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十九首》的生命藝術及其意義價值賞析報告目錄TOC\o"1-3"\h\u20497引言 120115一、《古詩十九首》研究現(xiàn)狀 117762二、《古詩十九首》的敘事內(nèi)容 215015(一)生命價值的敘事 231662(二)思婦懷夫的敘事 23140(三)對游子思歸的敘事 331992(四)對士人失意的敘事 311048三、《古詩十九首》的時空意象 310399(一)空間觀 315701(二)時間觀 410326三、《古詩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識 514999(一)對死亡的憂患與悲傷 524056(二)對生命的歌頌與喚醒 610651(三)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辨 86352四、關于《古詩十九首》的歷史意義價值分析 914982(一)《古詩十九首》的文學自覺 95711(二)《古詩十九首》的歷史傳承 1021349五、結論 1012614參考文獻 11《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摘要:《古詩十九首》深刻再現(xiàn)了東漢末期文人的萬般情緒與心靈的覺醒和痛苦的體驗,抒發(fā)了人同有之情。從藝術表現(xiàn)上看,《古詩十九首》善于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所以它的藝術價值極高。它長于抒情,卻不徑直言情,許多作品情景交融,物我兩忘,達到了一種圓融觀照的渾成境界。從語言的運用上看,它的語言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尤其是疊字的運用歷來受人稱道。本文試從起興發(fā)端藝術、情景理的融合、疊字的運用這三方面論述其藝術成就并結合其中典型作品具體分析。關鍵詞:《古詩十九首》;敘事內(nèi)容;藝術成就引言東漢末年有一批憂國憂民的詩人,面對社會中的種種不幸,創(chuàng)作了一首首詩歌,把當時的人文情懷傳遞給世人,然后蕭統(tǒng)將其中的十九首最優(yōu)秀的詩歌聚集起來,匯集成《古詩十九首》,唱起了生命之歌。這些詩歌使人們進入時代,看到自己的內(nèi)心,理解生命的意義,去追求自我價值,喚醒自己。他們敏銳而豐富的心靈,對無限宇宙和社會生活的深深嘆息,對親人的眷戀和留戀,卑微生活的起伏,摯友的悲傷,成就未竟的惆悵,這些都在時間和空間上流逝在千百年中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共鳴的《古詩十九首》,它們都是詩人對生命認識的深化,所以我們給他們起了“生命意識”的稱謂?!豆旁娛攀住飞羁痰卦佻F(xiàn)了東漢末年,社會思想大變革中文人心靈的幻滅、墮落,也保護了他們的覺醒和追求,文人對個體生存價值的高度重視,深刻地體現(xiàn)在《十九首古詩》的創(chuàng)作中。千百年來,《古詩十九首》中人生的哲理思考、生命的深沉詠嘆,受到無數(shù)人的追求和探討。一、《古詩十九首》研究現(xiàn)狀《古詩十九首》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作者及年代的定論。關于《古詩十九首》作者問題的討論,古代的研究者就有“枚乘說”、“傅毅說”、“曹王說”、“蔡豈說”、“文選樓中學士刪減說”這五種說法,到了現(xiàn)代的學術界對于作者歸屬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認為并非是同一個人所作。而關于《古詩十九首》創(chuàng)作年代的研究,主要有“東漢末年說”、“兩漢說”、“建安說”三種,其中“東漢末年說”是認可度最高的說法。例如梁啟超的《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俞平伯的《古詩“明月皎夜光”辨》(見《清華學報》卷第三期),隋樹森的《古詩十九首集釋》,馬茂元的《古詩十九首初探》以及李炳海的《<古詩十九首>寫作年代考》都認為是“東漢末年說”??偟膩碚f,現(xiàn)代學者對于《古詩十九首》的作者以及創(chuàng)作時間的討論,大多數(shù)都是基于前人的學說,雖然沒有其他的見解,但是他們都從不同角度提供了非常詳實的論證。二是對詩歌主旨的探索?!豆旁娛攀住吩姼柚髦嫉难芯康某晒芏嘀饕性谝幌聨讉€方面。第一相思離別之情,例如劉素琴《〈古詩十九首〉的相思離別之情》文章從對《詩經(jīng)》的思想內(nèi)容的延續(xù)的角度出發(fā),探究了相思離別悲情內(nèi)容產(chǎn)生的原因。第二人生無常之感。許曉晴的《論〈古詩十九首〉的生命意象與主題》一文闡述了《古詩十九首》生命意識產(chǎn)生的歷史內(nèi)涵,通過描寫作者命運的無常,仕途的坎坷來展現(xiàn)游子心中悲涼無奈的復雜情感。第三現(xiàn)實悲劇之嘆。張應斌的《〈古詩十九首〉的頹廢主義詩歌》⑦一文,是以東漢末年的社會背景和文學思潮為背景,把《古詩十九首》悲愴的寫意內(nèi)容對建安文學的影響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三是藝術價值的探討。不管是古代學者還是現(xiàn)代學者,對于《古詩十九首》在藝術上和審美都有著各自的研究,并且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特別是到20世紀,關于《古詩十九首》的藝術研究的專著非常的多,例如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釋》、隋樹森的《古詩十九首集釋》、馬茂元的《古詩十九首初探》、楊效知的《古詩十九首鑒賞》等等。其中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釋》在結合考證和鑒賞的同時,側重于詩歌語義的分析。而隋樹森的《古詩十九首集釋》主要是由考證、箋注、匯解、評論四部分構成,可以說是目前收錄資料最多,最具有參考價值的著作。而馬茂元的《古詩十九首初探》對《古詩十九首》的語言藝術,詩歌主旨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考證與鑒賞的基礎上融入了美學意義。二、《古詩十九首》的敘事內(nèi)容(一)生命價值的敘事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一樣珍貴。有些人過著美好的生活,展示著他們生活的意義。如《十九首》中不乏對人的生命的詳盡描述,例《青青陵上柏》中:“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本蛯ι亩虝鹤龀鰧Ρ?,對人生做出哲學的思考。曹旭引馬茂元對前兩句詩有見解:“前者就顏色言之,后者就形體言之,都是永恒不變的。用以興起生命的短暫,人不如物的感慨?!睂ι畹淖非蠛投唐诟杏X的鍛煉。詩歌表現(xiàn)了人們生活的存在和對生活的關注與思考。在《十九首》中游子們對人生價值情結也顯得包羅萬象,如《驅車上東門》,這首詩是洛陽游子在游經(jīng)北邙墳山時,遠遠的遙望,突發(fā)的極大感嘆。精神價值是積極的,希望人們能夠積極鼓勵自己和周圍的人,努力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二)思婦懷夫的敘事自古以來分開是在所難免的?!豆旁娛攀住分杏懈鞣N的離別情形,夾雜的也是不同的思念。俗話說得好“男兒志在四方”,但是離別總伴隨太多的牽掛。如“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一連四個“行”字,丈夫的歷史很長,這意味著回報是不固定的,這對妻子來說很長。作者的報告極其清楚。楊義說:“鑒于中國報告文學中的異國情調,有必要給它起一個單獨的名字:敘事原始。所謂‘原始’,這意味著他不僅是具有完整性和超越性的故事時間,也是時間和超越性的文化意蘊的本土來源?!逼渲械臅r間和空間往往給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這樣的詩歌,在《十九首》里別具一格,各有特色。(三)對游子思歸的敘事對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他們心里回到家鄉(xiāng)是唯一的期望。他們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他們希望見到自己的家人們。在《古詩十九首》中就有寫過。如《明月何皎皎》中,“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睂懺谠鹿庀?,讓游子的哀愁不在,卻不可忽視,只有思想的成分變得更糟。簡單的敘述顯然使報告的作用成為詩歌的亮點,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感情和意義。馬茂元說:“文學是隨社會變化而變化?!币簿褪钦f,敘事的手法和內(nèi)容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改變。(四)對士人失意的敘事社會上的問題極其明顯。對于東晉來說,精神上的答案是最偉大的,知道有力的證據(jù)更好。社會的黑暗和制度使許多努力的人失去了展示自己技能的機會,只能沮喪、憂郁、嘆息、罪惡和社會的不公平。這就是為什么這項令人沮喪的工作仍在進行。生活中只能是壓抑、憂郁、嘆息、罪惡和社會。因此,這些令人沮喪的作品產(chǎn)生。詩歌《西北有高樓》敘述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情形。詩句“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辈豢嗪拮约旱牟湃A沒人賞識,而是恨這個社會根本不能給有志之士施展的舞臺,主人公也是這個時代的苦心理。敘事也很簡單,但包含了不同的背景和社會解體。麻醉的方式也很直接,沒有半分矯形器,而是強烈攻擊當時的社會制度,對冰冷的苦難有著積極的同情。三、《古詩十九首》的時空意象(一)空間觀空間意象就主要是指那些能突出“我”與外部世界空間對立和關聯(lián),寄托著“我”特定情感體驗的具體空間形式?!豆旁娛攀住肥峭ㄟ^各種空間意象來突出空間觀的,這些空間意象包括高樓、宴會、城市和道路等,其中道路象征著生離死別,前三者則象征著權力。比如《西北有高樓》中“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的“樓”和《青青河畔草》中“盈盈樓上女”中的“樓”都是于樓下所望見的高樓,都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和不得志的失意?!督袢樟佳鐣分小敖袢樟佳鐣瑲g樂難具陳”就是以宴會為意象來突出空間感,表達對宴會歡樂的場景,含有一種恭維之意?!肚嗲嗔晟习亍分械摹膀屲嚥咤篑R,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驅羅夾巷,王侯多第宅”一句就是以城市為空間意象的詩句,這些地方時達官貴人所在地,作者將城市的繁華與自己的落寞加以對比,從而表達一種凄涼的情緒。《行行重行行》中“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就是以道路作為空間意象的,表達了思婦因與丈夫相隔千里見面難而產(chǎn)生的思念之情,道路將兩人隔開,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距離感和空間感。《古詩十九首》中有不少的離別詩,比如《行行重行行》中,就利用了“空間-地理維度”來表達離別之情,離別后“各在天一涯”,人們身處不同的空間,無法實現(xiàn)空間的共享,相別的兩人只能通過鴻雁傳書、快馬加鞭等方式來克服這種空間距離,這一距離是情感的大敵,很多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在與空間的對抗中產(chǎn)生??梢哉f,空間感是指向他人和外部世界,是對世界的精神觀照。在這種空間的影響下,外部事物與內(nèi)心情感會在特定的瞬間碰撞,從而讓人產(chǎn)生特定的情感體驗。《古詩十九首》往往用多種多樣的空間表現(xiàn)形式來創(chuàng)造詩歌的空間意象,實現(xiàn)了景物的變換以及人物的行動里的移步換景,部分詩歌會利用單純的空間組合構建意境。(二)時間觀《古詩十九首》主要通過時間意象來表現(xiàn)人生的變幻無常,這些時間意象有蟋蟀、螻蛄、秋蟬、芙蓉等,這些自然景物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可以讓人捕捉季節(jié)的變化,感嘆時間的流逝,從而產(chǎn)生感時傷懷、無可奈何等情感體驗,營造一種悲涼的氣氛。比如《明月皎夜光》中“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中的“促織”、“秋蟬鳴樹間,玄鳥適安逝?”中的“秋蟬”,以及《東城高且長》中的“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中的“蟋蟀”等都是典型的表現(xiàn)季節(jié)的時間意象,通過這種時間意象,詩人抒發(fā)了一種“悲秋情懷”,這在古詩中非常常見。古人還有一種悲秋傳統(tǒng),這些表明時間的弱小生物根本抵擋不住蕭瑟秋風的襲擊,冬天以來,這些生物大多銷聲匿跡。這預示著生命的光彩會因為時令的變化而停止綻放,這些生物的離開也是人生的最好寫照,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亂世中的文人,用時間意象來表現(xiàn)自己的處境,這在《古詩十九首》中非常普遍。生命是如此短暫,但很多詩人卻利用大量的時間來過漂泊羈旅的生活,這種生活并不是很多詩人愿意過的,但卻非常無奈,在空間的隔離下,詩人對時間的感悟會更加強烈。詩人要通過描寫孤苦的生物來表現(xiàn)自身的處境和命運,比如螻蛄、促織等,基本上這些生物都是轉瞬即逝的生物,但人也差不多,人的一生也非常短暫,但大部分時間用來思念,這些詩人會感嘆生活之苦,因為找不到出路,從而抒發(fā)了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悲涼的社會激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憂患意識較強的詩人只能在嘆息中尋找出路。三、《古詩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識(一)對死亡的憂患與悲傷《古詩十九首》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無奈。不可避免地引發(fā)了悲情。對于短暫的生命,詩人也許只是多愁善感,詩人對死亡是畏懼的。古詩十九首中有大量描寫墓葬和黃泉的詞語,反映了個體對死亡的恐懼。面對死亡,人們會感到悲傷和悲傷。死亡的氣息充斥著《古詩十九首》,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塵”(《今日良宴會》);“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去者日以疏》)。這首詩通過對周圍風景的描述表達了他的內(nèi)心感受,反映了他對死亡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有限的,自然是永恒的。詩中有深刻的死亡概念。他們理解生命的脆弱,所以面對死亡時他們很無助。這樣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因為每個人都來自那些特定的日子,會是恐慌、焦慮或悲傷嗎?《古詩十九首》在這種逆境中,他們通過尋求肉體的快樂來尋求幸福,放縱自己,用酒和顏色麻痹自己,從而釋放悲傷和憤怒,不再思考生活,不再追求生命的意義。《生年不滿百》便是他們期待著遠離家鄉(xiāng),去康達大道的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實是在黑暗政治的指引下,社會不允許那些在書里長大的人謙卑或傲慢,不允許他們履行職責,不允許他們遵守禮法。在混亂的政治面前,只有舍棄羞恥,謙卑向權貴攀登,才能成名。貧富分化是顯而易見的。愚人愛惜花銷,后人鄙視揭示了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在泥潭中努力脫穎而出的困難,意味著詩人別無選擇,只能放棄道德原則。他認識到?jīng)]有人能像屈原那樣完全德行,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羞恥,于是轉而從一個新的層面探索人生的價值,直言不諱地宣揚名望的必要性,肆意表達及時的快感,并以忍讓的方式把這種信仰危機傳達給讀者。下層文人游蕩無路,無路可走?!笆帨旆徘橹荆螢樽越Y束”(《東城高且長》),表面上看是在享受短暫的快樂,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本身就是有破壞性的,無法緩解,反而會增添許多悲哀,或許只是因為獨立生活的重要性。生命的死亡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幾乎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見解。因為生命的無常,生命是短暫的,而永恒的生命在天地之間。對于生命的死亡,人類的基本心理現(xiàn)象。因此,在古詩十九首中,大多引起了世界的共鳴,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影響了后世的評價。在自然界中,滅絕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存在想象。但是對于人類來說,我們總是把生命的短暫比作流水和巖石。在生命的盡頭,死亡成為一種威脅?!豆旁娛攀住樊斨斜銖娬{了生命消亡的意義,雖說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時代背景的渲染下,卻同氣連枝共憂患。認社會的影響下,文人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自身價值,抱負無門終日苦悶,持續(xù)的頹廢感就聯(lián)想到了消亡的未知恐懼,感到悲傷。《東城高且長》中“回風動地起……蟋蟀傷局促?!睆V袤大地上的強勁旋風緊貼地面,把田野上的青草吹得枯黃。四季不斷變化,一年中的時間正在以許多片段的速度流失。猛禽帶著痛苦的心態(tài)在空中盤旋,蟋蟀也為冬天的緊迫性而悲傷。這告訴我們,時間過去了,生命短暫,又一年過去了。它們用深秋的猛禽和初冬的蟋蟀來表達悲傷和沮喪,同時也強調了短暫時間帶來的悲傷?!厄屲嚿蠔|門》中“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币脖磉_了作者的觀點,死亡才是永恒的,時間也是永恒的只有人的生命是如清晨的露珠一樣短暫。這些文人們都抱有各自對消亡的觀念,悲懷人生短暫。同時在挫折與失意中又默認了死亡是人的自然屬性,生死離別不幸也是人生在世無法摸索的常理。(二)對生命的歌頌與喚醒在《古詩十九首》中,與憂生和對死亡恐懼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是對個體生命的放縱與喚醒,“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保ā督袢樟佳鐣罚ⅰ霸笧殡p鴻鵠,奮翅起高飛。”(《西北有高樓》)這些詩句仍然表現(xiàn)了文人建功立業(yè)的美好愿望。在《古詩十九首》中,默認生命無常、生命短暫,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有兩種。第一,珍惜時間,為社會做貢獻,體現(xiàn)生命價值。第二,及時享受自己,通過感受世界之美來消費價值。他們通常從流浪者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體會到家鄉(xiāng)和國家的感受,做出貢獻,希望有朝一日能為清朝名人服務。然而在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的情況下,自我價值的自我矛盾只能通過登龍、鳳凰附鳳來實現(xiàn)。在個人理想未能實現(xiàn)之后,出現(xiàn)了張揚適時享受的態(tài)度。如《回車駕言邁》:“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被氐杰嚴镩_進遠處,路途遙遠。環(huán)顧四周,這是一個荒涼的地方。來自東方的風把田野里的枯草吹得搖搖欲墜。你在你面前看到的是以前從未見過的。你怎么能不讓人快速衰老呢?無論是繁榮還是衰落,都有自己值得紀念的時間。只能說,受苦報國的機會不會來得更早。人不是石頭,怎么能活得長久。生命可以一夜之間變老,所以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去獲得名望和榮譽。這篇《回車駕言邁》就是典型的以儒家“游”的生存模式,在去外國的路上找機會展現(xiàn)雄心壯志。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一個人的理想只有經(jīng)過長途旅行才能實現(xiàn)。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看不到結局,即使新婚妻子選擇離開,也只為心中一團熾熱的理想之火,那也是成名的唯一途徑。現(xiàn)實與理想的尖銳矛盾,同時還有永恒希望的破滅,這種窘迫使當時的文人從一個新的層面,或者一種嶄新的價值體系去探索生命的永恒價值。在亂世,儒家和道家中那些對生命的執(zhí)著追求,對腐朽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與批判,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對真善美的肯定,這一切的一切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文人對個體獨立精神的向往和追求,享受個人身份的生活,實現(xiàn)個人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東漢末年對傳統(tǒng)道德的顛覆。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的質疑與批判,喚醒了他們的內(nèi)在人格,這種自由和放縱,對生命熱情的歌頌,這種“內(nèi)在人格的覺醒與追求”,其實也就是西方文藝復興者們所說的藝術的個體意識,即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從某種意義上說,《古詩十九首》從大的角度看現(xiàn)實,回歸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文學,關注當下,關注普通人,滋養(yǎng)生活,關注個體自我意識的體現(xiàn)。無論是追逐快樂或名利,都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媚俗思想,更不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思想形態(tài),而是對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反抗和超脫。關注當前的現(xiàn)實和個人價值觀,從《古詩十九首》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歷史經(jīng)驗來看,它是珍愛生命、喚醒生命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從短暫的人生焦慮遇見現(xiàn)實生活,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對自己,這是對自然的回歸。個體生命意識覺醒后無法找到出路的內(nèi)心吶喊。經(jīng)過對生存與死亡的理性思考,他們開始及時享受生活。這是文人對生命的眷戀和日常生活體驗在生命長河中的真實表達。在感到生命短暫、生命無常的同時,他們開始積極地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幸福和幸福,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蔑視傳統(tǒng)倫理規(guī)范,自由豁達,努力滿足自己的欲望,彰顯個體生命的榮耀。(三)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辨《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們悟到了“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的生命哲理,從人不能長壽的過程中,意識到生命的短暫,使人們開始思索死亡。這種思考經(jīng)常表現(xiàn)在《古詩十九首》如一首著名的詩歌,《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薄度フ呷找允琛吩诖耍覀兛吹降牟皇菍λ劳龅幕乇芎湍魂P心,而是對死亡的冷靜和冷靜的面對和思考。他們不僅無休止地、真實地面對死亡,而且面對著人類不可避免的歸宿:“以“墳”等方式尋求存在的意義,通過對沉睡在黑暗中的“死人”的思考,表現(xiàn)出“質疑”的無力與蒼白,體味其中的陰暗,“千年不見”的孤獨與凄涼。”這種面對面與思考是在蒼涼、寒冷、孤獨的氛圍中進行的,反映了東漢末年文人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痛苦、生命悲哀和離別悲傷的無奈感受。因此可以說,東漢末年的文人有著獨特的人生觀:一方面,他們對世事的浮躁、無常、短命有著沉重的感悟,覺得人生報國無門,政治無望。但另一方面,他們的使命和責任讓他們無視死亡。開始注重回歸自我,用力對生命意識的深度挖掘和宣傳。自古以來,人們感嘆生命轉瞬即逝轉瞬即逝。然而,《古詩十九首》表現(xiàn)了時間的永恒性與生命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宇宙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生命的有限性去把握和超越時間的無限,這是詩人的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將生命的短暫性與外在事物的永恒性進行對比和對比,如“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保ā肚嗲鄮X上柏》)以嶺上柏的長青和澗中石的永恒來襯托人生的短暫。第二種是基于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在時間和空間變化的情況下具有短期壽命。相反的人生是有限而短暫的,這就是人無法改變自己。它面對無限的時間和空間,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局限和渺小。這種深邃的時空感,是古詩十九首中眾多詩作中的一首。如《東城高且長》一首就是以時空的轉換、物候節(jié)序的變化來襯托人生如寄的短暫,“四時更變化,歲暮何書速!”由四時的變化,聯(lián)想到歲月的短暫,對時間飛逝的感受抒發(fā)的極為強烈、深刻?!鞍茁墩匆安荩瑫r節(jié)忽復易?!保ā睹髟吗ㄒ构狻罚┰谖锖蚬?jié)序的變化當中,感嘆生命的流逝是多么的迅疾。“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保ā厄屲嚿蠔|門》)上言歲月之無窮,下言生命之短暫。對于歡樂和煩惱的關系,對于《古詩十九首》的作者來講,人生歡樂長少而煩惱實多,這種情緒的表達也時常流露在詩中。“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生年不滿百》)人生雖不足百年,卻往往伴隨著幾千年的悲痛。現(xiàn)實生活沒有手段,所以詩人的解決辦法是用燭光。享受時光?,F(xiàn)實生活中沒有出路,那就是在幸福的生活中尋找慰藉,但在挫折中隱含著另一種人生追求。四、關于《古詩十九首》的歷史意義價值分析(一)《古詩十九首》的文學自覺前文寫道,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士”階層報國無門,下層文人走投無路之下將創(chuàng)作做為了人生寄托,人性的慢慢覺醒,與之相對應反映在文學作品上的便是文學的自覺。這使得下層文人支撐起了文學自覺,成為了文學自覺的中堅力量。自古以來,儒家就觀念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由于漢代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得儒學思想更是成為我們的主流思想意識。因此,中國古代文學及其理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儒學的束縛。而在東漢末年,儒學觀念隨著政局的崩塌走向衰落,文人們對傳統(tǒng)儒學產(chǎn)生了懷疑,意識形態(tài)領域掀起了新思潮,這讓文學脫離束縛逐漸有了覺醒的觀念。產(chǎn)生于東漢末年的《古詩十九首》,無論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開啟了一代先聲。它們在對日常世事的感慨中,突出的是一種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悲傷,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等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古詩十九首》的一個基本音調。這種音調,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悲觀的感嘆,但其深意卻恰恰相反,它是對生命的極度留戀。而這是在對原來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懷疑和否定基礎上產(chǎn)生的。此時的文人們也發(fā)現(xiàn),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理。既然人生短暫,那為何不及時行樂呢、珍惜生活呢?所以,詩人們說出“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表面看來似乎是無恥地在貪圖享樂,其實卻恰恰相反,它是在當時黑暗社會下表現(xiàn)的對生活的極力追求。生命無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來一個普遍命題,但此時,把握生活,使有限的生命綻放無線的光彩便凸顯出來。實際上,這便是人性的覺醒,在對傳統(tǒng)教化的懷疑中對生命進行新的探索,新的思考。(二)《古詩十九首》的歷史傳承閱讀《古詩十九首》,撲面而來的是悲哀與沉郁。前文說到,這種悲哀在很長一段時間彌漫,一度成為時代的音調。這種悲哀對曹氏父子及建安文人影響極大。曹操曾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曾言“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發(fā),生亦何早”;還有曹植曾言“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親眼目睹了亂世悲哀后,更加加深了對生命悲哀的體驗和對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會議及展覽活動宣傳推廣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管道系統(tǒng)安裝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個人委托新能源儲能技術投資合同3篇
- 商鋪售后返租合同中的履約保障與爭議解決(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玻璃幕墻工程勞務分包及安全評估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氣體滅火系統(tǒng)研發(fā)與生產(chǎn)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化帶植物病蟲害防治合同3篇
- 2025版壓路機設備翻新改造與租賃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機動車買賣合同范本3篇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合同(二零二五版)3篇
- 場地委托授權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中考數(shù)學二診試卷(含答案)
- 項目工地春節(jié)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廠安全培訓課件
- 紅色主題研學課程設計
- 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處理
- 裝置自動控制的先進性說明
- 《企業(yè)管理課件:團隊管理知識點詳解PPT》
- 移動商務內(nèi)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二 軟文的寫作
- 英語詞匯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 《插畫設計》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