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_第1頁
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_第2頁
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_第3頁
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_第4頁
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最近幾年來,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從2005年我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已經升值了近20%。從2009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再度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對象,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對我國施壓。則,人民幣終究該不該升值.如果升值的話,升值的速度該是多少.還應該采取什么配套政策.這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一、人民幣終究該不該升值.

就人民幣終究是該不該升值這個問題,在國內外看法完全不同。在國外,幾乎一邊倒地認為人民幣應該升值,當然也不乏對人民幣不升值表示同情和理解的,但其原因不是人民幣不該升值,而是認為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目前世界經濟失衡的問題,本質上還是認為人民幣該升值。在我國,兩種觀點都有支持者,尚未形成共識。各方關注的焦點是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可能造成的壓力,以及由此而來的對中國經濟的負面效果。日元升值的慘痛教訓為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此,我們考慮其他因素不變〔包括政府采取的其他政策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和不升值兩種情況下中國經濟的運行效果,進而答復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問題。〔一〕人民幣不升值

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則我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匯儲藏,而外匯儲藏的增加最終會導致中央銀行提供的貨幣根底相應增加,通過乘數(shù)效應就會導致貨幣供給量的成倍增加。我國近年來的經濟表現(xiàn)就是如此。

貨幣供給過大即流動性過剩的結果就是物價上漲。當然,在目前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商品價格出現(xiàn)需求拉動型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幅度也不會大。其結果,過剩的流動性就會流到資產市場上,導致資產價格劇烈上漲,最后導致資產價格泡沫。且不說資產價格泡沫是否會導致金融危機,其對企業(yè)生產本錢的影響就很大。資產價格暴漲的結果,對經濟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資產性收入大于勞動性收入,許多人辛辛苦苦勞動一年,掙的錢還趕不上房價上漲一個月給房東帶來的收入,于是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下降,這就意味著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下降,產品的平均生產本錢上升,這是不利的供給沖擊。另一方面,資產價格暴漲導致工人現(xiàn)有的勞動收入無法滿足人們的住房需求,于是人們必然會要求提高工資,這就意味著企業(yè)的生產本錢上升,這同樣是不利的供給沖擊。因此,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人民幣不升值最終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的供給沖擊,而后者則會使中國經濟陷入滯漲。

國內物價的上漲最終會侵蝕掉人民幣不升值給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帶來的價格優(yōu)勢。如果人民幣升值10%,但國內沒有通貨膨脹,假定其他因素不變且中國企業(yè)不能轉嫁本錢,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就會漲10%;而如果國內物價上漲10%,但人民幣不升值,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也會漲10%。因此,對于中國產品的國際價格來說,國內物價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具有同樣的效果?!捕橙嗣駧派?/p>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從總供求兩個方面都有影響。首先,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下降。這個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都是正確的。其次,人民幣升值會導致進口原材料和能源本錢下降。因此,人民幣升值對于中國經濟來說,是不利的需求沖擊,同時也是有利的供給沖擊。也就是說,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同時具有需求效應和供給效應。

在新的均衡下,價格水平肯定低于原來的價格水平,因為不管是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需求沖擊還是供給沖擊都有降低價格的效果;但產出水平則有可能高于原來的產出水平,也有可能低于原來的產出水平,這取決于人民幣升值的需求效應和供給效應的相對大小。假定其他條件給定,則如果人民幣升值的供給效應大于需求效應,則產出就上升,失業(yè)就下降,經濟增長率就上升;相反,如果人民幣升值的供給效應小于需求效應,則產出就下降,失業(yè)就上升,經濟增長率就下滑。一般而言,人民幣升值的需求效應大于供給效應,所以總產出應該會下降,失業(yè)會上升;但相對于不升值而言總產出下降的幅度和失業(yè)率上升的幅度應該會小一些。〔三〕小結

外匯流入過大,導致外匯儲藏增加。外匯儲藏增加,意味著我國的外匯供給增加,這就形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此時,匯率政策有兩個選擇,一是不升值,一是升值。如果升值,則我國的出口就會下降,在出口占比高達35%左右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我國經濟陷入衰退。但升值會降低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本錢,從而對我國經濟形成有利的供給沖擊。如果不升值,那就意味著中央銀行需要調控匯率,則就需要買入外匯,而買入外匯的結果就是人民幣供給增加,這就形成通貨膨脹的壓力。如果真的發(fā)生了通貨膨脹,則以人民幣標價的中國產品的生產本錢就上升,這就對中國經濟形成不利的供給沖擊;因此,即使不升值,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會因為本錢上升而上升,從而導致國際市場上對我國產品的需求量下降,同樣可能會導致我國經濟陷入衰退。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相對而言,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比較有利。不升值的話,中國經濟就會面臨不利的供給沖擊,中國經濟遲早會出現(xiàn)滯漲,也就是失業(yè)上升、物價上漲、經濟增長率下滑;而升值的話,中國經濟就同時面臨不利的需求沖擊和有利的供給沖擊,通貨膨脹率會下跌,失業(yè)率可能會上升、經濟增長率可能也會下滑,但失業(yè)率上升的幅度和經濟增長率下滑的幅度都會小于不升值的情形。因此,我國應該選擇人民幣升值。許多人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了升值對出口的抑制,卻沒有看到不升值最終一樣會導致出口的下降。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就是,要么用國內的通貨膨脹來平抑貿易順差,要么用人民幣升值來平抑貿易順差,相比之下,后者對我國要有利得多?!菜摹秤袥]有可能人民幣不升值又沒有通貨膨脹.

在上述關于人民幣不升值情形的討論中,有一個前提假設,就是假定面對外匯流入,政府不采取任何對策,任由人民幣供給隨著外匯的流入而被動增加。如果放松這個假定,又會如何呢.換句話說,有沒有一種可能,使得人民幣不升值,同時又使得中國經濟不出現(xiàn)通貨膨脹.如果可能,政府又該采取何種對策.要想到達這一目的,只有兩個方法,一是通過外匯管制政策限制外匯流入量,一是通過貨幣政策回收根底貨幣。我們分別討論二者。

外匯管制政策可以用來限制外匯流入量,但只能限制熱錢的流入,而不能限制通過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這兩個渠道流入中國的外匯,否則中國的出口也就難以為繼,正當?shù)耐鈬苯油顿Y也被限制。只要存在外匯流入中國的渠道,則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的情況下,熱錢也就會以各種合法或不合法的形式流入中國,從而抵消外匯管制的效果。不管怎么說,人民幣不升值的目標就是繼續(xù)維持出口的增長,而如果出口增長,則外匯流入自然也就會隨之增長,因此,外匯管制政策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就貨幣政策而言呢,在短期內,我國降低貨幣供給的方法有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控制信貸額度、發(fā)行央行票據三種。前二者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抑制銀行的貸款總額來抑制貨幣供給量,目的都在于調節(jié)貨幣乘數(shù)。這種政策的缺點是會影響到商業(yè)銀行的經濟效益,在利率和存款總額給定的情況下,銀行可以貸出的資金總額下降就意味著銀行的利潤下降。而我國目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高達20%了,繼續(xù)提高的空間已經很小。

發(fā)行央行票據會提高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本錢。央行票據是需要付利息的,隨著外匯流入的增加,需要發(fā)行的央行票據的規(guī)模也不斷上升,因而央行票據的利息率也會不斷上升,其結果央行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隨之增加??傆幸惶欤胄衅睋陌l(fā)行會滿足不了對沖外匯流入的需要。

綜上所述,在人民幣不升值的情況下,同時又使得中國經濟不出現(xiàn)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在短期內是存在的,但長期內做不到?!参濉橙嗣駧庞袥]有升值的可能或空間.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更有利。但是,人民幣有沒有升值的空間.如果人民幣沒有升值的空間,這樣的政策建議就沒有任何意義。實際上,對這一問題,學術界雖有爭論但分歧并不十分深刻。因為有目共睹,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提升15倍以上,人均GDP提高12倍以上,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總量已居第三位,占全球GDP比重已達7%,這就提高了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的聯(lián)系度。因而會增加世界經濟對人民幣的需求,從而增大人民幣升值空間。另一方面,在我國國內的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求關系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外匯儲藏僅僅3億美元,而現(xiàn)在已達2.4萬億美元,增加了8000多倍。我國也從開場的外匯需求遠遠大于外匯供給轉變?yōu)橥鈪R供給大于外匯需求。這些都有力地說明,在我國國內外匯市場上,外匯真實市場價格應大幅降低。二、人民幣升值的不同策略

既然人民幣升值已是不可防止,而且升值比不升值對中國經濟更有利,則下一步的問題就是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或策略選擇了。如果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可以選擇,則在選擇這一速度時,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一〕人民幣升值速度的主要決定因素

我們認為,在確定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時,應該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個。

1.企業(yè)承受能力

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影響到出口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在考慮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時,就應該考慮到出口企業(yè)的承受能力。人民幣匯率影響的是出口企業(yè)承受到的價格,因此,人民幣升值多大比例,企業(yè)承受到的產品價格就降低多大比例。由于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主要是價格優(yōu)勢,因此人民幣升值直接會影響到中國產品的出口情況。

對于出口企業(yè)來說,面對人民幣升值,當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首先,企業(yè)可以提高價格。但如前所述,中國產品的優(yōu)勢就是價格優(yōu)勢,一旦提高價格,中國產品的優(yōu)勢就減弱,出口就會下降。當然,對于中國來說,隨著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產品的本錢將會逐步上升,因此中國產品的價格優(yōu)勢的減弱是個長期趨勢。

其次,企業(yè)可以通過改善管理、降低浪費等方法來降低本錢。

第三,企業(yè)也可以通過調整要素投入組合或提高技術水平來抵消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進口機器設備變得更廉價,因此就可以通過調整要素投入組合,增加技術含量高的設備投入的方式來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本錢。同樣,人民幣升值也導致技術引進的本錢下降,因此企業(yè)就可以采用更先進的技術。

第四,企業(yè)也可以通過調整產品構造的方式來應對。如前所述,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是引進技術的本錢下降,因此中國企業(yè)就可以引進新產品,進展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用產品的技術優(yōu)勢逐步取代價格優(yōu)勢。

中國企業(yè)應對人民幣升值有著比較豐富的經歷。1997年爆發(fā)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相對于周邊國家的貨幣升值幅度至少達50%以上,但中國企業(yè)最終也走出了困境,出口持續(xù)高速增長。這說明中國企業(yè)應對人民幣升值還是有能力的。2.內需擴大的速度

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導致中國出口下降,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為了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保證經濟增長和就業(yè),擴大內需就是必須的措施。內需擴大的速度越大,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就可以越快。3.熱錢流入與資產價格泡沫

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會導致熱錢的大量流入。熱錢流入會導致人民幣供給過大,資產價格泡沫加劇。人民幣升值越慢,熱錢流入就越多,資產價格泡沫最終就越嚴重。當然,熱錢流入的多少還取決于其他因素,比方外匯管制政策等。4.政府調控人民幣匯率的能力

人民幣升值的速度還取決于政府調控人民幣匯率的能力。干預外匯市場、穩(wěn)定匯率是每個國家的政策目標之一,在匯率存在長期升值或貶值趨勢的情況下,對匯率變動速度的調控就成為一個國家短期匯率管理的目標。一般而言,只要外匯儲藏充足,政府調控匯率的能力就較強;當然,政府對匯率的調控能力還決定由其他手段,比方包括外匯管制政策在內的行政手段?!捕橙嗣駧派邓俣鹊倪x擇

人民幣升值快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一樣。人民幣升值速度越快,熱錢投機的時機就越少,資產價格泡沫就越輕,金融危機出現(xiàn)的概率就越低;當然,人民幣升值速度越快,出口企業(yè)就越難應對,中國就越難以擴大內需從而彌補出口的下降。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越低,出口企業(yè)和擴大內需就越沉著,但資產價格泡沫就可能越嚴重,金融危機出現(xiàn)的概率就越大。

人民幣升值的極端方法之一是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性宣布人民幣升值到位。比方,假定人民幣應該升值20%,則政府就可以在*個適宜的時刻宣布人民幣即刻起升值20%,甚至更高一點〔已考慮到應該有的超調〕。我國以前幾次調整匯率,采取的都是這種方法,比方1994年人民幣匯率并軌,人民幣官方匯率一下子從1美元兌5.7元調整到1美元兌8.7元。這種政策非常成功。其原因是在這次調整中,人民幣是在貶值,增加的是出口,抑制的是進口,而那時候中國對外部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度較小,因此人民幣貶值對中國企業(yè)的沖擊很小。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人民幣升值,抑制的是出口,增加的是進口,而出口占中國GDP的比重很高,因此,一步到位式的匯率調整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可能非常大。

因此,對于我國而言,最正確選擇是人民幣緩慢升值。而升值的速度主要取決于我國擴大內需的幅度。如果內需擴大不起來,則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就該低一點;如果內需擴大的很快,足以彌補人民幣升值到位后造成的出口的下降,則一步到位式的升值策略就是最正確的。則,如何擴大內需呢.三、如何擴大內需.

人民幣升值是目前我國面臨的很緊迫的問題,因此必須有能夠迅速奏效的應對措施。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控制人民幣升值的速度,這就得限制外匯流入,措施包括資本管制、外匯管制、以及貨幣緊縮以對沖外匯流入。其次得采取各種措施刺激出口以抵消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需的抑制作用。但這些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最關鍵的還是要盡快擴大內需。內需擴大的速度越快,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就可以越快,從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影響就越小。內需主要由投資和消費兩個局部構成。我們分別予以分析。〔一〕如何擴大消費.

對于這個問題,我國學術界和政界已經討論了很久,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就已經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焦點。但直到現(xiàn)在,13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可見這個問題的難度之大。目前比較流行的擴大內需的措施包括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城鎮(zhèn)化、調節(jié)收入分配、自主創(chuàng)新四種[1]。這四種方法確實有道理,從長期來看,要解決消費缺乏的問題,確實需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但這四個方法實施的難度都很大,沒有一個在短期內能夠奏效。在目前的情況下,能在短期內擴大消費的政策只有兩個。

第一個方法是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房價對消費的影響很大。對中國人來說,住房需求彈性很小,所謂的安家立業(yè),結果就是為了買房不顧一切。這樣,在人們的收入或者財富有限的情況下,對住房的購置就過多擠占了人們的可用資源,這樣就極大抑制了人們對其他商品的消費。此外,消費也是需要空間的,尤其是耐用消費品。比方買了電視機就得有地方放置,人和電視之間還得有一定的距離。房價高了,老百姓有限的資源可以買得起的住房面積就小了,甚至根本就買不起房子,這樣他就不會買電視。因此,抑制房價短期就能擴大消費。但想抑制房價,阻力還是很大。一是地方政府的財源很大程度依賴房地產,二是相關政策的完善還需要時間。

第二個方法是放松方案生育政策。放松方案生育政策會導致人口增長率的上升,人口多了,消費肯定會增加。這個應該用不著過多的討論。值得討論的是人們對這一政策的認可程度。對于放棄方案生育政策,目前多數(shù)人不認可,這個不難理解,在持續(xù)宣傳并把方案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根本國策長達30年之后,方案生育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政策突然全面轉向多數(shù)人都無法立即承受。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方案生育政策到了必須被調整的時候了。[1]

實際上,經過了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高速開展,我國的經濟形勢和人口形勢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許多人甚至許多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形勢的認識和判斷依然停留30年之前。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人口論〞的前提假設都已經完全不再成立,但“人口論〞本身已經深入人心,堅持“人口論〞、實施方案生育政策已經成了為了“方案生育〞而“方案生育〞,人們已經忘記了當初實施方案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以及當初實施方案生育政策所針對的經濟形勢是什么。1957年,馬寅初先生提出?新人口論?時,要解決的問題是消費過多、積累過少。而我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消費過少、積累過多!跟馬寅初先生面臨的經濟形勢已經完全相反。而從目前世界人口形勢來看,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養(yǎng)老體系的完善、婦女教育程度的提高、婦女就業(yè)時機的增加、節(jié)育措施的普及、育兒本錢的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在下降。在興旺國家和我國的、**等大城市都已經出現(xiàn)了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的情況。實際上,現(xiàn)在興旺國家的人口已經不再按幾何級數(shù)遞增,而是按幾何級數(shù)下降[2],跟馬爾薩斯的假設也恰恰相反。我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生活水平距離興旺國家也越來越近,可以預料的是,我國的人口增長形勢也將急劇向興旺國家靠近。馬爾薩斯所說的糧食按算術級數(shù)增長也不再成立。近百年的糧食史說明,隨著農業(yè)生產技術的進步,糧食實際上是按幾何級數(shù)增長的。因此,人口論的前提假設已經完全失效,以其為根底的方案生育政策當然也就不再必要。實際上,即使要控制人口,也已經不需要強制性的方案生育政策,經濟中存在一些自然的因素在自動抑制著人口的增長,比方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婦女教育程度的提高、節(jié)育措施的普及、生活本錢的上升等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強制性的方案生育政策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偉[4]也發(fā)現(xiàn),十一五時期〔2006-2008〕中國總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為5‰左右,每年約比規(guī)劃目標低3‰左右;而這一時期方案生育政策執(zhí)行的嚴厲程度并沒有加重,方案生育政策在總體上還有松動的情況,比方允許夫妻均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生二胎,這說明經濟中的自然因素已經對中國的人口增長產生了抑制作用,方案生育政策的必要性減弱。

實際上,我國現(xiàn)在消費過低、儲蓄過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方案生育政策。我國有“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那時養(yǎng)兒子的支出外表看起來是消費,但實際上是儲蓄、是長期投資,因為兒子長大了就會養(yǎng)老,這在古代那種缺乏投資工具的情況下幾乎是唯一的儲蓄和投資選擇。在我國實行方案生育政策之后,人們本來用于養(yǎng)兒防老的錢就得存下來給自己養(yǎng)老,于是儲蓄就增加。因此,放松方案生育政策就有助于擴大消費。而在目前的形勢下,放松方案生育政策的效果很可能比較大。

有人可能還擔憂放開人口政策對我國可能造成的就業(yè)壓力。這實際上是多余的,因為經過了30年的高速增長,我國的農村充裕勞動力已經轉移完畢,低端勞動力短缺即“民工荒〞已經在我國持續(xù)存在了好多年;低端勞動力短缺的幅度遠遠超過了中端勞動力〔即大學生〕過剩的幅度,因此從總量上說,我國目前實際上已經處于勞動力短缺的狀態(tài)。如果我國經濟再高速增長20年,也就是到目前這一代新生兒成為勞動力的時候,我國經濟將很可能面臨勞動力極度短缺的問題[5][6]。因此,放松方案生育政策既有助于解決目前的短期宏觀經濟問題,也有助于應對未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捕橙绾螖U大投資.

目前,投資占我國GDP的比重比較大,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我國總需求的構造不合理,在擴大內需時,大家想到的都是如何擴大消費。問題是,如前所述,在不調整人口政策的情況下,我國擴大消費的難度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擴大內需的著眼點還是擴大投資,因為這是我們在短期內能做到的事情。

我國目前出口比重過多、對外投資持續(xù)增加、資產價格泡沫的出現(xiàn)這三個現(xiàn)象的根源都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了,生產出來的東西國內消化不了,就只好設法出口;產能過剩了,我國實體經濟中就沒有了好的投資時機,因此多余的資金要么流向海外,要么流向我國的資產市場,這就導致了對外投資的迅速增加和資產價格泡沫。如果能夠吸引我國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投資,那就同時有助于解決這三個問題。問題是,目前私人部門投資不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投資時機。因此,要想刺激私人投資,就得設法創(chuàng)造投資時機。

我國目前恰恰就有這樣的時機,這就是進展大規(guī)模的生態(tài)開發(fā)。比方,中國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這么大規(guī)模的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