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課件_第1頁
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課件_第2頁
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課件_第3頁
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課件_第4頁
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尿液、糞便檢驗及微生物標本處理—尿液常規(guī)檢驗一、標本的采集尿常規(guī)標本可采集晨尿、二次晨尿、隨機尿;容器、尿量,病人留尿前的準備;采集后2小時內完成常規(guī)檢驗。4支持層吸水層碘酸鹽層過濾層透明膜試劑層試帶的多層膜結構2、尿液的干化學檢測反應層尿液常規(guī)檢驗

1.檢測項目

尿液的酸堿度(pH)、比密(SG)、蛋白質(PRO)、葡萄糖(GLU)、酮體(KET)、膽紅素(BIL)、尿膽原(URO)、亞硝酸鹽(NIT)、白細胞(LEU)、隱血(BLD)、維生素C(VitC),一個或多個檢測內容可組成不同的組合。

2.試帶反應原理⑴酸堿度(pH):采用pH指示劑法。用甲基紅(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藍(pH6.0~7.8)兩種指示劑適量組合成為復合pH試劑模塊,其呈色范圍為pH4.5~9.0,顏色發(fā)生橙紅、黃綠及藍色變化。尿液常規(guī)檢驗⑵比密(SG):采用離子交換pH指示劑法。尿液中電解質釋放出的陽離子與試帶中的離子交換體中的H+交換,釋放出的H+與酸堿指示劑反應,根據指示劑顯示的顏色(藍、綠、黃)可換算尿液中的電解質濃度,以電解質濃度來代表密度,從而得出比密值。⑶尿蛋白(PRO):采用pH指示劑蛋白誤差法。試劑模塊中主要含有酸堿指示劑溴酚藍、枸櫞酸緩沖系統(tǒng)和表面活性劑。在Ph3.2時,溴酚藍電離、帶負電荷并釋放H+,帶負電荷的溴酚藍與此時帶正電荷的蛋白質(白蛋白)生成復合物,導致溴酚藍進一步電離產生更多的H+,當超過緩沖范圍時,指示劑發(fā)生顏色改變(黃、綠、藍),變色程度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尿液常規(guī)檢驗⑷尿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液中葡萄糖在試帶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酸內酯和過氧化氫。在有過氧化物酶的情況下,以過氧化氫為電子受體使色素原(鄰甲聯苯胺、碘化鉀等)氧化而呈色。色素原不同,呈色可為藍色、紅褐色或紅色。⑸尿酮體(KET):采用亞硝基鐵氰化鈉法。檢測尿酮體的模塊中主要含有亞硝基鐵氰化鈉,可與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產生紫色反應。其對乙酰乙酸的敏感性為50~100mg/L,對丙酮為400~700mg/L,不與β-羥丁酸起反應。尿液常規(guī)檢驗⑹尿亞硝酸鹽(NIT):采用偶氮法。尿液中含有來自食物或蛋白質代謝產生的硝酸鹽,如尿液中含有大腸埃希菌等具硝酸鹽還原酶的細菌時,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芳香胺的重氮反應形成重氮鹽,隨后發(fā)生偶聯反應,形成紅色重氮色素。⑺尿白細胞(LEU):采用中性粒細胞酯酶法。中性粒細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有機酸,吲哚酚可進一步氧化形成靛藍,或吲哚酚和重氮鹽反應生成紫色重氮色素。尿液常規(guī)檢驗

⑽尿隱血(BLD):采用過氧化物酶法。血紅蛋白中亞鐵血紅素具有弱的過氧化物酶樣作用,以催化H2O2作為電子受體使色原(常用的有鄰聯甲苯胺、氨基比林、聯苯胺等)氧化呈藍綠色,其顏色的深淺與血紅蛋白成正比。⑾尿維生素C(VitC):采用還原法。試劑模塊中含有2,6-二氯酚靛酚鈉、中性紅、亞甲基綠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維生素C能還原氧化型染料,而使指示劑發(fā)生由綠或深藍至粉紅色的顏色變化,顏色的深淺與VitC含量成正比。也有采用VitC和作為色素原的磷鉬酸反應,形成鉬藍的原理。尿液常規(guī)檢驗12尿試紙法的項目和反應原理項目代號反應原理試劑主要成分酸堿度

pHpH指示劑甲基紅、溴麝香草酚藍蛋白質

PRO指示劑的蛋白質誤差法溴酚藍、枸櫞酸鈉、表面活性劑葡萄糖

GLU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物酶、色原受體隱血

BLDHb類過氧化酶法過氧化氫茴香素或過氧化氫枯烯、色原受體膽紅素

BIL偶氮反應法2,4-二氯苯胺重氮鹽尿膽原

URO醛反應法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或對甲氧基苯重四氟化硼酮體

KET亞硝基鐵氰化鈉法亞硝基鐵氰化鈉亞硝酸鹽

NIT亞硝酸鹽還原法氨基苯砷酸、1,2,3,4-四氫并喹啉-3酚白細胞

LEU酯酶法吲哚酚酯、重氮鹽比密

SG多聚電解質離子解離法甲氧乙烯順丁烯二酸、溴麝香草酚藍抗壞血酸

VitC吲哚酚法2,6-二氯酚靛酚鈉

尿液常規(guī)檢驗【操作】1.混勻尿液

2.浸濕試帶

3.瀝去多余尿液

4.比色與分析

5.報告方式尿液常規(guī)檢驗【注意事項】1.熟悉試帶特性必須了解所用試帶各膜塊反應原理、藥物干擾以及參考范圍等,掌握試帶檢測每一成分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很多中間環(huán)節(jié)和干擾因素都可影響顏色變化而導致假陽性或假陰性。同一檢測項目,不同廠家所用的色素原可能不同,因此存在顯色差別

2.注意試帶保存條件尿試帶應根據廠家推薦的條件(如溫度、暗處等)保存,在有效期內使用。不應將試帶放在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在潮濕環(huán)境中,應保存在廠商提供的容器中,不可更換保存容器。尿液常規(guī)檢驗3.規(guī)范操作(1)試帶從冷藏冰箱中拿出后,待平衡至室溫再打開盛裝的筒蓋。一次只取所需要量的試帶,并應立即將瓶蓋蓋好。多余試帶不得放回原容器中,更不應該合并各瓶的試帶。(2)試帶與尿液的反應時間需嚴格遵循產品說明書的規(guī)定,操作中注意切勿觸摸試帶上的反應檢測模塊。(3)試帶浸入尿液標本的時間應在1~2s,所有試劑模塊,包括空白和參比模塊,要全部滲入尿液中,試帶上過多的尿液標本應去除干凈。尿液常規(guī)檢驗尿液常規(guī)檢驗尿液常規(guī)檢驗尿液常規(guī)檢驗鏡檢標準:1、泌尿道疾病、腎病、糖尿病、應用免疫抑制劑和妊娠者尿標本必須鏡檢。2、尿標本外觀、濁度不正常必須鏡檢。3、同時滿足以下5項條件:①尿標本外觀、濁度正常;②白細胞酯酶結果為陰性;③亞硝酸鹽結果為陰性;④尿蛋白結果為陰性;⑤隱血(血紅蛋白或紅細胞)結果為陰性,可不鏡檢。否則必須進行鏡檢復核。三、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尿液常規(guī)檢驗尿沉渣的檢測方法:1、直接鏡檢法:又稱混勻一滴尿法2、自然沉降法:尿液置室溫下一定時間(15-30min),移去上層尿液,余0.2mL左右,混勻鏡檢。3、離心鏡檢法:尿液經一定轉速一定時間離心后,移去上層尿液,余0.2ml,混勻鏡檢。4、染色法:常用結晶紫—沙黃法(Sternheimer-Malbin,S-M)對尿沉渣中的有形成份進行染色后鏡檢,提高尿沉渣的識別率和檢出率。5、尿沉渣計數板法:取10ml尿液于離心管內,在規(guī)定時間和轉速下離心,移去上層尿液,取尿沉渣混尿液常規(guī)檢驗勻后滴入計數板內,顯微鏡下計數,換算成一定體積內尿有形成份的含量。6、尿沉渣分析儀法:綜合應用電阻抗法和流式細胞術,定量檢測非離心尿中的有形成份。尿液常規(guī)檢驗糞便檢查

the

examinationoffeces/stool糞便組成?是水?是固體未消化的食物消化道分泌物和有形成分食物分解產物細菌占干重1/3固體成分第一節(jié)

標本采集一、標本的采集采用自然排出的糞便無糞便排出而又必須檢查肛門指診或采便管采集標本。4.標本的送檢時間

隨送隨檢,1h內檢查完畢阿米巴滋養(yǎng)體:立即檢查,標本保溫5.檢查蟯蟲卵透明薄膜拭子/棉拭子:晚12時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門周圍皺裂處拭取,立即鏡檢。6.檢查寄生蟲蟲體及蟲卵計數采集24小時糞便

第二節(jié)糞便理學檢驗一、量二、性狀三、顏色四、氣味五、寄生蟲一、量糞便量的多少與人體的進食量、食物的種類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狀態(tài)有直接的關系。進食粗糧及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糞便量相對較多;反之,則相對較少。健康成人每日排便一次,糞便量約100~300g。病理情況:糞便的量、排便次數和性狀等可不同程度改變。二、性狀正常成人糞便:黃色或棕黃色,質軟,成形便嬰兒糞便: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糞便異常性狀及可能原因1糞便性狀可能機制常見原因球狀硬塊便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便秘患者、老年人、經產婦排便無力者和兒童巨結腸癥粘液便

腸道受刺激、炎癥或過敏反應各種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急性血吸蟲病等鮮血便下消化道出血肛裂、痔瘡、直腸息肉、直腸癌及結腸癌等膿便及膿血便炎癥,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腸結核、結腸癌或直腸癌和急性血吸蟲病柏油樣便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等糞便異常性狀及可能原因2糞便性狀可能機制常見原因稀糊狀樣便腸蠕動亢進或分泌物增多所致各種因素引起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米泔樣便霍亂弧菌外毒素刺激所致分泌性腹瀉霍亂、副霍亂患者白陶土樣便膽道梗阻時,分泌到腸道的膽汁減少或缺如阻塞性黃疸胨狀便腸易激綜合征腹部絞痛后排出乳凝塊狀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嬰兒消化不良和腹瀉條狀便直腸狹窄直腸癌三、顏色正常人糞便:黃色或褐色嬰兒糞便:黃綠色病理情況:糞便可不同的顏色改變糞便異常顏色及可能的原因

顏色食物或藥物原因病理原因鮮紅色服用西紅柿和西瓜腸道下段出血,如痔瘡、肛裂、直腸癌等暗紅色食用大量咖啡、可可、巧克力等阿米巴痢疾、腸套疊等灰白色鋇餐造影服用硫酸鋇,食入脂肪過量或金霉素膽道梗阻、腸結核綠色食用大量綠色蔬菜或甘汞乳兒腸炎因膽綠素來不及轉變?yōu)榧S膽素而呈綠色黑色食用鐵劑、動物血、肝臟、活性炭及某些中藥上消化道出血淡黃色乳兒便、服用大黃、山道年膽紅素未氧化及脂肪不消化四、氣味健康人糞便有一定臭味:經細菌作用后,蛋白質分解產生吲哚、硫醇、糞臭素、硫化氫、靛基質等很多有臭味的物質肉食者:含大量蛋白質而使臭味強烈素食者:臭味相對較淡慢性腸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結腸或直腸潰爛:多因未消化的蛋白質發(fā)生腐敗而致糞便有惡臭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由于脂肪酸分解及糖的發(fā)酵,可致糞便有酸臭味阿米巴腸炎:糞便呈魚腥臭味五、寄生蟲肉眼分辨的較大蟲體:蛔蟲、蟯蟲、豬肉絳蟲、牛肉絳蟲、闊頭裂節(jié)絳蟲等將糞便過篩沖洗后:可發(fā)現鉤蟲、鞭蟲等細小蟲體服驅蟲劑后:查有無蟲體驅絳蟲后:尋找頭節(jié)主要腸道寄生蟲形態(tài)鞭形蟲

鞭蟲卵鞭蟲成蟲鞭蟲卵呈紡錘形,大小約為50×22μm,黃褐色,卵殼較厚,兩端各具一個透明的蓋塞。蟲卵自人體排出時,卵殼內細胞尚未分裂

主要腸道寄生蟲形態(tài)鉤蟲鉤蟲卵鉤蟲生活史蟲卵橢圓形,殼薄,無色透明。大小約為60×40μm,卵內細胞多為2~4個,卵殼與細胞間有明顯的空隙主要腸道寄生蟲形態(tài)蟯蟲

蟯蟲卵蟯蟲成蟲(雌)雌蟲夜間在肛周皮膚上產卵,引起肛門皮膚及會陰部奇癢,患者用手搔抓后,蟲卵附著在手上,如果不洗手就吃東西,蟲卵即可被吞入肚子里,重新感染隱血試驗

(occultbloodtest,OBT)隱血消化道出血量少于5ml,肉眼及鏡檢不能發(fā)現大便內的血液隱血試驗可以通過化學法或免疫學等方法來證實隱血的試驗第三節(jié)糞便化學檢驗檢測方法1.化學法2.免疫法【檢測原理】1.化學法

血紅蛋白含有類似過氧化物酶的作用,催化供氫體,將供氫體中的氫轉移給過氧化氫生成水,供氫體脫氫(氧化)后形成發(fā)色基團而呈色。呈色的深淺可反映血紅蛋白量(出血量)的多少。2.免疫法

免疫學法有三類抗體:抗人血紅蛋白抗體抗人紅細胞基質抗體抗血液中其他成分如α1-AT、Tf、Hb-Hp抗人血紅蛋白法和抗人紅細胞基質法隱血試驗主要檢測下消化道出血約有40~50%的上消化道出血不能檢出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經消化酶降解變性失去免疫原性;大量出血使反應體系抗原過剩出現后帶現象.抗α1-AT、Tf、Hb-Hp等抗體的隱血實驗對所有消化道出血均呈陽性反應。主要方法:酶聯免疫吸附法膠體金法免疫斑點法膠乳凝聚法反向間接血凝法等

對照線檢測線陽性對照線陰性無效糞便隱血試驗-膠體金法失敗【方法學評價】1.化學法優(yōu)點:操作簡單易行,成本低廉,應用廣泛。缺點:特異性差、靈敏度較低、影響因素多易受試劑類型、糞便中血紅蛋白的多少、過氧化氫的濃度及糞便放置時間、觀察時間、血液在腸道中滯留時間、糞便取材的多少以及食物、服用藥物等。1)假陽性動物性食品:含有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或其它酶類大量生食蔬菜:含有的過氧化酶或觸酶及某些腸道菌屬,以及重金屬離子的存在2)假陰性:服用大量維生素C或其他具有還原作用的藥物:還原H2O2,不能再氧化色原血液在腸道停留過久:細菌降解Hb2.免疫學方法優(yōu)點:快速方便、靈敏度高、特異性強。HBG0.2mg/L或0.03mg/g糞便:陽性;檢測前不需控制飲食動物HBG500mg/L,HRP2000mg/L:無干擾缺點:仍存在假陽性(高靈敏度引起)與假陰性(帶現象)第四節(jié)糞便顯微鏡檢查一、細胞二、食物殘渣三、結晶四、病原生物最常用的方法:生理鹽水涂片法鏡檢方法:低倍鏡瀏覽全片:注意觀察有無寄生蟲卵、原蟲及其包囊等高倍鏡:尋找、觀察和鑒定病理性成分的形態(tài)結構。要觀察10個以上的高倍視野糞便中鏡檢細胞報告方式10個以上高倍鏡視野所見報告方式(/Hp)僅看到一個某種細胞偶見有時不見細胞,最多見到2~3個0~3最少可見5個細胞,最多10個5~10

大多超過10個以上細胞多數細胞均勻布滿視野不能計數滿視野一、細胞1、白細胞2、紅細胞3、吞噬細胞4、上皮細胞1、白細胞正常糞便偶見:主要是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腸道炎癥:增多,<15個/HP,分散存在,數量與炎癥輕重程度及部位相關。小腸炎癥:白細胞均勻混合于糞便中,細胞形態(tài)難以辯認;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大量成堆出現,伴膿細胞;過敏性腸炎和腸道寄生蟲感染:較多的嗜酸性粒細胞,伴有夏科-萊登結晶。WBConstoolsmear2.紅細胞正常糞便中不含紅細胞紅細胞增加:下消化道炎癥或出血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血吸蟲病、結腸癌、直腸癌、直腸息肉、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痔瘡出血及其它出血性疾病等細菌性痢疾:以白細胞為主,紅細胞形態(tài)正常,常散在分布阿米巴痢疾:紅細胞多于白細胞,且成堆出現伴形態(tài)破碎炎癥:紅細胞常伴白細胞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紅細胞常被胃腸道中的消化液消化破壞,顯微鏡檢查常陰性,可通過隱血試驗證實

RBConstoolsmear3.吞噬細胞細菌性痢疾:常見較多的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可輔助診斷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腸炎:可見吞噬細胞潰瘍性結腸炎:偶見吞噬細胞

phagocyteonstoolsmear4.上皮細胞

正常糞便:很難發(fā)現結腸炎癥:上皮細胞數量增多壞死性腸炎、霍亂、副霍亂、偽膜性腸炎等epitheliaonstoolsmear二、食物殘渣正常情況:僅見到無定形的細小顆粒殘渣,偶見少量脂肪小滴和淀粉顆粒。食物消化不完全時:不同類型的食物殘渣1.淀粉顆粒2.脂肪3.肌肉纖維4.結締組織5.植物纖維及細胞1.淀粉顆粒正常糞便中較少見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腹瀉:可大量出現,常伴較多的脂肪小滴和肌肉纖維

granuleamylumonstoolsmear2.脂肪三種形式:中性脂肪、游離脂肪酸、結合脂肪酸正常情況:糞便中很少見到脂肪排泄增多:脂肪小滴>6個/HP,常見腹瀉脂肪小滴大量存在:提示胰腺功能障礙:急慢性胰腺炎、胰頭癌、乳糜瀉和吸收不良綜合征等游離脂肪酸增多:提示脂肪吸收障礙:阻塞性黃疸fattinessonstoolsmear糞便殘渣脂肪球呈大小不一圓形折光強的小球珠淀粉顆粒具有同心性紋或不規(guī)則放射線紋的大小不等的圓形、橢圓形或棱角狀顆粒,無色,具有一定折光性糞便中脂肪的檢驗和鑒別檢驗項目中性脂肪游離脂肪酸結合脂肪酸鏡下形態(tài)無色、塊狀或淡黃色折光性強、大小不等小滴狀無色細長針狀結晶或片狀塊狀或針束狀蘇丹Ⅲ染色紅色片狀染橘黃色,針狀不染色不染色加熱熔化熔化不熔乙醚溶化溶化不溶NaOH不溶溶化不溶冷乙醇不溶,加溫后溶溶化不溶3.肌肉纖維大量食肉后的糞便:少量肌肉纖維,≤10個/標準蓋片肌肉纖維增多:常見于腹瀉、腸蠕動亢進或蛋白質消化不良4.結締組織正常情況下結締組織少見結締組織增多:胃蛋白酶缺乏或腹瀉connectivetissueonstoolsmear5.植物纖維及細胞正常糞便中可少量出現planfibreandcellonstoolsmear

三、結晶正常糞便:-可見到少量磷酸鹽結晶、草酸鈣結晶和碳酸鈣結晶,一般沒有臨床意義phosphaticcrystalonstoolsmear

calciumcarbonatecrystalonstoolsmear

calciumoxalatecrystalonstoolsmear

四、病原生物1、細菌2、寄生蟲卵3、腸道原蟲4、酵母菌5、霉菌1、細菌⑴正常菌群與菌群失調成人糞便:主要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腸球菌和厭氧菌,約占80%少量菌群:產氣桿菌、變形桿菌、芽胞菌及酵母菌等;少部分:致病細菌bacteriumonstoolsmear⑵霍亂弧菌初篩:米泔樣糞便:生理鹽水懸滴檢查,加入霍亂弧菌抗血清,觀察是否制動試驗陽性糞便粘液部分:涂片染色后,油鏡觀察。革蘭陰性紅色魚群樣排列,逗點狀或香蕉樣形態(tài)的弧菌,應及時報告并培養(yǎng)和鑒定

2、寄生蟲卵正常人糞便沒有蟲卵腸道寄生蟲感染:涂片中可出現相應的蟲卵糞便中常見的寄生蟲卵:蛔蟲卵、鞭蟲卵、鉤蟲卵、蟯蟲卵、血吸蟲卵、肺吸蟲卵、華枝睪吸蟲卵、姜片蟲卵、絳蟲卵等最少觀察10個低倍視野,以低倍鏡所見蟲卵的最低和最高數值報告。常用方法:飽和鹽水漂浮法、離心沉淀法、靜置沉淀集卵法3、腸道原蟲常見感染阿米巴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人芽胞子蟲等

腸道阿米巴

滋養(yǎng)體

大滋養(yǎng)體20~40μm大小,依靠偽足作一定方向移動,見于急性期患者的糞便或腸壁組織中,吞噬組織和紅細胞,故又稱組織型滋養(yǎng)體。小滋養(yǎng)體(腸腔型滋養(yǎng)體)6~20μm大小,偽足少

包囊

多見于隱性感染者及慢性患者糞便中,呈圓形、5~20μm大小,成熟包囊具有4個核,是溶組織阿米巴的感染型,具有傳染性⑴溶組織阿米巴

新鮮糞便的膿血粘液部分直接涂片檢查滋養(yǎng)體碘液染色檢查包囊Fig10-4-23Entamoebahistolyticatrophozoitcystonstoolsmear

⑵藍氏賈第鞭毛蟲旅游者、男性同性戀者、胃切除者、胃酸缺乏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可引起慢性腹瀉。Fig10-4-24Giardialamblia

onstoolsmear

⑶隱孢子蟲條件感染性原蟲引起嚴重腹瀉兒童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列為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檢查項目之一糞便常規(guī)直接涂片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⑷人芽胞子蟲寄生在高等靈長類動物和人類消化道的機會致病性寄生原蟲人芽胞子蟲與白細胞及原蟲包囊形態(tài)鑒別:破壞試驗:用蒸餾水代替生理鹽水涂片迅速鏡檢,人芽胞子蟲遇水即破壞消失,而白細胞與原蟲因不易破壞仍可看見

4.酵母菌糞便中??梢姷浇湍妇?,呈卵圓形,其排列因芽生增殖呈出芽或短鏈狀糞便中酵母菌與紅細胞的區(qū)別鑒別要點酵母菌紅細胞正常糞便可有沒有折光性強弱形態(tài)

卵圓形,圓形,無凹面雙凹圓盤形芽生現象有沒有碘染色紅色,完整破壞高滲環(huán)境形態(tài)不變皺縮低滲環(huán)境形態(tài)不變膨脹5.霉菌正常糞便中少見,應排除容器污染或糞便在室溫下顯露過久污染所致。常見應用大量抗菌素所致的腸道菌群失調,引起霉菌性二重感染。mildewonstoolsmear

基層檢驗科微生物標本的處理采血時機在出現臨床癥狀后應盡快抽血作培養(yǎng),最好在發(fā)熱初期和高峰或寒戰(zhàn)時。原則上應選擇在抗菌藥物應用之前,對已應用藥物而病情不允許停藥的患者也應在下一次用藥前采血。采血部位通常采血部位為肘靜脈。疑似細菌性心內膜炎時,以肘動脈或股動脈采血為宜。多次采血時,應在不同部位進行。不要從血管插管內采血。切忌在靜滴抗菌藥物的靜脈處采取血標本。采血次數與間隔急性感染患者:從兩臂分別采2份血樣。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24h內采血3次,每次間隔不少于30分鐘。發(fā)熱原因不明患者:24-48h后可再采血2次,間隔不少于60分鐘。采血方法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膚應嚴格消毒。將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養(yǎng)瓶前,應更換針頭或過火消毒針頭。血培養(yǎng)瓶口也要消毒,并待酒精揮發(fā)后(建議用酒精燈燒灼瓶口)再注入血樣,。采血量每次采血量成人5~10ml,嬰幼兒1~2ml,培養(yǎng)基與血液之比以10:1為宜,以稀釋血液中的抗生素。每增加1ml血量平均提高陽性率3.2%??鼓齽?.025-0.05%聚茴香腦磺酸鈉(sodiumpolyanetholsulfonate,SPS)。SPS具有抗凝抗吞噬抗補體及拮抗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培養(yǎng)條件視患者的感染、用藥情況選用不同的培養(yǎng)瓶。真菌培養(yǎng)可和普通培養(yǎng)共用一需氧瓶。不需要每個血培養(yǎng)都作厭氧培養(yǎng)。若同一次抽血既做需氧也做厭氧,應先厭氧再需氧。黃色——小兒瓶藍色——未用抗生素需氧綠色——已用抗生素需氧(√)紫色——未用抗生素厭氧橙色——已用抗生素厭氧(√)尿液標本標本采集時間:應在用藥前或停藥5天后留取標本以晨起第一次尿為宜使尿液在膀胱內停留6-8h以上(給細菌足夠的繁殖時間)。尿液標本采集方法中段尿:女性采樣前應先用肥皂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外陰部及尿道口。男性須翻轉包皮沖洗,用0.1%新潔爾滅消毒尿道口,滅菌紗布擦干。棄前段尿,無菌杯收集中段尿。導尿管導尿無菌操作進行導尿可減少尿道污染。對留置導尿者,可用碘酒消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