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1頁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2頁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3頁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4頁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認識到用實驗驗證猜想,糾正自己的錯誤概念1的空瓶、蘿卜、橡皮,實驗記錄表(第2面。木塊3塊,實驗記錄表(第3面【處理第2面兩個地方出現(xiàn)“塑料塊,在仔細研讀和教師的基礎上,我認為應把演示實驗中的“塑料塊”改為“塑料塊,把學生實驗中的“塑料塊”改為“塊發(fā)認知,激發(fā)探究沉浮的)231、教師從小袋子取出7種物體,分別是小石塊、塊、回形針、蠟燭、2、以小石塊為例,討論完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預測“理由”3245整理自己的預測理由,想物體的沉浮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隨機活動再次激發(fā)學生探究,并對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說明,為避免劃破2、學生完成第3面的記錄表“預測“理由”這兩列3(5是浮的嗎?如果把三塊、四塊甚至的木塊粘在一起,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6103論?學生記錄中第4面的實驗報告單上(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磚 塑料 用小袋子把小石塊、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裝好,并補充大12112小組實驗三:水槽(與實驗二共用【處理動。另把“小瓶子實驗”中的裝液體改為裝沙子,更方便操作。3、按輕重順序排列七種物體,再標出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想,物1212345實驗二:相同質量不同體積的立方體的沉浮(從小到大排列123453(提醒學生對研究過程進行,認識到變量控制實驗的意義和作用,體會科第 )小積的大致分數(shù)來說明。最后一列給學有余力的小組作其他狀態(tài)研究,比如6(即懸?。顟B(tài)。6 112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數(shù)據(jù)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的重要性認識到認真細致地數(shù)據(jù)的重要水槽1個,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塊,刻度杯1個,記錄表(第8面23以用量杯來進量。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狀,觀察它們排開的水量,也記錄在表格中(第8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如果要制造能裝載貨物的超大輪船,你(毫升(毫升浮形浮形浮形 1112、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歷程,激發(fā)創(chuàng)造教師準備:水槽一個,橡皮泥若干,墊片或玻璃彈子若干。制作 【處理“作比賽把原船的發(fā)展史”和“船的展覽會”合并作為第二個教學內容,“1,2集體制訂比賽規(guī)則用同體積的同種品牌橡皮泥有其他的添加物,10,34(1。5、讓幾個裝載量比較大的小組介紹經(jīng)驗。1、閱讀11面內容,教師隨機介紹(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木筏、獨木舟、明輪、帆船、氣墊船、遠洋貨船、現(xiàn)代客輪、。23、學生出示各類船的模型,集體。1、學生說說了解了船的發(fā)展、了各種船模型后的體會2、討論如何制造自己喜歡的個性船,重點討論:造什么樣的小船?3

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越容易浮21、學習用彈簧秤測量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2小組實驗一:精確刻度杯一個,塑料塊、木塊、空瓶子、小船等物體。小組實驗二:彈簧秤一個,一塊大塑料塊,一個底部帶小滑輪的精確刻度杯(共用,細線,記錄表(13面錄表(14面。 到水對小船和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板書:34、出示教科書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圖,講解示意圖的含義(當塑1、討論怎樣測量浮力:當把塑料塊壓入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有變化嗎?是多大呢?我們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浸入水中的塑料塊受到的浮力大13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測量塑料塊受到的重力,再用線拉住塑料塊,使它進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讀出彈簧測力計上拉力的數(shù)值。把拉力加上塑料塊受到的重力就是塑料塊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3學生測量塑料塊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書的要求測量三種狀況,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記錄表(自重:牛頓(1、教師出示三塊不同大小的塑料塊或者三塊不同大小的木塊,讓學生預測:如果把大小不同的塑料塊或者木塊,完全浸人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的塑料塊受到水的浮力記錄小塑料中塑料大塑料3、讓學生把前后兩個測量活動中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塑料塊在水4、把塑料塊壓入水里,一松手,為什么它會上???(浮力大于重力)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2112同的石塊或磚塊、細線、記錄表(15面和16面。3124、分別測量大、中、塊石塊完全浸人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記錄在56的原因,并配合用表示物體沉浮的原因(具體見教師)浮力小于重力下沉浮力大于重力上浮112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的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的演示實驗:一個馬鈴薯,一杯清水,一杯味小組實驗:每組一個馬鈴薯、燈、不銹鋼調羹2個、濃鹽水、40克食鹽、402【處理樣就避免了讓學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發(fā)學生探究的。1把馬鈴薯從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輕輕放人另一個中,觀察它的怎樣解釋馬鈴薯在不同中的沉浮?影響馬鈴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12、做液滴加熱實驗,教師先指導加熱的方法,然后從兩個里各取幾滴各取一滴液體來觀察一下:把液體滴在不銹鋼調羹上,在燈火焰上加熱,觀12注意調制鹽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里一次次加鹽,食鹽溶解后(提示:這)10010010010011、通過簡單的推測、驗證活動獲得數(shù)據(jù),并轉化 ,培養(yǎng)邏輯思維、每組一個鉤碼一個馬鈴薯一個彈簧秤一杯清水濃鹽水糖水、、2在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動只要有一個小組完成即可這樣可以節(jié)約實驗材256、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我們知道馬鈴薯沉浮的了嗎?物體的沉浮與液體計的作用可以教師講解為主,或者用多課件配合講解。12345 12、加穿衣服會使人感覺到熱,但并不是衣服給增加了熱量。11、對熱現(xiàn)象產生探究的21板書:曬、溫泉、烤火……(外界物質給予熱量吃食 跑步等運動(血液循環(huán)加快)加穿衣服、蓋被子 討論匯(加穿衣服使我們熱起來的原 衣服能生熱衣服不能生熱衣服的作用是保溫,熱量散發(fā),同時阻擋冷氣進入2351、通過實驗,現(xiàn)在是怎么認為的2、通過實驗研究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3、通過實驗研究有什么新的想法4、通過實驗有什么新的問題? 、溫泉、烤火……(外界物質給予熱量吃食 (外界物質吃進身體產生熱量跑步等運 (血液循環(huán)加快,加穿衣服、蓋被子----(衣服不能生熱,衣服的作用是保溫熱量,發(fā),同時阻擋冷氣進入112【教學準備】為每組準備:可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1223(預設:讓學生充分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4567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積的變化引234水受 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12【教學準備】(學生看現(xiàn)象進行描述(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猜測進行描述請兩位同學上來看一下,看到了什么(學生根據(jù)現(xiàn)象描述師:換過來看一下,能不能從看到的現(xiàn)象判斷出哪個燒杯的水熱呢:1、師:通球皮的鼓起程度,我們無法判斷這兩杯水的冷熱了,老師給:2全,熱水)3、學生實驗(老師巡視、指導4又會怎樣呢?想怎樣做?實驗時我們觀察什么?(學生簡單說明)56(板書:熱脹冷縮2、老師這里給大家提供了紅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組可以選擇最34、小組匯報實驗情況組是用什么液體來實驗?實驗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熱脹冷縮?,水 液 熱脹冷12對熱現(xiàn)象產生更濃的探究12 2

受 體積脹空 熱脹冷受 體積縮小

112、正確使用燈給物體快速加熱1、對探究各種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更濃的2、初步事物遵循普遍的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但也有特殊性: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資料。:3、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知道固體的金屬球有沒有45623452、閱讀38頁的資料銅、鋼 大多數(shù)金 熱脹冷(銻、 熱縮冷脹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1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2123567(實驗中教師要把握兩個發(fā)展方向:觀察記錄火柴跌落的先后順序和火柴下落時間和間隔距離之間的關系,以描述熱在傳遞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點)823456 熱111、發(fā)展對探究的濃厚2、實驗方法的選擇和改進會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產生影響為每組準備:塑料棒、木棒、鋼棒;、熱水、蠟燭;鋼條、鋁條、銅條。教師演示用:燈;蠟燭油、火柴棒;銅、鐵、鋁金屬導熱性能演示器。,1、老師為大家提供實驗材料:金屬棒、木棒、塑料棒。能不能自己設計一個傳熱比賽的實驗方案哪種試驗材料的傳熱速度快。在實驗前可以通過的實驗來進一步驗證的預測是否正確。,234123實驗中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遇到了哪些,是怎樣解決的?1422(通過多次實驗學生們會實驗方法的選擇和改進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熱能力好的物體-----熱的良導 金 11激發(fā)設計研究保溫杯的,能不斷進行嘗試和創(chuàng)新1、今天老帶來這么多,知道這些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嗎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樣多的,相同溫度的熱水,覺得哪個中熱水3,(可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各自的想法如果學生能用熱的良導體和熱,1 有什么好辦法讓杯中的熱水涼得慢一些234、認為那種保溫辦法最好512345、有辦法讓熱水始終保持原來的溫度嗎67132、課行保藏冰塊的比賽,看看哪組的保溫效果最好。 10分鐘、1只憑感受有時是不正確的。11、如果不看鐘表,你能知道現(xiàn)在大約幾點鐘嗎?(學生自由自己的觀34、要準確地知道現(xiàn)在的時間,該怎么辦?(看鐘表5、請看看鐘表,現(xiàn)在幾點了?小組誰估計的最接近?三、11、師出示大時鐘,結合敘述:P50黑底部分文字2AB、還可以找哪些活動,來體驗一分鐘?小組里面先討論下,然后拿出34、我們體驗了1分鐘有多長,那如果讓我們估計101居然這么確。4覺,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們會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們沒。

2、【教學重點】理解鐘計時的原理【教學難點】制作使用鐘計時【教學準備】關于日晷計時的資料、立竿、制作鐘的套材(小組(學生充分交流2、揭題:鐘。(板書課題)1、關于古人利用計時的資料交流如:一天是怎么確定的?(古人用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如:古時候一天分為幾小時?是怎樣劃分的?閱讀P52資料等等。12、引導思考:在下,將一根木棒豎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會有一個木棒的。隨著時間的變化,的方向、長短會花生變化嗎?3、組織觀察活動。(課前老師畫一次,課中和學生再去畫一次,使用4、錄象片段,可適當代替上面的觀察光影的活動5、討論:古人是怎么利用的光影來計時的678、師提供鐘套材,小組合作組裝1、為什么古人選用來記錄一天時間的流逝呢2、鐘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哪些弊端?鐘資料 日

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人類根據(jù)這100毫升、50毫升、300。3001、用水計時的錄象資料2、學生獨立閱讀P54有關古代水鐘的內容31、師出示滴漏實驗裝置,介紹P55上的滴漏實驗21003510503006、反饋:我們的推測與實驗結果接近嗎?想:為什么7、引導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的嗎?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嗎?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的?滴漏實驗:流100毫升水需要 推測: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123、揭題:我的水鐘。(板書課題)10123101251~10123

1、復習前幾節(jié)課學習的幾種古老的計時方法,如:鐘、水鐘等。同時12345、討論:中的記錄表為什么要讓我們測三次或次呢?2345(記錄表上的時間間隔可以讓各小組決定,只要相同間隔就可以了67

值;感受探究單擺的快樂。12、師出示單擺問: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1(擺繩長度、擺錘大小等,如2452、閱讀P61下面的插圖和文字。讓學生進行推測34 擺錘重量?擺動幅度大?。?/p>

30次的鐘擺?!窘虒W難點】3012、閱讀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jié)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數(shù)。記錄表見P62。34572330

科學概念:機械擺鐘是擺錘與齒縱器聯(lián)合工作的1、帶著上面的問題,P64——65內容2、交流成果3、師擺鐘的幾個重要部件:擺錘、垂體、齒縱器、齒輪。并結合45、收集到的相關錄象資料,加深學生理解。3擺鐘的主要部件:擺錘、垂體、齒縱器、齒輪每分鐘擺動30 時鐘走60第四單 地球的運12341談話每天早上從東邊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又從西邊落下……121如果讓乒乓球當作地球,手電筒當作,被“”照亮的一面相當于一天中的什么時間?(白晝,背著的一面呢?(黑夜。234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也可以查閱一下相關的資料,看看科學家是怎樣研究得出結論的?們的資料和全班同學交流。①地球不動,繞著地球轉②不動,地球圍著轉③地球圍著轉,同時自轉

12、認識到對同一種現(xiàn)象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茖W的觀點是建立在3、對收集到的資料能進行和借鑒4教學重點: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教學難點:認識科學觀點和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準備:有關“地心說”和“日心說”的、課件及文本資料。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已經(jīng)知道,教科書上四種假設有可能使地球2、閱讀教科書,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巴??“日心說”是怎樣反駁“地心說”的?“日心說”的充分嗎?4思考如果按照這來擬實驗都能發(fā)生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嗎?1

13、用收集到的來解釋晝夜交替出現(xiàn)的原因(345112P92

124、體驗相對運動,并能用相對運動的觀點來解釋天體的運動512、思考:我國的和,誰先迎來黎明?1、確定和的位置關系:在東,在西轉圈看誰先看見然后再自東向(順時針方向轉動看誰先看見。3、小結:如果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先看見;如果地球是自東向西自轉,先看見。13聯(lián)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個大轉椅我們會看見等天體東升西落,4P805、解釋:和誰最先迎來黎明?()1、問題:比先迎來黎明,比早幾個小時看見太2、出示世界時區(qū)圖,找出和所在的時區(qū)3、閱讀P81頁資料,小組討論:、巴黎和紐約誰先迎來黎明?相差多自轉:、月亮東升西落;自轉周期:24地球自西向東自 周期為24小時(一天

2、能根據(jù)已知“北極對不動”等事實,推測地球繞地軸自轉,而3、擬實驗研究北極星4、主動和小組同學合作探究北極星“不動”的5、體會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有助于更好地解釋現(xiàn)象。(P822、討論:中為什么北極星保持“不動P83頁的資料,研討一年中北極星“不動”的原因。12P83頁的表格。北極星不動的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公轉公轉的周期是365(一年2、地球在圍繞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3、能和小組同學合作做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