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23張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23張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23張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23張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23張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

杜甫

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xiàn)實主義詩人。

知人論世

體會沉郁頓挫的詩風沉郁——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濃郁而言。主要是指詩歌內(nèi)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頓挫——從字面意思上看,頓挫指語意的停頓挫折(間歇、轉(zhuǎn)折);從結(jié)構(gòu)上看,頓挫往往表現(xiàn)在起承轉(zhuǎn)合處。主要指詩歌表情達意抑揚跌宕,音調(diào)聲情起伏迭變。沉郁與作品的意境有關(guān),頓挫則與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有關(guān)。沉郁頓挫的風格基調(diào)是悲慨。寫作背景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杜甫57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大歷三年(768年),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fā)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于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這首五律正是詩人晚年詩歌藝術(shù)造詣高深的代表,被稱為“登樓第一詩”、“盛唐五律第一”貳通讀全文感知大意

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早就聽說洞庭湖水波瀾壯闊,今日終于如愿登上岳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只有一只孤舟陪伴自己。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仍未停息,我靠著窗戶遙望,不禁眼淚橫流。

賞析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敖裆稀苯淮鷷r間,“岳陽樓”點明地點?!拔袈劇睂憦那皩Χ赐ズ馍缴难瞿?,此聯(lián)寫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陽樓觀賞洞庭湖的美景風光。有初登岳陽樓的喜悅。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品讀“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那么這首詩頷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的好?為什么?歸納總結(jié)詩歌煉字題解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本義與詩句內(nèi)意思)(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3)指出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說明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煉字題參考答案:(詞)“坼”是裂開的意思,這里引申為劃分?!案 笔瞧?。

(句)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地,日月星辰晝夜都漂浮在湖水之中

,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tài)感,(境)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宏偉奇麗的壯闊圖景。

(手法)詩句寓情于景,

(感情)寄寓了詩人長期漂泊無歸的情感,表現(xiàn)了他寬廣的胸襟和恢弘的氣度。賞讀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坝H朋無一字”指沒有一點親人朋友的音信?!袄喜∮泄轮邸敝冈娙四昀隙嗖?,孤舟漂泊。詩人將自己的凄苦命運與洞庭湖水的壯闊之景對比,更加凸顯了詩人的

身世凄苦

,表達了詩人孤苦無依之感。

尾聯(lián):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皯{軒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寫詩人憑欄眺望北方,想到那長年不息的戰(zhàn)火和涂炭的生靈,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

體現(xiàn)了詩人

心系天下、憂國憂民

的愛國精神。

尾聯(lián):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戎馬借指戰(zhàn)爭。安史之亂后,百廢待興,民不聊生,此時又有北方邊關(guān)危機,吐蕃入侵。

詩人的眼淚中,包含著對親朋好友的思念、老病孤獨的悲傷、國家前途的憂慮、黎民百姓的同情、報國無門的傷感。

全詩將眼前雄偉壯闊的景色與詩人個人的身世悲涼之感及對國事的憂心有機地結(jié)合了起來,寫得意境闊大,情景交融,這是與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分不開的,充分表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杜詩本色。小結(jié)登岳陽樓杜甫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2.請將杜甫這首詩與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對比,二者同寫登岳陽樓之感。但在詩境和風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雁兒高飛,帶走了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之月。在岳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云間一般。樓高風急,高處不勝寒。醉后涼風四起,涼風習習吹人,衣袖翩翩飄舞。李白此詩寫于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陽時。這首詩寫岳陽樓、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麗美好,人的心情輕快歡樂,交融成一個似真實似夢幻的迷人境界。這個意境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