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研究報告】6300字(論文)》_第1頁
《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研究報告】6300字(論文)》_第2頁
《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研究報告】6300字(論文)》_第3頁
《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研究報告】6300字(論文)》_第4頁
《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研究報告】63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管理現狀及發(fā)展目錄TOC\o"1-3"\h\u12753一、留守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312618(一)某初中生學校城郊留守初中生心理現狀調查 3319831.心理健康關注度調查 335892.家長務工情況與留守兒童親密度調查 3184723.學校心理課安排調查 4136304.社會組織活動參與調查 512395(二)留守初中生心理教育存在問題 5309201.家庭管理 5118922.學校層面 5276083.社會關注不夠 614437二、留守學生心理管理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69407(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623331.隔代撫養(yǎng)問題 6167492.心理孤獨問題 7815(二)學校教育缺位的原因 7279071.農村教育投入偏低基礎設施缺乏 752892.師資力量不足 822272(二)社會關注不足的原因 9271531.社會組織對留守學生心理關注不夠 9206862.社會風氣不良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929243三、加強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的相關對策 911446(一)學校層面 94911.建立城郊留守學生檔案 944922.發(fā)揮教師育人職能 107514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020618(二)家庭層面 1024347(三)社會層面 11留守學生教育是國家和社會關心的焦點。近些年來的數據顯示,留守現象不斷增加,問題也接連不斷。怎樣的照顧和幫助留守兒童,他們的健康平安的度過成長的關鍵時期,是教育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留守兒童們所在的學校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這些孩子,是學校教育正在面臨的新難題。對留守兒童的管理中,心理教育管理是相對較弱的一環(huán),如果沒有心理教育的會讓留守兒童容易走上歧途。本所以文以某城郊留守中學為例,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問題進行分析,也希望本文能夠引起學校、社會、家長們對這一現象背后所隱藏的問題加以重視。一、留守孩子心理教育存在問題(一)某學校城郊留守初中生心理現狀調查1.心理健康關注度調查表1:父母最關心孩子哪一方面選項人數合計(人)百分比(%)合計(%)德育方面0300100心理健康方面00生活方面831.0學習方面2269.0在調查農村留守中學生的監(jiān)護人中,家長最關注子女哪一方面的問題中69.0%的父母選擇了學習,31.0%的家長選擇了生活,無父母選擇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這就表示家長在關心子女時還是關注生活和學習方面,缺乏了關心子女的心理和德育方面。2.家長務工情況與留守學生親密度調查表2和孩子的親密度選項城郊留守初中生家庭百分比農村留守兒初中生家庭百分比不確定00不親密9.0214.22一般59.5275.55親密31.4610.23表2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通過對比農村留守初中生與城郊留守初中生家庭親密程度中,在親密選項中城郊留守初中生家長的百分比明顯高出農村留守初中生家長21.24%,農村留守初中生家長在不親密選項的比例高出城郊留守初中生則占5.21%。其中圖2更能直觀、清楚的反映,城郊留守初中生與父母如關系要親密融洽。圖1是否希望家長外出打工分布圖圖1表明,大部分城郊留守初中生不希望父母外出務工,只有較少部分的城郊留守初中生選擇希望父母外出務工,選擇無所謂和不確定的各占5.43%和3.41%。這也表明大部分留守初中生還是希望有父母陪伴在身邊。3.學校心理課安排調查表3學校心理課安排沒有偶爾經常比例96%4%0%據上圖調查,學校在心理課程的安排上幾乎是沒有的。通過訪談了解到,學校可以課后找老師(班主任)進行溝通,但是專業(yè)的心理課程是沒有的。在學校心理教師安排中,尚沒有專業(yè)的心理教師,一般是由班主任兼任,在課外與同學們談心。(二)留守初中生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1.家庭管理目前的農村,基本上很少有父母都在家照顧、教育孩子的家庭。較為常見的是父母單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掙錢養(yǎng)家,將孩子交由嫡系親屬代為照料,這樣做法的背后所產生的后果都能預想的到,如以下兩方面顯示: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缺失。農村貧困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多數留守孩子必須在家中完成學業(yè)的同時還要顧及勞作;受托人要么年齡大,缺乏文化氛圍導致他們的孩子生活質量進一步惡化,他們無法更好的在教育方面教授孩子,也無法指導孩子和家庭的學習,也就導致了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這一塊缺失的太多。2.學校層面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就是學校教育的缺失,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fā)展中的主導作用,對兒童的教育和管理負責。依現實而言,農村民辦學校在教育這塊存在較大問題,包括教職工、學校課程的開發(fā)設置等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優(yōu)化。大多數學校仍然把升學率放在首位,忽視了全體學生的普遍發(fā)展,教學方法只注重成績,而不注重中學生的心理變化,導致中學生沒有精神支柱可以依靠。留守兒童的教育針對性不強,學校教育主要著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個性需求。留守兒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常常在學習、生活、心理發(fā)展及道德行為等諸多方面出現問題,而在整個受教育者中留守兒童畢竟還是少數,有“留守兒童”就讀的學校往往無視這一特殊受教育對象的存在,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生活狀況缺乏有針對性的關注和關愛,導致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無法在學校教育中得到有針對性的補償。留守孩子教育沒有針對性,學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受教育者的共同特點上,但往往忽視受教育者的個人需求。處于留守狀態(tài)的孩子通常在學習、生活、精神發(fā)展和道德行為方面遭受難題。畢竟,在整個受教育人中,留守兒童是少數的。有留守孩子的學校往往忽視這一特殊教育對象的存在。對待他們在學習、心理和生活條件方面缺乏足夠的關注和照顧,導致他們無法填補各方面缺失的部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嚴重脫節(jié)。留守學生的家長與老師之間,尤其是與班主任老師之間溝通的缺失太大,很難達到家、校教育的同心協(xié)力的教育意義。部分代管家長對留守兒童不是耐心教育和溝通,而是簡單粗暴,只知道訓斥,不了解孩子心理原因。另有的代管家長則一味溺愛,和學生一起對付老師,甚至幫助學生撒謊,使得老師不愿意管教。學校和家庭脫節(jié),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支撐,教育就不能落實到位,也就導致在某些方面有欠缺。3.社會關注不夠個人成長與社會密不可分,社會教育是個人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看,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社會氛圍較差,不利于身心發(fā)展。不良的社會觀念與學校教育的矛盾也影響著兒童的心理和諧,目前農村孩子生活在農村的突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能夠為他們成長提供有效支持的組織太少,公共服務體系幾乎是空白的。目前,我國需要建立這樣的制度體系,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還不十分明顯。沒有專門支持農村留守孩子教育的社會組織。此外,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是以一般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為基礎的。造成未成年孩子缺乏社會教育,嚴重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也使他們家庭教育更加困難。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學功能可能只是一句空蕩蕩的幌子而已。二、留守兒童心理管理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1.隔代撫養(yǎng)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影響最深、最大。但目前在我國,孩子如果確實父母的教育和陪伴,跨代教育和臨時監(jiān)護的現狀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這種教育模式可能會讓養(yǎng)成孩子大聲、自私、武斷的個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類型的兒童教育容易導致心理波動。首先,孩子們長期以來都在老年人的棲息地和氛圍中成長,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受影響。第二,由于大多數老年人更喜歡安靜不喜歡外出,這樣會造成孩子知識視野受限,同時也會使其缺乏的活力和活力,第三,老年人教育孩子,往往過于關心和破壞孩子,使他們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一些老年人不僅要監(jiān)督一些不認真學習行為,而且要對一些遲到、不上學或根本不上學的孩子保持寬容和支持的態(tài)度。第四,農村地區(qū)的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無法為留守孩子提供有一定保障的教育幫助。心理孤獨問題從個人情感角度來看,他們普遍缺少親情的關愛,這是留守孩子成長中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有些一些父母為了攢錢,回家次數較少,有的甚至都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赡茉谒麄兊乃枷胗^念中,掙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優(yōu)質的教育,陪伴的重要性可能遠不止工作。這也導致金錢的滿足卻造成了兒童積極樂觀心態(tài)的消失,缺少陪伴就以消費物質買單。孩子的成長其實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關愛,需要彼此之間心與心零距離的溝通,這種需要不是金錢可以滿足的,也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育有一定的時間點,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一樣的心理歷程,在這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得即使引領糾正,不然對其未來發(fā)展可能會有所影響。目前在我國一些農村,留守的人其實并不多了,偌大的村子人煙稀少。孩子思念父母的心情,只能獨自消遣或者用其他方式發(fā)泄出來。當他們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可能會造成一些心理疾病的出現。時間久了,他們變得自閉,內向,不善言辭;較更多的情緒里藏有憂郁和怨恨。(二)學校教育缺位的原因1.農村教育投入偏低基礎設施缺乏長期以來,政府對農村幼兒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到位。特別是農村幼兒園,基本上沒有納入國民教育的體系。從教師編制上可以看出,現在城鎮(zhèn)幼兒園教師基本都納入了編制,但是農村的幼兒園教師卻沒有納入編制。教育資源的失衡導致農村學生早期智力得不到開放,學生一進小學,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qū),大多數農村學生都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而是直接上小學一年級。學前教育的缺失,增加了農村學生適應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難度,造成農村學生學習成績難提高,綜合素質不高的現狀。類似情況,在農村小學、初級中學也不同程度存在。農村小學、初中的教育設施十分原始,缺乏教師,缺乏實驗設備,學生沒有開發(fā)智力和藝術接受力的活動條件。一些偏遠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入不敷出,辦學條件不能改善、教師工資不能按時發(fā)放。教學設備陳舊落后,基本設施極度匱乏。農村教育經濟落后是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農村稅費改革一方面減輕農民的生活重擔,同時也使得農業(yè)教育附加費和教育統(tǒng)籌無從收回,之前以收這些費用為主渠道的農村教育經費頓時失去經濟來源,外加上政府對農村教育投入資金較少,從而導致農村地區(qū)的學校各方面難以維持正常運作。2.師資力量不足農村教育資源缺失不單純是設施問題,教師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我國農村教師隊伍從整體看素質不高,學歷偏低,年齡偏大,教育觀念比較陳舊,很少知識更新,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手段多是依葫蘆畫瓢。這樣一支很困難的隊伍,還要加上優(yōu)秀教師大量外流,使得本來就師資薄弱的農村基礎教育更加困難。此外,由于學校地方分散,交通不暢,經費缺乏,農村中小學教師很少有參與教育培訓的機會,往往面臨突然發(fā)生的新課改就會不知所措,陷入困境。此外教師結構也不合理。鄉(xiāng)村學校普遍缺少英語教師,再如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體育學科,一般都沒有充足的教師。人手已經不夠,還要加上陸續(xù)有病、退人員,這樣一些農村學校的教師便呈現急劇減少的趨勢。管理落后也是農村學校的發(fā)展緩慢的原因之一。許多農村學校管理無序、管理質量落后,校長和班子成員的水平不足或工作不負責任,照搬照套陳舊的管理辦法,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只是紙上談兵,不求實際的效果。有的領導在任命人員上搞親疏關系,在評價上不著邊際。結也就造成了優(yōu)秀人才得不到提拔,吃閑飯的趕不走,能力不高的無法淘汰。由于干好干壞沒有區(qū)別,干多干少一個樣,造成教師思想混亂,行為不端。這樣的學校,教育質量要想上去,確實很難。經費和教師,牽制著農村學校的未來發(fā)展,學生最主要的受教育渠道不暢,心理問題的解決更是無從談起。(三)社會關注不足的原因1.社會風氣不良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個體勞動分散經營加劇了農民的自私、保守和散漫,農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不足,這又加劇了農村社會的松散狀況,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時遭性侵,少數村干部貪污腐化、作威作福。農村的兩委會選舉不時出現宗族勢力甚至黑惡勢力介入。一些社會人員對留守孩往不好的方面帶領,還有些社會惡勢力壓制他們,主要因為留守孩子普遍沒有父母在身邊,受到欺負不敢吭聲也找不到人可以哭訴。所有這些都會給留守兒童心理上帶來一定的陰影。三、加強留守學生心理教育的相關對策(一)學校層面1.發(fā)揮教師育人職能作為一名教師,因為學生沒有家長在身邊,學生不僅在學習教育,而且生活上都需要得到照顧。應隨時做學生輔導工作,與其他們成為親密的朋友,了解其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系,人格特質,習慣,路德品質,學習動桌子和態(tài)度,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以及時干預他們性異常行為,正確引導和進行相關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精神關懷。由于城郊留守初中生遠離父母,沒有父母的束縛和管教,所以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相對較差,內心會比較孤獨,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感情來彌補這些兒童的情感空缺,學校和老師應給予城郊留守初中生有更多的關注、鼓勵和幫助。教師應該與城郊留守初中生成為朋友,多關心、愛護他們,要時刻提醒他們的安全;盡可能幫助他們的生活;細心觀察他們的生活;多指導他們的學習;多鼓勵他們融入團隊,減少孤獨感孤獨感,保持開朗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彌補父母的照顧的不足。(二)家庭層面家庭結構的完整性保證了兒童教育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父母創(chuàng)造了條件,應該給家庭教育的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是電話和信,經常把孩子和感情的交流,孩子的聲音傾聽他們,學習他們的真的關心,成長,成長,他們愛父母的愛。父母不應該把學習確定為孩子的義務,教師和學校的責任,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是金錢和監(jiān)督他們的孩子上學,推卸自身的責任教育。同時,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實現家庭教育行為,從而完善科學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影響。另一方面,應該充分支持孩子的教育,保障他們的義務教育權,克服自私的利益,摒棄狹隘的“無用”思想,把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放在第一位同時,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實現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完善科學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影響。另一方面,應該充分支持孩子的教育,保障他們的義務教育權,克服自私的利益,摒棄狹隘的“無用”思想,把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放在第一位。父母應該保持與學校和教師定期接觸,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并在思想有不好的傾向時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三)社會層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城郊留守初中生關愛體系。動員社會共同關心、關注城郊留守初中生成長。一是鄉(xiāng)、村、組要做好工作。確保農民工妥善安排子女,落實監(jiān)護和教育職責,以及盡可能多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