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32T 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32T 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32T 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32T 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B22備案號:江DB32蘇省地方標準DBT2019TechnicalregulationforseedproductionofwheatcultivarLianmai6andLianmai7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32/T3541-2019前言本標準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連云港市農業(yè)科學院提出。本標準歸口單位: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本標準起草單位:連云港市農業(yè)科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樊繼偉、陳鳳、李強、孫中偉、王康君、郭明明、張廣旭、李筠、浦漢春、周振玲、馬騰。1DB32/T3541-2019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的來源和類型、適應范圍及種子生產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小麥品種連麥6號、7號的種子生產。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543.5-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鑒定GB4404.1-2008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T17317-2011小麥原種生產技術操作規(guī)程NY/T1301-2007農作物品種區(qū)域試驗技術規(guī)程小麥3品種來源和類型連麥6號是以鄭9023為母本、濟南17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再以其F1為母本、煙農19號為父本,進行復交,后代通過系譜法選育而成(審定編號:蘇審麥201208)。連麥7號是以陜229為母本,灌8116為父本,通過系譜法選育而成(審定編號:蘇審麥201405)。3.2類型半冬性小麥品種。4原種生產采用三圃(株行圃、株系圃、原種圃)制生產原種,操作符合GB/T17317-2011的要求。4.2單株選擇4.2.1種子來源在原種圃、入選的株行圃和株系圃、種子繁殖田選取。4.2.2選擇時期抽穗至灌漿階段進行初選、成熟階段逐株復選、收獲后室內決選。4.2.3選擇數量按照下季計劃的株行數量及原種圃面積而定。田間初選數量應比決選數量多一倍。4.2.4選擇方法2DB32/T3541-20194.2.4.1抽穗至灌漿階段初選主要根據抽穗期、株高、株型、葉型、葉相、葉色、抗病性等進行初選,做好標記,不在邊行和缺株周圍選擇。4.2.4.2成熟階段復選主要根據成熟期、株高、株型、穗部性狀、蠟質、抗病性、抗逆性等進行復選。4.2.4.3室內決選4.2.4.3.1入選單株入選單株連根拔起,分株扎把,掛藏干燥后主要根據株高、穗長、芒、護穎、粒型、粒色、粒質、籽粒飽滿度等性狀進行決選。4.2.4.3.2入選株行根據粒型、粒色、粒質、籽粒飽滿度等性狀進行決選。4.2.4.3.3入選株系分區(qū)取樣考種??疾轫椖吭?.2.4.3.2基礎上,增加千粒重和容重測定,綜合評價,決定取舍。4.2.5選擇標準見附錄A。其中性狀指標按照NY/T1301-2007的規(guī)定測定。4.2.6當選株處理當選單株分別編號、考種、脫粒、裝袋、復曬、收藏。嚴防株間混雜和鼠、蟲危害及霉變。4.3株行圃4.3.1種子來源上季當選的單株種子,對照種子采用同品種育種家種子或原種。4.3.2田間選擇選擇隔離條件優(yōu)越,無檢疫性病蟲害、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勻一致、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4.3.3播種4.3.3.1播期適宜播期為10月10日~20日。4.3.3.2田間設計采用點播或稀條播,行距20cm~30cm,株距4cm~6cm,排間留有走道。每隔10個株行設一對照,四周設保護行和25m以上隔離區(qū)。對照和保護行采用原種或育種家種子。播種前繪制好田間種植圖,按圖種植,編號插牌。4.3.4田間觀察記載、鑒定田間觀察記載應固定專人負責,在苗期、抽穗和成熟等關鍵生育階段對主要性狀進行觀察記載,同時對每個株行的典型性、整齊度和性狀優(yōu)劣進行比較鑒定,及時淘汰典型性與對照不符的株行。4.3.5收獲當選株行區(qū)確定后,將保護行、對照小區(qū)及淘汰株行區(qū)先行收割。再逐一對當選株行區(qū)復核,成熟后分區(qū)收割、脫粒、單曬、單藏。4.4株系圃4.4.1種子來源上季當選的各株行區(qū)種子,對照種子采用同品種育種家種子或原種。4.4.2田間選擇3DB32/T3541-20194.4.3播種4.4.4田間觀察記載、鑒定4.4.5收獲當選株系混合收割、脫粒、收貯。4.5原種圃4.5.1種子來源上年混收的株系(株行)圃種子。4.5.2田間選擇同4.3.2,要求集中連片。4.5.3田間觀察記載、鑒定田間觀察記載應固定專人負責,在苗期、抽穗和成熟等關鍵生育階段對主要性狀進行觀察記載,嚴格拔除雜株并攜出田外。4.5.4收獲原種種子收獲后,應在專場及時脫粒、曬干。脫粒前,須將脫粒場地、機械、用具等清掃干凈,嚴防機械混雜,種子質量標準應符合GB4404.1-2008的規(guī)定。4.5.5原種生產檔案建立原種生產檔案,包括種子來源、生產時間、地點和數量、種子檢驗等資料。5大田用種生產種子來源原種圃種子、原種圃種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種子。5.2田塊選擇選擇無檢疫性病害、土地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塊。5.3整地秋收作物適時搶收,倒茬整地,犁深犁透,多耙細耙,地面平整,施足基肥。5.4種子處理播前要曬種和精選種子。5.5播種播種時做到專機播種,換種前要清理干凈機器內殘余種子,避免機械混雜。要求適時、足墑播種,確保苗全、苗齊。5.6田間去雜在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按照GB/T3543.5-1995進行純度鑒定,嚴格拔除雜株并攜出田外。禾本科雜草,如節(jié)節(jié)麥、野燕麥、大麥等于苗期、抽穗期盡早拔除。4DB32/T3541-20195.7收獲大田用種種子收獲后,應在專場及時脫粒、曬干。脫粒前,須將脫粒場地、機械、用具等清掃干凈,嚴防機械混雜,種子質量標準應符合GB4404.1-2008大田用種的規(guī)定。5.8種子生產檔案建立大田用種生產檔案,包括種子來源、生產時間、地點和數量、種子檢驗等資料。5DB32/T3541-2019(資料性附錄)單株選擇標準全生育期(天)239233熟期中早熟適應范圍江蘇省淮北麥區(qū)幼苗習性半匍匐苗色淡綠深綠植株株型較松散較緊湊蠟質無蠟質有蠟質株高(cm)80.083.3后期熟相較好好莖稈彈性好較好旗葉大小適中穗穗長(cm)穗層整齊較整齊穗形紡錘形芒形長芒殼色殼毛無茸毛護穎形狀長圓形籽粒粒質硬質半硬質腹溝較淺深粒形長圓形粒色白飽滿度飽滿抗逆性耐寒性較好好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