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詳解演示文稿現在是1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優(yōu)選)中足及前足骨折的治療進展現在是2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中足:足舟狀骨,骰骨,

楔狀骨、跖骨前足:趾骨現在是3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足舟狀骨骨折Ⅰ型:背側小骨塊小于舟狀骨體50%Ⅱ型:距舟關節(jié)向背內側半脫位,Ⅲ型:體部粉碎性骨折伴有楔舟關節(jié)崩裂現在是4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足舟狀骨骨折1、移位不明顯——石膏托制動2、體部骨折伴移位——手術3、舟狀骨骨折伴有塌陷——內側柱塌陷,外固定支架現在是5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骰骨骨折1、可分為撕脫性骨折和壓縮性骨折2、輕度移位——石膏固定3、嚴重移位伴外側柱短縮——手術,支撐(鋼板,外固定支架)現在是6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Lisfranc損傷跖趾關節(jié)又稱Lisfranc關節(jié)現在是7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Lisfranc損傷一、解剖二、損傷機制三、分型四、診斷五、治療現在是8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Lisfranc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三柱:1、內側柱:第一跖骨+內側楔骨 2、中柱:第2、3跖骨+中外楔骨 3、外側柱:第4、5跖骨+骰骨

軟組織穩(wěn)定: 1、跖骨頸部及跖骨基底部(除1、2跖骨)都有骨間橫韌帶連接 2、側副韌帶和關節(jié)囊 3、腓骨長肌腱、脛前肌腱和脛后肌腱--動力穩(wěn)定

現在是9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Lisfranc關節(jié)的構成跖跗關節(jié)+近側跖骨間關節(jié)+前方跗骨間關節(jié)構成唯一穩(wěn)定的、少有活動的關節(jié)現在是10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解剖Lisfranc關節(jié):第二跖骨基底深入到三個楔骨形成的馬蹄形凹槽中+跖骨基底及楔骨、骰骨形成一拱形結構=

較好的穩(wěn)定現在是11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解剖Lisfranc韌帶:第二跖骨基底和內側楔骨間跖側的強壯韌帶現在是12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解剖相關結構:

1.足背動脈–

走行于第一、第二跖骨之間

2.腓深神經:與動脈伴行現在是13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Lisfranc韌帶:第2跖骨基底和內側楔骨間跖側有一較強壯韌帶——穩(wěn)定中內柱現在是14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損傷機制–

直接外力 直接外力:重物墜落砸傷及車輪碾扎現在是15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損傷機制–

間接外力間接外力:1、前足外展損傷 2、足跖屈損傷現在是16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

QuenuandKuss分型同向型:

最常見現在是17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

QuenuandKuss分型單純型現在是18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分型

QuenuandKuss分離型:最少見現在是19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Hardcastle分型同向型脫位:

五個跖骨向同一個方向移位常見第二跖骨基底部骨折現在是20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分型

Hardcastle單純型脫位:

僅有一個或數個跖骨脫位現在是21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Hardcastle分型分離型:

第一跖骨與其他四個跖骨向相反方向移位現在是22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分型A型 同向型脫位:即5個跖骨向一個方向脫位現在是23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B型:單純型脫位 B1單純第一跖骨脫位

B2外側數個跖骨脫位,常向背外側脫位現在是24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C型:分離型脫位

C1:波及部分跖骨

C2:波及全部跖骨現在是25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診斷

影像學正位30°斜位側位CT;可以鑒別舟骨關節(jié)面的復雜骨折骨掃描及MRI檢查對診斷有明顯價值,但費用較高現在是26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正常X片現在是27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影像學正位片:第2跖骨內緣和中間楔骨內緣連成一條直線現在是28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影像學斜位片:第四跖骨內緣和骰骨內緣連成一條直線現在是29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影像學側位片:跖骨不超過相應楔骨背側現在是30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適應癥:

正常的負重和應力X片無移位

1、4~6周不負重2、定期檢查排除腫脹和移位3、治療2-3個月現在是31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手術治療緊急外科手術:

1.開放性骨折

2.開放性血管損傷

3.骨筋膜室綜合癥現在是32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手術治療背側切口:

1.

第一切口:第1、2跖骨基底間縱行切口,識別和保護神經血管束

2.輔助切口:背側第4、5跖骨基底另做一縱行切口現在是33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手術治療

1.第1、2、3跖跗關節(jié)可用螺釘固定

2.第4、5跖跗關節(jié)因活動性較大,用克氏針固定

現在是34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手術治療 3.AO3.5mm自跖骨基底向跗骨固定

4.Buzzard關鍵步驟是螺釘自內側楔骨向第2跖骨固定總體而言,螺釘固定不易使復位丟失,但外側關節(jié)復合體應有一定活動,可以用克氏針固定現在是35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術后注意事項石膏固定8~12周如果固定穩(wěn)定,術后兩周可開始功能鍛煉,6~8周部分負重。術后6~8周可拔去克氏針,術后4~5月可取出螺釘現在是36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并發(fā)癥1、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2、畸形3、治療:除4、5跖跗關節(jié)以外的所有受累跖跗關節(jié)融合,因為第4、5跖跗關節(jié)不易確切融合現在是37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跖骨骨折多為直接暴力。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常單獨存在(腓骨短肌強力牽拉所致)骨折線常呈斜形,并有重疊移位,因而喪失跖骨頭連線的正?;【€,引起橫弓塌陷,跖骨頭疼痛?,F在是38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跖骨頸骨折后,如不糾正,行走均有疼痛。疼痛、腫脹、皮下瘀斑;壓痛、軸向叩痛。X線:正、側、斜位像?,F在是39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

治療:第2-4跖骨基底骨折:有向下、后移位時,緊急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如失敗,手術內固定。跖骨干骨折:撕裂骨折:休息3-4周即可。若無移位或輕度移位,3-4周開始行走;若有移位,切開復位內固定,4-6周開始行走?,F在是40頁\一共有43頁\編輯于星期二跖骨頸骨折:保守治療:用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