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23頁。優(yōu)選第三講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當前2頁,總共23頁。一、經(jīng)驗管理階段特點:憑經(jīng)驗管理;師帶徒式的培訓;無固定作息時間;勞動定額不完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亞當·斯密(1723-1790):勞動成果遞減律;勞動分工?!秶徽摗罚?776)比較鐵針的兩種製造方法:手藝(Craft)--每一工人全程負責完成.工廠(Factory)--每人工人只專責一部份.他發(fā)現(xiàn)工廠法的生產(chǎn)力(productivity)提高非常多.每名工人對某一細部工作變得十分專精.把一件任務細分,然後進行分工(divisionoflabor).羅伯特·歐文:關心人的因素巴貝奇:分紅制度當前3頁,總共23頁。二、科學管理階段特點:用科學的方法提高生產(chǎn)效率。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泰勒:F·W·Taylor,1856-1915??茖W管理之父。著作:《記件工資制》,《車間管理》,《工廠管理》,《科學管理原理》(1911)。思想:勞動定額,操作標準化原理,工程流程圖,記件工資制,職能工長。當前4頁,總共23頁。泰勒所處的時代是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然而當時的管理者大多采用家長式的管理體制,導致勞資對抗嚴重,工人消極怠工現(xiàn)象處處可見,生產(chǎn)效率低下。泰勒分析了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人抱有錯誤的觀念,認為生產(chǎn)產(chǎn)量的提高只會給自己帶來失業(yè)的危險;二是管理體制的缺陷促使工人自我保護而限制自己的產(chǎn)量;三是勞動方法不科學是導致生產(chǎn)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鑒于此,泰勒提出了科學管理的目標在于:一是改進勞動方法,使用科學的勞動方法來提高勞動效率;二是克服勞資對抗,使勞資兩利。

當前5頁,總共23頁。他所提出的具體措施包括:1、建立科學的勞動過程(1)制訂工作定額他認為工人磨洋工是因為雇主對工人一天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心中無數(shù)。因此提出通過時間和動作研究的方法來合理地確定工人的工作量。例如搬運鐵塊實驗。(2)實施標準化管理為進一步提高效率,泰勒認為要實施標準化管理。即要求工人工作時采用標準的操作方法、標準的工具、材料等。其中較著名的是鐵鍬試驗,是工具標準化的典型例子。2、科學地挑選和培訓工人3、實施刺激性的差別計件工資制度4、使管理和勞動相分離。

當前6頁,總共23頁。搬鐵塊實驗鐵鍬實驗金屬切削實驗勞動定額標準化原理,動作分析記件工資制當前7頁,總共23頁。泰勒的追隨者:卡爾·巴斯:發(fā)明了計算尺亨利·甘特:甘特圖表吉爾布雷斯夫婦:Frank,效率專家;Lillian,管理的第一夫人,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女博士艾默生:對直線職能與參謀職能的區(qū)分庫克:在非工業(yè)組織中傳播效率主義當前8頁,總共23頁。Gilbreths的貢獻FrankGilbreth與其妻Lillian都信奉Taylor的科學管理學說他們對工時學(timeandmotionstudies)貢獻很多.工時學:1.把動作細分為小單元(Breakdowneachactionintocomponents).2.設法找出更好的工作途徑(Findbetterways).3.重組每一項動作(Reorganizeeachaction)他們對疲勞問題、亮度、熱度等問題都有研究.當前9頁,總共23頁。法約爾:Henry·Fayol,1841-1925。著作:《工業(yè)管理與一般管理》(1916)。思想:企業(yè)的全部活動分為六種:技術、商業(yè)、財務、安全、會計、管理。管理的五種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控制。14項管理基本原則:勞動分工、權利與責任、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領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人員的報酬、集中、等級制度、秩序、公平、人員的穩(wěn)定、人員的團結當前10頁,總共23頁。1.分工(DivisionofLabor).Fayol也注意到過度專業(yè)化的一些問題.2.權責相稱(AuthorityandResponsibility)3.命令統(tǒng)一(UnityofCommand):

onlyoneboss.4.指揮線(LineofAuthority)要清楚:

aclearchainfromtoptobottomofthefirm.5.權力集中的程度(Centralization):

thedegreetowhichauthorityrestsattheverytop.當前11頁,總共23頁。6.努力方向要統(tǒng)一(UnityofDirection):

Oneplanofactiontoguidetheorganization.7.對待員工要公正(Equity):

Treatallemployeesfairlyinjusticeandrespect.8.任用員工要有條理(Order):

Eachemployeeisputwheretheyhavethemostvalue.9.鼓勵主動創(chuàng)新(Initiative)10.紀律(Discipline):

obedient,applied,respectfulemployeesneeded.當前12頁,總共23頁。11.重視員工報酬e(RemunerationofPersonnel):

Thepaymentsystemcontributestosuccess.12.任期穩(wěn)定(StabilityofTenure):

Long-termemploymentisimportant.13.團體利益優(yōu)先於個人利益(Generalinterestoverindividualinterest14.團體精神(Espritdecorps):

Shareenthusiasmordevotiontotheorganization.當前13頁,總共23頁。韋伯:Max·Weber,1864-1920,組織理論之父。著作:《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社會組織與經(jīng)濟組織理論》。思想: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權利分為三種:神授的權利;傳統(tǒng)的權利;合理-合法的權利三種權利對應三種組織:神授的組織;傳統(tǒng)的組織;合理合法的組織理想的行政管理體制:當前14頁,總共23頁。(1)等級結構。管理者有權引導下屬的行為,有責任確保這些行為符合組織的最佳利益。等級結構是現(xiàn)代社會多數(shù)組織都具有的明顯特征,而這一特征在行政機構中尤其明顯。(2)勞動分工。實行勞動分工,明確規(guī)定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責任,并使之合理化。(3)人員的考評和培訓。人員的作用完全根據(jù)職務的要求,通過正式的考評和培訓來實行。(4)規(guī)則和文檔。一成不變的規(guī)則可以提供給組織成員一致的、公正的指導。文檔記錄為以后的評估提供依據(jù)。(5)區(qū)分所有者與管理者。管理者不是其所管轄組織的所有者,而是作為職業(yè)管理人享受固定的薪金作為報酬。

當前15頁,總共23頁。厄威克和布萊克:Lyndall·F·Urwick,Luther·Gulick。組織的八項原則:目標、相符、職責、組織階層、控制廣度、專業(yè)化、協(xié)調、明確性

管理七職能論(POSDCRB):計劃(Planning)、組織(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揮(Directing)、協(xié)調(Coordinating)、報告(Reporting)、預算(Budgeting)

當前16頁,總共23頁。三、行為科學階段在20世紀30年代,多種因素匯集在一起促成了行為科學時代的出現(xiàn)。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古典管理理論過分強調管理過程的做法,機器人式按部就班、不講人情味的組織方式,對每個勞動動作的刻意要求,都使人們感到十分厭倦。人們開始對工作中“人”的因素予以更多的注意,而霍桑實驗則引發(fā)了對行為科學的研究。這一時期主要的研究課題涉及包括人的需要、動機與激勵問題的研究,人性管理理論、群體動力學、領導行為理論、組織變革理論等。代表人物:Elton·Mayo,Roethlisberger,A·Maslow,E·Herzberg當前17頁,總共23頁。四、現(xiàn)代管理階段主要出現(xi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這一時期管理領域非常活躍,出現(xiàn)了一系列管理學派,主要有管理科學學派、系統(tǒng)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權變理論學派和經(jīng)驗主義學派等。當前18頁,總共23頁。社會系統(tǒng)學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納德(Barnard)。認為社會各級組織都是一個由相互進行協(xié)作的個人組成的系統(tǒng)。要求各級經(jīng)理在系統(tǒng)中作為相互聯(lián)系的中心,對協(xié)作的努力進行協(xié)調,以保持組織的活力。協(xié)作系統(tǒng)是由組織系統(tǒng)、物質系統(tǒng)、人的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構成的一個具體整體,這些協(xié)作系統(tǒng)是正式的組織,都包括三個要素:協(xié)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標,信息的聯(lián)系。當前19頁,總共23頁。系統(tǒng)管理學派:代表人物:卡斯特(F·E·Cast),羅森茨韋克(J·F·Rosenweig)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考察企業(yè)當前20頁,總共23頁。當前21頁,總共23頁。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西蒙(H·A·Simon),馬奇(J·G·March)觀點:管理即決策。認為決策貫穿著管理的全過程,強調決策和決策者在系統(tǒng)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有關決策的過程,決策的準則,程序化的決策和非程序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