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量差調整及商品砼泵送砼課件_第1頁
鋼筋量差調整及商品砼泵送砼課件_第2頁
鋼筋量差調整及商品砼泵送砼課件_第3頁
鋼筋量差調整及商品砼泵送砼課件_第4頁
鋼筋量差調整及商品砼泵送砼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筋的量差調整(難、重點)為什么要進行量差調整?怎么進行量差調整?如何計算鋼筋設計圖紙上的用量(t)?

1、鋼筋的表示方法?

2、什么是鋼筋的保護層?

3、什么是鋼筋在構件中的錨固?

4、在構件中鋼筋的連接情況?

5、如何計算基礎、梁、板、柱、墻等構件中的鋼筋用量?一、為什么要進行量差調整?計算鋼筋砼構件的費用根據(jù)構件的設計圖紙計算工程量套用定額砼、模板、鋼筋根據(jù)定額含量計算出鋼筋量鋼筋的定額用量(綜合基價用量)根據(jù)構件的設計圖紙計算出鋼筋的圖示用量(施工圖用量)鋼筋加工制作損耗鋼筋預算用量或鋼筋實際用量

或首先計算出鋼筋的定額(綜合基價)用量根據(jù)設計圖紙計算出施工圖用量根據(jù)施工圖用量以及制作損耗率計算出鋼筋預算用量計算公式:綜合基價用量=構件制作工程量×綜合基價鋼筋含量預算用量=施工圖用量×(1+構件損耗率)×[1+鋼筋加工損耗率]量差=預算用量-綜合基價用量量差調整值=量差×相應的綜合基價子目基價注意:量差為正,則應調增;量差為負,則應調減。即直接連同其正、負號一起寫入工程量,計算其量差調整值。計算出鋼筋(鐵件)量差調整量后,套用相應鋼筋鐵件增減綜合基價相應子目(5-220~5-223),計算鋼筋、鐵件的量差調整值。在編制預算時,一般按單位工程統(tǒng)一進行一次量差的調整,使綜合基價用量與預算用量相等。構件損耗率: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構件為零;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同運輸、安裝、堆放損耗率,見教材。1、鋼筋的表示方法HPB235級鋼筋(符號為Ф,Ⅰ級,熱軋光圓鋼筋)。HRB335級鋼筋(符號為Ф,Ⅱ級,熱軋帶肋鋼筋)HRB400級鋼筋(符號為Ф

,Ⅲ級,熱軋帶肋鋼筋)。HRB500級鋼筋(符號為Ф

,Ⅳ級,熱軋帶肋鋼筋)。RRB400級鋼筋(符號為ФR,余熱處理鋼筋)。2、什么是鋼筋的保護層?砼保護層概念:混凝土保護層,是指從鋼筋的外邊緣至構件外表面之間的距離。最小保護層厚應符合設計圖紙中要求。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受力鋼筋直徑,并應符合下表中規(guī)定。3、什么是鋼筋在構件中的錨固?注意:鋼筋端部處理(彎鉤、彎折等)柱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HPB235級鋼筋36.9d30.5d26.5d23.5d21.4d19.6dHRB335級鋼筋46.2d38.2d33.1d29.4d26.8d24.6dHRB400級鋼筋55.4d45.8d39.7d35.2d32.1d29.5d注意:平法標準圖中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注意:鋼筋的斷點位置及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圖紙要求不明確時,可參考下列節(jié)點構造的要求計算鋼筋用量。

(1)支撐在砌體墻上的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as:帶肋鋼筋Las≥12d,光圓鋼筋Las≥15d。在Las長度范圍內應至少配置兩個箍筋。

(2)懸臂梁上部兩根鋼筋,應伸至懸臂梁外端,并向下彎折不少于12d。帶肋鋼筋Las≥12d光圓鋼筋Las≥15d在Las長度范圍內應至少配置兩個箍筋。懸臂梁上部兩根鋼筋,應伸至懸臂梁外端,并向下彎折不少于12d?!軱a≥5d15d≥0.4La直線錨固形式彎折錨固形式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層端節(jié)點的錨固長度(4)框架梁或連續(xù)梁下部縱向鋼筋在節(jié)點或支座處的錨固:(a)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時,其伸入節(jié)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為Las(Las長度同前)。(b)當計算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或抗壓強度時,按La確定(抗壓La*0.7)。

LasLas(5)梁中彎起鋼筋,其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于梁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在受拉區(qū)不應小于20d,在受壓區(qū)不應小于1Od。如下圖所示。搭長搭長搭長用綁扎連接時梁柱中鋼筋的搭接情況錐螺紋連接受力鋼筋的彎鉤直鋼筋端部彎鉤增加量:直鋼筋端部180o彎鉤增加量6.25d。直鋼筋端部90o彎鉤增加量L+3.5d。(L為彎折平直段長度)直鋼筋端部彎鉤135o彎鉤增加量7.89d。箍筋端部彎鉤增加量:箍筋端部彎鉤180o彎鉤(S形單支箍用)增加量8.25d。箍筋端部彎鉤135o彎鉤增加量12.89d。箍筋端部彎鉤90o彎鉤增加量6.21d。鋼筋每個彎鉤增加的長度(mm)p139

彎鉤鋼筋直徑(mm)受力鋼筋端部彎鉤箍筋端部彎鉤180o

彎鉤L=3d,D=2.5d△L=6.25d135o彎鉤L=5d,D=4d△L=7.89d90o彎鉤L=5d,D=5d△L=6.21d135o

彎鉤L=10d,D=4d△L=12.89d180o

彎鉤L=5d,D=2.5d△L=8.25d66.581012505050637550516379955050506275778410312915550546683991416182022881001131251381101261421581748799___180206___116132___252832156175200197221252_________彎起鋼筋增加長度彎起鋼筋主要在梁和板中,其彎起角度(α)由設計確定。常用的彎起角度有30o、45o、60o三種。彎起鋼筋圖示長度計算時,只需計算出彎起段長度與其水平投影長度的差額(即彎起增加量)ΔL。每個彎起增量為

當α=30o時,ΔL=0.268h

當α=45o時,ΔL=0.414h

當α=60o時,ΔL=0.577h

彎起鋼筋的長度=L+2ΔL+2xΔL=S-L1αhLxsL1S=h/sinαL1=hcosα/sinαΔL=S-L1=h/sinα-hcosα/sinα=h(1-cosα/sinα)=htgα/26、如何計算基礎、梁(QL、GL)、板(預制板)、柱(構造柱)、墻等構件中的鋼筋用量?計算步驟:看懂鋼筋配筋圖:鋼筋模板圖、鋼筋平面標注法;計算構件中各種形式、各種類、各規(guī)格鋼筋的長度;匯總各種鋼筋長度;計算各種鋼筋重量,匯總出鋼筋總重量(施工圖用量);查取各種規(guī)格鋼筋的制作損耗率;計算出鋼筋的預算用量。轉回鋼筋圖示凈用量計算公式

鋼筋圖示凈用量=單根鋼筋長度×根數(shù)(或箍數(shù))×每米理論重量

1、單根直鋼筋長度計算公式:

鋼筋長度=構件長度-2×端部保護層厚度+2×端部彎鉤增加長度構件長度四、鋼筋預算用量的計算2、單根彎起鋼筋長度計算公式:鋼筋長度=構件長度-2×端部保護層厚度+2×彎起增加長度(ΔL)αh構件長度x構件高度當α=30o時,ΔL=0.268h當α=45o時,ΔL=0.414h當α=60o時,ΔL=0.577h3、箍筋長度計算公式:(1)方形或矩形箍筋:每箍長度=構件斷面周長-8×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彎鉤增加長度計算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主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減箍筋直徑。但當其小于15mm時,按15mm計取。當設計為封閉焊接箍筋時,公式中“2×彎鉤增加長度”應改為設計搭接焊的“搭接長度”。(2)S形單肢箍筋:

每箍長度=構件厚度-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彎鉤增加長度+d

構件厚度為S形單肢箍布箍方向的厚度。d為箍筋直徑。多用于混凝土墻和大斷面梁、柱雙向尺寸的較小方向。

構件厚度

鋼筋圖示根數(shù)及長度的確定

鋼筋根數(shù)及長度,應按設計圖紙規(guī)定。當設計圖紙無明確規(guī)定時,可參考以下條款確定。

1、混凝土條形基礎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處,底板橫向受力鋼筋僅沿一個主要受力方向通長布置,另一個方向的橫向受力鋼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寬度1/4處,在拐角處底板受力鋼筋應沿兩個方向布置,如圖示。紅線為分布筋2、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墻端,并向內水平彎折10d后截斷(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當端部有翼墻或轉角墻時,內墻面兩側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墻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墻或轉角墻外邊,并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15d后截斷。在轉角墻處,外墻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墻端外角處彎入翼墻,并與翼墻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1.2La,如圖示。(a)

3、柱箍筋通高布置。梁箍筋自距柱邊50mm處開始布置,次梁自距主梁邊50mm處開始布置,如圖示。

柱主梁箍筋通長4、有梁板中平行于梁的板筋,自距梁邊50mm開始布置,如圖示。5、梁上布構造負筋的分布鋼筋,自距梁邊一個分布鋼筋間距開始布置,如圖示。

五、鋼筋圖示用量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鋼筋圖示用量計算時,應根據(jù)設計圖紙進行。有些構造鋼筋在設計圖紙中省略未畫出,或只作文字說明,或指出按某標準圖集施工,有時連文字說明也未注寫,而這些鋼筋是在施工時必不可少的,在編制預算時應注意。

1、底板雙層配置鋼筋時,架立筋(又稱馬凳筋)。

2、板周邊上層負筋的分布鋼筋。3、柱與砌體墻、構造柱與砌體墻、后砌隔墻與先砌墻等之間的拉結鋼筋(又稱錨拉筋)。這部分鋼筋雖然按磚砌體鋼筋加固套用綜合基價,但在鋼筋總量計算時,應包括在內,且其加工損耗率為3%。4、預制板縫內及板頭縫內的設計增加鋼筋。

5、其他設計或標準圖集要求的構造鋼筋或節(jié)點詳圖。

6、采用標準圖集的預制構件,其鋼筋圖示用量可直接查得。7、圈梁鋼筋計算時,可先按其長度乘以根數(shù)計算出主筋量,再分別計算出一個L、T、十交叉接頭的主筋增加長度乘以各自的接頭數(shù)。

8、無粘結預應力鋼絲束,有粘結預應力鋼絞線及其錨具、承壓板、墊板、七孔板,另行處理,不得進入量差調整量內。9、鋼筋圖示用量計算時,一般分構件計算。先計算出每一構件各直徑鋼筋的總長度,然后在乘每米理論重量的同時乘以(1+加工損耗率),直接得出其預算用量。預制構件還要再乘以(1+構件損耗率)。最后,再按單位工程匯總得出其預算總用量。一、基礎鋼筋量計算(獨立、條形、滿堂等)

以下為具體構件鋼筋量的計算條形基礎配筋計算受力筋分布筋計算:直鋼筋底板主筋的計算:單根長度=底板的寬—2×保護層厚+2×彎鉤長根數(shù)=設置段長÷鋼筋布置間距+1分布筋的計算:或:單根長度=條形基礎軸線間距根數(shù)=設置段長÷鋼筋布置間距+1單根長度=條形基礎分段凈長+2×搭接長度例題:計算條形基礎底板配筋量57×2=1140.0060.006114+128=242支242支×1.27m/支=307.34m262支×1.27m/支=332.74m307.34m×0.888kg/m=272.92kg=0.273t0.273t0.057t橫向={[(6+0.6×2-2×0.04)/0.2+1]×2}+{[(6-0.6×2+1/4×1.2×2)/0.2+1]×2}=72+56=128支例題:計算條形基礎鋼筋預算用量-0.3002403×62.51001503×120150200100-1.800φ6@200φ10@200

12001-1平面標注法獨立基礎配筋計算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

平面標注法有關規(guī)定例題(03年考題)

某工程柱下獨立基礎見附圖1,共20個。已知,土質為三類土,人工放坡開挖,人工運余土運距為130m,回填土采用原挖出土方夯填,基礎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0(施工時不支模板),獨立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設計室外地坪標高與室外自然地坪標高相同為-0.30m,基礎鋼筋保護層為40mm。φ16鋼筋每米理論重量為1.58kg。獨立基礎四周第一道鋼筋自距另一方向鋼筋端部60mm開始布置。問題:

1、計算設計室外地坪標高以下基礎部分的工程量(不包括柱,但包括基礎鋼筋)。

2、計算以上工程量的綜合基價合計。柱基(設計C20)V={3.2×2.2×0.25+[3.2×2.2+(3.2+0.7)(2.2+0.5)+0.7×0.5]×0.2/6}×20=2.357×20=47.14m3查子目5-7基價=3642.41元/10m3(定額C15)5-7換=3642.41元/10m3+(143.68-135.47)×10.15=3725.74元/10m3綜合基價合計=4.714×3725.74=17563.14元綜合基價鋼筋用量=工程量×綜合基價中鋼筋含量=4.714×(0.08+0.09+0.221)=1.843t雙向Φ16:3.2m向:單根長=(3.2-0.04×2)×0.9+6.25×0.016×2=3.008m根數(shù)=(2.2-0.04×2-0.06×2)/0.15+1=15根總長=15×3.008=45.12m2.2m向:單根長=(2.2-0.04×2)+6.25×0.016×2=2.32m根數(shù)=(3.2-0.04×2-0.06×2)/0.15+1=21根總長=21×2.32=48.72m總重量=(45.12+48.72)×1.58×20=148.27kg×20=2.96t預算鋼筋用量=2.96t×1.04=3.078t鋼筋量差=預算鋼筋用量-綜合基價鋼筋用量=3.078t-1.843t=1.235t量差調整值:查子目5-220基價=3142.35元/t量差調整值=鋼筋量差×基價=1.235t×3142.35元/t=3880.80元例題(06年考題)基礎鋼筋保護層為40mm。φ10鋼筋每米理論重量為0.617kg。獨立基礎四周第一道鋼筋自距另一方向鋼筋端部60mm開始布置。例題(07年考題)基礎鋼筋保護層為40mm。φ10鋼筋每米理論重量為0.617kg。獨立基礎四周第一道鋼筋自距另一方向鋼筋端部60mm開始布置。梁:框架梁、連續(xù)梁、簡支梁、圈梁LL-1LL-2L-1KJL-1KJL-1KJL-2Z1框架結構示意圖QLQLQLQLQLL-1圈梁布置示意圖圈梁鋼筋計算:圈梁沿墻體設置,斷面見下頁圖圈梁工程量1、圈梁鋼筋長度:縱向筋4Φ12,箍筋Φ8@200,鋼筋保護層厚按25mm取定。圈梁軸線長=外墻+內墻=(3.6+3+3+3.6+3+3)×2+(6+6+3.6)=54m縱筋總長=54×1.08×4=233.28m箍筋單根長=(0.24-0.025×2+2×0.008)×2×2+12.89×0.008×2=1.03m箍筋根數(shù)=54/0.2=270根箍筋總長=270×1.03=278.1m2、圈梁鋼筋預算用量

Φ12:每米理論重量=0.888kg

Φ8:每米理論重量=0.395kg預算用量=(233.28m×

0.888kg/m+278.1m×0.395kg/m)×1.04=(207.153+109.85)×1.04=329.683kg=0.33t單梁、連梁梁配筋摸板圖梁鋼筋平面標注法梁截面尺寸梁編號數(shù)字:梁跨數(shù);字母:是否懸挑A—1端懸挑B—2端懸挑箍筋直徑、間距(是否加密)、肢數(shù)梁上下部通長筋、架立筋2φ252φ25;2φ252φ25+(2φ14)構造腰筋(當梁高≥450mm)梁頂面標高高差梁支座上部縱筋例:6φ254/2中間支座上部縱筋。如果支座兩側配筋相同,只在一側表示本跨箍筋梁下部縱筋框架梁鋼筋計算梁上部通筋長度=總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梁上部邊支座負筋(第一排)=1/3凈跨長+左支座錨固

梁上部邊支座負筋(第二排)=1/4凈跨長+左支座錨固

梁上部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1/3凈跨長(取大值)*2+支座寬上部中間支座負筋(第二排)=1/4凈跨長(取大值)*2+支座寬架立筋受力筋受力筋箍筋中間支座主次梁相連1、主次梁交接處,次梁的箍筋從主梁邊沿50㎜處開始擺放。2、梁在支座處上部鋼筋貫通,下部鋼筋在支座處錨固las。3、梁中箍筋在支座兩側一般要加密。連梁架立筋長度=凈跨-兩邊負筋凈長+150*2當梁高≥450mm時應設置構造縱筋a≤200mm構造腰筋=凈跨+15d*2抗紐腰筋=凈跨+錨固長度*2拉接筋長度同前。拉接筋根數(shù)一般按非加密區(qū)箍筋間距的2倍計算

梁下部通筋長度=總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梁邊跨下部筋長度=本身凈跨+左錨固+右錨固梁中間跨下部筋長度=本身凈跨+左錨固+右錨固梁箍筋長度計算同前箍筋根數(shù)計算一級抗震加密區(qū)根數(shù)=((2*梁高-50)/加密間距+1

非=(凈跨長-左加密區(qū)-右加密區(qū))/非加密間距-1總根數(shù)=加密*2+非加密梁箍筋長度計算同前箍筋根數(shù)計算二-四級抗震加密區(qū)根數(shù)=((1.5*梁高-50)/加密間距+1

非=(凈跨長-左加密區(qū)-右加密區(qū))/非加密間距-1總根數(shù)=加密*2+非加密屋面梁邊支座上部鋼筋錨入梁底例題:G4Φ12箍筋加密錨固例題圖解箍筋加密箍筋不加密

LaE=38d=950mm0.4LaE+15d=950mm×0.4+15×25mm=755mm

支座寬-保護層+15d=500-25+15×25=850mm部位計算公式長度上部筋(6-0.5+0.95+0.95)×214.80腰筋(6-0.5+15×0.012×2)×423.44下部筋(6-0.5+0.95+0.95)×429.60箍筋單根長=(0.3+0.7)×2-8c+8d+12.89d×2=2.138加密區(qū)根數(shù)=(1.5×0.7-0.05/0.1+1)×2=22非加密區(qū)根數(shù)=(6-0.5-1.5×0.7×2)/0.2-1=16總長=(16+22)×2.138=81.244拉筋單根長=0.3-0.025×2+0.01×2+8.25×0.01×2=0.435根數(shù)=(6-0.5-0.1)/0.4+1=15總長=15×0.435=6.525單位:m簡支梁中鋼筋量計算架立筋受力筋箍筋支座簡支單梁作業(yè)練習1、請計算KL1的鋼筋2、請計算KL3的鋼筋3、請計算L1的鋼筋20db+100請計算KL的鋼筋柱

筋柱子要計算的鋼筋量柱縱筋的計算柱縱筋連接非抗震結構搭長:ll抗震結構搭長:llE角柱、邊柱柱頂中柱頂縱筋錨固柱箍筋抗震柱注意:剛性地面上下500mm加密構造柱構造柱在基礎圈梁中的錨固例題板中鋼筋支座負筋自支座中線向跨內延伸板編號板下部沿x向Y向底筋長度=凈跨+伸進長度×2+彎鉤長度×2板中配筋示意板中負筋例題:通用內容直鋼筋:直鋼筋構件長度鋼筋長度=構件長度-2×端部保護層厚度+2×端部彎鉤(折)增加長度兩端帶彎鉤兩端帶彎折不帶彎鉤(折)9001800每個鉤增加長度:6.25d彎起鋼筋彎起鋼筋鋼筋長度=構件長度-2×端部保護層厚度+2×端部彎鉤(折)增加長度+2×彎起增加長度(ΔL)當α=300時,ΔL=0.268h當α=450時,ΔL=0.414h當α=600時,ΔL=0.577hΔL=S-L1αh構件長度x構件高度sL1S=h/sinαL1=hcosα/sinα箍筋箍筋構件厚度(1)方形或矩形箍筋:每箍長度=構件斷面周長-8×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彎鉤增加長度計算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主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減箍筋直徑。但當其小于15mm時,按15mm計取。(2)S形單肢箍筋:每箍長度=構件厚度-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彎鉤增加長度+d(d為箍筋直徑)1350每個鉤增加長度:12.89d架立筋受力筋受力筋箍筋中間支座主次梁相連1、主次梁交接處,次梁的箍筋從主梁邊沿50㎜處開始擺放。2、梁在支座處上部鋼筋貫通,下部鋼筋在支座處錨固las。3、梁中箍筋在支座兩側一般要加密。連梁柱梁箍筋加密中間層端部框架梁架立筋及主筋的計算:2、根數(shù):查圖標注箍筋的計算:2、根數(shù)=設置段長(可用梁長)÷箍筋布置間距+11、單根長度=梁長—2×保護層厚+2×支座錨固長(如有搭接要加搭接長度)1、單根長度=構件斷面周長—8×保護層厚度+2×

彎鉤增加長度注:如有加密區(qū),應分別計算箍筋根數(shù)梁上部通筋長度=總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搭接長度*搭接個數(shù)上部邊支座負筋(第一排)=1/3凈跨長+左支座錨固

下部通筋長度=總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搭接長度*搭接個數(shù)屋面梁邊支座上部鋼筋錨入梁底邊框架柱頂層頂層梁中間層梁柱子基礎插筋長度基礎插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非連接區(qū)Hn/3+搭接長度LlE-1層柱子主筋長度縱筋長度=-1層層高—1層非連接區(qū)Hn/3+1層非連接區(qū)Hn/3+搭接長度LlE

如果出現(xiàn)多層地下室,只有基礎層頂面和首層頂面是1/3凈高其余均為(1/6凈高、500、柱截面長邊)取大值1層柱子主筋長度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非連接區(qū)Hn/3+max(Hn/6,hc,500)+搭接長度LlE

中間層柱子主筋長度縱筋長度=中間層層高-當前層非連接區(qū)+(當前層+1)非連接區(qū)+搭接長度LlE

非連接區(qū)=max(1/6Hn、500、Hc)頂層中柱主筋長度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頂層非連接區(qū)-梁高+(梁高-保護層)+12d非連接區(qū)=max(1/6Hn、500、Hc)頂層邊柱主筋長度1號縱筋長度=頂層層高-頂層非連接區(qū)-梁高+1.5錨固長度(65%)2號縱筋長度=頂層層高-頂層非連接區(qū)-梁高+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柱寬-2*保護層+8d

)頂層邊柱主筋長度4號縱筋長度=頂層層高-頂層非連接區(qū)-梁高+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

)頂層角柱主筋長度比角柱多一面1號筋比角柱多一面2號筋剩余的全是4號筋板底筋長度鋼筋長度=凈跨+伸進長度*2+6.25d*2板底筋長度鋼筋長度=凈跨+伸進長度*2伸進長度=按上圖計算板底筋根數(shù)底板鋼筋根數(shù)=布筋范圍÷板筋間距+1布筋范圍=凈跨-50*2

板中負筋例題

說明綜合基價中,混凝土是按現(xiàn)場拌制的普通混凝土考慮的,實際使用商品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時,應另外進行相關費用調整。

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增加費

工程中實際使用商品混凝土時,應列項計算商品混凝土的場外運輸費用,并進行混凝土的價差調整。

商品混凝土

綜合基價中,設置了商品混凝土運輸距離在3km以內的基本運輸子目(5-232)和運距超過3km時每增加lkm的輔助綜合基價運輸子目(5-233)。其工作內容包括:將攪拌好的混凝土在運輸中進行攪拌并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自動卸車。商品混凝土場外運輸工程量,按相應構件的預算工程量以“m3”計算。1、商品混凝土場外運輸費

商品混凝土與綜合基價中混凝土的價格差異,可分別列項目進行價差調整。

1m3價差=商品混凝土價-綜合基價中混凝土價-19.57(現(xiàn)場攪拌費)式中的商品混凝土價為當?shù)毓こ淘靸r部門發(fā)布的1m3信息價格。

差價=商品混凝土量×lm3價差式中的商品混凝土量,同場外運輸工程量。但當價差不同時,應分別列項計算。2、商品混凝土價差調整

說明混凝土實際使用泵送時,除應在項目計算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換算外,還應列項計算混凝土泵送增加費。

泵送混凝土綜合基價中,設置了垂直泵送高度30m以內(5-234)和水平泵送30m以內(5-235)及水平泵送超過30m后每增10m的綜合基價子目(5-236)

綜合基價劃分1、±0.00以下部分不計算垂直泵送費。

2、

±0.00以上部分:垂直泵送高度在30m以內時,套用5-234;垂直泵送高度超過30m時,以5-234為基礎,輸送泵臺班用量乘以系數(shù)1.10;輸送高度超過50m時,以5-234為基礎,輸送泵臺班用量乘以系數(shù)1.25。

使用方法3、水平泵送距離在8m以內時,均不計取水平泵送費用。4、水平泵送距離大于8m小于30m時可按5-235子目計算;運距大于30m者,可同時套5-235、5-236進行計算。5、泵送混凝土既有垂直泵送又有水平泵送時,垂直泵送部分按規(guī)定列項計算。水平泵送距離大于8m小于30m時不再計算水平泵送費用;運距大于30m者,可套5-236計算超運距水平泵送費。6、5-326子目超運距不足10m者,按10m計入.7、水平泵送運距是指外墻外邊線至建筑物中心的垂直距離。泵送增加費工程量,按實際泵送的圖示構件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