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課件_第1頁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課件_第2頁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課件_第3頁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課件_第4頁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非口服給藥的吸收2023/4/101一、給藥部位與吸收途徑注射方式:靜脈、皮內、皮下、肌內、鞘內、關節(jié)腔、玻璃體內、局部等靜脈注射: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心肺(肺首過效應)全身作用部位動脈注射:無肺首過效應,但危險性大第一節(jié)注射給藥2023/4/102靜脈注射副作用大肌內注射或皮下注射時刺激性太大的藥物必須靜脈注射靜脈注射容量小于50ml大容量注射采用靜脈滴注劑型:水溶液或乳劑靜脈注射(滴注)2023/4/103皮下與皮內注射血流慢局麻藥、長效胰島素、植入劑、油混懸劑皮下注射容量1~2ml皮內注射容量0.1~0.2ml皮內注射藥物難以進入體循環(huán),一般用作診斷與過敏試驗2023/4/105二、影響注射給藥吸收的因素影響藥物擴散速度和注射部位血流的因素生理因素藥物的理化性質劑型因素(血管外注射)2023/4/106注射部位的血流狀態(tài):上臂三角肌>大腿外側?。就未蠹×馨鸵旱牧魉伲核苄源蠓肿雍陀腿芤喊茨蜔岱筮\動腎上腺素收縮血管,合用減少吸收生理因素2023/4/107溶出速率:水溶液>水混懸液>油溶液>O/W型乳劑>W/O型乳劑>油混懸劑劑型因素2023/4/109溶液型注射劑混合溶媒:注射后藥物可能析出;安定注射液,療效不如口服好嚴重偏離生理pH的溶媒:在組織液的pH下可析出沉淀滲透壓:低滲→被動擴散速率↑;高滲→被動擴散速率↓;以油為溶媒:擴散慢而少,肌注形成貯庫而緩慢吸收高分子附加劑:提高粘度,產生延效作用2023/4/1010有溶出與擴散過程:吸收較慢遵循溶出擴散定律粘度增加,溶出變慢,擴散變慢0.1~2m的微粒經靜脈、動脈或腹腔注射后主要由網狀內皮系統(tǒng)如肝脾攝取油混懸液吸收緩慢,長達數(shù)周至數(shù)月

混懸型注射劑2023/4/1011第二節(jié)口腔黏膜給藥局部治療:漱口劑、氣霧劑、膜劑、片劑全身作用:舌下片、粘附片、貼膏、口腔崩解片頰黏膜(buccalmucosa)和舌下黏膜(sublingualmucosa)是藥物全身吸收的良好部位牙齦和硬腭亦可作為給藥部位口腔吸收可繞過肝首過效應唾液pH=5.8~7.42023/4/1013二、影響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吸收速度介于皮膚與小腸黏膜之間。復層扁平細胞是藥物跨口腔黏膜吸收的主要屏障舌下>頰>牙齦>腭藥物吸收以擴散為主,脂溶性藥物較易吸收對藥物的味覺要求較高:制劑應矯味唾液的沖洗作用:使舌下片劑保留時間很短2023/4/1014劑型因素口腔黏膜的滲透能力遵循pH分配學說,受脂溶性、解離度、分子量的影響。舌下給藥制劑藥物滲透能力強,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但易受唾液沖洗作用影響大。主要適用于溶出迅速、劑量小、作用強的藥物。如脂溶性藥物,可以為片劑、噴霧劑等頰膜吸收較舌下慢,藥物停留時間短,生物粘附制劑可提高滯留與吸收吸收促進劑:脂肪酸、膽鹽、表面活性劑等2023/4/1015皮膚的結構角質層是藥物滲透的主要屏障2023/4/1017影響藥物經皮滲透的因素生理因素主要影響因素:個體差異、動物種屬、

年齡、性別、用藥部位、皮膚的狀態(tài)部位:陰囊>耳后>腋窩區(qū)>頭皮>手臂>腿部>胸部皮膚的水化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角質層的積蓄問題病理狀態(tài)溫度2023/4/1018劑型因素藥物的理化性質分子量:>600的藥物難以透過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數(shù)大,易透過;太大,積聚于角質層分子型易透過給藥系統(tǒng)的性質藥物從給藥系統(tǒng)中釋放越快,越有利于吸收?;|對藥物的親和力不應太大脂質體促透溶解與分散藥物的介質的影響給藥系統(tǒng)的pH值給藥系統(tǒng)的表面積:調節(jié)給藥劑量2023/4/1019第四節(jié)鼻黏膜給藥局部作用:殺菌、抗病毒、血管收縮、抗過敏全身作用多肽和蛋白質藥物的吸收劑型:滴鼻液、噴鼻劑、氣霧劑、粉霧劑優(yōu)點:血流豐富,吸收快;避開肝首過效應,胃腸道作用;可與靜脈注射相媲美;方便成功制劑:鮭魚降鈣素噴霧劑、胰島素鼻用制劑2023/4/1021一、鼻腔的結構和生理2023/4/1022鼻腔生理鼻黏膜上皮僅由一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構成,吸收面積大血流豐富,通透性高,吸收迅速有豐富淋巴管,是多肽蛋白藥物吸收的主要途徑黏液影響藥物的吸收蛋白水解酶影響藥物的活性2023/4/1023劑型因素劑型:溶液、混懸液、凝膠劑、氣霧劑、噴霧劑、吸入劑藥物脂溶性和解離度藥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粒度大小:>50μm沉積于鼻腔;<2μm

被帶入肺部;2~20μm可被鼻腔吸收吸收促進劑蛋白與多肽類藥物的吸收2023/4/1025第五節(jié)肺部給藥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劑型有氣霧劑、霧化劑和粉末吸入劑2023/4/1026二、影響肺部藥物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藥物粒子大小與肺部停留的關系肺泡部位藥物可停留24小時黏液層可能減慢藥物的吸收黏膜中的巨噬細胞與代謝酶2023/4/1029藥物的理化性質被動擴散為主要吸收方式水溶性藥物通過細胞旁路吸收,較直腸、小腸、鼻腔、頰黏膜快分子量:小分子藥物吸收快(<1000);大分子藥物可通過細胞間空隙被吸收,或通過淋巴系統(tǒng)吸收。

蛋白多肽藥物肺部給藥,已成為研究熱點2023/4/1030藥物粒子大小影響藥物到達的部位:>10μm,沉積在上呼吸道中并很快被清除

2~10μm,支氣管與細支氣管

其中:8μm,50%喉部;

3~5μ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