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_第1頁
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_第2頁
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_第3頁
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_第4頁
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心理問題疾病的自我識別第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健康WHO提出:健康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處于完好的狀態(tài)。三分之二的疾病發(fā)生和人的生活方式有關綜合性醫(yī)院中三分之二的疾病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第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并不意味著不會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因為健康的適應需要對于世界感知,而感知往往會帶來痛苦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心情有所成就,面向未來心態(tài)完整,抗御應激有自主,能認識自己需要什么真實理解客觀現(xiàn)實,有同情和共感是客觀環(huán)境的主人能工作,能愛,能玩,也能解決問題隨便做什么都能適可而止

第三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健康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整個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愉快健康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學業(yè),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事業(yè),幸福溫暖的家庭生活,積極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輕松愉快的業(yè)余生活------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心身互相影響第四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衛(wèi)生問題WHO統(tǒng)計:10%的人患有各種心理障礙全國至少5000萬心理障礙患者抑郁癥、焦慮癥、成癮行為、人格障礙------識別和治療率低自殺、心態(tài)失衡等極端事件常見諸報端1999年“高層動員會”: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第五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疾病的層次1心理疾病不良心理狀態(tài)心理問題第六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疾病的層次2精神病:分裂癥、躁狂癥、偏執(zhí)性精神病---情緒障礙:抑郁、焦慮、恐懼、強迫、疑病---性格障礙和性心理障礙心理生理障礙:厭食癥、失眠癥、性功能---其他第七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病特征現(xiàn)實檢驗能力損害—幻覺、妄想等自知力缺乏—沒有病感精神分裂癥第八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抑郁焦慮恐懼強迫疑病心理創(chuàng)傷第九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抑郁癥1994年美國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17.1%,男性為12.7%,女性為21.3%。2003年再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終生患病率為16%

。中國5-9%。抑郁癥也是高致殘性疾病,可導致一個病人喪失平均35.2天/年的社會功能。10-15%抑郁癥患者會實施自殺。第十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抑郁癥1.對日?;顒訂适d趣、無愉快感;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xù)疲勞;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4.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nèi)疚感;5.聯(lián)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6.反復出現(xiàn)想死之念,或有自殺行為;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8.食欲不振、或食欲減退、體重明顯下降;或食欲增加、體重明顯增加;9.性欲明顯減退。第十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全球自殺率第十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中國自殺率:23/100000每年自殺死亡人數(shù):287000占所有死亡人數(shù)3.6%在15-34歲人群中為首位死亡原因(19%)女性比男性高25%大量自殺發(fā)生在農(nóng)村青年女性城市上升,農(nóng)村下降第十三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各國自殺率美國:1981年11.5;1998年10.4(/10萬)

男性18.7,女性4.4;白人/黑人:2/1低于1/10萬的國家:Syria,Egypt,Lebanon高于40/10萬的國家:多為前蘇聯(lián)最高(60/10萬):匈牙利第十四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焦慮急性慢性第十五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恐懼癥社交恐懼場所恐懼特定恐懼第十六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強迫癥終身患病率:2-3%行為:反復清洗、檢查等思維:污染、傷害、禁忌等過于追求完美,不能承受不確定性。第十七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疑病反復陳述軀體癥狀,不斷要求給予醫(yī)學檢查,無視反復檢查的陰性結果,不管醫(yī)生關于其癥狀并無軀體基礎的再三保證。軀體化接受身體出問題第十八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障礙:心理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事件后3-6個月內(nèi)發(fā)生想象,做夢,或創(chuàng)傷事件的閃回;回避可提示創(chuàng)傷事件的線索;遺忘了創(chuàng)傷事件的重要方面;暴露于創(chuàng)傷事件的情境會高度警覺和焦慮;容易驚跳;注意和記憶困難;惡夢睡眠障礙;社會退縮。第十九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疾病的病因:遺傳因素遺傳易感性多基因遺傳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第二十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社會心理因素應激過程的影響:生活事件積累的,觸發(fā)的??紤]人格和成長經(jīng)歷。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理異常的判斷和同類人比較和自己過去比較是否可理解并有建設性,減少破壞性少女出走的案例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疑問:“克服障礙”和自我接納的矛盾追求健康面對缺憾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