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帶答案詳解)_第1頁
必修二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帶答案詳解)_第2頁
必修二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帶答案詳解)_第3頁
必修二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帶答案詳解)_第4頁
必修二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帶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密度密度/(g?cm-3)0.791.443.1沸點/C78.538.459(14分)醇與氫鹵酸反應是制備鹵代烴的重要方法。實驗室制備1一溴丁烷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下:碎賣片NaBr+HSOHBr+NaHSO①TOC\o"1-5"\h\z244△CH-OH+HBr”CH-Br+HO②49492可能存在的副反應有: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脫水生成烯和醚,Br-被濃硫酸氧化為Br2等。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熔點/C沸點/C密度/g?cm-3正丁醇—89.53117.250.811—溴丁烷—112.4101.61.28TOC\o"1-5"\h\z實驗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反應加熱時的溫度不宜超過100°C,較好的加熱方法是圓底燒瓶中碎瓷片的作用;。裝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B中進水口為(填“a”或“b”)口。實驗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為。氫溴酸與濃硫酸混合加熱發(fā)生氧化還原的化學方程式為。加熱A的目的是,F接橡皮管導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H、溴乙烷和溴蒸汽,防。圖中C中的導管E的末端須在水面以下,其原因。將C中的餾出液轉(zhuǎn)入錐形瓶中,邊振蕩邊逐滴滴入濃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雜質(zhì),使溶液分層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層,經(jīng)硫酸處理后的溴乙烷轉(zhuǎn)入蒸餾瓶,水浴加熱蒸餾,收集到35?40C的餾分約10.0g。①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須;②從乙醇的角度考慮,本實驗所得溴乙烷的產(chǎn)率。制備操作中,加入的濃硫酸必須進行適當稀釋,其目的(填字母序號)。a.減少副產(chǎn)物烯和醚的生成b.減少Br2的生成3.c.減少HBr的揮發(fā)d水是反應的催化劑三乙酸甘油酯是種優(yōu)良的溶劑、定香劑和增塑劑.實驗室制備三乙酸甘油酯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及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3)反應結(jié)束后,將反應混合物中1-溴丁烷分離出來,應采取蒸餾操作得到較純的1—溴丁烷,蒸餾裝置除了用到3CE3COOE-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錐形瓶,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fHjOE仁HiOE濃£誥5CHjCOOCE:i一?CHjCOOiH-SEjO△CHjCOOCE:(4)將反應結(jié)束后得到的混合物經(jīng)過蒸餾操作得到較純的1—溴丁烷的產(chǎn)物中,可能含有的雜質(zhì)主要是(5)將1—溴丁烷產(chǎn)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chǎn)物在(填“上層”、“下層”或“不分層”)。(6)某實驗小組制取1—溴丁烷時,向圓底燒瓶中加入7.4g正丁醇,13.0gNaBr和足量的濃硫酸,最終制得1—溴丁烷9.6g,則1—溴丁烷的產(chǎn)率是(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2.(14分)實驗室用乙醇、濃硫酸和溴化鈉反應來制備溴乙烷,其反應原理和實驗的裝置如下(反應需要加熱,圖中省去了加熱裝置):H2SO4(濃)+NaBrANaHSO4+HBrf,CH3CH2OH+HB^^^CH3CH2Br+H2O。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見下表:實驗步驟:乙醇溴乙烷溴狀態(tài)無色液體無色液體深紅色液體水攪拌器溫度計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密度/g?cm-3沸點/C水中溶解性甘油921.2636290(分解)溶乙酸601.0492118溶三乙酸甘油酯2181.1596258不溶器步驟1.在500mL反應器中加入200g冰醋酸,92g甘油和100mL苯,開動攪拌器,慢慢從插溫度計口加入3mL濃硫酸后,緩緩加熱并回流1h,停止加熱.22密度/密度/C1.26590.7921.0888水溶性微溶互溶不溶I合成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步驟2.用5%碳酸鈉溶液洗滌,再用水洗滌,最后加入無水氯化鈣.步驟3.先進行常壓蒸餾收集75?85°C餾分.步驟4.將常壓餾分再進行減壓蒸餾,收集128?131°C/933Pa餾分,最終得產(chǎn)品176g.步驟1先開攪拌器后加濃硫酸的目的;冰醋酸過量的目的用5%碳酸鈉溶液洗滌的主要目的;加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最后用減壓蒸餾而不用常壓蒸餾其原因本次實驗產(chǎn)率為.4.(12分)為探究苯與溴的取代反應,甲用如圖裝置I進行如下實驗:在圓底燒瓶中加入0.1mol苯甲酸和0.4mol甲醇,再小心加入3mL濃硫酸,混勻后,投入幾粒沸石,小心加熱使反應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甲裝置的作用是:;冷卻水從(填“a”或“b”)口進入.II粗產(chǎn)品的精制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現(xiàn)擬用下列流程進行精制.垃置【輩雹【1粗嚴品用試劑1洗滌操作1*有機層*水層操作2甲幕水試劑1可以是(填編號),作用.A.稀硫酸B.飽和碳酸鈉溶液C.乙醇操作2中,收集產(chǎn)品時,控制的溫度應在C左右.實驗制得的苯甲酸甲酯精品質(zhì)量為10g,則苯甲酸的轉(zhuǎn)化率為.(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將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燒瓶中,同時加入少量鐵屑,3?5min后發(fā)現(xiàn)滴有AgNO3的錐形瓶中有淺黃色的沉淀生成,即證明苯與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TOC\o"1-5"\h\z裝置丨中①的化學方程式為,.②中離子方程式為.①中長導管的作用.燒瓶中生成的紅褐色油狀液滴的成分,要想得到純凈的產(chǎn)物,可用試劑洗滌.洗滌后分離粗產(chǎn)品應使用的儀器.乙同學設(shè)計如圖所示裝置II,并用下列某些試劑完成該實驗.可選用的試劑是:苯;液溴;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硝酸銀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b中的試劑是,主要優(yōu)點是..比較兩套裝置,裝置II的6-按如圖裝置,持續(xù)通入氣態(tài)物質(zhì)X,可以看到a處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b處變藍,c處得到無色液體可用于其它實驗.5.苯甲酸甲酯是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某化學小組采用如圖裝置,以苯甲酸、甲醇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有關(guān)物質(zhì)的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熔點/C122.4-97-12.3沸點/C24964.3199.6物理性質(zhì)見下表所示:冰水(從所給物質(zhì)中選取,填代號)迅量6£山足體械石板①X可能是.A.HB.CHCHOH(g)C.NH2323D.CO和H寫出在寫出在a中所進行反應的反應方式回答下列問題:②實驗中C處U型管浸沒在冰水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實驗中,能否將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簡述理由.③該實驗裝置有一明顯缺陷,請指出:7.如圖是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有支管的試管改制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小孔,塞好石棉絨,再加入少量的鐵屑粉.填寫下列空白:漠苯混合液石棉絨A(2)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a.潤洗b干燥(4)(5)C?查漏,D儀器的名稱是.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填正確答案標號).正丁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許多種,請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正丁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1)含有與正丁醇相同的官能團;CTaOHj^ns(1)向反應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AgNCfeNaOH幾秒鐘內(nèi)就發(fā)生反應.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寫(2)定條件下能被氧化成醛.結(jié)構(gòu)簡式)(2).試管C中苯的作用是.反應開始后,觀察D和E兩試管,看到的現(xiàn)象是.(3)反應2min?3min后,在B中的氫氧化鈉溶液里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chǎn)率為9.(4(4)在上述整套裝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儀器有酒是陳的香”,就是因為酒在儲存過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實驗室我們也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問題:改進后的實驗除①步驟簡單,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現(xiàn)象明顯;③對產(chǎn)品便于觀察這三個優(yōu)點外,還有乙酯.回答下列問題:一個優(yōu)點是:(1)寫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8.正丁醛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肥西中學高二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如圖裝置合成正丁醛.發(fā)生的反應(2)濃硫酸的作用是:①如下:如下: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Na2Cr20丁CHCHCHCH0'HCHCHCHCHO3222322(4)(5)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離出來,應采用的實驗操作是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沸點/?C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實驗步驟如下:將6.0gNa2Cr20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zhuǎn)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汽出現(xiàn)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C,做此實驗時,有時還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試管里加入幾塊碎瓷片,其目的是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劑的添加劑,常溫下它是無色液體,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點131.4°C,熔點9.79°C,在E中收集90C以下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C餾分,產(chǎn)量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機溶劑.在實驗中可以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2.0g.燒瓶燒瓶a中裝有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試管d中裝有濃溴(表面覆蓋少量水).請?zhí)顚懴铝锌瞻?(5)驗證乙醇氧化產(chǎn)物的化學方法是否則容易產(chǎn)生副反應.請你寫出乙醇的這個消去反應方程式:并且該反應要求溫度迅速升高到170°C,12.(13分)正溴丁烷(CH3CH2CH2CH2Br)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工業(yè)原料。在實驗中可利用下圖裝置(加熱或夾持裝置省略)制備正溴丁烷。寫出制備1,2-二溴乙烷的化學方程式: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檢查實驗進行時試管d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瓶b中的現(xiàn)象:制備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及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NaBr+HSO=HBr+NaHSO244(5)某學生做此實驗時,使用一定量的液溴,當溴全部褪色時,所消耗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況下超1出許多,如果裝置的氣密性沒有問題,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6)c裝置內(nèi)NaOH溶液的作用是e裝置內(nèi)NaOH溶液的作用是.11.有關(guān)催化劑的催化機理等問題可以從“乙醇催化氧化實驗”得到一些認識,某教師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已省略),其實驗操作為:先按圖安裝好裝置,關(guān)閉活塞a、b、c,在銅絲的中間部分加熱片刻,然后打開活塞a、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密度/g?cm-3沸點/C水中溶解性正丁醇740.80117.3微溶正溴丁烷亠1371.27101.6難溶匕才溴化氫81——極易溶解濃硫酸:HOH+HBr49CHBr+HO492c,通過控制活塞a和b,而有節(jié)奏(間歇性)地通入氣體,即可在M處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試回答以下問題:雙氧水>(H:o2待MnoY光亮銅絲濃硫戰(zhàn)無水旨乙醇實驗步驟:在裝置A中加入2mL水,并小心加入28mL濃硫酸,混合均勻后冷卻至室溫。再依次加入18.5mL正丁醇和26g溴化鈉,充分搖振后加入沸石,連接氣體吸收裝置C。將裝置A置于石棉網(wǎng)上加熱至沸騰,然后調(diào)節(jié)為小火使反應物保持平穩(wěn)地回流。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反應液冷卻后,拆去裝置B,改為蒸餾裝置,蒸出粗正溴丁烷。請回答下列問題;儀器A的名稱是,儀器B的作用是.操作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裝置C中盛裝的液體是,其作用是.制備的粗產(chǎn)物正溴丁烷中往往含有水分、正丁醇等雜質(zhì),加入干燥劑出去水分后,再由下列操作中的(填(填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的作用:;C中熱水的作TOC\o"1-5"\h\z用:?M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從M管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從中可認識到該實驗過程中催化齊加”或“不參加”)化學反應,還可以認識到催化劑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如果撤掉酒精燈,反(填“能”或“不能”)繼續(xù)進行,其原因是.制備純凈的正溴丁烷。若制備實驗的“回流”過程中不采用“調(diào)節(jié)為小火”,仍采用大火加熱回流,則會使產(chǎn)品產(chǎn)率彳“高”或“低”),試說出其中一種原因:.b?3f是屮式(2)論):13.如圖,在左試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mL濃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搖勻.在右試管中加入5mL飽和Na2CO3溶液.按圖連接好裝(1)寫出左試管中主要反應的方程式⑷提取乙醛的裝置如圖,燒瓶中的液體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物,錐形瓶中盛放蒸餾水,加熱混合物至弗騰,(C2H4O)n分解,生成的氣體導入錐形瓶中?(5)若最終得到b?3f是屮式(2)論):13.如圖,在左試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mL濃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搖勻.在右試管中加入5mL飽和Na2CO3溶液.按圖連接好裝(1)寫出左試管中主要反應的方程式⑷提取乙醛的裝置如圖,燒瓶中的液體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物,錐形瓶中盛放蒸餾水,加熱混合物至弗騰,(C2H4O)n分解,生成的氣體導入錐形瓶中?(5)若最終得到13.6g純凈的正溴丁烷,則該實驗的產(chǎn)率是(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②若實驗過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卻,隨著蒸發(fā)的進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質(zhì)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請用化學方程式表③當錐形瓶內(nèi)導管口氣泡越來越少時,表明乙醛基本部分蒸出,實驗結(jié)束.拆除實驗裝置的第一步操作(2)加入濃硫酸的作用:⑶飽和Na?。。3的作用是:15.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和濃雛樓□①冷凝管中冷凝水的進口(填“a”或“b”).示這一現(xiàn)象:(4)反應開始時用酒精燈對左試管小火加熱的原因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C;乙醇的沸點為78.5°C;乙酸的沸點為117.9C)所需主要儀器.實驗過程中銅網(wǎng)出現(xiàn)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xiàn)象,請寫出相應的學反應方程(1)(6)實驗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14?久置的乙醛水溶液會產(chǎn)生分層現(xiàn)象,上層為無色油狀液體,下層為水溶液.據(jù)測定,上層物質(zhì)為乙醛的環(huán)狀聚合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xù)進行,說明該乙醇的氧化應是放熱反應.(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是冷卻,點是117.9C,從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乙醛水溶液),可利用如下反應:(3)反應進行一段時后,干燥試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質(zhì),它們是?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試回答下列問題:.要除去該物質(zhì),可先在(填寫字母).入燒杯中,然后設(shè)計一簡單實驗證明久置的乙醛是否被氧化(寫出簡要操作步驟、使用的試劑、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然后,再通過.(填實驗操作名稱)即可除去.16.實驗室合成環(huán)己烯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夾持及加熱部分已省略)如下:a、氯化鈉溶液b、苯c、碳酸氫鈉溶液d、四氯化碳24n(5)分離右試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為(只填名稱)當n=3時,試寫出(C2H4O).的結(jié)構(gòu)簡式物(CHO),它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分子中無醛基,乙醛的沸點是20.8C,它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氧化產(chǎn)物的沸24n(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⑴先分離混合物得到SO)「,基本方法是:將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打開活塞,將下層液體放昆合液中加入(CHO)nCHO+熱量.24n24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發(fā)生的反應如下:XajCrjO7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H謂O丄A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實驗步驟:1、[合成]:在a中加入20.00g純環(huán)己醇及2小塊沸石,冷卻攪動下緩慢加入1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C。2、[提純]:將反應后粗產(chǎn)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5%Na2CO3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CaCl2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CaCl2。再進行蒸餾最終獲得12.30g純環(huán)己烯?;卮鹣铝袉栴}:裝置b的名稱是。加入沸石的目的。本實驗中最容易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并。本實驗分液所得產(chǎn)物應沸點/C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實驗步驟如下:將6.0gNa2Cr2O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zhuǎn)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汽出現(xiàn)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C,在E中收集90C以上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C餾分,產(chǎn)量2.0g?;卮鹣铝袉栴}:TOC\o"1-5"\h\z實驗中,能否將NaCrO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227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熱后發(fā)現(xiàn)未加入沸石,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從倒出(填“上口”或“下口”)。提純過程中加入NaCO溶液的目的是23加入無水CaCl2的作用是本實驗所得環(huán)己烯的產(chǎn)率…實際產(chǎn)量(產(chǎn)率=理論產(chǎn)量X100%)17.(9分)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ks5u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D儀器的名稱是。將正丁醛粗產(chǎn)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層(填“上”或“下”)。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C,其原因是。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chǎn)率為%。18.(10分)制備無水乙醇的實驗原理:由于乙醇95.6%、水4.4%組成一種混合物,常壓下,它有一定的沸點(78.17C),這個沸點低于水的(100C)也低于純乙醇的沸點(78.3C),所以只靠簡單蒸餾酒精,所得乙醇純度最高只能達到95.6%尚含有4.4%的水.如果要得到含量較高的乙醇,在實驗室中常用的簡便方法是加人生石灰回流(回流是在一個可以加熱的反應容器中,把液體加熱使受熱轉(zhuǎn)化生成的蒸氣通過冷凝器冷凝又回流到原容器的操作.見圖甲),回流之后再蒸餾,可得99.5%的乙醇,通常稱為無水乙醇.如果要得到純度更高的絕對乙醇(含乙醇99.95%),則還要用金屬鈉進行處理,借以除去最后微量的水份。圖甲實驗步驟::取干燥的250mL圓底燒瓶一只,加入95%乙醇100mL和小塊生石灰30g,振搖后用橡皮塞塞緊,放置過夜。在燒瓶口裝上回流冷凝管,管口接一支氯化鈣干燥管(裝置見圖甲),在水浴上加熱回流1至2小時,稍冷,取下冷凝管,改裝成蒸憎裝置(如圖乙),再放在熱水浴中蒸憎,把最初蒸出的5mL憎出液另外回收,然后用烘干的吸濾瓶作為接受器,其側(cè)管接一支氯化鈣干燥管,使其與大氣相通,蒸至無液滴出來為止,量取所得乙醇的體積,計算回收率。請回答;為什么回收或蒸憎時都要裝上氯化鈣干燥管?為了防止回流系統(tǒng)外部濕氣侵入,有人用塞子把冷凝管上端塞緊,這樣做為什么不行?無水氯化鈣常用作吸水劑,如用無水氯化鈣代替氧化鈣投入酒精中,放置過夜,然后不經(jīng)過濾,進行本實驗制取乙醇是否可行,為什么?一般用干燥劑干燥有機物時,在蒸憎前應先過濾,但用氯化鈣制備無水乙醇時,為什么可不過濾,留在瓶中一起蒸憎?為什么最初蒸出的5mL憎出液另外收集,它的純度是否已達99.5%?試卷答案試卷答案理論上應該生成理論上應該生成18.72gCH3CH2Br,由此可求出產(chǎn)率為53.4%]重視雙基復習.1.(1)直形冷凝管;水浴加熱;防止暴沸;防止倒吸;(2)abc;(3)蒸餾燒瓶、酒精燈;⑷水;(51.(1)直形冷凝管;水浴加熱;防止暴沸;防止倒吸;(2)abc;(3)蒸餾燒瓶、酒精燈;⑷水;(5)下層;(6)70%;3.(1)防止局部濃硫酸濃度過大,造成有機物脫水炭化;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動,提咼甘油的轉(zhuǎn)化率;(2)除去產(chǎn)品的硫酸、乙酸;除去有機物中的水份;(3)防止常壓蒸餾溫度過高導致產(chǎn)品分解;(4)80.7%.試題竝折:(H買驗無直中僅叢a捷亙彩辟蘇:反頤醐的湛匪不避期過1閭9,為槎啟很覺琨均勻.采用水需加也.圓底燒陋中器瓷片可以附止暴黑,澳化莖極感潛于水,錢置中國扣湖斗可淑防止劇唳,故答當劃直形冷閩奮水浴加斑晦止器閑陽止倒吸:(?)根據(jù)題目所提斟區(qū)倍息知,濃碣嚴可便髯腔水生咸蜒和賊:可期Hr筑跟單舫業(yè):糧皈鶴烏擲容液櫓融會啟規(guī)醞號鞅KBr的揮集所以弦磴廉應稱軽,故選北燈⑶羯啟丫懈了用到祎閒營、溫度計、牛角富趕輒還需妾的玻務(wù)儀務(wù)有離聯(lián)瓶?酒穡燈.欲答柑】因林的禰點為4加匚與1-澆丁烷的摂近「所以潯到的產(chǎn)物中可誰舍目母?抜善黑均:祐【考點】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有機物的合成.【專題】實驗分析題;實驗評價題.【分析】本題以酯化反應的原理為載體,利用乙酸和甘油酯化得到三乙酸甘油酯的實驗流程,主要考查的是結(jié)合濃硫酸的性質(zhì)配制反應混合液,根據(jù)平衡理論通過增加冰醋酸的量提高甘油的利用率,反應后的混合物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除去催化作用的硫酸溶液和過量醋酸溶液,有氯化鈣吸水干燥粗產(chǎn)品,最后采用減壓蒸餾的方法得到產(chǎn)品,利用原子守恒可計算產(chǎn)率,據(jù)此解答;(1)因濃硫酸有脫水性,攪拌可稀釋均勻,避免產(chǎn)生炭化現(xiàn)象,利用平衡的理論,增大一種反應物的量可提高另種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1-漠丁烷的密度大干水的密度.因底1-漠丁烷在下足.故答富為丄下層-(6)7.4g1一丁醇(CH3CH2CH2CH2OH)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1.3.0gNaBr可生成溴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是

(2)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存在催化作用的硫酸和過量的醋酸,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氯化鈣有吸水性,加入可13g13g除去混有的水;=0.126mol,反應中溴化氫過量,則理論上生成1-溴丁烷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質(zhì)量是0.1molx137g/mol103g/mol=13?7g,而最終制得1一溴丁烷9.6g,則1一溴丁烷的產(chǎn)率是誥x100%=70%。

(3)三乙酸甘油酯在高溫下可能會分解,因此蒸餾時不能常壓高溫蒸餾;(4)92g甘油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理論制得的三乙酸甘油酯也是1mol,可結(jié)合其質(zhì)量計算產(chǎn)率.92g/mol【解答】解:(1)濃硫酸有強氧化性,先開攪拌器后加濃硫酸可防止局部濃硫酸濃度過大,造成有機物脫水炭化;酯2.化反應可逆反應,增大乙酸的量,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動,提高甘油的轉(zhuǎn)化率,2.(1)(2分)防止暴沸b(由下往上充入冷凝水才能把冷凝管充滿)故答案為:防止局部濃硫酸濃度過大,造成有機物脫水炭化;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動,提咼甘油的轉(zhuǎn)化率;(2)(2分)平衡壓強(1分),使?jié)饬蛩犴樌蜗拢?分)(2)用5%碳酸鈉溶液洗滌催化作用的硫酸和過量的乙酸,利用氯化鈣的吸水性除去有機物中的水份,故答案為:除(3)(2分)2HBr+H2SO4(濃)=SO2什Br2+2H2O去產(chǎn)品的硫酸、乙酸;除去有機物中的水份;(4)((4)(5分)加快反應速率(1分),蒸餾出溴乙烷(1分)SO2(1分)防止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或引起

(3)為避免三乙酸甘油酯在高溫下的分解,采用減壓蒸餾,故答案為:防止常壓蒸餾溫度過高導致產(chǎn)品分解;中毒,1分)(5)(1分)冷卻并減少溴乙烷的揮發(fā)案為:80.7%.(6(6)(2分)①檢漏(1分)②53.4%(1分)[解析:加入的10mL乙醇質(zhì)量為7.9g,由CH3CH2OH?CH3CH2Br,

【點評】本題參照教材酯化反應的原理合成三乙酸甘油酯并涉及混合物的分離提純,基礎(chǔ)考查,難度不大,建議學生4.2Fe+3Br—2FeBr,2*3、/■'■;Br-+Ag+—AgBr&;(2)導氣,冷凝回流;(3)與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防止倒吸;cci4或錄丿;可以控制反應進行;避免雜質(zhì)干擾;防止污染空氣.【考點】苯的性質(zhì).【專題】實驗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質(zhì)實驗,掌握反應的原理、各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題的關(guān)鍵.5.I冷凝回流;b;11(1)B;洗去苯甲酸甲酯中過量的酸;199.6;73.5%.【考點】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有機物的合成;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的基本方法選擇與應用.【專題】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題;創(chuàng)新題型.【分析】本題是利用酯化反應的原理探究以苯甲酸、甲醇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操作過程可參考教材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操作,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可利用原子守恒結(jié)合物質(zhì)的量為基本單位計算理論產(chǎn)量,據(jù)此解答.【分析】(1)溴與鐵反應生成溴化鐵,苯和液溴在溴化鐵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氫;溴離子與銀離子生成了¥1有機物易揮發(fā),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根據(jù)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化銀沉淀;11(1)由流程圖可知,操作1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苯甲酸;(2)長導管讓揮發(fā)出來的溴單質(zhì)冷凝,防止對產(chǎn)物的干擾;(3)反應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紅褐色油狀液滴,可用NaOH溶液試劑洗滌,讓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zhì),再進行分液;(4)支管是短進短出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裝置;B中要除去Br2,b中試劑為苯或四氯化碳.(2)操作2采取蒸餾的方法,將苯甲酸甲酯與甲醇、水分離,由苯甲酸甲酯的沸點可知應收集沸點199.6°C的餾分;(3)令苯甲酸的轉(zhuǎn)化率為a,根據(jù)關(guān)系式C7H6O2?C8H8O2中質(zhì)量定比關(guān)系列方程計算.762882【解答】解:I有機物易揮發(fā),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根據(jù)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應從b口通入冷凝水,故答案為:冷凝回流;b;【解答】解:(1)因溴與鐵反應生成溴化鐵:2Fe+3Br2—2FeB、,苯和液溴在溴化鐵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氫:11(1)由流程圖可知,操作1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苯甲酸,應選擇碳酸鈉溶液,故答案為:B;洗去苯甲酸;Br-+Ag;Br-+Ag+=AgBr^;故答案為:2Fe+3Br2—2FeBr3,(3)0.1mol苯甲酸的質(zhì)量為0.1molx122g/mol=12.2g,令苯甲酸的轉(zhuǎn)化率為a,則:甲酯中過量的酸;C6H6+Br2漠化敘C6H5Br+HBr;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r-+Ag+—AgBrd,甲酯中過量的酸;操作2采取蒸餾的方法,將苯甲酸甲酯與甲醇、水分離,由苯甲酸甲酯的沸點可知應收集沸點199.6C的餾分,故應控制溫度199.6C,故答案為:199.6;反應為放熱反應,長導管讓揮發(fā)出來的溴單質(zhì)冷凝,防止對產(chǎn)物的干擾,即長導管的作用為導氣,冷凝回流,故答案為:導氣,冷凝回流;C7H6O2?C8H8O2(3)反應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紅褐色油狀液滴,可用NaOH溶液試劑洗滌,讓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zhì),再進行122136分液,12.2gxa10g故答案為與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所以,122:12.2ag=136:10g,解得a=73.5%,故答案為:73.5%.!;可以控制反應進行;避免雜質(zhì)干擾;防止污染空氣.使所得到的乙醛氣體冷凝液化缺少尾氣處理裝置解答:解:(1)苯和液溴在催化劑條件下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反應方程式為O+Br2催化劑.O—珈+HBr,考點: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分析:①向a中持續(xù)通入氣態(tài)物質(zhì)X,可以觀察到石棉絨上黑色粉末變成紅色固態(tài)物質(zhì),同時c處的U型管中有無色故答案為:O+聰珈+HBr液體生成,說明該氣體具有還原性,同時生成在無色液態(tài)的物質(zhì),但不可能是水,對照選項可短為乙醇,寫出乙醇溴苯中的溴易揮發(fā),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汽;該反應中有溴化氫生成,溴化氫溶于水得到氫溴酸,氫溴酸是酸性物質(zhì),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氫溴催化氧化的方程式;②冰水可以使反應產(chǎn)物液化;酸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淀溴化銀,所以觀察D和E兩試管,看到的現(xiàn)象是D管中變紅,E管中出現(xiàn)淺黃色沉③乙醛有毒,容易污染空氣,需要使用尾氣處理裝置.淀,解答:解:①向a中持續(xù)通入氣態(tài)物質(zhì)X,可以觀察到石棉絨上黑色粉末變成紅色固態(tài)物質(zhì),同時c處的U型管中有故答案為:吸收Br蒸汽.D管中變紅,E管中出現(xiàn)淺黃色沉淀;無色液體生成,說明該氣體具有還原性,但不可能是水,對照選項可知X為乙醇,乙醇在通作催化劑時,可以被氧氣溴苯是有機物,氫氧化鈉溶液是無機物,所以溴苯和氫氧化鈉溶液不互溶,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氧化為乙醛,反應的方程式為:CHCHOH+CuO仝CHCHO+HO+Cu,3232故答案為:B;CHCHOH+CuO仝CHCHO+HO+Cu;3232②反應生成乙醛,易液化,U型管浸沒在冰水中可使所得到的乙醛氣體冷凝液化,在B中的氫氧化鈉溶液里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底層出現(xiàn)油狀液體,故答案為:底層出現(xiàn)油狀液體;(4)當兩端壓力發(fā)生壓力變化時,液體會產(chǎn)生倒吸現(xiàn)象,因為倒置的漏斗下口很大,液體上升很小的高度就有很大故答案為:使所得到的乙醛氣體冷凝液化;的體積,上升的液體的本身的壓力即可低償壓力的不均衡.因此由于上部還有空氣隔離,液體不會倒吸入上端的細管③從C中出來的氣體有乙醛,乙醛有毒,應有尾氣處理裝置,道,所以具有防倒吸作用的儀器有F,故答案為:F;故答案為:缺少尾氣處理裝置.(5)溴化氫溶于水能得到氫溴酸,溴和水反應也可得到氫溴酸,如果沒有C裝置,無法判斷該反應中是否有溴化氫點評:本題考查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為高頻考點,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乙醇的組成、結(jié)構(gòu)及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明確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7.1.+HBr生成;苯溶解了溴,除去的溴的干擾,所以能判斷該反應有溴化氫生成,故答案為:除去Br2的干擾.點評:本題考查了苯的取代反應實驗,考查的知識點有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產(chǎn)物的判斷、蒸汽的成分及性質(zhì),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注意苯能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和溴水不反應.8.2.3.4.5.吸收Br蒸汽D管中變紅,E管中出現(xiàn)淺黃色沉淀底層出現(xiàn)油狀液體F除去Br的干擾.1.不能,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熱,容易發(fā)生迸濺傷人.分液漏斗c直形冷凝管4.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促使反應正向進行,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考占:n考占:n八、、?苯的性質(zhì).(CH)CHCHOH32251%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考點: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分析:(1)苯和液溴在催化劑條件下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溴苯中的溴易揮發(fā),非極性分子的溶質(zhì)易溶于非極性分子的溶劑,據(jù)此分析苯的作用;該反應中有溴化氫生成,溴專題:實驗設(shè)計題.'分析:(1)不能將NazC^溶液加到濃硫酸中,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容易發(fā)生迸濺;氫溶于水得到氫溴酸,氫溴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氫溴酸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淀溴化銀;(2)根據(jù)裝置圖可知儀器的名稱;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第一項操作是檢漏;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第一項操作是檢漏;溴苯是有機物,不溶于氫氧化鈉溶于,且密度大于氫氧化鈉溶液;(4)倒置漏斗或球形干燥管能防止溶液倒吸;(4)根據(jù)題目所給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沸點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溫度保持在90?95°C,既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溴化氫溶于水能得到氫溴酸,溴和水反應也可得到氫溴酸.(5(5)根據(jù)條件(1)含有與正丁醇相同的官能團,即有醇羥基,(2)—定條件下能被氧化成醛,說明羥基連在CH(4)根據(jù)導管伸入液面下可能發(fā)生倒吸分析;上,據(jù)此寫出符合條件的正丁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5)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實際廣量⑹設(shè)正丁醛的理論產(chǎn)量為Xg,根據(jù)關(guān)系式C4H100?(4叩列計算出理論產(chǎn)量,根據(jù)產(chǎn)率」里論產(chǎn)量X100%計算.(6)液體加熱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解答:解:(1)酯化反應的本質(zhì)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解答:解:⑴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能將"&2解答:解:⑴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能將"&2見0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容易發(fā)生迸濺傷人,故答案為:不能,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熱,容易發(fā)生迸濺傷人;(2)B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D儀器的名稱直形冷凝管,故答案為: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水,該反應方程式為:濃硫酸CHCOOH+CHCHOH、'CHCOOCH+HO,332八3252—、‘濃硫酸故答案為:CHCOOH+CHCHO^^CHCOOCH+HO;332八3252(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第一項操作是檢漏,故選c;(4)根據(jù)題目所給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沸點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溫度保持在90?95°C,既可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故答案為:保證正丁醛及時蒸出,促使反應正向進行,又可盡量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5)根據(jù)條件(1)含有與正丁醇相同的官能團,即有醇羥基,(2)—定條件下能被氧化成醛,說明羥基連在CH2(2)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需濃硫酸作催化劑,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故答案為:催化劑;吸水劑;(3)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目的是中和揮發(fā)出來的乙酸,使之轉(zhuǎn)化為乙酸鈉溶于水中,便于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fā)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得到酯;上,則符合條件的正丁醇的同分異構(gòu)體為(ch3)2CHCH2OH,故答案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答案為:(理)2CHCH20H;(6)設(shè)正丁醛的產(chǎn)率為x,則正丁醇的利用率為x,根據(jù)關(guān)系式,CH0?CHO4104874724xg2g解得:x=X100%=51%,故答案為:51%.點評:本題考查有機化學實驗、反應原理、基本操作、化學計算等,難度不大,注意計算中正丁醇的轉(zhuǎn)化率等于正醛的產(chǎn)率,注意對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掌握9.1、3、4、濃硫酸CHCOOH+CHCHOH.「CHCOOCH+HO3323252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倒吸5、分液6、防止暴沸2、催化劑吸水劑考點:乙酸乙酯的制??;實驗裝置綜合.(4)導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導管要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發(fā)生倒吸,故答案為:倒吸;(5)分離乙酸乙酯時先將盛有混合物的試管充分振蕩,讓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揮發(fā)出來的乙酸,使之轉(zhuǎn)化為乙酸鈉溶于水中,溶解揮發(fā)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靜置分層后取上層得乙酸乙酯,故答案為:分液;(6)液體加熱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故答案為:防止暴沸.點評:本題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備,題目難度中等,注意理解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以及酯化反應的機理,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理解能力及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0.1、3、CH3cH20^^CH2=CH2f+H202、CH=CH+Br—CHBrCHBr22b中水面會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會上升,甚至溢出①乙烯流速過快,未完全發(fā)生加成反應、②實驗過程中,成乙醚;6、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C02、S02等酸性氣4、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co2、S02等酸性氣體5、乙烯和濃硫酸的混合液沒有迅速達到170C,發(fā)生副反應生吸收HBr和Br等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專題:實驗設(shè)計題.專題:實驗設(shè)計題.考點: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分析:(1)酯化反應的本質(zhì)為酸脫羥基,醇脫氫,該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為可逆反應;專題:實驗設(shè)計題.(2)濃硫酸起到了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3)飽和碳酸鈉溶液與乙酸反應除去乙酸、同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分析:(1)乙醇在濃硫酸做催化劑、脫水劑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必須注意反應溫度;乙烯與液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依據(jù)當d堵塞時,氣體不暢通,則在b中氣體產(chǎn)生的壓強將水壓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C中的氫氧化鈉可以和制取乙烯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氣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根據(jù)乙烯與溴反應的利用率減少的可能原因進行解答;反應剩余的溴化氫、溴等有毒,能夠污染大氣,需要進行尾氣吸收,用e吸收.考點: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分析:(1)A中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B是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C是加熱乙醇得到乙醇蒸氣進入M;解答:解:(1)乙醇在170°C時發(fā)生消去生成乙烯,溫度必須是170°C,反應方程式:CH3CH2OH害罷]理=理f+H2O,故答案為:CHCHOHCH=CHf+H0;32ITOC222乙烯與液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學方程式為:CH=CH+Br-CHBrCHBr;22222故答案為:CH=CH+Br-CHBrCHBr;22222試管d發(fā)生堵塞時,b中壓強不斷增大,會導致b中水面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甚至溢出,故答案為:b中水面會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會上升,甚至溢出;裝置C中盛有氫氧化鈉可以和制取乙烯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氣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故答案為: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co2、S02等酸性氣體;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能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和水;銅絲做催化劑,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和乙醇反應又生成銅,M管中銅網(wǎng)黑、紅交替出現(xiàn);催化劑參加反應過程,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溫度;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如果撤掉酒精燈,反應能繼續(xù)進行,說明反應是放熱反應;乙醇被氧化為乙醛,依據(jù)醛基檢驗方法進行設(shè)計實驗,可以利用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檢驗.MnO?解答:解:(1)A中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022H20+02f;B是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C是加熱乙醇得到乙醇蒸氣進入M,Mn02故答案為:2H2022H20+02f;干燥氧氣(或吸收氧氣中的水);C中熱水使D中乙醇變?yōu)檎魵膺M入M中參加反當溴全部褪色時,所消耗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況下超過許多的原因可能是乙烯發(fā)生(或通過液應;溴)速度過快,導致大部分乙烯沒有和溴發(fā)生反應;此外實驗過程中,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沒有迅速達到170溴)速度過快,導致大部分乙烯沒有和溴發(fā)生反應;此外實驗過程中,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沒有迅速達到170C會(2)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能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和水,所以f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0H+02獸2獸2理伽°+2叩,故答案為:2CHCH0H+0早2CHCH0+2H0;3故答案為:2CHCH0H+0早2CHCH0+2H0;322八32生副反應生成乙醚;裝置c中氫氧化鈉溶液作用是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C02裝置c中氫氧化鈉溶液作用是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C02、S02等酸性氣,該反應中剩余的溴化氫及反應副產(chǎn)物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中,金屬銅作催化劑,真正和乙醇反應起到氧化作用的是氧化銅,實驗過程中銅網(wǎng)出現(xiàn)黑溴單質(zhì)等有毒,會污染大氣,應該進行尾氣吸收,所以裝置e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等氣體,防止色,是由于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為2Cu+0;△=2CuO,銅網(wǎng)由黑色變成紅色是由于乙醇和氧化大氣污染,銅反應生成銅,反應的方程式為CHCHOH+Cu^CHCHO+Cu+H0,3232在反應前后,實際上銅參加反應,只是在初始反應中大氣污染,銅反應生成銅,反應的方程式為CHCHOH+Cu^CHCHO+Cu+H0,3232在反應前后,實際上銅參加反應,只是在初始反應中故答案為:吸收乙烯氣體中含有的匹、S02等酸性氣,吸收HBr和Br2等氣體,防止大氣污染.作反應物,在最終反應中作生成物,從表面上看沒有參加反應,加熱說明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溫度,點評:本題考查了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溴乙烷的制取方法,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溴乙烷的制取原理、反應裝答案為:受熱部分的銅絲交替出現(xiàn)變黑、變紅的現(xiàn)象;參加;溫度;選擇及除雜、提純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撤掉酒精燈,反應仍進行,是因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滿足反應所需溫度,故答案為:能;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能維持反應繼續(xù)進行;選擇及除雜、提純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撤掉酒精燈,反應仍進行,是因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滿足反應所需溫度,故答案為:能;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能維持反應繼續(xù)進行;(1)(2)MnOo2H02H(1)(2)MnOo2H02H0+0f;干燥氧氣(或吸收氧氣中的水);C中熱水使D中乙醇變?yōu)檎魵膺M入M中參加反應;22222CHCH0H+02CHCH0+2H0;322A32(5)乙醇被氧化為乙醛,乙醛含有醛基,具有還原性,能被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因此驗證乙醇氧化產(chǎn)物的化學方法是:實驗結(jié)束后,卸下裝置F中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新制的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觀察試受熱部分的銅絲交替出現(xiàn)變黑、變紅的現(xiàn)象;參加;溫度;管壁上有光亮的銀鏡生成,或取少量的氧化產(chǎn)物于試管中,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觀察有紅色的沉淀生成,受熱部分的銅絲交替出現(xiàn)變黑、變紅的現(xiàn)象;參加;溫度;管壁上有光亮的銀鏡生成,或取少量的氧化產(chǎn)物于試管中,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觀察有紅色的沉淀生成,(4)能;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能維持反應繼續(xù)進行;故答案為:實驗結(jié)束后,卸下裝置(4)能;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能維持反應繼續(xù)進行;故答案為:實驗結(jié)束后,卸下裝置F中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從中取出少許溶液做銀鏡反應實驗[也可使之與新制CuCu(0H)2懸濁液反應],來證明乙醛的生成.實驗結(jié)束后,卸下裝置F中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從中取出少許溶液做銀鏡反應實驗[也可使之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來證明乙醛的生成.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性質(zhì)的實驗驗證方法和實驗設(shè)計,主要是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產(chǎn)物判斷和檢為:CHCOOH+CHCHOH^^^mCHCOOCHCH+HO?3323232,驗,注意:催化劑實際上在反應中參加反應,只是在初始反應中作反應物,在最終反應中作生成物,從表面上看沒有濃磅酸故答案為:chcooh+chchoh、chcoochch+ho;參加反應,題目難度中等.12.圓底燒瓶(1分)冷卻、回流(1分)防止暴沸(1分)NaOH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吸收逸出的HBr,防止其污染空氣(1分)d(2分)低(1分)大火,副反應多或產(chǎn)物逸出較多(合理答案即可,2分)332厶3332厶3232濃硫酸有吸水性,促進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濃硫酸能加快反應速率,所以濃硫酸作催化劑;故答案為:催化劑、吸水劑;碳酸鈉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應吸收乙酸,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難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便于分層;故答案為: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本實驗反應開始時用小火加熱,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同時由于反應物乙酸、乙醇沸點較低,小火加熱防止反應物為來得及反應而揮發(fā)損失,液。5)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與碳酸鈉溶液分層,且處于碳酸鈉溶液的上面,因此分離的方法為液。(3)正溴丁烷中含有正丁醇雜質(zhì),這兩種液體是相互溶解的有機物只能采用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分液,所用儀器為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分液漏斗;如果采用大火加熱回流時,在較高的溫度下會發(fā)生很多其他的副反應,如濃硫酸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氧化性更分液,所用儀器為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分液漏斗;強,可能會把乙醇等有機物氧化,正丁醇和正丁烷的沸點都比較低,易逸出等都會使產(chǎn)率降低。在飽和碳酸鈉上層產(chǎn)生有特殊香味的無色液體為乙酸乙酯,故密度小于水,故答案為:小.(5)m(CHOH)=18.5mLX0.80g?cm(5)m(CHOH)=18.5mLX0.80g?cm-3=14.8g4914.(1)把上層的油狀液體(CH0)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24nn(CHOH)=0.2mol49CHOH+HBr49濃硫酸CHBr+HO4921mol1mol(2)取少量下層水溶液,滴加石蕊試液,如果溶液呈紅色,說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0.2mol0.2molCH應Jm(CHBr)=27.4g49(4)①b;產(chǎn)率=13.6g/27.4g=49.6%【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在化學實驗中基本的化學實驗儀器的使用,在試驗中尾氣吸收時吸收劑的選擇,物質(zhì)分離的chcho+hso324先撤出導管,(濃)^2C;+SOf+3H0;22以免發(fā)生倒吸;方法,還考查到了實驗誤差的分析和產(chǎn)率的計算,本題的綜合性較強。濃磅酸13.(1)chcooh+chchoh-chcoochch+ho;332厶3232解:(1)根據(jù)分液時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下層從下口放出,所以分液將下層液體放入燒杯中,然后把上層的油狀液體(CHO)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答案為:把上層的油狀液體(CHO)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24n24n催化劑、吸水劑;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加快反應速率,同時防止反應物為來得及反應而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