觀:柱狀玄武巖(如圖)。根據(jù)巖石的成因,它屬于()巖,是由()間斷性噴發(fā)、巖漿冷卻后形成?!敬鸢浮竣賻r漿②.火山【解析】【詳解】巖石按形成的原因,分為:沉積巖水成巖、巖漿巖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叫化石。地球從里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地球內(nèi)部有熾熱的巖漿,火山噴發(fā)時,巖槳會從火山口流出來。巖漿巖如浮石、玄武巖、流紋巖、花崗巖等。柱狀玄武巖,根據(jù)巖石的成因,它屬于巖漿巖,是由火山間斷性噴發(fā)、巖漿冷卻后形成的。4.每年的錢塘觀潮節(jié)都是人山人海,我們可以看到江邊堤壩下部的巖石比上部的巖石要光滑,這是由___________對巖石的作用引起的?!敬鸢浮苛魉窘馕觥?.地面的巖石、沙土在水、風、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的現(xiàn)象叫作()?!敬鸢浮壳治g【解析】【詳解】促使地表形態(tài)不斷變化的作用有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部力量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冰川作用等。地面的巖石、沙土在水、風、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這種現(xiàn)象就是侵蝕現(xiàn)象。二、判斷題。(20分,每空2分)6.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答案】√【解析】【詳解】地球上大部分地區(qū)是海洋,海洋的面積遠遠大于陸地。答案:√。7.地形圖上用綠色表示森林,藍色表示海洋。()【答案】×【解析】【詳解】在地球儀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黃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8.喜馬拉雅山脈是兩個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形成的。()【答案】√【解析】9.地震時來不及跑的,可以用書包護住頭部,躲在課桌下面。()【答案】√【解析】【詳解】當?shù)卣鸢l(fā)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曠處,意避開建筑物或危險物,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緊挨墻根下和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或躲入像衛(wèi)生間這樣空間狹小而又有管道通氣的地方,10.火山噴發(fā)只會給人類帶來危害,不會帶來好處。()【答案】×【解析】【詳解】火山噴發(fā)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利與蔽火山噴發(fā)會燒毀森林、房屋,覆蓋田野,污染空氣,引起海嘯,火山噴發(fā)的火山灰中有豐富的礦物質,火山巖又是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發(fā)的地區(qū),往往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成為旅游和考察的勝地。11.風能吹起土壤和沙子,但不能改變巖石的形狀。()【答案】×【解析】【詳解】風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巖石、礦物與大氣、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chǎn)生物理、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積物的全過程。讓巖石的形狀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風化作用,在這種作用下整體的巖石會發(fā)生破碎,最終變成土壤。12.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答案】√【解析】【詳解】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答案:√。13.河流流出河谷后,隨著坡度的變緩,河水的流速也逐漸加快。()【答案】×【解析】【詳解】河流的流速與坡度有關,坡度越緩,河水的速度越慢;坡度越陡,河水的速度越快。河水流出溝谷后,隨著坡度的變緩,河水的流速也逐漸減慢。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14.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纬善皆#ǎ敬鸢浮俊獭窘馕觥俊驹斀狻可嫌吻治g帶來的泥沙到下游沉積下來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15.植樹造林、退林還耕等可以減少對土地的侵蝕。()【答案】×【解析】【詳解】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顆粒緊緊地粘接在一起,植物的樹冠或莖葉可以減緩雨水直接沖擊土壤,大大減輕了水土流失,所以減少土地被侵蝕,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退林還耕不能減少對土地的侵蝕。三、選擇題。(26分,每空2分)16.地形圖上的不同顏色主要表示()。A.地勢的高低 B.氣溫的高低 C.植被的多少【答案】A【解析】【詳解】在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例如藍色表示海洋、湖泊、河流,顏色越深,海洋或湖泊越深;黃色和褐色表示高原或山地,顏色越深,地勢越高;綠色表示平原。17.某地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開闊。該地的地形屬于()。A.丘陵 B.平原 C.盆地【答案】B【解析】【詳解】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屬于平原。18.1864年凡爾的小說《地心游記》激起了人們對地球內(nèi)部結構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達地心的旅程中,將依次穿過()A.地殼-地核-地幔 B.地幔-地殼-地核C.地核-地幔--地殼 D.地殼-地幔-地核【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由地面直達內(nèi)心的旅程要依次穿過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故選D。19.在地球內(nèi)部,越往深處()。A.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B.溫度越高,壓力越小 C.溫度越低,壓力越大【答案】A【解析】【詳解】地球內(nèi)部越往下,上面積累的巖石層越大,壓力就越大;由于板塊運動與地球內(nèi)部長壽命的放射性同位素進行的熱核反應,導致地球內(nèi)部蓄積了很多熱量,越進入地心,熱量越多,自然溫度越高。A選項符合題意。20.化石一般存在于()。A.沉積巖中 B.巖漿巖中 C.變質巖中【答案】A【解析】【詳解】沉積巖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叫化石?;话愦嬖谟诔练e巖中。21.地震發(fā)生時,選擇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正確的是()。A.迅速進入室內(nèi)搶運物品B.室外的人跑到樓內(nèi)躲避C.迅速遠離高壓電線和陡坡【答案】C【解析】【詳解】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地震時就近躲避,迅速遠離高壓電線和陡坡,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如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囪、水塔下),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如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高門臉、雨蓬下,高樓層的人們應立刻乘電梯撤離是不可取的。22.下列關于火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火山是人為的表現(xiàn)形式B.火山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C.火山由火山口、巖漿通道和火山錐組成【答案】A【解析】【詳解】火山噴發(fā)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xiàn)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地球內(nèi)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人們一般把火山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巖漿通道和火山錐組成,A觀點錯誤。23.地震和火山是由()運動引起的。A.太陽和月亮 B.地球內(nèi)部 C.地球外部【答案】B【解析】【詳解】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nèi)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和火山主要原因。24.沙漠中有許多巖石呈頂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狀外形,稱為“石蘑菇”,如圖所示。它主要是由于()的侵蝕作用形成的。A.風 B.流水 C.海浪【答案】A【解析】【詳解】沙漠中的石蘑菇稱為“風蝕蘑菇”,是指巖性不同的巖石長期受到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形似蘑菇的柱狀巖體,A是正確的選項。25.在研究植被覆蓋對減緩地表侵蝕作用的實驗中,應保持相同的條件是()。A.土地坡度、降雨高度、降雨量B.土地坡度降雨量、植被覆蓋情況C.土地坡度、降雨高度、植被覆蓋情況【答案】A【解析】【詳解】在研究土地上有無植被覆蓋對侵蝕的影響實驗時,要達到實驗目的,實驗組土上覆蓋草,對照組的土上沒有草,兩組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26.“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種草的主要目的是()。A.吸收有毒氣體,凈化空氣B.減弱噪聲,防止噪聲污染C.減緩雨水對地表的沖刷,保持水土【答案】C【解析】【詳解】環(huán)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xiàn)實或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保障經(jīng)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種草,其主要目的是減緩雨水對地表的沖刷,保護地表。27.由于河流的沉積作用,地勢平坦的平原一般形成在大河的()。A上游 B.中游 C.下游【答案】C【解析】【詳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平原的地形特點是海拔低,起伏小,地面開闊。由于河流的沉積作用,地勢平坦的平原一般形成在大河的下游。28.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的內(nèi)部是靜止的B.河流的沉積填平了地表的一些低洼地方C.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會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劇烈變化【答案】B【解析】【詳解】地球的內(nèi)部是靜止的一直運動的,說法錯誤。河流的沉積會填平了地表的一些低洼地方,讓所以低平更加平緩,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會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不大。四、連線題。(9分,每線1分)29.把下面的現(xiàn)象和用到的原理用線連起來。長白山天池黃土高原上的溝壑黃河入海口的沙洲敦煌的雅丹地貌彎曲的巖層地震(巖層受到擠壓)火山噴發(fā)形成風的作用水的侵蝕作用水的沉積作用【答案】【解析】【詳解】流水、風力、海浪、冰川等都會對地表產(chǎn)生侵蝕和沉積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彎曲的巖層多是由地震,巖層受到擠壓形成的;長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噴發(fā)后,在火山口處積水形成;黃土高原上的溝壑是經(jīng)過長期水的侵蝕作用形成;黃河入??诘纳持奘墙?jīng)過長期水的搬運、沉積作用形成;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經(jīng)過長期風的侵蝕作用形成。30.在研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下面的材料或動作分別代表什么?用線連起來。坡形土堆下雨噴水器噴水山坡上的溝壑土堆上凹凸不平地面的徑流泥漿流淌土壤裸露的山坡【答案】【解析】【詳解】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雨量的大小。在研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噴水器噴水代表下雨,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土堆上凹凸不平代表山坡上的溝壑,泥漿流淌代表地面的徑流。五、探究題。(33分)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紀念日。圖1圖231.下列地震發(fā)生時的做法,正確的是()。A.五樓的同學盡快跑下樓逃生B.室外的同學跑到室內(nèi)躲避C.注意避開吊燈、吊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等保護頭部D.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發(fā)出呼救信號32.從巖層變化的角度分析,地震發(fā)生時,巖層會發(fā)生()。33.圖2為地球內(nèi)部三層結構示意圖,A處為汶川地震的震源所在位置,A處位于()(填地層結構名稱)?!敬鸢浮?1.C32.褶皺33.地殼【解析】【分析】地殼的運動變化對巖層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擠壓力,巖層受到巨大的擠壓力會發(fā)生彎曲變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是由于巖層斷裂造成的。【31題詳解】選項A五樓的同學盡快跑下樓逃生,錯誤;五樓的同學應該在室內(nèi)避震;選項B室外的同學跑到室內(nèi)躲避,錯誤;室外同學應該跑到空曠處;選項C注意避開吊燈、吊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等保護頭部,正確;選項D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發(fā)出呼救信號,錯誤;這是地震后等待救援時的做法;【32題詳解】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地殼的運動變化對巖層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擠壓力,當巖層受到巨大的擠壓力時會發(fā)生褶皺,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斷裂?!?3題詳解】地球內(nèi)部結構是指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結構,地球內(nèi)部從外到內(nèi)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A處為汶川地震的震源所在位置,A處位于地殼。34.為了探究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原因,小科做了右上圖所示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在罐頭盒內(nèi)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②在山的頂部向下挖一個小洞。③向小洞內(nèi)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適當稀釋)。④用一層薄薄土豆泥封住洞口。⑤將罐頭盒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是一個()實驗。(填“對比”或“模擬”)(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加熱時一般用()去加熱。(3)實驗中,用土豆泥模擬(),番茄醬模擬()。加熱之后番茄醬噴出來模擬()現(xiàn)象。(4)這個實驗說明了()?!敬鸢浮竣?模擬②.外焰③.火山④.巖漿⑤.地殼深處的高溫⑥.火山噴發(fā)是地球內(nèi)力作用的結果?!窘馕觥俊痉治觥炕鹕绞且环N常見的地貌形態(tài)。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tài)區(qū),區(qū)內(nèi)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fā)成分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驹斀狻浚?)模擬實驗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這是一個模擬實驗。(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加熱時一般用外焰去加熱,因為外焰的溫度最高;(3)實驗材料中,土豆泥模擬火山、番茄醬模擬巖漿,酒精燈加熱模擬地殼深處的高溫狀態(tài)。(4)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tài)。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tài)區(qū),區(qū)內(nèi)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fā)成分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鹕絿姲l(fā)是地球內(nèi)力作用的結果。完善“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設計。研究的問題:土地上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實驗猜想:土地上有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程度小;土地上無植物覆蓋,土地被侵蝕程度大。35.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是()。A.土地坡度 B.有無植物覆蓋 C.降雨量36.把泥土按30°坡度在箱子內(nèi)的兩側堆好(如圖所示),在低處安上引水溝,放好接水桶,在其中A坡上種上草皮。用灑水壺以相同水量、同樣快的速度分別對兩個坡面灑水。兩個坡面的水流速度和水溝的匯水情況如下表所示。水流速度匯入引水溝的水量匯入引水溝的泥沙量A較慢較少()B較快較多()請回答以下問題:①請根據(jù)我們的實驗,在上表空白處填入“較多”或“較少”。②分析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坡匯入引水溝的泥沙量較少。這說明()對土壤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原因分析: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顆粒緊緊地粘在一起,植物的樹冠或莖葉可以減緩雨水直接沖擊土壤,大大減輕了()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沒有()的保護,土壤就容易被沖走。37.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我國政府決定嚴禁砍伐長江等河流上游的天然林木,幾萬林業(yè)工人由伐木者變?yōu)橛终撸@么做主要是為了()。A.改善大氣質量 B.改善植被結構,防水土流失 C.改善水質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