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_第1頁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_第2頁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_第3頁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_第4頁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校準指南常用非強檢設備校準方法目錄1.4電動擊實儀校準方法(JTJZ01-04) 21.7CBR試驗裝置校準方法(JTJZ01-07) 42.8容量筒校準方法(JTJZ02-08) 63.1透氣比表面積儀校準方法(JTJZ03-01) 83.2水泥負壓篩析儀校準方法(JTJZ03-02) 103.4量水器校準方法(JTJZ03-04) 123.6雷氏夾校準方法(JTJZ03-06) 153.13坍落度測定儀校準方法(JTJZ03-13) 173.16水泥混凝土抗?jié)B儀校準方法(JTJZ03-16) 193.18水泥砂漿分層度儀校準方法(JTJZ03-18) 223.19水泥混凝土試模、砂漿試模校準方法(JTJZ03-19) 245.1灌砂筒校準方法(JTJZ05-01) 275.6玻璃器皿校準方法(JTJZ05-06) 29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鋼直尺:量程不少于500mm,分度值1mm。塞尺:0.02~2mm。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為0.01g。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0g,感量為1g。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15kg,感量為1g。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感量為0.0001g。電子秤或磅秤:量程不小于50kg,感量為5g。1.4電動擊實儀校準方法(JTJZ01-04)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電動擊實儀的校準,參照《土工擊實儀檢定規(guī)程》[JJG(交通)058-2004]編制。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名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3校準項目3.1外觀檢查。3.2擊實錘質量。3.3擊實錘落高。3.4擊實錘錘頭直徑。3.5擊實錘體的側母線與擊實筒內壁的間隙。3.6擊實筒幾何尺寸。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5±10)℃,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0g,感量為1g。4.2.2鋼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為1mm。4.2.3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4.2.4塞尺:0.02~2mm。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擊實錘質量校準:取下?lián)魧嶅N及導桿放置在記數(shù)電子天平上準確稱量,調整其配重,使錘質量準確至要求范圍。5.3擊實錘落高校準:將擊實錘提升至起始高度位置處,用鋼直尺測量出擊錘底部至落點處的垂直高度即擊實錘落高,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5.4擊實錘錘頭直徑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擊實錘錘頭直徑,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5.5擊實錘體的測母線與擊實筒內壁的間隙校準:將擊實儀的定位銷調整到使用大型擊實筒處,安裝好大型擊實筒,將擊實錘手動調整到擊實過程下端位置,然后手動轉動擊實筒,每轉動120度用塞尺測量擊實錘體的側母線與擊實筒內壁的間隙,共測量3次,其間隙均應在2~2.5mm范圍內;小型擊實筒校準采用相同的方法。5.6擊實筒幾何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擊實筒的內徑及高度,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電動擊實儀校準記錄表(表B01-04)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擊實錘質量(g)輕型2500±5-重型4500±9-擊錘落高(mm)輕型300±2重型450±2錘頭直徑(mm)輕型50±0.5重型50±0.5擊實錘體的側母線與擊實筒內壁的間隙(mm)2~2.5擊實筒高度(mm)小型127±0.23大型170±0.25擊實筒內徑(mm)小型100±0.2大型152±0.3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1.7CBR試驗裝置校準方法(JTJZ01-07)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CBR試驗裝置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外觀:貫入桿、試筒、荷載板、百分表支撐架、透水板等外觀完好,不應有碰傷、顯著的劃痕及影響儀器準確度的其他缺陷。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5±10)℃,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4.2.2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為0.01g。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貫入桿直徑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貫入桿直徑,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5.3試筒、套環(huán)及筒內墊塊的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試筒內徑和高度、筒內墊塊的直徑和高度,套環(huán)的高度,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5.4荷載板質量校準:逐個稱量荷載板質量并記錄。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CBR試驗裝置校準記錄表(表B01-07)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貫入桿直徑(mm)50±0.5試筒直徑(mm)152±0.2高度(mm)170±1.0筒內墊塊直徑(mm)151±0.2高度(mm)50±0.5套環(huán)高度(mm)50±0.5荷載板質量(g)1250±101#2#3#4#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2.8容量筒校準方法(JTJZ02-08)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密度試驗用容量筒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容量筒為金屬制成的圓筒,兩旁裝有提手,容量筒上緣及內壁底面及光滑平整,不得有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頂面與底面應平行并與圓柱體的軸垂直。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校準工作應在室內進行,環(huán)境溫度為(20±2)℃,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4.2.2鋼直尺:量程不少于500mm,分度值1mm。4.2.3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15kg,感量為1g。4.2.4電子秤或磅秤:量程不小于50kg,感量為5g。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容量筒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或鋼直尺測量容量筒內徑和高度,每120度測量1點,共測量3點;用游標卡尺測量容量筒的壁厚。5.3容量筒容積校準:提前將容量筒、玻璃板和校準所要用到的水放到已經恒溫的室內(最好控制在20±2℃范圍內),稱取容量筒和玻璃板質量;然后往容量筒內裝滿水,同時記錄試驗用的水溫,用玻璃板緊貼筒口滑移排去多余的水和氣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稱總質量,重復上述步驟測定3次,計算容量筒容積,取平均值。10L及以下容量筒校準用感量1g的電子秤稱量,10L以上容量筒用感量5g的電子秤或磅秤稱量容量筒校準記錄表(表B02-08)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筒編號規(guī)格型號外觀內徑(㎜)凈高(mm)壁厚(㎜)容積校準結果單值平均筒+玻璃板質量(g)筒+水+玻璃板質量(g)水溫(℃)容積(cm3)單值平均技術要求1L108±1109±12.5備注3L155±2160±22.55L186±2186±22.510L205±2305±22.510L208±3294±53.015L255±5295±53.020L355±5305±53.020L294±5294±53.030L360±5294±54.0校準校核日期3.1透氣比表面積儀校準方法(JTJZ03-01)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透氣比表面積儀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銘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整機的油漆面應平整、光亮、均勻和色調一致。2.3儀器各部件間連接要嚴密,不得漏氣。2.4透氣圓筒:內徑12.7+0.05mm,高度55±10mm。2.5穿孔板直徑12.70-0.05mm,厚度1.0±0.1mm,均勻分布35個直徑1mm的小孔。2.6搗器直徑12.70-0.02mm,側面有一個扁平槽,寬度3.0±0.3mm,搗器的頂部有1個支持環(huán),當搗器放入圓筒時,支持環(huán)與圓筒上口邊沿接觸,這時搗器底面與穿孔板之間的距離為15.0±0.5mm.2.7壓力計:U形,其中一臂的頂端有錐形磨口,在連接透氣圓筒的一臂上刻有上下3條環(huán)形線。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校準工作應在室內進行,環(huán)境溫度為20±2℃,相對濕度不大于50%,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300g,感量為0.01g。4.2.2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感量為0.0001g。4.2.3水泥細度標準粉:比表面積接近2800~4000cm2/g。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漏氣檢查:在圓筒下端的錐體外部抹上一薄層活塞油脂或凡士林,并將圓筒插入壓力計上口端部,旋轉2周,使圓筒與壓力計嚴密接觸,然后用膠皮塞塞緊圓筒上口,抽氣使壓力計內液面上升到上面刻度線,關閉活塞,觀察5min,液面不下降,說明儀器不漏氣。5.3粉料層體積的測定:5.3.1將兩片濾紙沿筒壁放入透氣圓筒內,用直徑比透氣圓筒略小的送樣棒往下按直到濾紙平正地放到穿孔板上,然后裝滿水銀,用一薄玻璃板輕壓水銀表面,使水銀與圓筒上口平齊,并保證在玻璃板和水銀表面之間沒有氣泡或空洞存在,然后倒出水銀,稱其質量mA。5.3.2從圓筒在取出1片濾紙,加入2.5~2.7g的標準粉(經110±5℃烘干1小時,在干燥皿冷卻至室溫,準確至0.001g)再蓋上1片濾紙用搗器壓實,直到搗器的支承環(huán)與圓筒頂邊接觸為止。然后在圓筒上部空間加入水銀,同上方法使水銀與圓筒上口平齊,再倒出水銀,稱其質量mB。5.3.3試料層占有的體積用下式計算:V=(mA-mB)/d式中:d-試驗溫度下水銀的密度,g/cm3。V-試料層體積g/cm3,精確至0.001g/cm3。5.3.4以上操作進行3次,取平均值作為試料層體積值。6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透氣比表面積儀校準記錄表(表B03-01)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漏氣檢查5min液面不下降未裝料裝滿水銀質量mA(g)-裝料后裝滿水銀質量mB(g)-溫度(℃)-粉料層體積V(0.001cm3)-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2水泥負壓篩析儀校準方法(JTJZ03-02)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80μm水泥負壓篩析儀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銘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試驗篩外觀不得有傷痕、脫焊或篩布堵塞等現(xiàn)象,篩布應繃緊,不允許有褶皺、松弛、斷絲、方孔成菱形等缺陷。2.3負壓篩析儀的負壓可調節(jié)范圍4000~6000Pa。2.4水泥細度標準樣品校準試驗篩修正系數(shù)應在0.80~1.20范圍內。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2)℃,相對濕度不大于50%,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水泥細度標準樣品。4.2.2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g,感量為0.01g。5校準方法5.1按本方法2.1、2.2條要求目測檢查。5.2篩析儀負壓校準:在篩析儀上安裝上試驗篩,并加上蓋子,打開儀器開關啟動儀器,調節(jié)加壓開關,查看儀器負壓能否達到4000~6000Pa,若達不到,應打開吸塵器,清理收集容器,查看密封是否完好。5.3試驗篩修正系數(shù)校準:將水泥細度標準樣品烘干,在干燥器中冷卻后裝入干燥的密廣口瓶內,蓋上蓋子搖動2min,消除結塊。靜置2min后,用一根干燥潔凈的攪棒攪勻。稱取水泥細度標準樣品25g,精確到0.01g,測定其在試驗篩上的篩余百分數(shù)。每個試驗篩的標定稱取兩個標準樣品連續(xù)進行,中間不得插入其它樣品試驗。2個樣品結果的平均值為最終值,但當2個樣品篩余結果相差大于0.3%時,應稱第3個樣品進行試驗,并取接近的2個結果進行平均作為最終結果。試驗篩的修正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C=Fn/Ft式中:C-試驗篩的修正系數(shù);Fn-標準樣品的篩余標準值,%;Ft-標準樣品在試驗篩上的篩余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水泥負壓篩析儀校準記錄表(表B03-02)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篩析儀負壓(Pa)4000~6000標準樣品篩余標準值Fn(%)-試驗篩修正系數(shù)校準試驗次數(shù)-123標準樣品篩前質量(g)-標準樣品篩余質量(g)-標準樣品篩余值(%)-標準樣品篩余平均值Ft(%)-試驗篩修正系數(shù)C0.8~1.2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4量水器校準方法(JTJZ03-04)1本方法適用于制作水泥凈漿時加水用量水器的校準。2技術要求:2.1量水器的材質應為優(yōu)質玻璃,透明、均勻無條紋,有足夠的厚度以確保較好的耐久性,刻度應均勻,量水器的下端三通閥能自由轉動,且不漏水,三通保證暢通,不能堵塞。2.2容量不小于170mL,最小刻度0.1mL,刻度誤差不超過加水量的1%。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50%,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300g,感量為0.01g。標準溫度計:0~50℃,分度值0.1℃。10mL移液管。100mL容量瓶。10mL刻度移液管:分度值0.1mL。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照本方法2.1條要求進行外觀檢查。5.2刻度校準:2種方法任選1種。5.2.1稱量法:在保證室溫為20±2℃的條件下,調平電子天平,放置玻璃容器并歸零,向量水器內注入一定量(110~150)mL,20℃已恒溫的蒸餾水并準確讀數(shù),然后將水全部放入玻璃容器中稱其質量,同時測量水的溫度,計算水的體積,并與量水器讀數(shù)比較。如此反復進行5次,計算每次兩者差值的絕對值,求其平均值,若不超過加水量的1%則認為合格。5.2.2移液管法:在保證室溫為20±2℃的條件下,將已經恒溫到20℃的蒸餾水注入量水器直到最低整數(shù)刻度處,用10mL移液管吸取10mL蒸餾水,注入量水器中,記錄量水器的刻度,再吸取10mL蒸餾水注入量水器中,記錄量水器的刻度,如此重復至刻度最上面的整數(shù)刻度線。計算量水器連續(xù)兩次讀數(shù)的差值,再減去10mL即為量水器讀數(shù)示值誤差;放掉量水器中的水至100mL刻線處,關閉閥門,將量水器中的水定量移入100mL標準容量瓶中,用10mL刻度移液管調整容量瓶的水面至刻線,記錄調整所用的蒸餾水的數(shù)量,即為量水器最低刻度處的示值誤差。校準檢測重復3次,取對應的示值誤差的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量水器校準記錄表(稱量法)(表B03-04-1)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注水后量水器讀數(shù)(mL)所注水的質量(g)水溫度(℃)所注水的計算體積(mL)量水器示值差(mL)差值平均值(mL)刻度校準量水器讀數(shù)與天平校準(稱量)計算注水量之差不超過1%為合格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量水器校準記錄表(移液管法)(表B03-04-2)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刻度校準量水器讀數(shù)與移液管加水量之差不超過1%為合格1移液管加水量(mL)101010101010量水器讀數(shù)(mL)連續(xù)兩次讀數(shù)差值(mL)示值誤差(mL)2移液管加水量(mL)101010101010量水器讀數(shù)(mL)連續(xù)兩次讀數(shù)差值(mL)示值誤差(mL)3移液管加水量(mL)101010101010量水器讀數(shù)(mL)連續(xù)兩次讀數(shù)差值(mL)示值誤差(mL)示值誤差平均值量水器最低刻度線校準示值誤差不超過1mL為合格量水器讀數(shù)100100100容量瓶調整用水量(mL)量水器的示值誤差(mL)示值誤差平均值(mL)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6雷氏夾校準方法(JTJZ03-06)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水泥安定性試驗用雷氏夾的校準。2技術要求2.1雷氏夾應由銅質材料制成,雷氏夾電鍍宜光潔、無剝落現(xiàn)象,邊緣焊縫和針尖無毛刺,雷氏夾指針宜平直,對稱,端部為扁尖狀。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50%,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4.2.1標準砝碼:300g.4.2.2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執(zhí)照本方法2.1條要求進行目測檢查。5.2雷氏夾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雷氏夾兩指針的長度1次,沿指針長度方向取3點分別測量兩指針直徑,取平均值;環(huán)模的內徑、高度、壁厚,繞周長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將游標卡尺固定在1mm處,看測量內徑一端面能否在雷氏夾環(huán)模開口縫通過,若不能通過為合格。5.3彈性限變校準:在雷氏夾測定儀上測出雷氏夾自由狀態(tài)下兩指針針尖間的距離A[應滿足10±1mm],然后將雷氏夾一個指針的根部用金屬絲懸掛在雷氏夾膨脹測定儀上,在另一個指針的根部掛上質量為300g的砝碼,在左側標尺上讀數(shù)C,去掉砝碼后,再測1次兩指針的針尖距離B,重復3次,取平均值,B值與A值應相等。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雷氏夾校準記錄表(表B03-06)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雷氏夾尺寸高度(㎜)30±1內徑(㎜)30±1針長(㎜)左150±1右針直徑(㎜)2.0±0.2壁厚(㎜)0.50±0.05開口寬度(㎜)≤1彈性限變A值(㎜)-C值(㎜)-C-A值(㎜)17.5±2.5B值(㎜)B=A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13坍落度測定儀校準方法(JTJZ03-13)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水泥混凝土坍落度測定儀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銘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坍落度筒的外表面應光潔、無毛刺、無傷痕等疵癥,并應作防銹處理;內壁光滑無凹凸,在其高度三分之二處設兩個把手,下端有腳踏板,底板采用鑄鐵或鋼板制成,具有足夠的剛度。2.3當采用整體鑄造坍落筒時,加工后最小壁厚不應小于4mm;當采用鋼板卷制坍落度筒時,其筒壁厚度不應小于3mm。2.4搗棒:由圓鋼制成,表面應光滑,且端部呈半球形。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300mm,分度值0.02mm。鋼直尺:量程不少于600mm,分度值1mm。直角尺:量程大于300mm,分度值1mm。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2.3條要求進行目測檢查。5.2坍落度筒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坍落度筒頂部、底部的內徑,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將坍落度筒倒置,立于平整底板或平面上,用直角尺測量筒的高度,每120度測量1次,取平均值為筒的高度;用游標卡尺測量坍落度筒筒壁厚度,測量部位應在頂面或底面沿圓周均勻取3個點,3個測值的平均值為壁厚。5.3搗棒尺寸校準:用鋼直尺測量搗棒長度;用游標卡尺在搗棒上均勻地取3個點測量搗棒直徑,取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坍落度測定儀校準記錄表(表B03-13)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坍落度筒尺寸底部外徑(㎜)-壁厚(㎜)-底部內徑(㎜)200±2頂部內徑(㎜)100±2高度(㎜)300±2筒壁厚(㎜)≥4≥3搗棒尺寸直徑(㎜)16±0.1長度(㎜)600±5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16水泥混凝土抗?jié)B儀校準方法(JTJZ03-16)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水泥混凝土抗?jié)B試驗用水泥混凝土抗?jié)B儀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名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儀器外觀完好,不應有銹蝕、碰傷、顯著劃痕及影響準確度的其他缺陷。2.3加壓系統(tǒng)密封性能良好,壓力設定的數(shù)量級為0.1MPa,水壓顯示值與壓力設定值之間的誤差及穩(wěn)壓啟動差值均不大于0.05MPa,最高水壓時及試驗過程中管路系統(tǒng)均不應發(fā)生滴漏和機械性損壞。2.4壓力表:量程0~6MPa,精度為1.0或1.5級(計量檢定合格)。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萬能角度尺:分度值2′。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2.2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加壓系統(tǒng)的密封性校準:按抗?jié)B儀的操作要求,當抗?jié)B儀供水管路暢通,且供水正常時,關閉6個供水閥門,待充分排氣后,關閉排氣閥門。按設定壓力為0.5、1.0、1.5、2.0MPa4個等級進行加壓試驗,在達到各級設定壓力時及穩(wěn)壓過程中(每級不少于30min),分別檢測設定壓力與顯示壓力的誤差以及穩(wěn)壓過程中的最大啟動壓差。差檢查抗?jié)B儀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管路系統(tǒng)是否發(fā)生滴漏和其他損壞。5.3試模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逐個測量試模上口內徑、試模高度、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試模下口外徑(D)和厚度(a);用角度尺測量試模外壁與底邊的夾角(A)。計算底邊長(c),c=a/sinA,計算試模下口內徑(d),d=D-2c,用同樣的方法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混凝土抗?jié)B儀校準記錄表(表B03-16)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加壓系統(tǒng)設定壓力(MPa)顯示壓力(MPa)顯示與設定差(MPa)123平均0.51.01.52.0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混凝土抗?jié)B儀校準記錄表(表B03-16)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值試模尺寸上口內徑(㎜)175±0.5高度(㎜)150±0.5下口外徑D(㎜)-厚度a(㎜)-夾角A(㎜)-下口內徑d(㎜)185±0.5試模尺寸上口內徑(㎜)175±0.5高度(㎜)150±0.5下口外徑D(㎜)-厚度a(㎜)-夾角A(㎜)-下口內徑d(㎜)185±0.5試模尺寸上口內徑(㎜)175±0.5高度(㎜)150±0.5下口外徑D(㎜)-厚度a(㎜)-夾角A(㎜)-下口內徑d(㎜)185±0.5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18水泥砂漿分層度儀校準方法(JTJZ03-18)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水泥砂漿分層度儀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名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分層度儀應由金屬板制成,其內壁應光滑,上下層可用螺栓連接,連接處需加寬為3~5mm,并有橡膠墊圈。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三用游標卡尺量程不小于300mm,分度值為0.02mm。5校準方法5.1按本方法2.1條、2.2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分層度筒尺寸校準:用三用游標卡尺測量分層度筒內徑及上下層高度,每120度測量1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水泥砂漿分層度儀校準記錄表(表B03-18)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結果123平均分層度筒內徑(㎜)150±1上節(jié)高(㎜)200±1下節(jié)高(㎜)100±1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3.19水泥混凝土試模、砂漿試模校準方法(JTJZ03-19)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水泥混凝土試模、砂漿試模的校準,參照《混凝土試?!罚↗G237-2008)編制。2技術要求2.1試模的所有外表面應光潔無毛刺無粘砂無傷痕等疵癥,試模外表面及緊固件均應涂刷防銹油漆,油漆表面應光滑均勻和色調一致。2.2試模宜選用不低于HT200的鑄鐵,亦可選用Q235號鋼或采用性能指標不低于Q235號鋼的其他牌號鋼或采用其他不吸水材料制作,當選用其他不吸水材料時應經過專門試驗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且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方可使用。2.3試模在組裝和成型試件時不得產生變形,試模結構應保證組裝時試模側板能正確定位,整個試模必須緊密、緊固可靠,在振動成型時不得松動、不得漏漿,試模結構應便于與振動臺固定,固定后應牢固可靠,試模側板、端板和底板等應具有足夠的定位面,拆下的零部件應具有互換性。2.6試模側板、端板、隔板的內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誤差為每100mm不應大于0.04mm,定位面的平面度誤差不應大于0.06mm。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游標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深度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鋼直尺:量程不少于600mm,分度值1mm。0級刀口直角尺及配套塞規(guī):邊長小于60mm。0級刀口平尺及配套塞規(guī):長度不小于600mm。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2.3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試模內部尺寸校準:試模兩相對側板內表面的距離用游標卡尺在內側板上沿對稱測量,立方體試模邊長在側板兩端分別測量,棱柱體試模長(用鋼直尺測量)在兩端側板的兩端測量,寬在兩邊側板兩端、中間分別測量;試模高度用深度尺測量,立方體試模高度在其每個邊中部測量,棱柱體試模高度,端側板在中間測量,邊側板在兩端和中間取3個點測量。5.3垂直度校準:垂直度應采用精度為0級刀口直角尺和塞規(guī)測量。試模側板各相鄰面的垂直度,應在其高度1/2處測量。側板與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應在側板長度方向1/2處測量。5.4平面度校準:平面度應采用精度為0級刀口平尺和塞規(guī)進行測量,刀口平尺的長度,應大于立方體試模內表面的對角線長度,在試模組裝前按封閉米字形布局進行測量,內表面平面度不滿足2.6條的板不得用于組裝。5.5組裝后縫隙校準:試模組裝后,用塞規(guī)測量試模各連接面的最大間隙。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水泥膠砂試模校準記錄表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校準項目技術要求1室2室3室單值平均單值平均單值平均長(㎜)誤差不大于公稱尺寸的±0.2%且≤±1寬(㎜)高(㎜)a面---b面---c面---d面---相鄰面垂直度(°)190±0.3------2------3------4------5------6------7------8------組裝后最大間隙(㎜)連接面≤0.2隔板與側板≤0.4備注校準校核日期水泥混凝土試模、砂漿試模校準記錄表(表B03-19-2)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校準項目技術要求試模號試模號試模號單值平均單值平均單值平均長(㎜)誤差不大于公稱尺寸的±0.2%且≤±1寬(㎜)高(㎜)a面---b面---c面---d面---相鄰面垂直度(°)190±0.3---2---3---4---5---6---7---8---組裝后最大間隙(㎜)連接面≤0.2隔板與側板≤0.4備注校準校核日期5.1灌砂筒校準方法(JTJZ05-01)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路基、路面材料壓實層密度和壓實度用灌砂筒的校準。2技術要求2.1儀器應帶有名牌(包括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制造廠等)、合格證、使用說明書。2.2灌砂筒由鋼材或塑鋼制成,外表應做防銹處理,油漆表面應光滑,色調一致,外觀完好,沒有銹蝕、碰傷、顯著劃痕等缺陷;金屬標定罐由薄鐵板制作,上端周圍有一罐緣;基板為薄鐵板制作的金屬方盤,盤中心有一圓孔。4校準環(huán)境及校準器具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5±10)℃,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游標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為0.02mm。鋼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為1mm。專用通止規(guī):(10±0.1)mm,15±0.1)mm。5校準方法5.1按本方法2.1條、2.2條要求對儀器的外觀進行檢查。5.2儲砂筒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儲砂筒內徑,用鋼直尺測量儲砂筒深度,每120度測量一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用專用通止規(guī)測量筒底中心開口直徑。5.3標定罐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標定罐內徑,用鋼直尺測量標定罐深度,每120度測量一次,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5.4圓錐形漏斗尺寸校準:用游標卡尺測量圓錐形漏斗下口內徑,用鋼直尺在筒外測量圓錐形漏斗高度,每120度測量,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用專用通止規(guī)測量圓錐形漏斗上口內徑。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灌砂筒校準記錄表(表B05-01)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器具名稱及編號校準環(huán)境外觀檢查校準項目技術要求實測值123平均儲砂筒內徑(㎜)100/150±1筒深(㎜)270/260±1底口孔徑(㎜)10/15±0.1標定罐內徑(㎜)100/150±1深度(㎜)150/200±1倒置圓錐漏斗上口內徑(㎜)10/15±0.1下口內徑(㎜)100/150±1高度(㎜)90±1校準結果備注校準校核日期5.6玻璃器皿校準方法(JTJZ05-06)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常用玻璃器皿(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校準,參照《常用玻璃量器檢定規(guī)程》(JJG196-2006)編制。2技術要求2.1玻璃器皿外觀應完整,無破損,應充分清洗干凈、干燥并編號。滴定管必須分別按照酸、堿滴定管的要求備好。2.2常用玻璃器皿的容許誤差容積(mL)容許誤差(mL)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A級B級A級B級A級B級量入式量出式1±0.010±0.020±0.007±0.015±0.010±0.020--2±0.010±0.020±0.010±0.020±0.015±0.030--3--±0.015±0.030----5±0.010±0.020±0.015±0.030±0.020±0.040±0.05±0.1010±0.025±0.050±0.020±0.040±0.020±0.040±0.10±0.2015--±0.025±0.050----20--±0.030±0.060----25±0.04±0.08±0.030±0.060±0.03±0.06±0.25±0.5050±0.05±0.10±0.05±0.10±0.05±0.10±0.25±0.50100±0.10±0.20±0.08±0.16±0.10±0.20±0.5±1.0200----±0.15±0.30--250----±0.15±0.30±1.0±2.0500----±0.25±0.50±2.5±5.01000----±0.40±0.80±5.0±102000----±0.60±1.20±10±20注:玻璃器皿未標注級別的按B級處理。4.1校準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為(2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校準現(xiàn)場應潔凈,周圍無影響結果的振動、污染、腐蝕性氣體。4.2校準器具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g,感量為0.001g。電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為0.01g。標準溫度計:量程不小于50℃,精度0.1℃。5校準方法5.1外觀檢查:按本方法2.1條要求進行目測檢查。5.2容積及刻度校準:容積不大于100mL的量具校準稱量時選用0.001g的電子天平;容積大于100mL的量具校準稱量時選用0.01g的電子天平。5.2.1移液管、容量瓶的校準:(1)將校準所要用的器具、蒸餾水等提前放到校準環(huán)境中恒溫;稱量已經烘干并恒重的三角瓶質量。(2)往移液管或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至刻度線處。(3)將移液管或容量瓶中的蒸餾水定量放入已經稱量過的三角瓶中,稱量三角瓶和蒸餾水的總質量;同時用標準溫度計測量試驗用蒸餾水的溫度。(4)根據(jù)校準所用蒸餾水質量(m)和測定水溫所對應的K(t)值計算所校準移液管或容量瓶在20℃時的實際容量V20=m×K(t)。同樣方法測量3次,取平均值。5.2.2滴定管的校準:(1)將校準所要用的器具、蒸餾水等提前放到校準環(huán)境中恒溫;稱量已經烘干并恒重的三角瓶質量。(2)往滴定管中加入蒸餾水至最上面的“0”刻線處,靜置2min后調整水面至“0”刻線處。(3)按照滴定管的最大量程分成五等份,依次放出蒸餾水至三角瓶中,稱量每次放出的蒸餾水和三角瓶的總質量;同時用標準溫度計測量校準用蒸餾水的溫度。(4)采用5.2.1(4)相同方法確定所校準容積。同樣方法測量3次,取平均值5.2.3量筒的校準:(1)將校準所要用的器具、蒸餾水等提前放到校準環(huán)境中恒溫;稱量已經烘干并恒重的量筒質量。(2)按照量筒的最大量程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蒸餾水至量筒對應的刻線處,稱量量筒和蒸餾水的總質量;同時用標準溫度計測量試驗用蒸餾水的溫度。(3)采用5.2.1(4)相同方法確定所校準容積。同樣方法測量3次,取平均值。6校準周期校準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常用玻璃量器衡量法地K(t)值表(鈉鈣玻璃器皿)水溫0.00.10.20.30.40.50.60.70.80.9151.002081.002091.002101.002111.002131.002141.002151.002171.002181.00219161.002211.002221.002231.002251.002261.002281.002291.002301.002321.00233171.002351.002361.002381.002391.002411.002421.002441.002461.002471.00249181.0025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