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工具知識-QC技能手冊_第1頁
測量工具知識-QC技能手冊_第2頁
測量工具知識-QC技能手冊_第3頁
測量工具知識-QC技能手冊_第4頁
測量工具知識-QC技能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C技能手冊共用檢驗標準第(一)版XX電器品保部發(fā)布

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目錄第一章、識圖技能第一節(jié)、工程識圖··························································2第二節(jié)、尺寸的基本公差····················································6第三節(jié)、形狀和位置公差····················································7第二章、部分量規(guī)儀器的使用第一節(jié)、要求精度與量規(guī)儀器················································11第二節(jié)、游標卡尺的使用····················································12第三節(jié)、高度規(guī)的使用······················································13第四節(jié)、分厘卡的使用······················································14第五節(jié)、百分表的使用······················································17第六節(jié)、平臺的使用························································19第七節(jié)、萬能角度尺的使用··················································19第八節(jié)、直角尺的使用······················································24第九節(jié)、V型塊的使用·······················································24第十節(jié)、牙規(guī)的使用························································24第十一節(jié)、扭力計的使用····················································25第十二節(jié)、投影儀的使用····················································25第三章、檢驗方法第一節(jié)、披鋒的檢驗方法····················································28第二節(jié)、直線度的檢驗方法··················································30第三節(jié)、平面度的檢驗方法··················································31第四節(jié)、平行度的檢驗方法··················································32第五節(jié)、垂直度的檢驗方法··················································34第六節(jié)、同軸度的檢驗方法··················································35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識圖技能第一節(jié)、工程識圖1、體的投影體的投影,實質上構成該體的所有面的投影總和。運用點、線、面投影規(guī)律,就可以分析體的投影(如下圖1-1)。平面ABCD和平面EFGH都是水平面,平面AEFB和DHGC都是正垂面,這四個正面投影都積聚成直線。前后兩個平面BFGC和AEHD分別為側垂面和正平面,其正面投影重合線框b’f’g’c’(a’e’h’d’)。在水平投影中abcd和efgh反映實形,abfe,dcgh和bfgc具有類似性,aehd則積聚為一直線。圖1-1:體的三面投影圖1-2:體的三視圖2、投影與三視圖視圖:就是將產品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圖形。投影面上的投影與視圖,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工件在三個基本投影面上所得的三視圖分別稱為:主視圖:由前向后投影,在V面上所得的視圖。如圖1-1所示俯視圖:由上向下投影,在H面上所得的視圖。如圖1-1所示左視圖:由左向右投影,在W面上所得的視圖。如圖1-1所示三投影面展開后,平面體的三視圖如圖B所示。根據投影分析,三視圖之間有兩個重要的對應關系,即:之間的度量對應關系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從圖2-2可以看出,主視圖能反映物體的長度和高度,俯視圖能反映物體的長度和寬度,左視圖能反映物體的高度和寬度,所以:主視圖和俯視圖長度相等;主視圖和左視圖高度相等;俯視圖和左視圖寬度相等;這就是所三視圖在度量對應上的“三等”關系。圖之間的方位對應關系物體有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如圖2-3,三視圖之間也反映了物體的六個方位對應關系:主視圖反映了物體的上、下和左、右方位;俯視圖反映了物體的左、右和前、后方位;左視圖反映了物體的上、下和前、后方位。圖2-3:三視圖的方位對應關系3、視圖視圖主要用來表達產品的外部結構形狀。視圖分為基本視圖、斜視圖、局部視圖和旋轉視圖。(1)基本視圖當產品的形狀比較復雜時它的六個面形狀可能都不相同。為了清晰地表達產品的六個面的形狀,需要在已有的三個投影面基礎上,再增加三個投影面組成一個正方形空盒;構成正方形的六個投影面稱為基本投影面。當產品正放在正方形空盒中,將機件分別地向這六個投影面進行投影,得到六個基本視圖。除上面的三個視圖外,其他三個視圖是:從右向左投影,得到右視圖;從下向上投影,得到仰視圖;從后向前投影,得到后視圖。六個投影面的展開方法,如圖3-1。正投影面保持不動,圖3-1:六個基本投影面及其展開QC技能手冊其它各個投影面如箭頭所指方向,逐步展開到與正投影面在同一個平面上。展開后的視圖位置如圖3-2所示。當六個基本視而不見圖的位置,如圖3-2布置時,一律不標注視圖名稱。六視圖的投影對應關系:六視圖的度量對應關系,仍保持“三等”關系,即主、左、后、右視圖等高;左、右、俯、仰視圖等寬;主、后、俯、仰視圖等長。六視圖的方位對應關系,除后視圖外,其他視圖在“遠離主視圖”的一側,均表示物體的前面部分。圖3-2:六個基本視圖(2)第三角度法三個互相垂直的投影面V,H,W,將W面左側空間劃分為四個區(qū)域,按順序分別稱為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如圖3-3所示。例如將產品放在第一角中,使機件處在觀察者和投影面之間進行投影,這樣得到的視圖,稱為第一角度法。另一種方法是將產品放在第三角中,假設投影面是透明的,使投影面處在觀察者和機件之間進行投影,這樣得到期的視圖,稱為第三角度法,如圖3-4所示。圖3-3:四個角圖3-4:三視而不見圖的形成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三角度法中的三視圖三視圖的形成按第三角度法,將物體放在三個相互垂直的透時投影面中,就象隔著玻璃看東西一樣,在三個投影面上將得到三個視圖(圖3-4):從前向后投影,在正平面V上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前視圖。從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所得到的視圖,稱為頂視圖。從右向左投影,在側平面W上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右視圖。剖視圖當產品內形比較復雜時,在視圖上就會出現許多虛線,這樣給看圖和標注尺寸都帶來了不便,因此,為了清楚地表達產品的內部結構形狀,用將產品剖視的方法來表達。用一剖切平面,通過產品的對稱中心線,把產品剖開,將處在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這樣得到的圖形叫做剖視圖,簡稱剖視。產品的剖視圖分為: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A、用剖切面把產品完全剖開后所得到的剖視圖稱為全剖視圖。B、當產品具有對稱面時,在垂直于對稱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以對稱中心線為界,一半為剖,一半為視圖,這種剖視圖稱為半剖視圖。C、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開產品所得的剖視圖,稱為局部剖視圖。剖面圖用剖切平面將產品的某處切斷,僅表達出斷面的圖形,此圖形稱為剖面圖,簡稱剖面。4、工程圖紙上的常用記號用于圖紙上的記號有很多,下表僅說明一些常用記號的定義,這些記號均以JIS為基礎。記號定義記號定義直徑基準R半徑第三角度法C倒角BS披鋒面XYZ座標()參考寸法S球面max最大°```角度單位(度/分/秒)min最小t板厚起點記號直線度傾斜度平面度位置度真圓度同軸度垂直度對稱度平行度全跳動圓跳動面的輪廓度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二節(jié)、尺寸的基本公差制品尺寸公差為其它公司公稱部品的尺寸公差,如表1所示。普通尺寸是指電鍍部分原則上為電鍍后的尺寸,若制造上有明確指定,作為電鍍前尺寸亦可另外,噴油部分為處理前的尺寸。表1制品尺寸公差單位:mm加工方法基本尺寸區(qū)分金屬切削板金溶接6以下0.200.300.706以上10以下0.200.4010以上50以下0.300.701.5050以上180以下0.451.00180以上5010以下0.601.503.50500以上1000以下0.802.001000以上2000以下1.002.505.502000以上1.503.00表2普通尺寸公差單位:mm加工方法基本尺寸區(qū)分金屬切削板金溶接6以下0.100.200.506以上10以下0.150.2010以上50以下0.150.301.0050以上180以下0.200.40180以上5010以下0.300.602.00500以上1000以下0.501.001000以上2000以下0.701.604.002000以上1.002.00適用的加工方法:沖壓加工:在使用專用模進行外形沖壓、開孔、壓模、折彎等適用,適用于精密沖壓。板金加工:切斷、折彎、壓模等通用模加工以及手工加工適用。熔接:電焊熔接瓦斯焊接等加工適用。例:金屬上開孔,、折彎及焊接加工,可依據以下規(guī)定:在孔的直徑及位置的“切削”加工,可根據沖壓的標準檢驗。在孔的間距、折彎的尺寸,沖壓加工可使用板金標準。于焊接部分的尺寸,可使用“熔接”的基準檢驗。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三節(jié)、開狀與位置公差幾何要素:構成零件幾何特征的點、線、面,簡稱要素。形狀誤差:零件上被測要素的實際形狀對其理想位置的變動量。形狀公差:形狀誤差的最大允許值。位置誤差:零件上被測要素的實際位置對其理想的變動量。位置公差:位置誤差的最大允許值。1、形狀和位置公差的名稱及符號種類公差名稱記號形體形狀公差直線度單獨形體平面度真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單獨形體或關連形體面輪廓度位置公差定向平行度∥關連形體垂直度⊥傾斜度定位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跳動圓跳動全跳動注:單獨形體是指與其它毫無相關連而規(guī)定的形體,關連形體是與其它相關連的形體。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形位公差標注的內容及有關符號的含義備注:備注:包容條件應用于大小可變的幾何特征。對于最大包容條件(eq\o\ac(○,M),即MMC),幾何特征包含規(guī)定極限尺寸內的最大包容量。在MMC中,孔應具有最小直徑,而軸應具有最大直徑。對于最小包容條件(eq\o\ac(○,L),即LMC),幾何特征包含規(guī)定極限尺寸內的最小包容量。在LMC中,孔應具有最大直徑,而軸應具有最小直徑。如果不考慮特征尺寸(eq\o\ac(○,S),即RFS)則意味著幾何特征可以是規(guī)定極限尺寸內的任意大小。符號意義M最大實體狀態(tài)L最小實體狀態(tài)S不管特性的大小P廷伸公差帶E包容原則(單一要素)50理想正確尺寸基準目標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4、本公司常用形狀和位置公差的標注示例名稱誤差形式代號標注示例文字說明示例直線度t為在給定平面內的直線度分差A線的直線度誤差不大于0.01t是在任意方向的直線度公差20f7軸線的直線度誤差不小于0.01平面度t為平面度公差A面的平面度誤差不大于0.01真圓度t為圓度公差,t=R(max)-R(min)16g6的圓度誤差不小于0.003圓柱度t為圓柱度公差,t=R(max)-R(min)6g7的圓柱度誤差不大于0.005垂直度t為平面對平面的垂直度公差端面B對基準面A的垂直度誤差不大于0.03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形狀和位置公差的標注示例名稱誤差形式代號標注示例文字說明示例平行度T為平面對平面的平行度公差A面對B面的平行度誤差不大于0.01t為平面對軸線的平行度公差平面B對20H8軸線的平行度誤差不大于0.03同軸度t為同軸度公差A軸線對B軸線的同軸度誤差不大于0.01位置度20軸線對A、B、C面的位置誤碼率差不大于0.1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二章、部分量規(guī)儀器的使用對于QC員除需要一定的檢查知識之外,還要全面了解量規(guī)儀器,根據檢查規(guī)格,要求精度,方便程度合理地選擇量規(guī)儀器。要求精度與量規(guī)儀器我們想測物體重量時,要選用可以測出這個物體重量的測量器。例如:測量體重時,可用單位為0.5kg的體重計,但用這個體重計測一個0.4kg的重量時,指針會幾乎不動,即使動了在0.5kg刻度上也讀不出0.5kg左右的重量。所以要測一個0.4kg的重量就需1g或5g為刻度的秤。選用測量器最理想的方法是要選用可讀出比要求精度小一個位數的測量器,但根據實際測定可以讀出比要求精度大5倍或2倍的精度也有可能,(例如:0.1mm為要求精度時可以選用能確認0.02mm或0.05mm精度的測量器)。下表是長度測量時所用量規(guī)儀器:外側測量公差(mm)0.0010.0050.010.020.040.050.10.20.30.40.51.02.0量規(guī)儀器|——————————三次元——————————|——————————投影儀——————————|——————————分厘卡——————————|——————————數字分厘卡——————|——————————百分表———————|——————————千分表———————|——————————高度規(guī)———————————|————————卡尺—————————————|—卷尺內側測量公差(mm)0.0010.0050.010.020.040.050.10.20.30.40.51.02.0量規(guī)儀器|——————————三次元——————————|——————————投影儀——————————|——————————分厘卡——————————|————————卡尺———————量規(guī)儀器的表示符號符號量規(guī)儀器名稱符號量規(guī)儀器名稱符號量規(guī)儀器名稱KC卡尺GD高度規(guī)SG塞規(guī)KG塊規(guī)SC塞尺CZ粗糙度樣塊TE臺座QY牙規(guī)BC磅類ZJ直角尺BF百分表FL分厘卡WN萬能角度尺、分度尺PT平臺VCV型導磁塊RGR規(guī)NL扭力計、拉力計TY投影儀FM砝碼XYZ三次元PM平面平晶DK刀口尺SZ針規(guī)SY其它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二節(jié)、游標卡尺的使用1、游標卡尺利用游標原理對兩測量面相對移動分隔的距離進行讀數的測量器具。游標卡尺(簡稱卡尺)。游標卡尺可以測量產品的內、外尺寸(長度、寬度、厚度、內徑和外徑),孔距,高度和深度等。游標卡尺根據其結構可分單面卡尺、雙面卡尺、三用卡尺等。(1)面卡尺帶有內外量爪,可以測量內側尺寸和外側尺寸(圖1-1)。(2)雙面卡尺的上量爪為刀口形外量爪,下量爪為內外量爪,可測內外尺寸(圖1-2)。(3)三用卡尺的內量爪帶刀口形,用于測量內尺寸;外量爪帶平面和刀口形的測量面,用于測量外尺寸;尺身背面帶有深度尺,用于測量深度和高度(圖1-3)。(4)標卡尺讀數原理與讀數方法為了掌握游標卡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必須學會準確讀數和正確操作。游標卡尺的讀數裝置,是由尺身和游標兩部分組成,當尺框上的活動測量爪與尺身上的固定測量爪貼合時,尺框上游標的“0”刻線(簡稱游標零線)與尺身的“0”刻線對齊,此時測量爪之間的距離為零。測量時,需要尺框向右移動到某一位置,這時活動測量爪與固定測量爪之間的距離,就是被測尺寸,見圖1-4。假如游標零線與尺身上表示30mm的刻線正好對齊,則說明被測尺寸是30mm;如果游標零線在尺身上指示的尺數值比30mm大一點,應該怎樣讀數呢?這時,被測尺寸的整數部分(為30mm),如上所述可從游標零線左邊的尺身刻線上讀出來(圖中箭頭所指刻線),而比1mm小的小數部分則是借助游標讀出來的(圖中●所指刻線,為0.7mm),二者之和被測尺寸是30.7mm,這是游標測量器具的共同特點。由此可見,游標卡尺的讀數,關鍵在于小數部分的讀數。圖1-4:游標卡尺測量尺寸游標的小數部分讀數方法是首先看游標的哪一條線與尺身刻線對齊;然后把游標這條線的順序數乘以游標讀數值,就得出游標的讀數,即游標的讀數=游標讀數值X游標對齊刻線的順序數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游標卡尺讀數時可分三步:A、先讀整數——看游標零線的左邊,尺身上最靠近的一條刻線的數值,讀出被測尺寸的整數部分;B、再讀小數——看游標零線的右邊,數出游標第幾條刻線與尺身的數值刻線對齊,讀出被測尺寸的小數部分(即游標讀數值乘其對齊刻線的順序數);C、得出被測尺寸——把上面兩次讀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相加,就是卡尺的所測尺寸。注意事項A、清潔量爪測量面。B、檢查各部件的相互作用;如尺框和微動裝置移動靈活,緊固螺釘能否起作用。C、校對零位。使卡尺兩量爪緊密貼合,應無明顯的光隙,主尺零線與游標尺零線應對齊。D、測量結束要把卡尺平放,尤其是大尺寸的卡尺更應該注意,否則尺身會彎曲變形。E、帶深度尺的游標卡尺,用完后,要把測量爪合攏,否側較細的深度尺露在外邊,容易變形甚至折斷。F、卡尺使用完畢,要擦凈上油,放到卡尺盒內,注意不要銹蝕或弄臟。第三節(jié)、高度規(guī)的使用1、結構(圖1-1)圖1-1:表盤式高度規(guī)的結構2、使用方法及讀數(1)使用方法用酒精清洗測量表頭,按點檢項目逐個點檢百分表;將杠桿百分表與高度規(guī)相配合,即安裝于高度規(guī)的測量腳上;根據測量需要,一般將表針轉動0.15mm處可,這時下降高度規(guī)測量腳,使表頭與平臺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相接觸,表針指至“0”位置,高度規(guī)同時調“0”,然后上升測量腳,使表頭與被測物相接觸,表針指至“0”位置,高度規(guī)的讀數要測量數。(2)讀數方法A把劃線器的測定面對準測定物的基準面,然后按上升、下降計數器的再起動按鈕,調為0(指針讀數板和針的位置也調到0)。B把劃線器移到測定點,根據計數器的顯示和刻度板上針的位置確認其移動量。*上升方向時指針向右移動,下降方向時向左移動。例1:計數器表示〖28〗指針向右移動,并超過了〖0〗,所以值為:28+0.04=28.04mm.例2:計數器表示〖28〗但指針向左移動,也沒超過〖0〗,所以值為:28-0.04=27.96mm.(3)注意事項A讀刻度時,刻度高度和眼睛要保持水平線。B劃線器和夾子之間不能有松動。C移動時不能握住主軸部。D底座基準面或劃線器爪部有傷痕時,立即進行補修,但必須要委托補修專門店。(嚴禁外行人補修)E計數器有異常時,須停止使用,并進行補修。分厘卡的使用結構(圖1-1)圖1-1:分厘卡的結構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使用方法及讀數(1)使用方法A根據要求選擇適當量程的分厘卡。B清潔分厘卡的尺身和測砧。C把分厘卡安裝于分厘卡座上固定好然后校對零線。D將被測件放到兩工作面之間,調微分筒,使工作面快接觸到被測件后,調測力裝置,直到聽到三聲“咔、咔、咔”時停止。(2)讀數方法讀數被測值的整數部分要主刻度上讀(以微分筒(輔刻度)端面所處在主刻度的上刻線位置來確定),小數部分在微分筒和固定套管(主刻度)的下刻線上讀。(當下刻線出現時,小數值=0.5+微分筒上讀數,當下讀數,當下刻線未出現時,小數值=微分筒上讀數。則整個被測值=整數值+小數值:A.0.5+微分筒數(下刻線出現)B.微分筒上讀數(下刻線未出現)如右圖所示:讀套筒上側刻度為3,下刻度在3之后,也就是說3+0.5=3.5,然后讀套管刻度與25對齊,就是25×0.01=0.25,全部加起來就是3.75。[例]刻度讀法(實際測量時讀到小數點后兩位即可)分厘卡的種類(1)外測分厘卡(2)內測分厘卡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3)公法線分厘卡(碟式分厘卡)(4)尖頭分厘卡(5)深度分厘卡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四節(jié)、百分表的使用1、結構(1)百分表的結構(2)杠桿百分表的結構使用方法及讀數(1)百分表的讀數帶有測頭的測量桿,對刻度圓盤進行平行直線運動,并把直線運動轉變?yōu)榛剞D運動傳送到長針上,此長針會把測桿的運動量顯示到圓型表盤上。長針的一回轉等于測桿的1mm,長指針可以讀到0.01mm??潭缺P上的轉數指針,以長針的一回旋(1mm)為一個刻度。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A、盤式指示器的指針隨量軸的移動而改變,因此測定只需讀指針所指的刻度,右圖為測量段的高度例圖,首先將測頭端子接觸到下段,把指針調到“0”位置,然后把測頭調到上段,讀指針所指示的刻度即可。B、一個刻度是0.01mm,若長針指到10,臺階高差是0.1mmC、量物若是4mm或5mm,長針會不斷地回轉時,最好看短針所指的刻度,然后加上長指針所指的刻度。(2)百分表的使用方法A、測量面和測桿要垂直。B、使用規(guī)定的支架。C、測頭要輕輕地接觸測量物或方塊規(guī)。D、測量圓柱形產品時,測桿軸線與產品直徑方向一致。(3)杠桿百分表的讀數及使用方法A、杠桿百分表的分度值為0.01mm,測量范圍不大于1mm,它的表盤是對稱刻度的。B、測量面和測頭,使用時須在水平狀態(tài),在特殊情況下,也應該在25以下。C、使用前,應檢查球形測頭,如果球形測頭已被磨出平面,不應再繼續(xù)使用。D、杠桿百分表測桿能在正反方向上進行工作。根據測量方向的要求,應把換向器30搬到需要的位置上。E、搬運測桿,可使測桿相對杠桿百分表殼體轉動一個角度。根據測量需要,應搬運測桿,使測量桿的軸線與被測零件尺寸變化方向垂直。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六節(jié)、平臺的使用平臺是為了進行精密部品的檢查,大體上能保持良好的平面度。若把測定部品及測定機放在平臺上測定,與平臺的接觸面就成了基準面。因整個面平滑,所以自由移動面可作為基準面使用。若太多灰塵,測定就不正確,且平臺亦容易受損傷,平常要注意清掃,為了避免平臺的損傷,要注意測定輔助具等的使用。第七節(jié)、萬能角度尺的使用結構Ⅰ型萬能角度尺的結構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Ⅱ型萬能角度尺的結構2、萬能角度尺的讀數及使用方法測量時,根據產品被測部位的情況,先調整好角尺或直尺的位置,用卡塊上的螺釘把它們緊固住,再來調整基尺測量面與其它有關測量面之間的夾角。這時,要先松開制動頭上的螺母,移動主尺作粗調整,然后再轉動扇形板背面的微動裝置作細調整,直到兩個測量面與被測表面密切貼合為止。然后擰緊制動器上的螺母,把角度尺取下來進行讀數。(1)測量0°-50°之間角度角尺和直尺全都裝上,產品的被測部位放在基尺各直尺的測量面之間進行測量。(2)測量50°-140°之間角度可把角尺卸掉,把直尺裝上去,使它與扇形板連在一起。工件的被測部位放在基尺和直尺的測量面之間進行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也可以不拆下角尺,只把直尺和卡塊卸掉,再把角尺拉到下邊來,直到角尺短邊與長邊的交線和基尺的尖棱對齊為止。把工件的被測部位放在基尺和角尺短邊的測量面之間進行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3)測量140°-230°之間角度把直尺和卡塊卸掉,只裝角尺,但要把角尺推上去,直到角尺短邊與長邊的交線和基尺的尖棱對齊為止。把工件的被測部位放在基尺和角尺短邊的測量面之間進行測量。(4)測量230°-320°之間角度把角尺、直尺和卡塊全部卸掉,只留下扇形板和主尺(帶基尺)。把產品的被測部位放在基尺和扇形板測量面之間進行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萬能角度尺讀數方法萬能角度尺的讀數裝置,是由主尺和游標組成的,也是利用游標原理進行讀數。如圖萬能角度尺主尺上均勻地刻有120條刻線,每兩條刻之間的夾角是1度,這是主尺的刻度值。游標上也有一些均勻刻線,共有12個格,與主尺上的23個格正好相符,因此游標上每一格刻線之間的夾角是:23°/12=(60′X23)/12=115′主尺兩格刻線夾角與游標一格刻線夾角的差值為;2°-115′=120′-115′=5′這就是游標的讀數值(分度值)。萬能角度尺的讀數方法可分三步;A、先讀“度”的數值-----看游標零線左邊,主尺上最靠近一條刻線的數值,讀出被測角“度”的整數部分,圖示被測角“度”的整數部分為16。B、再從游標尺上讀出“分”的數值-----看游標上哪條刻線與主尺相應刻線對齊,可以從游標上直接讀出被測角“度”的小數部分,即“分”的數值。圖示游標的30刻線與主尺刻線對齊,故小數部分為30。C、被測角度等于上述兩次讀數之和,即16′+30′=16°30′D、主尺上基本角度的刻線只有90個分度,如果被測角度大于90°,在讀數時,應加上一基數(90,180,270),即當被測角度>90°----180°時,被測角度=90°+角度尺讀數。>180°----270°時,被測角度=180°+角度尺讀數。>270°----320°時,被測角度=270°+角度尺讀數。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八節(jié)、直角尺的使用直角尺是標準的直角儀器,測定直角時使用,用目視判斷可決定良否,但若要進行數字性的評價時,則需使用其它量規(guī)或測定器。測量時,要使直角尺的一邊貼住被測面并輕輕壓住,然后再使另一邊與被測件表面接觸。第九節(jié)、V型塊的使用V型塊用來固定測定物,是測定的輔助用具。使用時需要檢查各平面的平面度兩平面的平行度,使用兩個以上的V型塊時必須檢查各V型塊之間的對稱度。第十節(jié)、牙規(guī)的使用將可通面對準測量物的孔位,正確地對準孔的軸線和牙規(guī)的軸線,根據螺紋旋轉確認是否通到里面,另外止通面應不能進去。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牙規(guī)可通面測量時必須通過。牙規(guī)止通面回轉2次不可以通過。第十一節(jié)、扭力計的使用1、結構2、使用方法(1)根據要求選擇適當量程的扭力計。(2)根據測量要求將扭力調到合適的位置。(3)用手握住扭力計的手柄,沿被測件鎖緊的方向施加力。(4)加力到檢查要求為止,取出扭力計,讀取零位所對應的刻度。第十二節(jié)、投影儀的使用1、開機GettingStartedQC-2000之電源開關位于前面版之左下角,上面標著O和1,將電源打到“1”的位置表示電源打開,打到“0”的位置表示電源關閉。2、公制/英制顯示(MM/INCH)當模式鍵(MM/INCH)上的燈亮表示公制顯示。當模式鍵(MM/INCH)上的燈暗表示英制顯示。3、極座標/直角坐標(POL/CART)當模式鍵(POL/CART)上的燈亮為極座標顯示,X軸視窗內顯示的數據,表示從基準點至量測點之直線距離(半徑距離)。y軸視窗內顯示的數據,表示從基準點至量測點之角度。當模式鍵(POL/CART)上的燈暗為直角坐標顯示,顯示的數據表示從基準點到量測點的座標距離(X、Y)。編號:版本:頁次:日期:QC技能手冊編號:版本:頁次:日期:4、擺正(較正)工件SkewingThePart完成精確量測的第一要件就是將工件擺放在量測臺上的正確位置,一個不好的放置位置或傾斜的工件將會導致不正確的測量,所以將工件放置在一個正確位置與擺放,是量測前首先要做的,擺正工件時,必須量測工件基準線的邊緣,在這工件基準線的邊緣可以量測2到50個點,并且散布較廣的范圍才會有較精確的擺正值(一般設置成2點)。操作步驟:a.按鍵兩次。ENTERYESENTERYES5、PointMeasurement點測量a.按鍵ENTERYESb.碰線邊按ENTERYES6、LineMeasurement線測量。a.按鍵ENTERYESFINISHENTERYESFINISH7、CircleMeasurement圓測量a.按鍵ENTERYESb.碰圓邊按ENTERYESc.3點輸入后屏幕顯示R/D表示半徑/直徑;MORE按鍵屏幕顯示X/Y:表示座標數(即圓心位置)MOREMORE按鍵屏幕顯示±T:表示誤差數,最少輸入4點才有誤差數MORE8、DistancesMeasurement距離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三章、檢驗方法第一節(jié)、披鋒的檢驗方法1、披鋒的判定標準項目條件披鋒發(fā)生方式良品備注1全面去披鋒”1”上面、下面?zhèn)让媾h“0”2邊棱磨損面去披鋒”1”3表面為去披鋒”1”時的圓孔、兩孔側面的披鋒A=0.05以下指定外的披鋒,去披鋒程度4全面去披鋒”2”A=0.05以下5全面去披鋒”2”A=0.05以下6全面去披鋒”2”A=0.05以下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檢查方法(1)手接觸檢查。(2)指甲檢查。(3)過紙檢查。項目測定工具圖示備注1手接觸檢查圖面上所指定的位置,用拇指輕輕押,沿著板厚移動。確認位置eq\o\ac(○,1),eq\o\ac(○,2),eq\o\ac(○,3)個位置進行。2指甲檢查圖面上所指定的位置,以”卡”著指甲的狀熊進行判定.確認位置以各表面進行.不可”卡”著指甲.3過紙檢查圖面上所指定的位置,以A4紙作R部,約45o傾斜,以前端部”卡”著狀熊,進行判定.圖面上有過紙方向指示時,跟從指示方面進行.前端不可”卡”著.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二節(jié)、直線度的檢驗方法1、將直尺平行地放于測定面,用塞尺測定直尺與被測定物的空隙。(1)測定面凹時,與直線度相等數值厚度的塞尺不能插入中央的空隙。(2)測定面凸時,在兩端放置與直線度相等數值厚度的塞尺。]2、將杠桿百分表置于測定面,在A點調零,確認到B點。測定值=最大值-最小值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三節(jié)、平面度的檢驗方法1、用直尺測定部品平面度測量方法:如圖以不包括自重的方法將測量物支撐。測量范圍:測量是將直尺放在整個表面(縱、橫、對角線方向)用塞尺(數值與平面度相符)測定。判定:在所有的地方塞尺應不能通過。2、用平臺測定平面度測量方法:將部品平放于平臺,用塞尺測量部品與平臺之間的間隙。塞尺與平臺要保持水平狀態(tài)進行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用百分表測定平面度將杠桿百分表置于測定面,在A點調零,確認到B點。測定值=最大值-最小值第四節(jié)、平行度的檢驗方法1、面與面的平行度在平臺上用V型塊全面保持基準平面,用杠桿百分表測量測量面的全表面,在A點調零,確認到B點。平臺或V型塊在要求的測量的面上測量。測定值=最大值-最小值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線與面的平行度(1)將適合的塞規(guī)插入兩個基準孔內。(2)將塞規(guī)的兩端用平行塊(或磁鐵)支撐。(3)將公差的指定面調較至與平臺平行,在A點調零,確認到B點。(4)測定指定面,將讀數的最大差(最高點減去最低點)作平行度。3、面與線的平行度在平臺上,使用磁鐵支撐基準面整體,測定兩個孔到基準面的尺寸,將該尺寸差作平行度。4、線與線的平行度(1)將適合的塞規(guī)插入兩個基準孔內。(2)用平行塊(或磁鐵)將塞規(guī)兩端固定。(3)依照圖在0°的位置求出B與C的中心偏移(X),并求出在90°回轉位置上的B與C的中心偏移(Y)。(4)將求出值用X2+Y2算,所得值即平行度。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第五節(jié)、垂直度的檢驗方法1、面與面的垂直度。(1)將基準面用磁鐵與平臺平行地支撐。(2)將百分表從彎曲根部起移動至前端止,將讀數的最大差作垂直度。注:測定是橫過l幅所有地方。2、面與線的垂直度。(1)在平臺上,用磁鐵如圖支撐測量物;(2)將百分表接觸于測量物上,在B點調零,確認到C點。(3)將百分表接觸于測量物上,將其在指示范圍內所有地方上下移動。(4)測定在0°與90°兩處進行。(5)將各讀數的最大差用以下公式計算,所得值即垂直度(在0°的讀數最大差→X;在90°的讀數最大差→Y):垂直度()=X2+Y2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3、線與面的垂直度。(1)在2個基準孔內插入適合的塞規(guī);在平臺上用磁鐵將塞規(guī)與平臺成直角支撐。(2)將測量面的所有地方用百分表(或高度規(guī))測定,將讀數的最大差作垂直度。第六節(jié)、同軸度的檢驗方法1、同軸度的兩種基準型式:(1)指定基準以零件上給定的一個圓柱面的軸心線為基準,如圖A對B和B對A的數值。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公共軸心線為基準如圖,零件上有A、B兩孔,測量同軸度誤差時,不以A孔為基準,也不以B孔為基準,而以A、B兩孔的公共軸心線為基準。A、B兩孔對公共軸心線的同軸度誤差分別為B和A。2、同軸度的測量(1)指定基準的同軸度誤差的測量如圖,以A孔軸心線為基準,測量B孔對A孔的同軸度。必須在水平和垂直兩方向分別進行測量。編號:版本:頁次:日期:編號:版本:頁次:日期:(2)公共軸心線為基準的同軸度誤差的測如圖,測量A、B兩孔軸心線對公共軸心線的同軸度誤差。測量時,首先將被測零件固定在平臺上,分別在A、B兩孔被測軸心線全長進行測量。被測軸心線到公共軸心線的最大讀數差,就是同軸度誤差。第七節(jié)、傾斜度的檢驗方法將零件的基準表面放在平臺上,用百分表在被測量面移動測量,當百分表上指示的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為最小時,此差值為傾斜度誤差。

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興化大米質量技術要求選用武育粳3號,淮稻5號,華粳6號等中遲熟中粳品種。土壤有機質含量≥2%,土壤pH值6至8,灌排方便,灌溉水水質達國家標準。1.育秧:(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使百克、浸種靈和吡蟲啉等低毒農藥浸種2天,防止種傳病害。(2)育秧方法:采用旱育秧或濕育秧方式。(3)播期播量:最適播期5月上中旬,每667m2(畝)大田適宜用種量<20kg。2.移栽:移栽期6月上中旬,每667m2(畝)栽插1.5至2萬穴。3.田間管理:(1)施肥:每667m2(畝)施有機肥≥100kg,氮肥≤20kg至22kg(純氮肥),N:P:K比為1:0.5:1。(2)水層管理:用無污染河水灌溉。水稻生長期間保持適宜水分,生長后期保持稻田濕潤,斷水時間不早于收獲前十天。4.環(huán)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不得污染環(huán)境。90%以上實粒黃熟后及時收獲,分品種單收單脫,脫粒揚凈后曬干貯存。加工須在當地進行.加工全過程以國家大米加工質量標準執(zhí)行,堅持清理、篩分、去石、礱谷、三機精白、高壓純凈水蒸拋光、雙面光電色選、檢測、精確包裝等加工程序,并進行稻米加工全過程質量監(jiān)控與管理。1.感官特色:大米晶瑩透亮,粒型適中。大米蒸煮時,飯粒完整,米飯柔軟油潤,濃香持久,米飯冷后不硬且有粘性。2.理化指標:項目堊白粒率堊白度長寬比直鏈淀粉含量膠稠度精米蛋白質含量指標<30%<5%1.9-2.0:111.0%-20.0%≥70mm≥7.5%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guī)定。

附件2:興化紅皮小麥質量技術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2%,pH值6至8,田間內外三溝配套,排灌方便,防漬害能力強。1.播種:(1)播種期:應將播期按排在最佳播期10月25日至11月10日之間。(2)播種量:每667m2(畝)大田播種量在7kg至8kg。(3)播種方式:采用淺旋人工撒播方式或條播種機播種,播后及時窨透水。2.肥水管理:每667m2(畝)施肥量折施純N:15kg至16kg,P2O5:6kg至7kg,K2O:6kg至7kg,N:P2O5:K2O為1:0.35:0.35,肥料種類以有機肥和復混肥為主。要重視拔節(jié)孕穗肥的施用,用量不少于總施N量的40%。除播種后窨透水促齊苗以外,其余階段應以防水降漬為主,要及時清理內外三溝,保證排水暢通,雨后田間不積水。3.環(huán)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不得污染環(huán)境。1.收獲:5月底6月初(籽粒蠟熟期),當穗下節(jié)枯黃,應及時搶收、曬干、揚凈、貯藏。2.貯藏:在避光、常溫、干燥和有防潮設施的地方貯藏。應保持貯藏地通風、清潔、無蟲害、無鼠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發(fā)霉、有異味的物品混存。倉庫消毒、熏蒸處理所用藥劑應符合國家有關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規(guī)定。其它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執(zhí)行。1.感官特色:籽粒飽滿整齊,紅皮角質,腹溝較淺。2.理化指標:項目指標容重765g/L粗蛋白12.5%-14%出粉率67.2%-70.1%面粉白度76%-77.9%濕面筋(14%水份基)28%-33%面團吸水率60%形成時間5.5min-7.5min穩(wěn)定時間5.5min-7.5min最大拉伸阻力50-60FU延伸度180mm-185mm淀粉含量75%-77%直/支比值20-21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guī)定。附件3:永春老醋質量技術要求1.糯米:符合GB2715的規(guī)定,主要產自保護范圍內,淀粉含量不小于72%,含水量不大于12%,不變率小于3.5%,不完善率小于6%,具有糯米正常色澤和氣味,無霉變。2.紅曲米:符合GB4926的規(guī)定,糖化率不小于1200mg/g.h,酒精度不小于15%(v/v),顏色呈暗紅色,具有紅曲米特有香氣,無染雜,發(fā)酵均勻、完整。3.水:釀造用水應取自保護范圍內的地下水,應符合GB5749的規(guī)定。糯米→浸泡→蒸煮→冷卻→紅曲糖化酒精發(fā)酵→液態(tài)醋酸發(fā)酵→陳釀→調兌→成品1.紅曲糖化酒精發(fā)酵:紅酒發(fā)酵周期需保證30天以上;紅酒發(fā)酵用水必須是取自保護范圍內的地下水;紅酒發(fā)酵的酒精度控制在10%(V/V)至12%(V/V)之間。2.陳釀:(1)溫度控制:陳釀房溫度控制在18℃至26℃之間。(2)陳釀時間:按陳釀時間不同分為四級,其中特釀級5年以上,精釀級4年以上,優(yōu)釀級3年半以上,佳釀級3年以上。(3)添加物:在陳釀過程中,根據需要可添加按特定工藝炒制的米烏(≤4.0%)、芝麻(≤0.5%)、白糖(≤3.0%)等添加物。1.感官特色:項目要求色澤棕褐或棕紅色香氣具有液態(tài)發(fā)酵永春老醋特有的酯香味,無其他不良氣味滋味入口柔和,稍有甜味,不澀,無雜味體態(tài)澄清,允許有微量沉淀2.理化指標:項目指標特釀級精釀級優(yōu)釀級佳釀級總酸(以乙酸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