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農村高中支教述職報告_第1頁
三年的農村高中支教述職報告_第2頁
三年的農村高中支教述職報告_第3頁
三年的農村高中支教述職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三年的農村高中支教述職報告

從**年9月起,我一貫擔負著高中兩個教學班的語文老師,一連三年擔負班主任。下面我就依據(jù)教育局領導的指示精神,從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述職,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判指正。

一、德

自從踏上神圣的講臺以來,我就時刻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環(huán)節(jié)上通過“為人師表”來對同學進行潛移默化。每天出宿舍前,肯定要仔細檢查自己儀表上是否合符規(guī)范,心情上是否心平氣和。進教室之后,肯定要觀測老師的衛(wèi)生狀況,實時維護好講臺的潔凈干凈,假如有垃圾實時拿掃帚進行清掃。通過這些點滴環(huán)節(jié),我感染著同學們,在我擔負班主任的`班級里,教室里自然是潔凈干凈,書籍擺放井井有條,大方有用。出進教室輕輕關門,并且給他們提出要求,我班同學很少有用腳踢門或者沖撞老師門的。我想,這和老師的“為人師表”有著親密關系。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環(huán)節(jié)里對同學進行潛移默化,我還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努力學習國家教育法律法規(guī),并努力用他們來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走在學校里,每天都會看到自己曾經教過的同學,當他們迎面而來的一聲“鄒老師好”的招呼聲里,我感到了作為老師的尊嚴和美滿。

二、能

高中語文教學無論是深度還是難度,都是中學難以匹敵的。高中教學特別重視對同學知識積累、技能技能、情感價值觀的培育。而農村中學同學在這些方面顯得比較薄弱。在教學過程中自然就有困難和阻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加大知識信息量,讓他們有廣博的視野,有多角度的了解和思索。農村同學普遍不愿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擅長溝通,所以課堂氣氛比較沉靜,因此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口語溝通活動,鼓舞他們講,鼓舞他們在集體場合說話,鼓舞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溝通自己的看法。在班會課上,讓他們暢談自己的感想,在語文課上,課前三分鐘的演講都成為特別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如今課堂氣氛活躍,全部同學都能順當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每一堂語文課后,我要提出一個熏陶情感或者價值判斷的思索題,讓同學深入思索,以書面形式進行溝通。同學思索問題的角度比以前要廣,深度上也更深了。語文課成為大家傾訴內心情感,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文化溝通的一個大舞臺。那種其樂融融的氣象讓人感受到作為語文老師的喜悅與勝利。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著力于提高同學認識技能,養(yǎng)成習慣,因材施教等方面的教育。同學在高中階段涌現(xiàn)的諸多不良傾向都是由認識不夠導致的。因此我將提高同學認知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對同學進行引導,培育他們的是非觀,培育他們集體觀,培育他們班級榮譽感,培育他們知恩圖報的品德,讓他們學會換位思索……常常和紀律觀念差的同學進行溝通。在認識水平提高的同事還輔以肯定的行為習慣約束,讓他們及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對待非常同學,一般采納量體裁衣的手段。班級管理上,我班同學在德、智、體、美、勞更方面表現(xiàn)突出,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全都確定。

三、勤

“勤能補拙”,作為青年老師,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教育閱歷上,都和老老師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那么唯一能夠彌補不足的方法也就是——勤。我在三年的教學中,也貫徹著這樣的精神。首先是,勤到位。每天只要有時間,我都要勤去教室查看班級狀況,勤于到班上走動,走得越勤,了解的狀況就越多,做工作的時候就能夠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勤學習。勤于向有閱歷的老師進行溝通請教,勤于學習教育教學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這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二法門。再次,勤反饋。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我在觀測和學習之后,就要實時將發(fā)覺的問題反饋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中。

四、績

在我教學的班級里,同學語文成果和技能得到了熬煉和提高,大部分同學能說會寫,擅長表達自己的看法,對問題的認識技能已經比較全面,深度上也有提高。他們有著讀書的習慣,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有寫日記的習慣,有當眾演說的技能。

在我擔負班主任的班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