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 】《呼蘭河傳》閱讀(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_第1頁
【小學語文 】《呼蘭河傳》閱讀(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_第2頁
【小學語文 】《呼蘭河傳》閱讀(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_第3頁
【小學語文 】《呼蘭河傳》閱讀(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_第4頁
【小學語文 】《呼蘭河傳》閱讀(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著名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第一章:作者簡介第四章:作品鑒賞第三章:內容介紹第二章:創(chuàng)作背景目錄一、作者簡介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huán),后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chuàng)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二、創(chuàng)作背景

蕭紅寫作《呼蘭河傳》的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而《呼蘭河傳》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應該是20世紀10年代中期前后,那時,日軍還未侵略中國。

《呼蘭河傳》單本的創(chuàng)作,于1938年開始于武漢,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蕭紅病危之際要求駱賓基送她北上:蕭紅要回到家鄉(xiāng)去。蕭紅曾計劃寫《呼蘭河傳》的第二部。三、內容介紹

《呼蘭河傳》共七章,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蘭河傳》不是為某一個人作傳,而是為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小城作傳。

第一、二章對呼蘭河城風情的描繪。

第一章以宏觀的俯瞰視角,按照空間順序勾勒呼蘭小城的總體格局:十字街、東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將呼蘭固定在了寒冷而荒涼的東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蘭小城的總體面貌。

第三、四章是“我”童年的回憶,展現(xiàn)“我”在呼蘭河城度過的童年時光。

第三章寫“我”幼時的生活,總共九個小節(jié),除了第三、第九兩個小節(jié)外,其余七小節(jié)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開頭,中斷以前的言語,繼續(xù)新的言說。第三章是整部小說的重彩油畫的聚焦點,描繪了“我家”的后花園。

第四章寫“我”家,共五小節(jié)。該章節(jié),從“我家”的后面轉到前面,以“一進大門”的正面視角為觀察點,勾勒前院的整體格局,并按相應的空間順序,逐一點出幾戶人家:養(yǎng)豬的、漏粉的、拉磨的、趕車的。

三、內容介紹

第五、六、七章則是由景物轉到人物,寫出了團圓媳婦、馮歪嘴子、有二伯等一系列悲慘的故事。

第五章承接第四章對租住在西南角小偏房里,以趕車為職業(yè)的老胡家的介紹而來,寫老胡家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

第六章寫有二伯。他是個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愛打腔,卻喜歡同石頭、麻雀、黃狗談天。

第七章勾畫馮歪嘴子一家——焦點是馮歪嘴子小兒子咧嘴一笑中露出的“小白牙”——的命運,營造好了勢所必至的運筆方向。人物介紹經典句子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huán)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2、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3、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4、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5、有一段時光,沉淀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有一座城,我來過,便再也不曾遠離,呼蘭河,那是我一生的希望與憧憬。6、溫順的就是老實的,老實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訴人們快來欺侮她們吧,人若老實了,不但異類要來欺侮,就是同類也不同情。四、作品鑒賞《呼蘭河傳》是蕭紅去世前寫下的回憶家鄉(xiāng)東北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和追憶童年時光的傳記。

一部分是追憶自己家里的后花園和在園子里和祖父一起度過的美好的童年時光。另一部分是概述呼蘭河小鎮(zhèn)的整體面貌和風土人情,揭露了當時舊中國社會下,落后,閉塞的呼蘭河以及鎮(zhèn)上人們封建迷信的舊思想。而小團圓媳婦的慘死,就是封建迷信思想釀成的悲劇,是時代的犧牲者。死去的人悄無聲息的死了,活著的人還在艱難的活著,但仍然有像馮歪嘴子一樣艱難卻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

在那個宗法社會里,生活像河水一樣平靜地流淌。平靜地流淌著愚昧和艱苦,也平靜地流淌著恬靜的自得其樂。主題思想《呼蘭河傳》主題思想:小城故事——國民靈魂的挽唱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xiāng)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xiāng)民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后小鎮(zhèn)民眾的生態(tài)與心態(tài),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tài),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敘述視角《呼蘭河傳》有三重視角,一個是童真童趣的兒童視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內涵,于是產生了“陌生化效果”;一個是成年敘述者視角,敘述者是處在一種超然的境界,與小說中人物保持著距離;第三個是蕭紅視角,蕭紅視角是居高臨下的,讀者可能看不見她,但她隨時會出來發(fā)議論,有時連議論也不發(fā),但讀者可以感覺到蕭紅的情感波動。《呼蘭河傳》將童稚的視野、悲涼的境況以及心靈的傷痛做到了和諧統(tǒng)一,表達了對人性及人類無可奈何的感嘆。文學巨匠茅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