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_第1頁
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_第2頁
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_第3頁
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_第4頁
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專業(yè)班級機械工程及自動化7班姓名學生學號姓名開題時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專業(yè)班級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指導教師(導師組)論文題目中文三針法螺紋測量夾具設計英文Designofscrewmeasurementfixturethreeacupuncture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螺紋是很早發(fā)明的機械。螺紋具有裝卸容易和可拆性,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領域。螺紋標準已成為重要的機械基礎標準之一。人們用它提升重物、壓榨農作物、固定盔甲和測量距離。1905年,英國人泰勒發(fā)明了螺紋量規(guī)設計原理(泰勒原則)。從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面掌握螺紋加工和檢測技術的國家,英制螺紋標準是世界上現(xiàn)行螺紋標準的祖先,英制螺紋標準最早得到了世界范圍的認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194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它成立的第一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1)就是螺紋委員會。另外,以美國為首的二戰(zhàn)同盟國將螺紋標準件的統(tǒng)一看成直接影響戰(zhàn)爭進程的重要因素,各國國防部直接參與螺紋標準件的統(tǒng)一工作。螺紋標準件化進入到國際化時代。現(xiàn)代國外螺紋加工技術:從二十世紀末開始,國外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螺紋加工技術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飛躍,螺紋的加工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具體體現(xiàn)在:機床調整技術,加工過程技術參數(shù)控制技術,100%測量技術,數(shù)控機床及計算機信息化管理。三針測量外螺紋中徑,精度較高,要對測力、螺形角、螺距、三針所引起的誤差修正,這種方法用的比較多,也方便。2.設計內容主要研究三針法測量螺紋實驗中固定三針的夾具。三針法測量螺紋時是測量時,將三根精度很高、直徑相同的量針放在被測螺紋的牙凹中,用測量外尺寸的計量器具如千分尺、機械比較儀、光較儀、測長儀等測量出尺寸。再根據(jù)被測螺紋的螺距、牙形半角和量針直徑,計算出螺紋中徑。但是因為測量實驗中三針固定是不穩(wěn)定,這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差精度。所以要設計出固定三針測量螺紋的夾具,以提高測量精度。3.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本夾具設計路線的采用兩個部位。第一個部位為固定螺紋及三針的部位。首先設計一個支架平臺,為左右開合狀。把螺紋固定在中央,夾住螺紋的部位用塑膠制造,這是防止別的材料對螺紋造成磨損。在螺紋的兩側為兩個可活動的夾具。此夾具主要是固定三針,也是用塑膠制造,其原理跟螺紋相同。一邊夾具夾住兩根,一邊夾住一根。另一部位為夾住千分尺的部位。此兩部分在同一水平線上,并使夾住千分尺的那部分能令到千分尺開口測量的部位能測量到螺紋的中徑。這就是本設計的思路。測量方法為測量時夾住螺紋,并使其露出一端于外面。調節(jié)螺紋左右兩側固定三針的夾具跟螺紋的距離。使一邊夾具夾住兩針擺在相鄰的牙凹之中,另一邊夾具夾住一針放在對面的牙凹之中。固定好各位置,令夾住千分尺的部位向夾住螺紋的部位移動。調節(jié)千分尺,測量三根量針外母線之間的跨距M,可以測量出螺紋的單一中徑d2=M-3d0+0.866P,(d0為量針直徑,P為螺距)。此設計可以解決了平常三針法測量螺紋實驗中三針不穩(wěn)定所造成的誤差,從而使實驗更準確,更方便。4.研究工作基礎我的教育專業(yè)方向為數(shù)控方向,主修課程有機械制圖、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液壓與氣壓傳動、機電傳動技術、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材料及成形技術、工程測試技術等。并熟練掌握UG,、PROE等三維畫圖軟件。能獨立自主完成各種論文、設計。5.主要參考文獻及出處1龔豐;三針測量螺紋的最佳量針直徑[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1980年04期2翟維賢,羅金恒;怎樣測量判斷螺紋中徑是否合格[J];制造技術與機床;1987年07期3.劉庚寅;;關于普通螺紋合格性判斷原則的分析[J];計量技術;1987年07期4快速螺紋三針測量[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7年04期5顧勵生;;螺紋三種中徑的關系及其檢測[J];現(xiàn)代制造工程;1989年05期6張小亮;單針法測量梯形和鋸齒形螺紋[J];機械工人.冷加工;1990年12期7唐家成;比較法測量三刃絲錐[J];機械工人.冷加工;1991年02期8劉興富;普通螺紋三針測量方法問題的探討[J];標準化報道;1994年02期9張成悌;關于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測力壓陷變形問題[J];實用測試技術;1994年03期10劉興富;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討論[J];宇航計測技術;1994年04期11楊黎明.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黃鎮(zhèn)昌.互換性與測量技術[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13孫桓,陳作模,葛文杰,等.機械原理[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朱文堅,黃平,劉小康,等.機械設計[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朱文堅,何軍,李孟仁.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6.實施計劃指導教師(導師組)意見:簽名:年月日審查小組意見:審查小組負責人(簽名):年月日備注:要有10篇以上相關文章的閱讀量。理、工科開題報告撰寫要求在2500字左右,人文社科開題報告在3500字左右,包括論文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工作任務分析、調研報告、方案擬定與分析、畢業(yè)論文撰寫提綱及實施計劃、文獻綜述(理、工科可不提交文獻綜述)等。電腦打印,用A4紙,內容為小四號宋體,行距為固定值20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