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纖機的介紹與使用課件_第1頁
熔纖機的介紹與使用課件_第2頁
熔纖機的介紹與使用課件_第3頁
熔纖機的介紹與使用課件_第4頁
熔纖機的介紹與使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熔纖機的產(chǎn)品介紹與使用2013.7.280目錄使用概況KL-280產(chǎn)品介紹

光纖接續(xù)的過程和步驟熔接機視頻教學光纖的基本概念1吉隆KL-280單芯光纖熔接機熔纖機,執(zhí)熔機,國產(chǎn)熔接機首選基隆280單芯熔接機,熔接機,國產(chǎn)熔接機適用光纖SM(單模),MM(多模),DS(色散位移)光纖,NZDS(非零色散位移,即G.655光纖)熔接機類型單芯熔接機包層外徑80to150μm被覆光纖直徑100to1000μm光纖切割長度8-16mm,

被覆光纖直徑250μm,16(標準)

或8-16mm(選用),被覆光纖直徑250μm-1000μm平均接續(xù)損耗0.02dB(SM),0.01dB(MM),0.04dB(DS)、0.04dB(NZDS)熔接時間

9

秒(標準SM)回波損耗>60dB熔接程序12組工廠預置,188組用戶設(shè)置估計損耗可用接續(xù)損耗存儲5000組最新接續(xù)結(jié)果,每組3項參數(shù)產(chǎn)品介紹2光纖接續(xù)的過程和步驟1)開剝光纜,并將光纜固定到盤纖架上。

常見的光纜有層絞式、骨架式和中心束管式光纜,不同的光纜要采取不同的開剝方法,剝好后要將光纜固定到盤纖架。

2)分纖將光纖穿過熱縮管。將不同束管、不同顏色的光纖分開,穿過熱縮管。熔接完成后,可以用熱縮管保護光纖熔接頭。3)打開熔接機電源,選擇合適的熔接方式。熔接機的供電電源有交流和直流兩種,要根據(jù)供電電源的種類來合理開關(guān)。我們知道,CATV使用的光纖有常規(guī)型單模光纖和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工作波長也有1310nm和1550nm兩種,所以我們要根據(jù)系統(tǒng)使用的光纖和工作波長來選擇合適的熔接方式。

4)制備光纖端面。光纖端面制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接續(xù)質(zhì)量,所以在熔接前,必須首先做合格的端面。用專用的剝線工具剝?nèi)ネ扛矊?,再用沾用酒精的清潔麻布或棉花在裸纖上擦試幾次,使用精密光纖切割刀切割光纖,對0.25nm(外涂層)光纖,切割長度為8mm-16mm,對0.9mm(外涂層)光纖,切割長度只能是16mm。

4光纖接續(xù)的過程和步驟5)放置光纖。將光纖放在熔接機的V形槽中,小心壓上光纖壓板和光纖夾具,要根據(jù)光纖切割長度設(shè)置光纖在壓板中的位置,并正確地放入防風罩中。

6)接續(xù)光纖。按下接續(xù)鍵后,光纖相向移動,移動過程中,產(chǎn)生一個短的放電清潔光纖表面,當光纖端面之間的間隙合適后溶接機停止相向移動,設(shè)定初始間隙,熔接機測量,并顯示切割角度。在初始間隙設(shè)定完成后,開始執(zhí)行纖芯或包層對準,然后熔接機減小間隙(最后的間隙設(shè)定),高壓放電產(chǎn)生的電弧將左邊光纖熔到右邊光纖中,最后微處理器計算損耗并將數(shù)值顯示在顯示器上。如果估算的損耗值比預期的要高,可以再次放電,放電后熔接機仍將計算損耗。

7)移出光纖并用加熱器加固光纖。打開防風罩,將接機同時存貯熔接數(shù)據(jù)。其中包括:熔接模式、數(shù)據(jù)、估算損耗等。將光纖從熔接機上取出,再將熱縮管放在裸纖中心,放到加熱器中加熱,完畢后從加熱器中取出光纖。操作時,由于溫度很高,不要觸摸熱縮管和加熱器的陶瓷部分。

8)盤纖并固定。將接續(xù)好的光纖盤到光纖收容盤上,固定好光纖、收容盤、接頭盒、終端盒等,光纖熔接完成。

9)光纖熔接機的易損件為放電的電極,每個廠家提供的建議也不同,但基本上是放電4000到5000次的樣子就要更換電極了.或是自己做一下處理,重新打磨,但是長度會發(fā)生變化,相應的熔接參數(shù)也會做出修改才行

5產(chǎn)品圖片網(wǎng)址:光纖熔接過程教程6。。。。。

光纖模塊只有短波(SX)、長波(LX)和超長波(ZX)之分,沒有單模多模之分!只有光纖才分單模多模!

短波光纖模塊:發(fā)光口大,傳輸距離近

長波和超長波光纖模塊:發(fā)光口小,傳輸距離遠

多模光纖:纖芯直徑大,傳輸距離近

單模光纖:纖芯直徑小,傳輸距離遠

短波模塊-單模光纖-短波模塊:不可行!因為短波模塊的發(fā)光口大于單模光纖的纖芯直徑,部分光信號無法進入光纖

長波模塊-多模光纖-長波模塊:一般可行,因為長波模塊的發(fā)光口小于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所有光信號能夠進入光纖。但傳輸距離受多模光纖限制,只有幾百米,而且本人見過連通性不穩(wěn)定甚至連不通的情況!

長波模塊-多模光纖-短波模塊:不可行!兩端波長必須相同!

如果傳輸距離較遠,必須選擇長波模塊-單模光纖-長波模塊!

1)、光纖接頭各符號的含義:

A)、FC:常見的圓形,帶螺紋光纖接頭

B)、ST:卡接式圓形光纖接頭

C)、SC:方型光纖接頭

D)、PC:微凸球面研磨拋光

光纖的基本概念8E)、APC:呈8度角并作微凸球面研磨拋光

F)、光纖長度規(guī)格有:6m、10m、15m、20m、25m、30m、35m、

45m、55m、70m、80m、100m。

2)、常見光纖接頭:

A)、FC/PC:圓形光纖接頭/微凸球面研磨拋光

B)、SC/PC:方型光纖接頭/微凸球面研磨拋光

C)、FC/APC:圓形光纖接頭/面呈8度角并作微凸球面研磨拋光

D)、MT-RJ:方型、一頭雙纖、收發(fā)一體

E)、LC:LC型光接口是收發(fā)分離結(jié)構(gòu),因此每一個LC型光接口需要配置2

PCS一端是LC型接頭的光連接器。======================================================================光纖多模和單模的區(qū)別

光纖的基本概念9最主要的差別:

多模光纖多用于傳輸速率相對較低,傳輸距離相對較短的網(wǎng)絡(luò)中,如局域網(wǎng)等,這類網(wǎng)絡(luò)中通常具有節(jié)點多,接頭多,彎路多,而且連接器、耦合器的用量大,單位光纖長度使用光源個數(shù)多等特點,使用多模光纖可以有效的降低網(wǎng)絡(luò)成本。單模光纖多用于傳輸距離長,傳輸速率相對較高的線路中,如長途干線傳輸,城域網(wǎng)建設(shè)等。

光纖分類方式有幾種,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分: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50~62.5μm,包層外直徑125μm,單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8.3μm,包層外直徑125μm。光纖的工作波長有短波長0.85μm、長波長1.31μm和1.55μm。光纖損耗一般是隨波長加長而減小,0.85μm的損耗為2.5dB/km,1.31μm的損耗為0.35dB/km,1.55μm的損耗為0.20dB/km,這是光纖的最低損耗,波長1.65μm以上的損耗趨向加大。由于OHˉ的吸收作用,0.90~1.30μm和1.34~1.52μm范圍內(nèi)都有損耗高峰,這兩個范圍未能充分利用。80年代起,傾向于多用單模光纖,而且先用長波長1.31μm。

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MultiModeFiber):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shù)字信號的頻率,而且隨距離的增加會更加嚴重。例如:600MB/KM的光纖在2KM時則只有300MB的帶寬了。因此,多模光纖傳輸?shù)木嚯x就比較近,一般只有幾公里。

光纖的基本概念10多模光纖中,模式色散與模內(nèi)色散是影響帶寬的主要因素。PCVD工藝能夠很好地控制折射率分布曲線,給出優(yōu)秀的折射率分布曲線,對漸變型多模光纖(GIMM),可限制模式色散而得到高的模式帶寬。

全系統(tǒng)帶寬達到一定程度時,同樣也受到模內(nèi)色散的制約,尤其在850nm處,多模光纖的模內(nèi)色散非常大。一些國際標準給出的多模光纖在850nm處的色散系數(shù)為-120ps/(nm·km),而PCVD多模光纖的色散值介于-95~-110ps/(nm·km)。======================================================================

上圖中均為光連接器,常見的是FC(俗稱圓頭)、SC(俗稱方頭)和LC。

光纖的基本概念12FC型又分為FC/FC和FC/PC(APC)型,前一個FC是FerruleConnector的縮寫,表明其外部加強件是采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后面的FC表明接頭的對接方式為平面對接,PC是PhysicalConnection的縮寫,表明其對接端面是物理接觸,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結(jié)構(gòu),APC和PC類似,但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是斜8度球面,指標要比PC好些。目前電信網(wǎng)常用的是FC/PC型,F(xiàn)C/APC多用于有線電視系統(tǒng)。一般寫成FC或PC均是指FC/PC光連接器。

SC型其外殼采用模塑工藝,用鑄模玻璃纖維塑料制成,呈矩型;插頭套管(也稱插針)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為金屬開縫套管結(jié)構(gòu),其結(jié)構(gòu)尺寸與FC型相同,端面處理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緊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銷閂式,不需旋轉(zhuǎn)頭。常用于在數(shù)據(jù)工程中使用。一般SC型均指SC/PC。

LC光纖連接器采用模塊化插孔(RJ)機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針和套桶的尺寸是普通SC,F(xiàn)C等尺寸的一半。LC常見于通信設(shè)備的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

光纖的基本概念13光纖的基本概念上圖是各種光連接器與之對應的適配器,也稱法蘭盤,用在ODF架上,供光纖連接。FC/PC和SC法蘭盤一般價格在10-15元/個左右。

該圖為FC/PC型光纖跳纖(非正規(guī)叫法是雙頭尾纖),英文名為PATCHCORD即兩頭帶光纖連接器的軟光纖,用于設(shè)備至ODF架的連接以及ODF架之間的跳接。光跳線顏色為黃色,表示單模跳纖。

14FC型雙頭尾纖

SC型雙頭尾纖

光纖的基本概念16ST型雙頭尾纖

光纜尾纖

光纖的基本概念17光纜尾纖

特點:

采用高質(zhì)量的二氧化陶瓷插芯;

光纖外徑可選擇¢0.9mm.¢2.0mm.¢3.0mm;

有FC、SC、ST等型號供選擇;

光纖長度可按用戶要求業(yè)做;

主要技術(shù)指標:

插入損耗:≤0.3db;

回波損耗:PC≥40db,UPC≥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