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附含期中測試卷_第1頁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附含期中測試卷_第2頁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附含期中測試卷_第3頁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附含期中測試卷_第4頁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附含期中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冊超全整理新教科版四上科學知識點全冊超全整理新教科版四上科學知識點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總結第一單元聲音第1課時聽聽聲音1.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鳥語花香。2.周圍的聲音可以分為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人類生產(chǎn)生活發(fā)出的聲音。3.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特點,描述聲音的詞匯有高低、強弱、悅耳、動聽、刺耳、難聽、嘈雜等。4.聲音有高低強弱的變化。第2課時物體怎樣發(fā)出聲音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2.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fā)出聲音,只有讓物體振動才能產(chǎn)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就會停止。(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變形,但沒發(fā)聲。只有撥動橡皮筋,使它振動,才會發(fā)聲)3.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產(chǎn)生波紋,這說明音叉振動了。4.音叉是一種發(fā)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5.振動是指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6.吹豎笛時,豎笛發(fā)出悅耳的聲音,是因為豎笛中的空氣在振動。7.人的發(fā)聲器官是聲帶。當我們發(fā)聲時,聲帶變緊,并快速振動,產(chǎn)生聲音。聲帶越緊,發(fā)出的聲音越高。第3課時聲音是怎樣傳播的1.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chǎn)生振動,物體振動時也會引起它周圍的物質振動,并通過這些物質,把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2.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我們不能聽到鬧鐘的聲音是因為玻璃罩內沒有空氣,鬧鐘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無法通過空氣傳播出來。3.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到的聲音比不貼在桌面上更強。4.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水面上會產(chǎn)生波紋,將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發(fā)出聲音,是因為音叉還在振動,而且引起它周圍的水也在振動。5.聲音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條件,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都能傳播。但是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情況是不樣的。固體傳聲的本領最強,氣體傳聲的本領最弱。6.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不能互相通話,聽不到聲音,必須要使用電子通信設備。7.“土電話"是通過拉緊的棉線傳播聲音的。8.聲音的傳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第4課時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我們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2.耳朵的結構及作用。耳朵的結構作用耳廓收集聲音耳道傳遞聲波到中耳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聽小骨振動傳遞到內耳耳蝸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聽覺神經(jīng)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3.我們能夠聽到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信號。大腦接受聽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4.“聽診器”是通過連接著的膠管把聲音傳播到耳朵里的。5.鼓膜很薄而且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產(chǎn)生振動。6.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減少有害的聲音,對于保護我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鼓膜破了,不會聽到聲音,但如果大腦聽覺神經(jīng)等出現(xiàn)問題,也有可能聽不到聲音。7.噪音對人的傷害是因為聲音過高過強,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護裝置。8.保護我們聽力的方法:遠離噪聲、控制物體發(fā)聲、阻斷噪聲的傳播。9.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聲音對鼓膜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10.如果將手放在耳后,并朝向聲音發(fā)出的方向,這是增大耳廓,從而我們聽到的聲音會更加清楚。第5課時聲音的強與弱1.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單位:分貝(dB)。2.要讓同一個鼓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可以通過輕輕敲擊和用力敲擊來改變鼓發(fā)出聲音的強弱,輕輕敲擊鼓面振動幅度小,聲音就弱,用力敲擊鼓面振動幅度大,聲音就強。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把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4.輕輕撥動鋼尺,尺上下振動的幅度小,發(fā)出的聲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動的幅度大,發(fā)出的聲音強。5.用不同的力量撥動拉開一樣長的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用力越小橡皮筋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6.耳朵離聲源越遠.鼓膜的振動幅度越小,聽到的聲音就弱;耳朵離聲源越近,鼓膜的振動幅度越大,聽到的聲音就強。第6課時聲音的高與低1.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的。物體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單位:赫茲(Hz)。2.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時,鋼尺伸出桌面越短,發(fā)出的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越長,發(fā)出的聲音越低。3.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4.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彈撥,橡皮筋拉得越緊,聲音就越高,拉得越松,聲音就越低。5.振動的物體有粗有細,粗與細比較,細的聲音越高。6.擊打長短不同釘子時,釘子越短,發(fā)出的聲音越高。7.樂器中能發(fā)出高低不同聲音的有鋁片琴,口琴等。8.我們可以將聲音高低的變化音調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高、較高、較低、低。第7課時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1.選定一種弦樂器,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粗,聲音越低。2.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動,使弦振動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使弦振動的部分越長,音高越低。3.我們常見的樂器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是靠弦的振動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4.樂器的弦撥動時會發(fā)出聲音,用手按住就沒有聲音。第8課時制作我的小樂器1.制作我的小樂器,可以從粗細、長度、高矮來調試不同的音。2.制作材料:大小樣的七個瓶子、水、金屬棒、音高標簽。制作過程(1)依次在七個瓶子中從少到多裝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屬棒敲擊瓶子。(2)在各個瓶子上貼上音高標簽。(3)用金屬棒彈奏簡單樂曲。3.小常識:(1)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2)振動的物體有松有緊,(如:橡皮筋)緊的聲音高,松的聲音低。(3)當橡皮筋拉得一樣長時,用力撥聲音就強,輕輕撥聲音就弱。(4)振動的物體有粗有細,(如:琴弦)細的聲音高,粗的聲音低。(5)振動的物體有長有短,(如:釘子)短的聲音高,長的聲音低。(6)振動的物體有大有小,(如:碗)小的聲音高,大的聲音低。4.聲音的分類。(1)樂音:通常指那些動聽的,令人愉快的聲音,它的波形是有規(guī)律的。(2)噪聲:通常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它的波形是雜亂無章的。從環(huán)保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樂音也可能成為噪音。5.聲能夠傳遞能量和信息。(1)隆隆的雷聲----下雨。(2)爆竹升天,震耳欲聾。(3)聽鐵軌傳聲----判斷火車的遠近。(4)聽蜜蜂飛行的聲音----判斷是否采蜜回來。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第1課時感受我們的呼吸1.我們可以通過鼻子和胸腔運動感受到呼吸。2.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等。3.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子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4.吸氣流程:空氣→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部呼氣流程:人體不需要的氣體→肺部→支氣管→氣管→咽喉→鼻腔→體外5.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6.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呼吸。7.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養(yǎng)料所必需的原料。這兩種氣體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第2課時呼吸與健康生活1.我們體內所有的細胞都需要空氣中的氧來維持生命,從空氣中吸入的氧氣可以幫助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2.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3.我們的呼吸平靜時一般為每分鐘20次左右,人在睡覺中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是最少的。4.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做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這就是為什么在鍛煉時,我們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5.經(jīng)常參加體有鍛煉,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6.運動前和運動后,我們的呼吸會發(fā)生變化。運動前呼吸次數(shù)比較少,運動后呼吸次數(shù)都變多。第3課時測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一般情況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較小。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更強。2.肺活量是人體發(fā)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深吸一口氣,吹響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時間會比較長些。3.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毫升,有些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4.可以用排水法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會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5.用肺活量測量袋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會使塑料里的氣體越多,塑料袋越大。6.增加肺活量最顯著的方法是多參加體育活動。7.肺活量測量袋的使用方法。(1)展開測量袋。(2)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3)肺部氣體全部呼出后,收緊通氣管,避免空氣跑出。(4)讀取鼓起的測量袋上的最大數(shù)值,單位為毫升,這是測量得出的肺活量。第4課時一天的食物1.除了呼吸之外,飲食也是我們從外界攝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動。2.根據(jù)吃食物的時間不同,我們所吃的食物種類也不同,可以分為熟食和生食。還可以分為植物類食物和動物類食物。3.給食物分類或利用統(tǒng)計表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認識了解食物。第5課時食物中的營養(yǎng)1.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通常分為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臘食纖維。2.淀粉是糖類的重要成員之一,它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滴碘酒的地方變?yōu)樗{色,說明這種食物含有淀粉。3.檢驗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的方法。(1)先用食用油在紙上涂抹,出現(xiàn)油跡并不會消失,這是食物中存在脂肪的證據(jù)。(2)再用其他食物在紙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跡與食用油的油跡比較,如果接近,就說明食物中含有脂肪。4.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jié)身體機能的作用。5.把食物放在白紙上擠壓、滑動,白紙上留下了油漬,說明這種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為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點燃食物,燃燒后會有焦臭味,說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6.尋找食物中營養(yǎng)成分的實驗。實驗名稱:食物中的營養(yǎng)實驗器材:面包、植物油、肉、花生實驗步驟:(1)在面包上滴兩滴碘酒。(2)將植物油在紙上劃一道痕跡。接著用肉和花生在紙上劃出痕跡。面包變成了藍色。實驗現(xiàn)象:植物油、肉、花生都在紙上劃出了半透明油跡。實驗結論:面包里含有淀粉,肉和花生中含有脂肪。7.含有淀粉的食物:土豆、面包、饅頭、大米、玉米、山藥等。8.含有脂肪的食物:花生、大豆核桃、肉、瓜子、奶油制品。第6課時營養(yǎng)要均衡1.“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營養(yǎng)配比的參考標準,“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告訴我們,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種類?!爸袊用衿胶馍攀硨毸毕乱粚邮澄锏氖秤昧恳笥谏弦粚拥氖秤昧?。2.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夠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yǎng)。3.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獲取營養(yǎng)。如果營養(yǎng)獲取不均衡,會影響到身體健康。4.一天分早餐,中餐,晚餐。5.除了呼吸之外,飲食是我們從外界獲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動。6.有些營養(yǎng)成分難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檢驗,這時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會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7.谷物類、油脂類食物分別含有糖類和脂肪,可以給我們提供能量。8.奶制品、豆類、魚蝦類和蛋類等含有蛋白質,可以支持我們的生長發(fā)育。9.蔬菜和水果類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讓我們保持健康。10.膳食營養(yǎng)的原則。(1)葷素搭配。(2)粗細糧搭配。(3)每日吃適當?shù)男迈r水果和蔬菜。(4)運動量大時,需要多吃含糖類食物,補充能量。(5)手指脫皮、口腔潰瘍時,需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第7課時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1.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yǎng)料和能量,這一過程叫作消化。2.口腔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之一??谇粚κ澄锏某醪较?,是由舌頭、牙齒、唾液共同完成的。但作用各不相同:(1)牙齒切磨。(2)舌攪拌。(3)唾液潤濕。3.牙齒的分布和排列。4.牙齒的作用。名稱顆數(shù)門齒8用來切割食物犬齒4用來撕碎食物臼齒20用來咀嚼食物5.我們說的大牙是牙齒最后面的可以咀嚼的牙齒-臼齒。6.舌能夠將食物在口腔中進行傳送和攪拌,這樣能夠讓食物被牙齒充分的切割磨碎,讓唾液充分和食物混合。7.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體內消化。8.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所以,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9.把一塊饅頭或一些米飯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別咽下,過一會兒口中覺得有點甜,因為饅頭、米飯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成為糖類,所以感覺有點甜。10.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義。11.經(jīng)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第8課時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1.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會進入人體內部的其他消化器官。2.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3.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名稱作用口腔牙齒將食物磨碎,與唾液混合食道傳送食物至胃胃儲存和攪拌食物,吸收一些營養(yǎng)小腸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腸儲存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生成糞便4.用透明塑料管模擬食道工作,用塑料袋裝上水和熟蔬菜揉擠模擬胃的工作。5.食物在我們體內經(jīng)過的旅程長約9米,歷時約24小時。第三單元運動和力第1課時讓小車運動起來1.我們提水感到水桶對手有向下的拉力;背書包對肩部有向下的壓力。2.重力就是把物體拉向地面的力。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等,這些運動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3.小車運動起來的距離:從啟動到停止后這一段的距離。4.拉力的大小用墊圈的個數(shù)表示。5.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就對物體用力,要想使靜止的物體運動的更快,就對物體用更大的力。6.拉力是小車運動中的動力。擔心小車掉下去用手擋住,手就是小車的阻力。7.拉力太小小車不會動,拉力達到一定程度,靜止小車開始運動起來,在小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第2課時用氣球驅動小車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2.充氣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chǎn)生動力。3.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反沖力運動的。4.氣球越大,小車運動得越遠;氣球越小,小車運動得越近。5.反沖力使小車向前運動,對小車施加一個相反方向的反沖力,小車會向相反的方向運動。6.吹起的氣球里噴出氣體的方向是口朝向的方向,這就是推力。上升的氣球受到的力是氣球口相反的方向,這就是反沖力。7.要使氣球驅動小車行駛的更遠,就用大氣球和粗噴管。第3課時用橡皮筋驅動小車1.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chǎn)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2.當橡皮筋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后彈力消失。3.衣褲松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4.把橡皮筋圈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轉動車輪,將橡皮筋的一端纏繞在車軸上,松開轉動車輪的手,車輪就會轉動。5.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橡皮筋的彈力,而且小車行駛的方向和橡皮筋纏繞的方向相反。6.小車運動方向與橡皮筋在小車車軸上纏繞方向有關。7.橡皮筋的圈數(shù)越多,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越長,行駛速度越快,小車行駛距離越遠;纏繞的圈數(shù)越少,產(chǎn)生的彈力越小,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越短,行駛速度越慢,小車行駛距離越近。8.用力越大,橡皮筋被拉伸的越長。9.彈力產(chǎn)生的原因。(1)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時產(chǎn)生的。(2)彈力是物體恢復形狀的一一種力。第4課時彈簧測力計1.科學技術上則統(tǒng)一規(guī)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1?!?00克的力)2.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大小的一種工具。3.彈簧測力計使用方法。(1)檢查指針是否在0位置。(2)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shù)量。4.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5.彈簧測力計的組成。6.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的重力時,物體重力大,受到的拉力就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就大;物體的重力小,受到的拉力就小,測力計的讀數(shù)就小。7.自制測力計時,在橡皮筋自然下垂時,確定出0位置,掛一個1牛的鉤碼時,確定出1牛的刻度,掛2個1牛的鉤碼時,確定出2牛的刻度,以此類推。掛最多的鉤碼不能超過橡皮筋的最大彈力限度,不能超出硬紙板的長度。第5課時運動與摩擦力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有滾動和滑動兩種方式。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知識清單科學3.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4.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的重量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5.物體間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運動時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6.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利的,有時是有害的。當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減小它。7.我們走路、汽車行駛時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這時摩擦力是有利的;機器運轉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損,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玩滑板車,滑板車前進時,滑板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有害的,阻礙滑板車前進,而鞋子與車板之間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能使人穩(wěn)穩(wěn)地站在滑板車上。8.自行車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做成花紋。需要減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后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9.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有:鞋底花紋、汽車輪胎花紋、臺階上的條紋、雨雪天氣鋪地毯、把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等。10.生活中減小摩擦力的有:滑冰鞋、旅行箱下裝有小輪子、懸浮列車、把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等。第6課時運動的小車1.通過敲擊實驗和撞擊實驗來找能量。2.快速敲擊音叉振動幅度大,發(fā)出的聲音強。3.坡度越大,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4.坡度越小,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慢,力量越小。5.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6.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fā)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些化學物質中。第7課時設計制作小車(一)1.設計制作的一般流程。(1)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么,用途是什么,具體要求是什么。(2)制定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制訂最優(yōu)方案。(3)實施方案:團隊協(xié)作,根據(jù)方案加工制作,匯報展示。(4)評估與改進:根據(jù)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2.制作小車的要求。(1)車身長度不超過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氣球作動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3.制作小車的材料。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4.制訂方案時注意事項。(1)繪制設計圖時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它的結構。標注主要部分的尺寸。(2)充分考慮小車的動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第8課時設計制作小車(二)1.根據(jù)設計圖制作小車的步驟。(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試。2.匯報、測試的內容。(1)匯報設計思路。(2)展示設計圖。(3)介紹組裝流程。(4)測試小車。3.設計小車用橡皮筋或氣球做動力,行駛路程足夠長。4.增大小賽車的動力和運動時間的方法。(1)可以增加橡皮筋的長度和纏繞圈數(shù)。(2)用大氣球、長氣球等。5.用橡皮筋做動力的小車,為了克服輪子打滑,輪子可以粗糙一點,車子稍重點。6.如果氣球小車沒有打滑問題,車身越輕越好,可以用泡沫塑料當車板。第一單元問答題小結1.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什么是振動?答: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3.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一定會發(fā)出聲音?為什么?答:不一定,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fā)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能使物體發(fā)生。4.怎樣使聲音停止?答:如果使物體停止振動發(fā)生就會馬上停止。5.聲音是向哪個方向傳播的?答:聲音也有向四面八方傳播的。6.聲音是怎樣傳播的?答: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chǎn)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的。7.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答:物體的振動帶動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可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信號。大腦接收到聽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8、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什么有關請詳細說明?答: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9、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什么有關請詳細說明?答: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的,振動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10、影響琴弦音高的因素有哪些?答: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緊,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松,越粗聲音越低。11、聲音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的?答: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chǎn)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的。12、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有什么變化?怎樣解釋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有關系嗎?答:鬧鐘不會發(fā)出聲音,因為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環(huán)境中不能傳播聲音。13、宇航員在太空中工作時,為什么需要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溝通呢?答: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必須要使用無線電設備。14、醫(yī)生用的聽診器是怎樣工作的呢?答:聽診器上的那層膜振動后,橡皮管里的空氣也隨之振動,最后導致耳塞振動,傳入醫(yī)生的耳朵里。第二單元知識點問答題總結1、為什么運動時呼吸會加快?答;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的次數(shù)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時多的氣體。2、為什么運動時心跳會加快?答: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氣,心跳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液。3、參與呼吸的器官有哪些?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膈肌4、如何增大肺活量?肺活量增大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好處?答: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大肺活量;肺活量大意味著呼吸系統(tǒng)功能好,能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能夠參與比較大的體能活動。5、面對多鐘多樣的食物,我們可以根據(jù)什么分類?分成哪幾類?答:根據(jù)食物的來源可以分成植物類食物和動物類食物;根據(jù)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據(jù)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6、豐富的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yǎng)成分呢?答: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7、我們如何簡單的辨別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答:(1)食物上滴上碘酒變成藍色,說明含有淀粉;三單元運動和力問答題1、怎樣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答:提供動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有阻力使運動的物體靜止。2.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有什么關系?答:墊圈數(shù)量越多,拉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越快,墊圈數(shù)量越少,拉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越慢。3.什么是反沖力?答: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4.氣球是怎樣使小車向前運動的?答;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chǎn)生和噴氣相反的反沖力,小車就是在這個反沖力的推動下向前運動的。5.怎樣改進可以使小車行駛得更遠?答:使用更大的氣球,用較粗的噴管,安裝多個氣球,減輕小車的重量等,使小車獲得更大的動力。6.哪些物體是靠反沖力運動的?答;節(jié)日燃放的煙花,噴氣式飛機,火箭等。都是靠反沖力運動的。7.什么叫彈力?答: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chǎn)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8.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的距離有什么關系?答:用橡皮筋作為動力的小車,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shù)越多,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寓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shù)越少,產(chǎn)生的彈力越小,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9.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什么?答:(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2)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中數(shù)量。10.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還有彈力?人們能用它做什么?答:跳板、健身球、撐桿和海綿墊、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射箭,拉力器,皮球,衣服上的松緊帶,自行車的坐墊等都用到了彈力。11.什么叫摩擦力?答: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12.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答:增大摩擦力:汽車輪胎上的花紋、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鞋底上的花紋減少摩擦力:自行車車軸處加潤滑油、機器各部件的車軸處安裝滾珠軸承、在拉鏈上涂蠟油。13.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答: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快,行駛的距離越遠,具有的能量越小,速度越慢,行駛的距離越近。14.設計小車的步驟:(1)、明確問題(2)、制定方案(3)、實施方案(4)、評估與改進選詞填空總結呼吸器官模擬器彈簧測力計結構示意圖消化器官結構示意牙齒結構示意圖耳朵結構示意圖四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訓練卷A教科版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食物所含的營養(yǎng)中,___________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會發(fā)出聲音,只有讓它___________才行,振動停止,聲音就會馬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體吸入最多空氣后,呼出去空氣的量。根據(jù)食物的來源,可以把食物分為___________食物和___________食物。人耳分為___________、中耳、___________三部分。把人體吸進去的氣體和呼出來的氣體相比較,會發(fā)現(xiàn)呼出的氣體中___________(填“氧氣”或“二氧化碳”,下同)增多,___________減少。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把一種食物放在白紙上擠壓,如果在白紙上留下了油漬,說明這種食物里面含有()。A.蛋白質B.脂肪C.淀粉2.我們將手放在耳后,并朝著聲音發(fā)出的方向。這是為了增強耳中()的作用。

A.鼓膜B.耳道C.耳郭3.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支音叉,我們觀察到()。

A.聲音的高低不同B.聲音的強弱不同4.觀察一塊豬肉,發(fā)現(xiàn)它分三層,第一層是較硬的

豬皮,第二層是白色的肉,第三層是紅色的肉,如

右圖所示。其中,脂肪比較豐富的是()。A.豬皮B.白色的肉C.紅色的肉5.在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尺子伸出桌面越長,振動(),音高()A.越慢越低B.越快越高C.越慢越高6.小明在今年的肺活量檢測中,發(fā)現(xiàn)肺活量達到了1200毫升,他想要繼續(xù)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A.堅持鍛煉B.多吃各種蔬菜C.多睡覺7.向暖水瓶中倒水時,聲音會隨水位的上升()。

A.越來越高B.越來越低C.不會改變8.發(fā)生齲齒的主要原因是()。

A.偏食、營養(yǎng)不良B.牙齒發(fā)生畸形C.口腔不潔,有細菌存在9.在實驗中,抽掉玻璃鐘罩內的空氣使鈴聲慢慢變弱,證明了()。

A.空氣不能傳播聲音B.空氣能傳播聲音

C.聲音的傳播與空氣無關10.我們唱歌能發(fā)出聲音,是因為()。

A.聲帶在振動B.空氣在振動C.嘴唇在振動實驗探究題(共36分)(12分)在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上,古琴曲《高山流水》展示了中國藝術的獨特氣韻,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古琴發(fā)聲的奧秘吧!

(1)古琴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琴弦___________產(chǎn)生的。

(2)如果使用相同的力從細弦到粗弦依次彈撥琴弦,聲音的變化是___________,我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一根琴弦發(fā)出較強的“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