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教案_第1頁
《克己復禮》教案_第2頁
《克己復禮》教案_第3頁
《克己復禮》教案_第4頁
《克己復禮》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克己復禮

1.重點掌握敏、希、闕如、奚、鮮、期、歸、目、事、諸、弟、女;

2.克己復禮,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

基本要求言順,犯上作亂

3.熟讀課文,品味文段的語體和語氣,關注特殊句式的表達作用

5.明確每一章的基本觀點

1.明確禮與仁、禮與孝的關系。

發(fā)展要求2.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復禮、所主張的君臣關系與宋儒所謂的“存天

理,滅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說明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前面我們學過了他的為政篇,下面我們集體朗讀要背誦的5章:

2.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他的說禮篇。

二.翻譯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掌握謂語前置的特點和作用。

1.朗讀1-5章。

2.一個學生朗讀翻譯,其他同學看原文。

3.兩個同學說明重點詞語(實詞、虛詞),另外同學補充。

克:克制復:回歸一日:一旦,表示假設,有一天

歸:贊許由:依靠非禮:不符合禮

事:做,從事監(jiān):通“鑒”,借鑒郁郁:文彩豐富的樣子

文:完美謂:評論

4.掌握三個句子的句式特點:

(1)克己復禮為仁:判斷句

(2)八佾舞于庭:狀語后置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吾衰甚矣也吾不復夢見周公久矣

謂語前置,用來強調(diào)前置的謂語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反映出孔子對周禮的夢寐以求、無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體衰和四處碰壁后的悲

涼心情,體現(xiàn)了孔子的感嘆之深,

三.理解文章內(nèi)容:

1

1.解題:

克己復禮:克,約束,克制復,回歸禮,用以區(qū)別尊卑貴

賤的社會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jié)儀式。(主要指周禮)

2.這個觀點孔子在第一章就開篇提出,請找出能反映這個觀點的兩句話:

(1)克己復禮是為仁

(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教師歸納:

這一章孔子論述了“仁”和“禮”的關系:

克己復禮就是“仁”的內(nèi)涵,“禮”是“仁”的目標和外現(xiàn)。要義是“克己復禮”。

3.那么,孔子要回歸的是什么禮呢?那里看出來?

推崇周禮

“周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教師歸納:

錢穆先生:“孔子為中國儒學傳統(tǒng)之大宗,而孔子平生為學,其最所尊仰者,實為周公。

4.孔子認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會,而現(xiàn)實又“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古代的規(guī)則制

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那么春秋末期的禮樂崩壞右哪些例子?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歸納: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則非觚也。舉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

其君之道,則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職,則為虛位?!?/p>

四.小結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復禮是為仁”的主張,提出實踐仁德的細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認為周禮最傳統(tǒng)的禮樂思想。

對當前禮樂崩壞的現(xiàn)狀表示了深切的關注和不滿。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昨天我們學習了《論語》選修的第二專題:克己復禮。集體朗讀第1-5章

2.提問: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克己復禮為仁

(2)孔子要恢復的是什么禮?

周禮

(3)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要恢復周禮的?請具體說明。

在當時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下提出的,具體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譯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孔子在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中提出了要恢復周禮的主張,那么周禮到底有哪些內(nèi)涵?請看后

面6-10章。

1.請一個同學朗讀第六章。

翻譯這一章。

一個同學指出這章的重點詞語并解釋。

有道:政治清明自……出:由……發(fā)出命令希:通“稀”,少

2

蓋:大概陪臣:重臣,隔了一層的臣子執(zhí)國命:掌握國家的命

庶人:老百姓不議:不非議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讀這一章??鬃诱J為禮的首要條件是什么?

天下有道。

2.請一個同學朗讀第七章。

翻譯這一章。

一個同學指出這章的重點詞語并解釋。

奚:哪一個,什么。疑問代詞先:把……放在前面,

先做。

正名:糾正名分(與禮樂制度向違背的各種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語氣助詞,表反問闕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適當錯:通“措”,放置名(之):給名分

無所茍:沒有什么馬虎。茍,馬虎而已:(才)罷了

四個句子:

(1)子將奚先:子將先奚,賓語前置。

(2)有是哉,子之迂也:謂語前置,強調(diào)孔子迂腐之深。

(3)奚其正:其正奚,賓語前置。其,語氣助詞,表反問

(4)野哉,由也:謂語前置,強調(diào)子路粗野之深,表達了孔子對子路不認可正名強烈

的不滿和批評。

朗讀這一章。在這一章中孔子認為禮的含義是什么?

正名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請一個同學朗讀第八章。

翻譯這一章。

一個同學指出這章的重點詞語并解釋。

君君:君有君道,第一個“君”,名詞,君主;第二個“君”,動詞,守君道,有君道(同

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信:誠然,這里表示假設雖:即使諸:“之乎”,它

朗讀這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出復禮應該怎么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請一個同學朗讀第九章。

翻譯這一章。

一個同學指出這章的重點詞語并解釋。

孝弟: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弟,同“悌”,敬愛兄長犯上:冒犯長官

鮮:少務:致力,從事本:根本

道:原則

兩個句子:

(1)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賓語前置

(2)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大概是仁的根本。判斷句,其……與,大概……

3

吧,表揣測。

朗讀這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出復禮應該怎么做?

孝弟

5.請一個同學朗讀第十章。

翻譯這一章。

一個同學指出這章的重點詞語并解釋。

色:在侍奉父母時保持敬愛和悅的神色弟子:為人弟,為人子

服其勞:盡力效勞。服,做,從事先生:年長者饌:吃喝

曾:竟以為:把……作為

一個句子:

曾是以為孝乎:曾以是為孝乎。賓語前置。

朗讀這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出復禮的內(nèi)涵是什么?

保持敬愛和悅的神色

三.歸納

這五章語錄闡述了恢復周禮的內(nèi)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

弟、要保持進該和悅的神色。

第三課時

一.復習提問:

1.基礎知識及知能演練聯(lián)系答案

2.朗讀第六-九章。提問:

(1)孔子要克己復禮,恢復周禮,為什么?

當時社會禮崩樂壞,而周禮鑒于二代,郁郁而文,能起到規(guī)范社會的作用。

(2)孔子理想中的社會秩序是什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秩序的最高境界,這實際就是周禮所規(guī)定的奴隸主貴族等級

制度和以貴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

(3)請一個同學翻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宋代儒學說克己復禮就是“明

天理,滅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綱”,

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講君臣父子關系是確實強調(diào)了臣下和子女的義務,強調(diào)了臣下對君主的忠誠,子女

對父母的孝敬。但是孔子同樣也強調(diào)了君主、父母的義務:君要行君道,父要有父道。但是

后世為了鞏固封建專制,片面強調(diào)了君權和父權,這種極端化的主張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極致。

主要是宋代開始的。文后有一則“相關鏈接”,從婦女守節(jié)的一個角度進行了深刻探索。

請看全文。

二.翻譯10-13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昨天我們說到了孔子主張周禮,從國家的大局看要做到: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從個人看要講孝弟。那么怎樣做才算“孝悌”?請看第10、11章。

1.朗讀第10、11章

2.翻譯第10章,解釋重點詞語、句子。

色:侍奉父母時應該保持的敬愛和悅的神色弟子:即子弟。為人弟、為人子的年

輕人

先生:年長者饌:吃喝曾:竟

曾是以為孝乎:賓語前置,曾以是為孝乎,竟把這也當作孝么?

4

喪:喪期已:太,表程度深為禮、為樂:習禮奏樂

壞:毀棄,破壞崩:廢弛沒、升:指谷物吃盡或谷物登

期:期年,周年已:停止衣:動詞,穿

女:汝,你旨:美味的食物,名詞甘:動詞,覺得甜蜜

樂:音樂,名詞、快樂,形容詞免:離開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狀語后置,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懷免。

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判斷句。

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狀語后置,予也于其父母有三年之愛乎

3.這兩則文字,孔子提出了為孝的兩個主張:

(1)色,有事時子女為父母效勞,有酒食時讓父母吃食,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

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終保持敬愛和悅的神色。

(2)守喪三年。

4.對于守喪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辯,結合這則文字,你認為宰我是

怎樣一個人?對于守喪這個問題,你是怎么看的?

老師的看法:

宰我:不注重表面形式;他敢于對師長提出自己的建議,思維活躍,好學深思,是一個

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的人。

守喪三年:不贊成。因為真正的懷念應該永載人的內(nèi)心,有時候流于形式的東西常常表

示人將要遺忘;再說盡孝道更應該在人活著的時候。

贊成。父母撫養(yǎng)子女辛勤付出何止三年,從懷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

學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謂多矣,我們守喪三年完全應該;雖然人死無魂,但是我們只求安心。

5.好。再看孔子對禮樂的總結。

齊讀最后兩章。

翻譯這里的云:助詞,表強調(diào);說而:如果,表假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