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文化對比_第1頁
中韓文化對比_第2頁
中韓文化對比_第3頁
中韓文化對比_第4頁
中韓文化對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韓文化對比第1頁/共27頁目錄韓國文化概況中韓文化對比

中韓社交禮儀對比

中韓節(jié)日文化對比

中韓飲食文化對比中韓傳統(tǒng)服飾對比中韓文化對比總結(jié)

第2頁/共27頁韓國文化概況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羅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甚至有些東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國的文化對新羅國影響十分久遠,新羅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韓國人民早期的興起和發(fā)展總的說來有一個特點,即同中國人之間的積極接觸以及有時候也發(fā)生的斗爭。從韓國人民形成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社會開始,他們的文化逐漸與中國的文化成為一體。第3頁/共27頁中韓文化對比中國人到處是墻,心中有墻,因此歷史上閉關鎖國;韓國人大多是半截墻,因此半遮半掩,對外來文化欲拒還迎,心態(tài)復雜。中國人喜歡牡丹,國色天香,象征榮華富貴;韓國人喜歡木槿,質(zhì)樸無華,小家碧玉,卻不屈不撓,頑強生存。中國是大陸德行,圓滑世故,雍容大度;韓國是半島德行,自尊心強,心懷“怨恨”。中國人喜歡看《三國演義》,講國家大事,規(guī)模宏大,像百科全書,將文治武功熔于一爐;韓國人喜歡《春香傳》,講才子佳人,對詩傳情,和美優(yōu)雅。-------《東亞三國志》第4頁/共27頁中韓社交禮儀對比中韓文化對比之第5頁/共27頁中韓社交禮儀對比“禮儀之邦”中國韓國都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韓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血緣關系,他們覺得這種關系應當建立在一種合作和互相支援的傳統(tǒng)基礎之上,因此家庭成員之間愛和責任感十分強烈,家庭里的一家之長被視為權威所在,全家人都應該聽從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不得有違。兒輩或?qū)O輩違抗長輩的愿望被韓國人視為不可想象的事情。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相當重視“家”,家不僅撫養(yǎng)培育個人成長,也是個人精神情感的寄托,更常是個人奮斗的目標。在家庭中,講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等,每個人與不同的家人相處時,都應恰如其分地謹守一定的禮節(jié)。第6頁/共27頁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后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中國人的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tài),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一般性的打招呼,在傳統(tǒng)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中韓社交禮儀對比在中國或是韓國,乘車時,人們都會讓位給老年人。第7頁/共27頁中韓社交禮儀對比見面時中國:和別人握手的時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韓國:和別人握手的時候,如果是長輩,就要用兩個手去握手,或者左手托著右手去握手。在韓國,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點一次頭。鞠躬禮節(jié)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第8頁/共27頁中韓節(jié)日文化對比中韓文化對比之第9頁/共27頁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fā)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jié)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jié)日有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四個。元宵節(jié)吃元宵,慶團圓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吃粽子

七夕即中國愛情節(jié)、情侶節(jié)中元節(jié)又稱盂蘭節(jié),俗稱七月半、鬼節(jié),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中秋節(jié)舉家團圓節(jié),主題:賞月、吃月餅重陽節(jié)敬老節(jié),并有其他多種主題中韓節(jié)日文化對比第10頁/共27頁4月5日植樹節(ji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4月8日釋迦牟尼誕生節(jié)佛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jié)日,紀念釋迦牟尼誕生。5月5日兒童節(ji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顒?,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玩。

8月15日光復節(jié)

1945年的這一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tǒng)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中韓節(jié)日文化對比韓國民眾最重視中秋節(jié)。元旦─新年,1月1日、2日為國家規(guī)定的公休日。國歷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稱陽歷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禮、特制的食物、傳統(tǒng)游戲來慶祝。全家人團聚,親朋好友間互相拜年歡度佳節(jié)。3月1日獨立運動紀念日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獨立運動。第11頁/共27頁陰歷8月15日中秋節(jié)(或稱豐收節(jié))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陰歷10月3日開天節(jié)這一天是傳說中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10月9日韓語節(jié)為紀念世宗的韓語頒布和普及和研究韓語而建立的日子12月25日圣誕節(jié)

和西方一樣,基督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jié)日,紀念耶穌誕生。中韓節(jié)日文化對比第12頁/共27頁中韓飲食文化對比中韓文化對比之第13頁/共27頁在中國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jié),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后,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腿巳绻磉_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zhí)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在韓國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辭,最后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個躬才能離開。中韓飲食文化對比第14頁/共27頁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技藝精湛,美食佳肴眾多。自古以來,中國人的飲食活動就與人的審美理念、禮儀活動、文學藝術、人倫之常,乃至政治、哲學等緊緊地結(jié)合。中國菜肴在烹飪中有許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肴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肴。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中韓飲食文化對比第15頁/共27頁在多種烤肉中最受歡迎的是烤牛肉和烤牛排。兩者皆以生菜、芝麻葉等沾辣椒醬或豆瓣醬食用。有時附帶提供3至5樣泡菜或小菜,有的餐廳則需另加點白米飯和湯。韓國式拌飯,其中“石碗拌飯”是韓國獨有的食譜,值得一嘗。白米飯上蓋上黃豆芽等蔬菜、肉和雞蛋等佐料,盛在滾燙的石碗內(nèi),加放適量的辣椒醬后,攪拌而食。多種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獨特的風味,鍋底的鍋巴更是一絕。在大部分的韓國餐廳均可品嘗到,全州中央會館等是有名的拌飯專門店。中韓飲食文化對比第16頁/共27頁韓國家庭最經(jīng)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醬和蔬菜煮制的豆醬火鍋,魚和牛肉臟煮成的什錦火鍋等?;疱佒幸耘5膬?nèi)臟和蔬菜燉煮的牛腸火鍋最為有名。此外還有用章魚加放辣椒醬等佐料煮成的章魚火鍋等種類繁多。韓國一般的火鍋多以海鮮類為原料,可享用到各種海產(chǎn)品的鮮美味道。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四川的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的海鮮火鍋,鈣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wěn)”之美譽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中韓飲食文化對比第17頁/共27頁韓國人和日本人一樣,習慣于席地而座,盤腿就餐。其傳統(tǒng)飲食比較簡單,主食為米飯,愛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世界第一餐桌上的素菜多,因為靠海的緣故,海產(chǎn)素菜也相當多。另外一項“多”是醬制品。有專門用來摻和著菜拌地飯的一種醬.中韓飲食文化對比以上“三多”,構(gòu)成他們飲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符合營養(yǎng)學要求的合理因素。我們注意到韓國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氣色第18頁/共27頁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jié)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中國人一般為一日三餐,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中國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或勺子,較為習慣將所有的菜擺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中國飲食文化講究情調(diào)優(yōu)雅,氛圍藝術化,主要表現(xiàn)在美器、夸名、佳境三個方面。中韓飲食文化對比第19頁/共27頁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客地盤腿而坐。年輕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里,鋪上席子便可。上菜或盛飯時,亦要先遞給長輩,甚至要特設單人桌,由女兒或媳婦恭敬地端到他們面前,等待老人家舉箸后,家中其他成員方可就餐。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齡大小順序,由長至幼,當長輩舉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飲酒中韓飲食文化對比不過,現(xiàn)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tǒng)越來越遠了。

第20頁/共27頁中韓傳統(tǒng)服飾對比中韓文化對比之第21頁/共27頁中韓傳統(tǒng)服飾對比傳統(tǒng)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chuàng)于周代。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于后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xiàn)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漢服(漢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滿族)、中山裝、其他少數(shù)民族服飾、木屐、繡花鞋、翹頭履。唐裝(漢族盤領袍)、維服(維吾爾族)、繡花鞋、虎頭鞋、偽唐裝(滿族馬褂)、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鳳冠、絲綢。第22頁/共27頁韓國傳統(tǒng)服裝韓服的線條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式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閑雅大部分國民是以習慣穿著洋裝西服,但是在春節(jié)秋夕(中秋節(jié))等節(jié)慶日,或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tǒng)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搭配優(yōu)雅的長裙;男性則是短褂搭配長褲,而以細帶縛住寬大的褲腳。上衣,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甚至加刺明艷華麗的錦繡。中韓傳統(tǒng)服飾對比第23頁/共27頁中韓文化對比總結(jié)中韓文化對比之第24頁/共27頁中韓文化對比總結(jié)中國有種說法,“千古中國,萬種民性”。擁有數(shù)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中韓兩國雖然都地處東亞,文化根基亦是一脈相承,但由于在歷史潮流中面對著各自不同的歷史沖擊,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等差異,使得兩國形成同源不同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