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人物簡介_第1頁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_第2頁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_第3頁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_第4頁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玉璽得主的演變:孫堅滅火得玉璽—→孫策用玉璽向袁術借兵—→袁術欲稱帝—→徐熮殺袁術侄袁胤,奪得玉璽,赴許都獻于曹操—→玉璽歸曹操。赤兔馬得主的演變:李肅說呂布降董卓—→呂布得赤兔馬—→呂布死,曹操得赤兔馬—→收買關羽送赤兔馬—→關羽敗走麥城—→赤兔馬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馬忠獻赤兔馬與孫權—→孫權即賜馬忠騎坐—→獻赤兔馬與孫權—→赤兔馬絕食而死。曹魏帝位的演變:曹丕稱帝—→曹?!芊肌荀帧軍J劉蜀帝位的演變:劉備—→劉禪孫吳帝位的演變:曹丕死,孫權稱帝—→孫亮—→孫休—→孫皓一、三國鼎立前出現(xiàn)的次要人物1、董卓:董卓進京、遷都長安、大鬧鳳儀亭、董卓被殺、董卓死無葬地2、呂布:李肅說呂布、呂布殺義父丁原、呂布濮陽破曹操—、呂布乘夜襲取徐州、呂布轅門射戟、下邳呂布被擒、呂布怕死大罵劉備、曹操白門樓縊死呂布。3、陳宮:捉放曹4、劉表:劉表路截孫堅、蔡夫人隔屏聽密語、蔡瑁設宴襄陽5、王允:連環(huán)計6、袁紹:諸侯聯(lián)合討伐董卓、磐河袁紹攻公孫瓚、官渡之戰(zhàn):袁紹吐血而亡7、陶謙:陶謙一讓徐州、陶謙二讓徐州、陶謙三讓徐州8、袁術:袁術起兵攻劉備、玉璽歸曹操、袁術兵敗身死。曹魏人物關系(一)曹家1、曹操: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出生自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長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騰之養(yǎng)子,故改姓曹。亦因這種關系,曹操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官宦子弟。日后的勁敵袁紹亦是曹操年少時朋友。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須。自幼放蕩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于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于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位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歲。2、曹嵩;曹操父,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yǎng)子,故冒姓曹。曹父曹嵩被殺。3、曹昂:曹操長子、在宛城之戰(zhàn)中,把坐騎讓于曹操,被亂箭射死。4、曹丕:、字子桓,曹操的第二個兒子。建安二十二年,被立為太子。曹操死后繼任為魏王,不久便廢了漢獻帝劉協(xié),自己做了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病死:5、曹植: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后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6、曹彰:曹操次子、曹操稱其為“黃須兒7、曹睿:競奢華曹睿早喪。他從小就很聰明,深得他父親曹丕的喜愛。曹睿在位13年,死時年僅36歲。8、曹奐:是三國時魏國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二六○年至二六五年在位。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孫子。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馬昭殺皇帝曹髦后即皇帝位,在位時,無可奈何成了司馬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取代,被封為陳留王。(二)謀臣1、荀彧:荀攸叔父。先為袁紹謀士,后投效曹操,參與軍國決策,貢獻頗大。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殺身亡,被曹操追贈為敬侯。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主要謀士。曹操開始十分信任荀彧,不亞于漢高祖劉邦信任留侯張良。后來荀彧聽說曹操有稱王之志,才發(fā)現(xiàn)曹操不是忠貞的漢臣,他心目中的“明公”不是這個樣子。這是荀彧個人的人生悲劇。2、荀攸:荀彧侄。東漢未年曹操手下謀士,著名的軍事家。從征張繡、呂布、袁紹等,屢進計謀,被曹操視為謀主。3、程昱:三國時魏國名臣。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后從曹操于兗州,封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后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于范縣。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漢獻帝定都許縣后,以程昱為尚書,后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后文帝踐阼,程昱為圲尉,進封安卲侯。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4、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結英雄豪杰,談論時勢。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為了成就功業(yè),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后來他發(fā)現(xiàn)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遂受荀彧的推薦,歸向曹操。曹操本對潁川賢達懷有特殊感情,他認定“汝、潁固多奇士”,所以對郭嘉也就格外器重。郭嘉病死,郭嘉遺計平定遼東。5、許攸:年青時與袁紹、曹操相友善,后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均不被聽從,深感不滿。官渡之戰(zhàn)之際,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大獲全勝。官渡之戰(zhàn)后,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傲慢無禮,口無遮攔,最終觸怒曹操,被殺。6、賈詡:三國時魏國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善用計謀,先在李傕、郭汜帳中任謀士,后又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在宛城用他的計策打敗了曹操,張繡兵敗后他則歸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戰(zhàn)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曹丕稱帝后,官封太尉、魏壽亭侯。死時七十七歲。7、楊修:為人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后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nèi)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4]

(三)猛將1.夏侯惇:字元讓,曹魏名將,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他從小就學槍棒,到了十一、二歲時,武藝就已經(jīng)很強。十四歲時,又拜師習武。有一次,有個人污辱了他的老師,性情剛烈的夏侯惇聽說后,隨即就把那人殺了,然后逃往外地。性情剛烈,武功高強。一生隨曹操征戰(zhàn)無數(shù)次,殺敵建功,最得曹操歡心,出入和曹操共駕一輛馬車,而且可以不經(jīng)通傳,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曹操死后,曹丕稱帝,夏侯惇被封為大將軍,數(shù)月后病死。2.夏侯淵:曹魏名將。字妙才,夏侯惇族弟,與曹操本是同族,勇力過人。曹操年少時在家鄉(xiāng)犯了案,夏侯淵為他頂罪,曹操又設法把他拯救出來才免于難。為人頗重義氣,有一年饑荒,夏侯淵為了養(yǎng)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棄了自己親生兒子。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淵一直追隨曹操左右。曾隨曹操平定廬江雷緒,于潼關攻馬超、韓遂,戰(zhàn)功較多,封為博昌侯,征西將軍。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軍攻打漢中,被老將黃忠用計襲殺。3.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魏國名將。曹操起兵時與曹仁一起加入。弓馬嫻熟,武藝精通,成為曹軍的中流砥柱。轉戰(zhàn)各地,表現(xiàn)活躍,曾救過曹操性命。曹丕即位后,歷任魏國衛(wèi)將軍、驃騎將軍。4、曹仁:三國時曹魏名將。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仁從曹操多年,屢立功勛。5、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先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lián)螐氖?,后來又歸附董卓,董卓死后,張遼又帶兵投靠了呂布,在呂布手下任騎都尉。后來,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劉備打敗,最終歸附曹操。武功高強,有勇善謀,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孫權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隊八百229年即帝位。252年歿于建業(yè)。4、孫皓孫皓,公元264年至280年任吳國皇帝。字元宗,又名彭祖,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無道,不得民心。當了16年皇帝的孫皓于283年在洛陽病死。5、周瑜(175-210)175年出生。208年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210年箭瘡發(fā)作而死。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后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lián)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后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后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fā)作而死。6、魯肅(172-217)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縣)人。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yǎng)。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所以,在當?shù)仡H有名,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特任命他為東城長。魯肅辭不受命。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長,曾請魯肅資助軍糧。魯肅慷慨地指給他一個裝有三萬斛糧食的大糧倉。周瑜感激不已,遂結為知己。公元200年,魯肅在周瑜的引薦下歸附孫權。孫權非常器重魯肅,與他“合榻對飲”,議論時事。他首先向孫權提出了聯(lián)劉拒曹的戰(zhàn)略方針,并出使劉備處,以促成孫劉聯(lián)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魯肅被任命為奮武校尉,領周瑜軍,駐扎在江陵。后來,轉屯陸口,被授予漢昌太守、偏將軍。次華(214年),轉橫江將軍。公元215年,駐兵益陽(今湖南益陽市)。公元217年,魯肅病逝。7、呂蒙呂蒙,生于公元一七八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東吳國大將。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陽)人。少年時不讀書,后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跟隨孫權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將軍。魯肅死后,掌管東吳軍事,率軍暗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名揚三國。殺關羽后不久病死。8、陸遜(183-254)183年出生。222年用火燒大敗劉備于虎亭,又用計大敗曹休,官至丞相。254年卒。9、張昭(156-236)張昭,字子布,東漢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年二十被舉孝廉,辭不就。徐州刺史陶謙舉以為茂(秀)才,仍不接受。陶謙認為他輕視自己,就收押了他。后經(jīng)友人營救得釋。張昭遂去徐州而避亂江東,得為孫策謀士。孫策拜為長史、撫軍中即將。公元200年,孫策臨終托弟孫權于張昭。孫權以為長史,待以師禮。公元221年,孫權封吳王,封張昭為拳侯。公元229年,孫權即東吳皇帝位,拜以為輔吳將軍,改封婁候,邑萬戶。公元236年,張昭因病逝世,謚文侯。10、諸葛瑾諸葛瑾,生于公元174年,死于公元214年,吳國大臣。字子瑜,諸葛亮的哥哥,孫權的主要謀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國為使,向劉備索討荊州。孫權稱帝后拜為大將軍,領豫州牧。11、諸葛恪諸葛恪,生于公元203年,死于公元253年。字元遜,諸葛瑾的兒子,從小就因聰明而知名。孫權很器重,曾任丹陽太守,封都鄉(xiāng)侯。孫權死后由他輔立孫亮,任大將軍,太子太傅。后因領兵攻魏失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