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_第1頁
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_第2頁
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_第3頁
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_第4頁
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義和引申意義詞匯第1頁/共102頁2

第三章

詞的本義、引申義

第2頁/共102頁3詞的本義詞的引申意義第3頁/共102頁4第一節(jié)

詞的本義返回本章目錄一詞第4頁/共102頁5一詞的本義定義二怎樣推斷詞的本義三掌握詞的本義作用第5頁/共102頁一詞的本義的定義詞義系統(tǒng)本義別義詞的本來意義,是通過分析字形和考核文獻資料所得出的最早的意義。引申義

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包括比喻義。假借義

通過假借的方式產(chǎn)生的與詞的本義、引申義毫無聯(lián)系的意義。返回本章目錄第6頁/共102頁7

二探求本義的方法

分析字形分析部首考核文獻第7頁/共102頁探求本義的方法-(1)分析字形象形字木:樹豆:器皿干:盾牌指事字本:樹根末:樹梢會意字兵:兵器集:聚集亡:逃跑

1.分析字形應(yīng)依據(j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

2.形聲字的形符雖不直接反映本義,卻標(biāo)明了本義所屬的范疇,為掌握本義指出了方向。返回本章目錄第8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豆本義:器皿返回本章目錄第9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臣

本義:奴隸返回本章目錄第10頁/共102頁分析字形-元返回本章目錄本義:人的頭第11頁/共102頁分析字形-眾

衆(zhòng)(眾)

:許多人返回本章目錄第12頁/共102頁

小篆

上面是個人,下面是貝,表示人有了貨幣就有了依靠、依仗的意思?!墩f文解字》釋為:“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北玖x為仗恃、憑借?!蹲髠鳌贰柏撈浔娛?,《史記》“負其強”。至于背者、違背、負擔(dān)都是引申意義。第13頁/共102頁執(zhí)甲骨文左邊象刑具,右邊象一個兩手在刑具中的人,即捉住人給帶上刑具。《說文解字》:“捕罪人也”。本義:捉住,拘捕?!蹲髠鳌贰八煲u虞,滅之,執(zhí)虞公?!钡?4頁/共102頁幽甲骨文小篆

上面是兩束絲,下面是火。細微之物需要借助火光才能看清楚,所以本義:暗,深暗,火微,與明相對,從絲,從火。《詩經(jīng)》“出自幽谷,遷于喬木”。第15頁/共102頁興甲骨文小篆象眾手共舉一物,〈說文解字〉:“起也,從舁,從同,同力也?!北玖x:起,興起?!丛娊?jīng)〉“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引申義為舉、發(fā)動、興建、興盛。第16頁/共102頁盡甲骨文小篆

象手持刷子刷凈器皿,表盡。盛東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所以《說文》釋為“器中空也。”本義即完了,沒有了。小篆寫作見左,繁體字寫作“盡”今簡作盡?!妒酚洝せ搓幒盍小罚骸耙矮F已盡而獵狗烹?!庇帧案啉B盡,良弓藏?!边@兩’句中的“盡”,都是用的本義。引申為皆、都、全部。第17頁/共102頁臭甲骨文是嗅的初文,上部象鼻子形,下部是犬形。狗以嗅覺靈敏著稱,《說文》:“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動物跑過未了,狗用鼻子一聞就知道是什么動物從這里過去。)所以“臭”字從犬,從自(鼻)得義。本義是聞(氣味),讀作X1U4?!盾髯印ざY論》:“三臭之,不食也?!庇玫恼潜玖x。后來,“臭”專用為香臭的臭,便又造了個加口的·“嗅”字來表示它本來的意義。第18頁/共102頁乘甲骨文金文小篆

象人登木之形。容庚〈金文編〉“乘,從大,在木上?!崩钚⒍ā醇坠俏淖旨尅担骸俺酥玖x為升,登。”〈詩經(jīng)〉“亟其乘屋?!保ㄚs快上屋修房子)本義:登上。第19頁/共102頁20

(2)分析部首求類屬漢字90%以上是形聲字,形聲字的形符大多是字典、詞典的部首,它標(biāo)示同部字的意義范疇,了解那些部首表示什么意思,可以辯明每個字的詞義屬性,以便更透徹地了解同部首字的本義和古義,探求字與字之間意義上的聯(lián)系。第20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貝1貨貝返回本章目錄第21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貝2

財貨資賄貴貧賢賤買賞贈購名詞形容詞動詞

表示與財物有關(guān)的意義返回本章目錄第22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肉肉腐瘸胔

zī,肉爛

月腫肥腴腹腳胸肩背腎形容詞

指有關(guān)身體的某些性狀名詞

指頭以外的部位肉注:期、朔、朝、朗、朦、朧,從月,不從肉。返回本章目錄第23頁/共102頁象右手形。《說文》:“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高鴻縉《中國字例》:“字原象右手形,手本五指,只作三者,古人皆以三表多?!睆纳系弥值谋玖x是右手,由此可推知凡是從又的字都是和手及手的動作有關(guān)。如:

“取”從又,所以“取”的本義是“捕取”。與手的動作有關(guān)。有的本義今天不用了,但在古書中仍保留。如“叔”《詩經(jīng)·幽風(fēng)·七月》:“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敝械摹笆濉弊?,用的就是本義“拾取”。詩句的意思是八月里摘下葫蘆,九月里收拾麻籽。拾取、收拾的動作用手,所以“叔”從又。又部甲骨文金文、小篆第24頁/共102頁分析字形-阝返回本章目錄(左阜右邑)阜:土山、左耳刀邑:人居住的地方右耳刀第25頁/共102頁分析字形-阜阜與山有關(guān)名詞與高有關(guān)陵大阜陸高平地陽山南隅山角形容詞阻山路難行險同“阻”名詞除殿階

陛殿階際兩墻之縫防堤壩動詞陟登隊從高處掉下隕從高處落下陷自高而入下返回本章目錄第26頁/共102頁阿、陵、陽、陰阿〈說文》,“大陵也……從阜,可聲?!北玖x是大山。王勃《滕王閣序》:“訪風(fēng)景于崇阿。(崇:高。)陵《說文》:‘”大阜也。從阜,聲。”本義是大土山?!对娊?jīng)。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搬庞卸暄伞币隇閴?zāi)?。?從阜,易聲。本義是山的南面,所以從阜?!渡袝河碡暋罚骸搬荷街?,至于衡山?!表n愈《送李愿歸盤序》“太行之陽有盤谷》”地名第二個字用“陽”的、一般都來自這個意義,如衡陽在衡山之南。陰從阜,月聲。本義是山的北面,所以從阜?!对娊?jīng)·大雅·公劉》:“相其陰陽。”(意思是,觀察山北和山南。)《韓非子.說林上》:“夏居山之陰?!痹诘孛诙钟谩瓣帯钡?、,一般都來自這個意義。如華陰(地名)在華山之北,故稱華陰。

第27頁/共102頁險、阻、除險《說文》:“阻難也。從阜,儉聲?!北玖x是山路難行,即地勢不平坦難以通過?!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捌堄须U,余必下推車?!币隇殡U要的地方“孟子*公孫丑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阻《說文》:“險也。從阜,阻聲”本義與“險”同。多表路難走《詩經(jīng)·秦風(fēng)》道阻且長?!辈嚏侗瘧嵲姟罚骸板穆冯U且阻。”(迥:遠。)引申為阻礙、防礙,這是后起義。除《說文》:殿陛也。從阜,余聲。(陛:臺階。)本義是宮殿的臺階?!稘h書·李廣蘇建傳》:“扶輦下除。”引申為一般的臺階。張衡《東京賦》“登自東除?!钡?8頁/共102頁分析字形-邑邑國名、邑名有關(guān)國邑、行政區(qū)域的名稱鄭郎魯邑名

邶邯鄲邦都鄰五家

鄙郊郵傳遞文書五百家的驛舍

返回本章目錄第29頁/共102頁分析字形-攴(pū)甲骨文金文、小篆象手執(zhí)鞭形,下部是手,上部是鞭或帶杈的木棍,。所以手的動作有關(guān)。在楷書中作偏旁多寫作(即反文兒),如、“政”(從支,說明古代政令往往要靠鞭子和刑罰半推行)、“教”(從支,說明古代施教是要靠棍棒的)。第30頁/共102頁效、斂效《說文》:“象也。從支,交聲。”小篆寫作左邊是兩腿交叉正面立著的人,右邊從支,字形是手執(zhí)鞭,教育對方使其學(xué)習(xí),故《說文》釋為“象也”。有似意,即仿效、效法的意思,當(dāng)是“從支,從交,交亦聲”的會意兼形聲字。《左傳·文公元年》:“效尤禍也?!保ㄒ馑际切Хㄟ^失就一定帶來禍患。尤:過失。)斂《說文》:“收也。從支,金聲?!北玖x是收、聚集。《墨子·辯篇》:“農(nóng)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钡?1頁/共102頁攴

pū敲敂攻“叩”的古字敲打敵救敚“奪”的古字收赦逮捕啟變《說文》:小擊也,從又,卜聲。(“撲”的初文。)---打擊的意義---與戰(zhàn)斗、畋獵有關(guān)的意義-----與審刑、牢獄有關(guān)的意義-----其他動作行為返回本章目錄第32頁/共102頁分析字形-示示

qí神的類別神天神祇地神社土地神礿yuè夏祭

祠春祭祓除惡祭禘dì五年大祭

禪祭天祈求福祝禱告禱告事求福祭祀類別關(guān)于宗廟禍福之事祖祖廟祏shī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屋祟神禍禍害福祿返回本章目錄第33頁/共102頁分析字形-祝

本義:禱告返回本章目錄第34頁/共102頁分析字形-糸1返回本章目錄糸(mì)第35頁/共102頁糸

與絲麻有關(guān)的意義絹綏

車中索經(jīng)絮緒織布的直行絲絲的頭緒績絕結(jié)約織麻絲斷結(jié)繩纏維繼紡維系續(xù)絲紡絲細絲微紅紫絳綠素紺未著色的絲gàn天青色關(guān)于顏色的字名詞動詞形容詞返回本章目錄分析字形-糸2第36頁/共102頁分析字形-網(wǎng)羅罩罷罟罪署置罾罵捕鳥網(wǎng)安置、安排放逐有罪者赦罪、釋放罵,惡言傷人罕

hǎn,捕鳥網(wǎng)。從網(wǎng)。罔

wǎng,蒙蔽,誣陷。從網(wǎng)。返回本章目錄第37頁/共102頁分析字形-欠有關(guān)呵氣的動作吹

歡欣歌欲欷

歔有關(guān)吸氣的動作飲歙歃

歠xī,吸氣chuò,吸欠=口:歎=嘆歐=嘔欠=言:歌=謌歡=讙返回本章目錄第38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行1返回本章目錄本義:道路第39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行2

行:路。

遵彼微行街:四通道。從行,圭聲。衢:四通道。從行,瞿聲。

九省通衢衝:交叉路口。從行,重聲。

要衝首當(dāng)其衝術(shù):邑中道。從行,術(shù)聲。衙:官署。從行,吾聲。返回本章目錄第40頁/共102頁分析字形-彳徑

小路復(fù)

往而復(fù)來往

“來”之反待

等待循

順著走徐

慢走後

遲到,最后走《說文》“彳,小步也”。從彳的字表示與行走、道路有關(guān)的意義。返回本章目錄彳

chì第41頁/共102頁分析字形-辶從(道路),從止(腳),表示在路上行走的意思。上半部是由行的左半部變成的,下半部是的變體?!墩f文》:“乍行乍止也。從從止?!辈粏斡?,在楷書中作偏旁寫作辶;凡是從此部的字大都同行走的意義有關(guān),甲骨文金文小篆第42頁/共102頁

chuò名詞

跡道途動詞

巡過進逝遵適造逆違徒徙從形容詞

遲迅遼遙返回本章目錄

順著走往至迎離去步行第43頁/共102頁分析字形-頁

頁《說文》

頭也。

xiè頒:大頭頗:頭偏顧:回頭看項:脖子的后部顏:額顛:頭頂題:額領(lǐng):脖子頓:叩頭返回本章目錄第44頁/共102頁分析字形-心心性恨憤愛憂悶意惠惑恭慕忝在下在中在左關(guān)于心理的意義性格品質(zhì):忠愚悍恭心理活動:恐愁慚惜返回本章目錄第45頁/共102頁分析字形-隹1鳥返回本章目錄隹zhuī

第46頁/共102頁形聲字:雉

野雞雌

從隹,此聲離

“鸝”的本字雅本義為烏鴉,借為高雅義。會意字:雀

從小隹,小鳥也隻

從又持隹,“獲”的本字雙

從又持二隹,兩鳥集

鳥停于樹∴

雁=鴈雞=鷄雅=鴉∵鳥=隹返回本章目錄分析字形-隹2第47頁/共102頁分析字形-宀宀

mián名詞官宇宰宗憲寶客宮動詞宿寢字守寫寄實寤形容詞宴寧安定寒寬完寂官府屋檐邑宰祖廟法令平安

表示與房屋有關(guān)的意義返回本章目錄第48頁/共102頁分析字形-廠廠

:

hàn,突出的巖石,下可住人。厚:山陵之厚。原:水源,從泉出廠下。厲:磨刀石。廚:廚房。厰:廠房。返回本章目錄第49頁/共102頁50以形說義的局限直接用象形表意的文字并不多,只有一千多字,簡單的以形說義受到限制。漢字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流變的過程中,漢字的形體變化比較大,從甲骨文到篆書、再到楷書字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因此無法以形說義。有些字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已經(jīng)消失字形產(chǎn)生的原始意義,因此僅靠字形是無法推斷本意的。第50頁/共102頁(3)考核文獻向

朝北的窗子

塞向墐戶。

《詩經(jīng)·七月》北出牖也。叔

拾取

九月叔苴。

《詩經(jīng)·七月》拾也。行

道路

遵彼微行。

《詩經(jīng)·七月》人之步趨也。(誤)元

人的頭

狄人歸其元。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始也。(誤)例詞及本義《說文》之說解文獻用例返回本章目錄第51頁/共102頁(3)考核文獻已,以也。篆文象蛇形。

《說文解字》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列子·湯問》子墨子曰:“胡不已乎?”

《墨子·公輸》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荀子·勸學(xué)》吾欲已子張之諫。

《國語·楚語》停止返回本章目錄第52頁/共102頁(3)考核文獻注意古代語言學(xué)家、經(jīng)學(xué)家對字義的研究儉:形聲字,從人,儉聲。從人得義,我們不太好分析其本義。《說文》:“儉,約也?!奔s是約束和收縮的意思。段玉裁注;“約者,纏束也,儉者不敢放糍之意?!痹诮?jīng)濟上節(jié)省,在為人處事上行為檢點,不放肆?!墩撜Z》:“夫子溫良恭儉讓?!敝祆渥ⅲ骸叭菝彩諗慷环潘痢!笔切袨闄z點的意思第53頁/共102頁考察本義的方法-總說綜合運用以分析字形為主,考核文獻為輔,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分析字形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用以結(jié)體的象形單位具有表意性。形符標(biāo)明本義所屬的范疇,為掌握本義指出了方向??己宋墨I1.經(jīng)史子集等歷史文獻。2.古書的訓(xùn)詁材料。3.《爾雅》《說文》等工具書。返回本章目錄第54頁/共102頁55三掌握本義的作用

(1)掌握本義有助于詞義的理解(2)可以以簡馭繁的去理解詞義

(3)有助于了解近義詞之間的異同第55頁/共102頁(1)掌握本義會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分析詞的本義,可以使我們對詞義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綏:這個字有安撫的意思?!度龂?。蜀書。諸葛亮傳》“思靖百姓,懼未能綏”(本想使百姓安定,擔(dān)心還沒能使他們安撫。現(xiàn)在有“綏寧、綏懷、綏服”等詞,其中“綏”就是“安撫”的意思。綏,本義是指車上的繩帶,供人乘車時做拉手用的。人拉住這個繩帶就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所以“綏”是能夠幫助人保持身體的平穩(wěn),所以引申義有“安、安撫”的意思。在古書里對“綏”的本義使用不多,但引申義卻廣泛使用。第56頁/共102頁有些詞粗看起來不好理解,但只要了解了其本義,其他的詞義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年,古書里常見“有年”、“大有年”就是“收成、大有收成”的意思,北京還有一個“祈年殿,就是”祈求豐收“的意思。年還可以用來指年齡,這些意義都和本義有聯(lián)系的。年,小篆從禾從人,指人背著莊稼,表示有收成的意思;而谷物一年成熟一次,所以年用來表示這樣的一個時間單位;而人的生命也是四季增進一次所以再引申出年齡的含義。第57頁/共102頁習(xí),有“溫習(xí)、習(xí)慣”的意思。為什么會有這種意義呢?只要我們了解了本義,其他的意義就不難理解了?!墩f文》:“習(xí),數(shù)飛也”。第58頁/共102頁(2)可以以簡馭繁地理解詞義詞義是紛繁復(fù)雜的,一個詞常常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詞義。但這些詞義之間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詞義間聯(lián)系的重要方面。我們抓住了本義,并進而正確地分析其不同的引申義,這樣我們就能提綱挈領(lǐng)地、以簡馭繁地理解眾多詞義。如:間在舊《辭?!防镉腥齻€讀音,二十八個義項。新《辭海》中,經(jīng)過合并,也有兩個讀音,十二個義項,在“閑”字下還列有五個義項,共計十七個義項。第59頁/共102頁間(閒)、(閑)①門縫。從門間而窺其夫?!妒酚洠荜塘袀鳌发诳p隙。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yǎng)生主》③中間。師出于陳鄭之間。《左傳·僖公五年》④量詞。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陶淵明《歸田園居》

以上讀jian1,寫作“間”。⑤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⑥嫌隙。故居臣多間。(《左傳·哀公二十七年》)⑦離間。乃用陳平計間項王。(《史記·項羽本紀(jì)》)⑧窺伺。齊人間晉之禍,伐取朝歌。(《國語·魯語下》)⑨間諜。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孫子。兵法,用間》⑩間隔。間歲而裕。(《漢書·韋玄成傳》)第60頁/共102頁11、距離。則美丑有間矣。(《淮南子·椒真》)12、抄小道。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保ā妒酚洝ろ椨鸺o(jì)》)13、隔離。洗沐之,為治新增綺衣,間居齋戒。”(《史記.滑稽列傳》)14、更迭。笙墉以間。(《尚書·益稷》)以上意義讀jian4,15、空閑。間而以師討焉。(《左傳·昭公五年》)16、安閑。吾子取其麋鹿以間鄙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以上意義讀xian2,漢字簡化后寫作“閑”在眾多的義項中,“門縫”是本義,《說文解字》:“間,隙也。從門從月?!币馑际窃鹿鈴拈T中照進,表明門有縫隙。其他詞義都是從“門縫”這一本義引申而來。第61頁/共102頁2、縫隙3、中間4、量詞“間”5、參與

間門縫6、嫌隙7、離間9、間諜8、窺伺10、間隔15、空閑11、距離13、隔離14、更迭12、抄小道第62頁/共102頁達到那個地方到達到那個地方或程度兵:兩只手舉彎柄大斧兵器戰(zhàn)爭之事殺人(左右欲兵之。)(擐甲執(zhí)兵)執(zhí)兵器的人(兵者,國之大事)本義:追趕上及:(一只手抓住了逃跑的人)第63頁/共102頁(3)有助于了解近義詞之間的異同過、越、逾、超,四個詞都有“經(jīng)過”的意思,但它們的本義和引申意義不盡相同。過:度也,走過(本義)經(jīng)過過錯逾:越進也,越過(本義)越:度也,越過(本義)超出超過超:跳也,跳過(本義)超出勝過經(jīng)過本義和引申意義的比較,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異就容易分辨第64頁/共102頁冕、冠、弁都是指帽子冕:是最尊貴的帽子,只有皇帝才戴,如:加冕。冠:是一種禮帽。主要用于A、古時貴族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步入社會,因此,用“冠子”指成年人。B、做官人戴的,因此不做官叫“掛冠”,準(zhǔn)備作官叫“彈冠”。冠冕都是貴族作官人戴的,所以冠冕又可以放在一起指貴族和作官的人。弁:也是一種禮帽,是武官戴的一種皮弁,所以這個詞又可以引申為武官。冠弁都是戴在頭上的,所以“冠”又可以引申為“冠軍”,弁,引申為在前的“弁言”(序言)第65頁/共102頁常用詞本義-1零:下雨采:采集責(zé):索取比:并列識:記住?。簹淖鳎浩鹆⒈保罕畴x貳:分而為二勤:辛苦,辛勞給:衣食豐足奮:鳥展翅高飛發(fā):把箭射出去年:收成,年成羞:進獻的食品秩:官吏的俸祿因:席墊,“茵”的本字習(xí):鳥反復(fù)地試飛險:地勢起伏不平鄉(xiāng):二人對食之狀,義為用酒食款待別人,“饗”的古字返回本章目錄第66頁/共102頁常用詞本義-2反:手心翻轉(zhuǎn)訪:征求意見儉:自我約束谷:山間溪流顧:回頭看字:生孩子引:拉開弓序:東西墻身:懷孕天:頭頂伐:砍殺城:城墻貨:財物制:裁剪覺:睡醒族:聚集時:季節(jié),時令旨:味美,好吃就:接近,走近,趨向亡:逃跑,逃匿墳:土堆,土堤仇:相匹,相配遂:順利地完成返回本章目錄第67頁/共102頁常用詞本義-3鄙:邊邑及:追趕上特:公牛襲:重衣宇:屋檐臨:俯視質(zhì):抵押陰:山北歸:女子出嫁之:到……去乘:登,升賊:害信:言語真誠虛:大土山除:宮殿的臺階趣:疾速奔向某地約:用繩索捆綁勝:有能力承擔(dān)宮:住宅,房屋主:火把,后作“炷”策:竹制馬鞭子返回本章目錄第68頁/共102頁69第二節(jié)

詞的引申義第69頁/共102頁70什么是引申義詞義引申的途徑詞義引申的類型第70頁/共102頁一什么是引申義引申義是相對而言的引申義在本義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掌握引申義需注意下面情況A、引申義分直接引申和間接引申直接引申是指本義直接派生出來的意義。直接引申與本義的關(guān)系很近,所以容易辨認。如:“題”指人的額頭,再引申為事物的前端。間接引申只指從直接引申再引申出來的意思,也就是輾轉(zhuǎn)引申。在許多的情況下,本義和引申義不是直接關(guān)系,而是間接關(guān)系。如:早晨(本義)朝見朝廷朝代朝第71頁/共102頁B、本義和引申義之間的特點:本義是指具體的東西、個別的、部分的,而引申義往往是表示抽象的、一般的、整體的概念,從本義到引申義也就是概念的抽象過程;如;解:本義指解牛,詞義具體而個別。引申義解體,可以是解一切動物,也可以是社會團體的解體,意義一般而抽象。第72頁/共102頁詞義引申規(guī)律-1

山頂段注:顛者,人之頂也。韓非子:是猶上高陵之顛。顛:人的頭頂裁:裁衣裁剪、刪減別的事物孔雀東南飛:十四學(xué)裁衣。文心雕龍:剪截浮詞謂之裁

。治:治水治理國家、百姓孟子:治人者食于人。孟子:舉舜而敷治焉。返回本章目錄—從個別到一般第73頁/共102頁詞義引申規(guī)律-2道:道路

道理、公理荀子:天有常道。史記:會天大雨,道不通。際:兩墻相合處

邊際說文:壁會也。李白:唯見長江天際流。

間:門的縫隙中間、時間孟子:七八月之間旱。說文:隙也。返回本章目錄—從具體到抽象第74頁/共102頁詞義引申規(guī)律-3市:物品交易的場所城市、都市木蘭詩:東市買駿馬。劉克莊:年年躍馬長安市。

宇:

屋檐

住處、房屋史記:各安其宇。詩經(jīng):八月在宇

。返回本章目錄—從部分到整體第75頁/共102頁詞義引申規(guī)律-4子:嬰兒、孩子勸學(xué):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兒子三國志·吳主傳:

立子亮為太子。金:金屬勸學(xué):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黃金墨子:請獻十金。返回本章目錄—從整體到部分第76頁/共102頁77二詞義引申的途徑特征引申條件引申修辭引申第77頁/共102頁781、特征引申又稱延展引申,詞義所概括的事物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來考察,會發(fā)現(xiàn)事物有種種不同的特性,如果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將原有詞義所概括的內(nèi)容中的某一特征加以突出或延伸,使原有詞義被賦予新義的引申方式。就叫特征引申。第78頁/共102頁引,《說文》:“開弓也”從弓?!睹献?盡心下》“君子引而不發(fā)?!遍_弓是牽拉弓弦,把弓弦拉長了,因而引申為“延長、伸長”《中山狼傳》“狼引首顧曰”,成語有“引領(lǐng)而望”。開弓是把箭拉向后方,如果所引的是人而不是弦,就有“引導(dǎo)”意,引向前方是“引導(dǎo)”,引向后方就是“引退”《戰(zhàn)國策〉“秦軍引而去”。抑用手壓東西用于人的感情克制舉舉東西用于人舉薦、推薦第79頁/共102頁發(fā).《說文解字》:“發(fā),射發(fā)也?!北玖x是射箭,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軍萬弩齊發(fā)?!睆纳浼@個總的動作、出發(fā),可以找出許多特征,因而也可以產(chǎn)生一些與之相關(guān)的引伸義。射箭是箭離開了弓,奔向目標(biāo).人離開某地到另一地去,叫“出發(fā)”這就是‘發(fā)“的引申義,如《史記·荊軻列傳》:“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箭射出去就是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可以引申為“發(fā)生”、“生長”,如《詩經(jīng)·大雅·生民》:“實發(fā)實秀?!鄙浼前鸭统鋈ィ@就引申出“派遣”、“征發(fā)”,如《史記·陳涉世家》:“適閭左適戌漁陽九百人?!贝送猓~義“興起”,如《孟子·告子下》:“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散發(fā)”,如《尚書·武成》:“散鹿臺之財,發(fā)拒橋之粟?!?/p>

“啟發(fā)”如《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薄鞍l(fā)布”,如《荀子·強國》“發(fā)戒布令而敵退。”,等等。這些引申義都是從射箭這一特征產(chǎn)生的。第80頁/共102頁812、條件引申這種引申不是從本義的特征中自然產(chǎn)生出來的,而是本義借助于某種條件生發(fā)出了引申義。指詞的某一個詞義借助于特定的條件去標(biāo)志另一事物,使詞產(chǎn)生新意的引申方式。這個特定的條件可以是社會的、歷史的、經(jīng)濟的、自然的或人為的。第81頁/共102頁年、漢、代、《春秋*宣公十年》“冬,大有年?!庇捎谖覈糯S河流域一般的谷物成熟是一年一熟的,這種條件把“谷熟”和它相對應(yīng)的這段時間的周期聯(lián)系起來,“年”由指農(nóng)作物收成引申為時間單位。(地域條件)漢:原指一條水名,專指漢水?!对?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但是后來指漢朝、漢族。秦滅亡后,群雄爭霸,項羽年:從人從禾,表示人背著禾,谷物成熟,本義“收成第82頁/共102頁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后來劉邦統(tǒng)一天下,便把國家國號定名為漢朝。這一歷史條件決定了“漢”逐漸由一條水名演變?yōu)榇砟骋怀?。把華夏民族稱為漢族的并非漢人自己,而是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條件)代:唐以前,“代”只有“朝代”意義,而沒有“世代”意義。通?!白?、父、子三輩相繼為一世”?!笆馈焙汀按庇袊?yán)格的區(qū)別。到了唐代,由于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凡有“世”的地方都用“代”來替換,因此“代”除了朝代意義以外,又有了“世代”意義。如王維《李陵詠》“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保ㄈ藶闂l件)第83頁/共102頁幣、歲

幣:《說文解字》:“幣,帛也。”本義是絲綢中的一種,但是后來又有了錢幣的含義,如《史記·吳王濞傳》“亂天下幣。”錢幣怎么和絲綢發(fā)生了聯(lián)系呢?這其中有一個條件:古時以帛為祭祀或贈送賓客的禮物,叫做“幣”說明它珍貴。在桑蠶業(yè)還不是很發(fā)達的古代,帛是貴重的財物?!豆茏印睢罚骸耙郧蛴駷樯蠋?,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惫艜r“幣”也作為交換的媒介,這樣,它就產(chǎn)生了“貨幣”的意義。歲:《說文解字》:“歲,木星?!边@是它的本義,但是

“歲”,還有“年”的意思,如《莊子·遣遙游》:“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p>

“歲”是怎樣從木星產(chǎn)生出“年”的意思呢?其中有個條件:古人認為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經(jīng)過一個星次,古人就用歲星所在的星次紀(jì)年,叫歲星紀(jì)年法。歲星用來紀(jì)年,“歲”就引申為“年”。第84頁/共102頁85百姓百姓:原指百官。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分子。在奴隸社會,只有統(tǒng)治階級的奴隸主貴族才有姓氏而奴隸一般沒有,在誰家里干活,就隨誰家姓,叫個阿貓、或阿狗等等,在較早的古籍中“百姓”都是用來指“百官”。春秋以后,奴隸社會解體,一部分貴族淪為為平民,而有些奴隸升為新的貴族階層,有了姓氏。因此百姓才漸漸指民眾了。第85頁/共102頁863、特征引申和條件引申的區(qū)別條件引申主要借助于外在的特定的、社會的、歷史的、自然的等事物間的特定關(guān)聯(lián)來實現(xiàn)的。而特征引申只是語言應(yīng)用中因結(jié)合的對象的不同而引延了詞義某一方面的含義。第86頁/共102頁874、修辭引申通過修辭手法也可產(chǎn)生引申義。一個詞,由子運用修辭手段,而產(chǎn)生了臨時性詞義,這個詞義后來用得很普遍,約定俗成,就形成了固定性詞義,那么這個詞義就是原義的引申義了。這里講兩種常見的修辭引申.

1比喻引申.兩個事物有共同的特點,就用甲事物去比乙事物,詞義甲就產(chǎn)生了詞義乙,這種引申方式就是比喻引申。第87頁/共102頁斗、盔、爪牙、特斗:原指一種酒器。〈史記*項羽本紀(jì)〉“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因為天上的北斗七星的形狀和有柄的舀酒器形狀相似,于是用比喻的方式以“斗”喻“星”。盔:缽也。原指缽盔類的容器。北方農(nóng)村至今有“瓦盔子”我國古代士兵所戴的革制的或金屬制的帽子因起象倒放的“盔子”于是“盔”又有了盔帽之意。爪牙:原指鳥獸的爪和牙,因其鋒利可用,用來比喻驍勇善戰(zhàn)的武臣。

特。〈說文解字〉:“牛父也。”本義是公牛。公牛是勤勞的、勇敢的,健的,杰出的人材有同它相似之處。通過比喻,引申出“干才”之類的詞義,如《詩經(jīng)·秦風(fēng)·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敝祆洹对娂瘋鳌怠疤?,杰出之稱?!钡?8頁/共102頁2、借代引申用修辭上的借代手法產(chǎn)生出引申義,叫借代引申,這是用甲事物代乙事物產(chǎn)生新詞義的一種方法。絲竹:弦樂的弦是用絲做成的,笙蕭管笛是用竹做成的,所以人用絲竹來代音樂,如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奔妆涸告z甲和兵器,借用來指兵士,如〈荀子·王制》:“故不戰(zhàn)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夭下大服?!苯涸搁L江。〈孟子〉“決汝漢,排濰泗而注之江。”現(xiàn)引申為一般河流,以專名代替共名。

第89頁/共102頁90三詞義引申的類型輻射型連鎖型綜合型第90頁/共102頁

1、輻射型

由基礎(chǔ)義(本義)在同一層次上產(chǎn)生的多向派生。以本義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本義和引申義之間都是直接引申關(guān)系。如“節(jié)”的本義和各個引申義就屬于這種類型。節(jié)?!凑f文解字〉:“節(jié),竹約也.”竹的枝干約束之處稱“節(jié)”,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