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_第1頁
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_第2頁
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_第3頁
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_第4頁
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形式的邏輯概念——解讀第1頁/共38頁顏色第一部分著作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章節(jié)內容要點第三部分案例解析第四部分小組研究觀點第2頁/共38頁1基本信息第3頁/共38頁1著作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德)托馬斯﹒史密特作者生平:托馬斯史密特(Thomasschmit)德國/瑞士注冊建筑師,教授1925年3月26日生于瑞士1943-1948就讀于蘇黎上技術學院(ETH)建筑系1948年獲建筑學工程碩士1950-1952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客座講師1962-1964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筑學院訪問教授1914-1993年德國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建筑系教授7987-19RR年中國武漢華巾理工大學訪問教授1994-1996年中國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訪問教授1993年退休居住于德國慕尼黑第4頁/共38頁1著作基本信息托馬斯教授是在現代主義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建筑師,早年有自己的事務所,1969年著有《系統建造》(BauenmitSystemen)一書。

他在慕尼黑工業(yè)技術大學曾主持的建筑建構與設計教研組(LehrstuhlFuerEntwerfenundBaukonstruktion)一直是系里高年紀的核心教學單位(托馬斯教授的后任。便是現在國內讀者較熟悉的赫爾佐格教授ThomasHerzog)。

作為慕尼黑工大最受學生歡迎的建筑設計教授之一,他在建筑設計教學中不僅指出學生的問題,還告訴他們問題的原因。在他看來,設計工作的基點往往來源于樸實的動機和簡單的原則.對于基本問題的全面認識才是構成我們正確設計觀念和設計方法的前提。而作為教學工作則更是如此。

他強調在設計教育中,不是依靠學生的"天才靈感"或者為師者的"老經驗".而是應當總結設計規(guī)律轉化成為相應的設計觀念和方法。作者簡介(德)托馬斯﹒史密特第5頁/共38頁1著作基本信息書籍簡介原名為《Architectur?VonderLogiczurOptik》,1998年由德國著名的建筑圖書出版社KarlKraemer出版徳文版,現由中國建工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此書為大學本科教育推薦閱讀書目之一,并沒有觸及到形式的邏輯,僅僅是非常淺顯的談論了柱子立在基礎之上,梁要搭在柱子上這樣簡單的建造邏輯,這是非常適合建筑學的,作為一本普及常識的建筑還是不錯的,但是不要希望藉此了解建筑形式的邏輯——這個邏輯指形式操作邏輯,形態(tài)操作的邏輯,秩序如何組織的邏輯。

“Andfinally,inallthat,youwillfindyourself.”

第6頁/共38頁2內容介紹第7頁/共38頁2從思考到表達形式的邏輯用地的邏輯結構的邏輯第8頁/共38頁2從思考到表達建立宏觀的思維概念人們應如何應付才能相應地過濾出最重要的東西而不至于損失掉。只有通過隱藏在每件事物當中的原理,必須要經過剖析方可被得知.

對于原理人們是可掌握的,但不計其數的細節(jié)則不可能。細節(jié)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原理來操縱。這種方法人們稱為宏觀思維。認識歷史公元前4000年首先是穴居人類,證據顯示他們有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但還不是建造。公元前2000年美索布達米亞人和埃及的金字塔,不過暫時地只從外表出發(fā),真正的內部空間在這些建筑中還沒有。公元后100年第二個空間概念階段在羅馬萬神廟。第一次展示出一個被塑造的室內空間,因這內部空間的表達在外部被忽略,這種外部形式和內部空間的分離又持續(xù)了之后的兩千年

1929年第三個空間概念產生于1929年密斯凡德羅的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展覽館。千年來的內外空間的分割被一筆勾消而只通過一幅大面積的玻璃墻來表示。空間從如緊身衣一樣的封閉墻體中解放了出來并開始流動。第9頁/共38頁論點形式的邏輯立體派舊有的從一個點觀察建筑,無法走進建筑,看到更深層次的內容,因此柯布西耶尋求一種在空間的深層去發(fā)展建筑學的方式,即通過縱深排列的平面,以簡單的立體形式表達,讓觀察者可以圍繞和穿越過對象。即“立體派”。通透性

建筑不必再是被從下往上封閉,從基礎到屋頂建造起來。

通透性的應用一般發(fā)生在相互轉換的地方或在應使比那話進行起來的地方。

比較立體派,通透性的建立使得被固定在外面的視點可以穿過假想的界面向前邁進。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展覽館,密斯支起兩個頂蓋,再在其中插入他的建筑。流動的空間圍繞獨立的屏障物建立起來。它們是一些垂直的自由布置的薄石墻,實墻界定出單獨的空間部分,而不是封閉起來界面和物體的分析。顯示安排的方式2第10頁/共38頁論點形式的邏輯通透性原理通透性到處可運用,從小住宅到大城市。為了在規(guī)劃中檢驗,柯布西耶1946年為圣迪爾城做了一個理想規(guī)劃。圣迪爾城,在法國Vogesen地區(qū),二戰(zhàn)作為要塞被嚴重炸毀只剩下在山腰上的教堂遺址兩條南北向的軸線形成設計的龍骨,一條在教堂的位置上,另一條對準城市展覽中心,與之垂直的界面上建筑。二維的建筑體量在寬和深的方向提供了尺度。其間是小方體,它們構成小和最小的空間。所有這些大或小的空間組成了一個生動的變換游戲2第11頁/共38頁論點形式的邏輯建筑手法空缺和完整

這兩種現象空塊和完整是建筑學的基本原則,屬于通透性的概念,因它在整體和空間之間建立了辨證久系,把觀察者引入了事件??≌巧淖儞Q

來自于畢加索的名言,人們必須把事物反轉過來,才能把握其自然本質。他說的是辨證的方法:也正適合于立體派和通透性的思維世界。格勞賓登博物館公園被保留,住宅包含在新的建筑中,并成為展品曲線和圓的環(huán)繞

在幾何圖形中,圓是很特殊的,它由一個中心點控制著邊緣的狀態(tài)都相同。不打破它的平衡狀態(tài),要與圓從外面來發(fā)生聯系始終是困難的但有時也難免需要這樣。天壇總平面2第12頁/共38頁論點形式的邏輯建筑手法割減和加插

當切割往縱深進行,憑割減法能帶來必要的空間質量,但平面條件不一定總能允許。也因此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原則:割減和加擂_。貝林佐納住宅對話

自從建筑師要求形式上的自主權力以來,建筑間的一致性正在消失.是現代主義立體派的后果。烏斐茲畫廊語匯

屬于每棟建筑的語匯.應表達一個建筑的構思和產生這個建筑的時代今天已擁有足夠多的語匯以致我們可以不用再去生產了。莫登納骨灰樓內外2第13頁/共38頁論點用地的邏輯風景的讀本建筑師并不是以幻想的眼光來看待風景的,而是以建造的可能性,這樣地形環(huán)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山邊在歷史傳統發(fā)展起來的環(huán)境中每一種干預都可能意味著一種破壞,因為人們把他們習以為常的環(huán)境作為辨別環(huán)境方向的手段來使用,對干它的損壞和改變第一反應總是負面的。其中他們也許會忽視這歷史發(fā)展起來的環(huán)境多來源于不同的時代,因而所有的時代在其中都附加了新的東西。貝林佐納城堡,會議中心

如何在景觀環(huán)境中運用墻體,步階,斜坡和平臺。引人注意的是今天人們已很少再這樣做了,雖然現代化的建筑機械可提供的技術手段是以前不可比擬的,也許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變得太功利了吧。房子可以贏利而墻體和平臺不行瑪雅的建筑山腰平地在舊環(huán)境中的新建筑墻、步級、斜坡和平臺2第14頁/共38頁論點結構的邏輯建造方式和建筑結構建造方式包括用不同材料的建筑,如木.石.混凝工或鋼也包括預制裝配建筑系統建筑和工業(yè)化建筑等方式。建筑結構相對而言是針對于設計因而是建筑學的一部分,基本上每個建筑都歸屬于三種組成方式

1.圬工結構

2.板塊結構{承重墻結構)3.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板塊結構圬工結構2第15頁/共38頁3案例解析第16頁/共38頁巴塞羅那德國館密斯·凡德·羅創(chuàng)造了以鋼和玻璃的純凈形式為特征的講求技術精美的設計風格1929年,密斯·范·德·羅設計了著名的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這座展覽館所占地段長約50M,寬約25M。其中包括了一個主廳,兩間附屬用房,兩片水池和幾道圍墻。特殊的是這個展覽建筑除了建筑本身和幾處桌椅外,沒有其他陳列品。實際上,這是供人參觀的亭榭。它本身就是展覽品。3案例分析第17頁/共38頁水平伸展的構圖簡單的平板柱身上下沒有變化光光的板片清晰的結構體系案例分析3第18頁/共38頁不同構件和不同材料之間不做過渡性處理,直接連接柱子直接頂著屋面板豎板與橫板相交大理石板與玻璃相連節(jié)點處理案例分析3第19頁/共38頁縞瑪瑙石古綠大理石阿爾卑斯綠大理石羅馬石灰華大理石刻花玻璃清玻雕像池底黑色玻璃材質處理案例分析3第20頁/共38頁以結構的少換來功能的多和空間變化的多以形式被凈化后的少換來百看不厭的多在這件德國用來參加1929年世界博覽會的展品中,你絕對見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東西,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無中生有的變化。沒有奇形怪狀的擺設品。有的只是輕靈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連續(xù)流通的空間。

少即是多案例分析3第21頁/共38頁自由分布的墻體系統

縱橫交錯,隔而不斷,既分隔又聯系、半封閉半開敞

墻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

形成一些既分隔又連通的空間這座建筑物本身所體現的是一種新的建筑空間效果和處理手法。案例分析3第22頁/共38頁

完整的梁柱框架體系是流動空間的結構前提“流動空間”的兩套基本系統(1)規(guī)則的鋼框架(2)自由布置的隔墻屋蓋附加鋼梁工字形鋼梁構架合金十字鋼柱工字型鋼構架基礎

有選擇的隱藏部分結構,為了更多的服從于空間的處理。金屬飾面角鋼支柱案例分析3第23頁/共38頁3案例解析

理查德·邁耶,1935年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市,畢業(yè)于康奈爾大學。1960年起先后在S.O.M、布勞耶事務所任職,并任教于多所大學。1963年,在紐約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1984年獲第六屆普利茲克獎。從史密斯住宅已經可以看到成熟的邁耶設計風格,這座獨立式住宅通體潔白,有明顯的幾何形體構成。在許多方面,如幾何形態(tài)、坡道、色彩以及上下貫通的客廳等都延續(xù)了現代建筑的語言。但是邁耶獨特的風格在于他豐富了建筑語匯,吸收了立體主義的精髓,將建筑與場地、環(huán)境有機地聯系在一起。(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第24頁/共38頁3案例解析史密斯住宅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達瑞安海濱,這里是康涅狄格州的邊垂地帶,位置遠離市中心,是一塊沒有都市塵囂的世外桃源。而基地的周圍環(huán)境也提供了極為良好的自然景觀,尤其它面臨長島灣,更為基地提供了那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景。史密斯住宅坐落于周圍遍布巖石與樹木,占地1·5英畝的場地上。住宅的后面地形先是緩緩升起,接著跌下去,變成陡立的礁石海岸,最后漸漸傾斜,形成一處小小的沙灣。這種地形演變形成一種自然的分界。從入口處向海岸線延伸的公路確定了一條重要的位置軸線。入口、通道以及整個景致都被組織在這條直線上,使建筑與環(huán)境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住宅中相互交叉貫穿的平面呼應了整個斜坡、樹林、突起的巖石以及海岸線這些景致的節(jié)奏。(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1、建筑用地的邏輯主體車庫引道第25頁/共38頁3案例解析

從車庫到建筑主體,地形先緩緩升起,沿著山路向上走,沿途是一片片海景,接著平穩(wěn)下降,形成緩坡,建筑主體即坐落于緩坡后的平地上,合理利用了地形地勢,同時引道借緩坡飛架成橋,順勢接入住宅第二層,形成靈活豐富的空間關系。(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1、建筑用地的邏輯緩坡平地海岸礁石第26頁/共38頁3案例解析通透性:從車庫延伸至住宅正面的小路以及門右側曲壁之間的夾角指引來客穿過住宅來到其后側。住宅前側好像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風,必須穿過其之后來到住宅后側,才能看見迎賓的美景。嵌入墻壁的玻璃映襯著來自地面、天空和水的豐富的光影??蛷d正對著大門的石頭壁龕;它是住宅前側的穩(wěn)固延伸,在此之上延續(xù)了移動的視線并穿過了壁龕上透明的玻璃平面。(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2、建筑的形式的邏輯第27頁/共38頁3案例解析空間布局:私密區(qū)和公共區(qū)被分隔開來,目的是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擁有睡眠、沐浴和沉思的私人空間。私密區(qū)被設置在入口側,面向住宅前的陸地、樹林和小路,由一系列分布在不同樓層的蜂窩狀封閉空間組成。俯瞰水景的公共區(qū)是家庭成員會面及娛樂之處,位于住宅后側,是一個由三面玻璃圍合的獨立的圍護結構,立面架起了三個平臺。(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2、建筑的形式的邏輯第28頁/共38頁3案例解析交通流線:水平交通流線連接著私密區(qū)和公共區(qū)。垂直流線取道斜對設置的樓梯,一個是位于私密區(qū)一側的封閉樓梯,另一個是供公共區(qū)使用的外部樓梯。來客在上山途中可以看到拐角處的交通流線;成對角線分布的交通流線向屋外投射,越過住宅的實體邊界向犬牙交錯的海灣蔓延而去。陽臺貫穿三層空間的垂直部分,更加強了這一效果。(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2、建筑的形式的邏輯第29頁/共38頁3案例解析

史密斯住宅中的臥室、洗手間等私密區(qū)域采用木質承重墻結構,使得內部空間得到較大程度的圍合,較好地保護了私密性;而面向海景的起居室則以獨立的圓形鋼柱承重,樓板懸挑,使得外表面與承重結構分離,將解放了的外立面完全用于開窗,大大增添了空間的開放性。(1)史密斯住宅--理查德·邁耶3、建筑結構的邏輯二層平面圖承重結構(圍合)開洞私密區(qū)域開放區(qū)域第30頁/共38頁4研究觀點第31頁/共38頁4小組研究觀點

閱讀完此書后我們不禁想到了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些許存在這些問題。

多數教育者潛在的思想前提仍然是“形式隨功能”,以至于不少大學生從入學以來就認為功能大于形式,將形式放置在最不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無論是建筑設計的入門教育、還是提高教育,都忽視建筑形式的教育問題,忽視的方式不同,或者是認識“形式”自然地會伴隨著功能到來,不需要可以研究建筑形式問題;或者認為“形式”僅僅是“表意”的符號,設計的關鍵是尋求建筑之外的需要表述的意義、思想、觀念;這兩種傾向的本質的都是在討論形式生成的目的問題;而忽視形式自身的構成問題。

當然有關建筑專業(yè)基礎課也在講述形式的構成知識,諸如建筑材料、結構與構造學等;但從未訓練學生建筑形式的構成能力。“詞”(形式)無意或“詞”不達意,不僅僅是學生作業(yè)中的普遍現象,也是當前中國建筑實踐的普遍現象。問題提出第32頁/共38頁4小組研究觀點

可以說,建筑形式問題是建筑學的基本問題之一,也是建筑教育不能回避的核心問題。建筑的功能要通過建筑的“形式”去實現,建筑的思想、觀念、意義也要透過“形式”來表達。一、“后現代主義”形式表達

歷史發(fā)展,對建筑形式的主義也是在逐漸發(fā)展,“后現代主義”并不是反對建筑功能,它往往是在功能主義設計的基礎上,賦予建筑形式以特定的文化與歷史意義,其手段可以表現為對建筑形式的裝飾。

20世紀建筑形式上的差異從正反兩個方面,清晰的表明了對建筑形式的根本態(tài)度:即“建筑形式”處于建筑創(chuàng)作的從屬地位,形式始終是“奴隸”,差異的是“主子”不同,一為“功能”一為“意義”。

后現代主義表達觀點提出第33頁/共38頁4小組研究觀點

可以說,建筑形式問題是建筑學的基本問題之一,也是建筑教育不能回避的核心問題。建筑的功能要通過建筑的“形式”去實現,建筑的思想、觀念、意義也要透過“形式”來表達。二、現代技藝的革新解放建筑形式創(chuàng)造的桎梏

能夠將功能、形式、意義三者割裂開來單獨進行表達,極力掩飾與消除建筑形式自身的信息和意義,刻意表達某個建筑之外的思想與觀念,在20世紀末期呈現一桌豐盛的建筑形式盛宴。

建筑在本質上是象征與隱喻的藝術,建筑藝術應當是提高表現建筑形式自身來揭示人與自然的關系和態(tài)度,比如“材料的特性”與人類某種情感契合,以及建筑構成體系的理性所揭示的自然規(guī)律是建筑建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