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邏輯部件_第1頁
計算機邏輯部件_第2頁
計算機邏輯部件_第3頁
計算機邏輯部件_第4頁
計算機邏輯部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邏輯部件第一頁,共85頁。學習目的1.快速復習三態(tài)電路和異或門。2.掌握計算機中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尤其是算術邏輯單元的組成、工作原理和先行進位的方法。3.了解時序邏輯電路。4.基本掌握陣列邏輯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二頁,共85頁。本章重難點重點:常用邏輯電路的功能、原理1、加法器(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2、ALU的功能和機構3、觸發(fā)器、寄存器4、譯碼器難點:ALU原理第三頁,共85頁。2.1計算機中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

邏輯電路的輸出狀態(tài)僅和當時的輸入狀態(tài)有關,而與過去的輸入狀態(tài)無關,稱這種邏輯電路為組合邏輯電路。常見的組合電路有加法器、算術邏輯單元、譯碼器、數(shù)據(jù)選擇器等。第二章計算機的邏輯部件第四頁,共85頁。2.1.1三態(tài)電路三態(tài):正常0態(tài),正常1態(tài),高阻態(tài)Z三態(tài)結構:既可以把輸出“線與”(對正邏輯而言)在一起去驅(qū)動總線,又具有圖騰柱輸出(Totempole)結構優(yōu)點的輸出結構。三態(tài)反相門的功能表及邏輯圖:

P24圖2.1P25圖2.2幾組參數(shù):P24-25第五頁,共85頁。2.1.2異或門及其應用1.可控原/反碼輸出電路功能表和邏輯圖2.半加器(詳見2.1.3)3.數(shù)碼比較器(1)四位比較器(2)八位比較器4.奇偶檢測電路5.常用的異或運算第六頁,共85頁。

XnYnHn0000111011102.1.3加法器1.半加器(不考慮進位)半加器XnYnHn兩數(shù)碼為Xn、Yn,半加和為Hn功能表(P28)反相器、或非門異或門第七頁,共85頁。2.全加器(1)一位全加器全加器XnYnCn-1FnCnXn、Yn、Cn-1Fn-和Cn-進位特點:輸入均取反,輸出也均為反碼第八頁,共85頁。(2)串行多位加法器

XnYnCn-1CnFnX1Y1 F1C0C1XnYnCn-1CnFnX2Y2 XnYnCn-1CnFnXnYnCn-1CnFnC2C3C4X3Y3 X4Y4 F2F3F4

n個全加器相連可得n位加法器,但加法時間較長,因為位間進位是串行傳送的,本位全加和Fi必須等低位進位Ci-1來到后才能進行,加法時間與位數(shù)有關。只有改變進位逐傳送的路徑,才能提高加法器工作速度。解決辦法之一:采用“超前進位產(chǎn)生電路”,來同時產(chǎn)生各位進位,從而實現(xiàn)快速加法,這種加法器稱為“超前進位加法器”。第九頁,共85頁。

超前進位產(chǎn)生電路是根據(jù)各進位的形成條件來實現(xiàn)的。C1的形成:

1)X1、Y1均為“1”

2)X1、Y1任一個為“1”,且進位C0為“1”

C1=X1Y1+(X1+Y1)C0C2的形成:

1)X2、Y2均為“1”

2)X2、Y2任一個為“1”,X1和Y1均為“1”

3)X2、Y2任一個為“1”,X1、Y1任一個為“1”且進位C0為“1”

C2=X2Y2+(X2+Y2)C1

=X2Y2+(X2+Y2)X1Y1+(X2+Y2)(X1+Y1)C0

同理可得C3、C4C3=X3Y3+(X3+Y3)C2

=X3Y3+(X3+Y3)X2Y2+(X3+

Y3)(X2+Y2)X1Y1

+(X3+Y3)(X2+Y2)(X1+Y1)C0C4=X4Y4+(X4+Y4)C3=X4Y4+(X4+Y4)X3Y3

+(X4+Y4)(X3+Y3)X2Y2+(X4+Y4)(X3+Y3)(X2+Y2)X1Y1

+(X4+Y4)(X3+Y3)(X2+Y2)(X1+Y1)C0(3)超前進位多位加法器第十頁,共85頁。引入進位傳遞函數(shù)Pi

=Xi+Yi

兩輸入中有一個為“1”,若有進位輸入,則本位向高位傳送進位,這個進位可看成是低位進位越過本位直接向高位傳遞的。引入進位產(chǎn)生函數(shù)Gi

=Xi·Yi

當兩輸入均為“1”時,不管有無進位,定會產(chǎn)生向高位的進位。

用P1~P4、G1~G4代入C1~C4得:

C1=G1+P1C0

C2=G2+P2G1+P2P1C0

C3=G3+P3G2+P3P2G1+P3P2P1C0

C4=G4+P4G3+P4P3G2+P4P3P2G1+P4P3P2P1C0第十一頁,共85頁。

用“與非”、“或非”、“與或非”形式改寫成如下形式:第十二頁,共85頁。*證明:C1第十三頁,共85頁。由上式畫出“超前進位產(chǎn)生電路”及“四位超前進位加法器”的邏輯圖如下。只要X1~X4,Y1~Y4和C0同時到來,就可幾乎同時形成C1~C4和F1~F4.第十四頁,共85頁。2.1.4ALU部件(Arithmeticandlogicalunit)

ALU是一種功能較強的組合電路。它能實現(xiàn)多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ALU的基本組合邏輯結構是超前進位加法器,通過改變加法器的Gi和Pi來獲得多種運算能力。下面通過介紹SN74181型四位ALU中規(guī)模集成電路來介紹ALU的原理。

第十五頁,共85頁。A3~A0

、B3~B0:參加運算的兩個數(shù)Cn:ALU最低位進位輸入F3~F0:運算結果(下標3:最高位,下標0:最低位)S0~S3:運算選擇控制端M:狀態(tài)控制端第十六頁,共85頁。1.功能表-能執(zhí)行16種算術、16種邏輯運算。加:算術加+:邏輯加(或)第十七頁,共85頁。2.原理(1)可以*證明*進位傳遞函數(shù)Pi和進位產(chǎn)生函數(shù)Gi有如下的特點:

Pi+Gi=Pi,PiGi=Gi(2)令ALU的“二與或非門”(1~4)及“三與或非門”(5~8)的輸出分別為Pi、Gi.

它們的表達式為:

同樣可以證明現(xiàn)在的Pi、Gi同樣滿足(1)的特點。這樣可以把ALU的“二與或非門”及“三與或非門”(含Bi反相門)看成是實現(xiàn)以Xi、Yi為輸入的進位傳遞函數(shù)的“或”門及進位產(chǎn)生函數(shù)的“與”門。

第十八頁,共85頁。第十九頁,共85頁。第二十頁,共85頁。(3)Xi、Yi與Ai、Bi的對應關系如下:上式中S3S2S1S0一旦確定,Xi、Yi

同Ai、Bi的關系就可確定。例:S3S2S1S0=HLLH時(1001)則:于是以Ai、Bi為輸入的結構復雜的ALU可改為以Xi、Yi為輸入的結構簡單的電路。第二十一頁,共85頁。下面討論它的邏輯功能(1)M=L

因為:

1)異或門G21、G23、G25、G27是實現(xiàn)以Xi、Yi為輸入的半加。(如:G21的輸出為:P0G0=X0Y0

2)G13~G16、G19的輸出是實現(xiàn)

第二十二頁,共85頁。3)電路輸出F3~F0:是X3~X0及Y3~Y0及低位進位Cn全加和的反碼,即:第二十三頁,共85頁。(2)M=H

G13~G16輸出均為1,位間不發(fā)生關系。

F0~F3為:

綜上所述,對于正邏輯M=L時,ALU是以X3~X0、Y3~Y0及Cn為輸入,輸出接一組反相器的4位快速加法器。

四位加法器0123

F0F1F2F3

X0Y0X1Y1X2Y2X3Y3CnCn+4第二十四頁,共85頁。M=H

X0Y0X1Y1X2Y2X3X3

F0F1F2F3

ALU是以Xi、Yi

為輸入的異或非門。第二十五頁,共85頁?;谏鲜鑫覀兎治鯝LU的邏輯功能

S3S2S1S0=HLLH(1)將S3S2S1S0=1001代入:得:

解得:(2)M=H

此時執(zhí)行了異或非操作。

第二十六頁,共85頁。(3)M=L

當Cn=1時,第二十七頁,共85頁。當Cn=0時,第二十八頁,共85頁。例:S3S2S1S0=LLLL(1)將S3S2S1S0=0000代入:得:解得:(2)M=H此時執(zhí)行了求A的反碼的功能,記為:第二十九頁,共85頁。(3)M=L第三十頁,共85頁。3.用4片74181電路可組成16位ALUCnCn+4CnCn+4CnCn+4CnCn+4Cn0123片內(nèi)進位快速,但片間進位是逐片傳遞的,由此形成F0~F15的時間還是比較長。若把16位ALU中的每四位作為一組,用位間快速進位的形成方法來實現(xiàn)16位ALU中“組間快速進位”,那么就能得到16位快速ALU。第三十一頁,共85頁。

分析:組內(nèi)并行、組間并行

設16位加法器,4位一組,分為4組:4位4位4位4位

第4組第3組第2組第1組C16~C13C12~C9C8~C5C4~C1C0C16C12C8C4第三十二頁,共85頁。

1)第1組進位邏輯式組內(nèi):

C1=G1+P1C0C2=G2+P2G1+P2P1C0C3=G3+P3G2+P3P2G1+P3P2P1C0

組間:

C4=G4+P4G3+P4P3G2+P4P3P2G1+P4P3P2P1C0GIPI所以

CI=GI+PIC0組間進位傳遞函數(shù)組間進位產(chǎn)生函數(shù)第三十三頁,共85頁。

2)第2組進位邏輯式組內(nèi):

C5=G5+P5CIC6=G6+P6G5+P6P5CIC7=G7+P7G6+P7P6G5+P7P6P5CI

組間:

C8=G8+P8G7+P8P7G6+P8P7P6G5+P8P7P6P5CIGⅡPⅡ所以

CⅡ=GⅡ+PⅡCI第三十四頁,共85頁。

3)第3組進位邏輯式組內(nèi):

C9=G9+P9CⅡ

C10=G10+P10G9+P10P9CⅡ

C11=G11+P11G10+P11P10G9+P11P10P9CⅡ

組間:

C12=G12+P12G11+P12P11G10+P12P11P10G9+P12P11P10P9CⅡGⅢPⅢ所以

CⅢ=GⅢ+PⅢ

CⅡ第三十五頁,共85頁。

4)第4組進位邏輯式組內(nèi):

C13=G13+P13CⅢC14=G14+P14G13+P14P13CⅢC15=G15+P15G14+P15P14G13+P15P14P13CⅢ

組間:

C16=G16+P16G15+P16P15G14+P16P15P14G13+P16P15P14P13CⅢGⅣPⅣ所以

CⅣ=GⅣ+PⅣCⅢ

第三十六頁,共85頁。5)各組間進位邏輯CI=GI+PIC0CⅡ=GⅡ+PⅡCICⅢ=GⅢ+PⅢCⅡCⅣ=GⅣ+PⅣCⅢ

=GⅡ+PⅡGI

+PⅡPIC0

=GⅢ+PⅢGⅡ+PⅢPⅡGI

+PⅢPⅡPIC0

=GⅣ+PⅣGⅢ+PⅣPⅢGⅡ

+PⅣPⅢPⅡGI+PⅣPⅢPⅡPIC0

第三十七頁,共85頁。6)結構示意∑41~∑85~∑129~∑1613~組間進位鏈A8....A5

B8....B5A4....A1

B4....B1A12....A9

B12....B9A16....A13

B16....B13CoCⅣGⅣPⅣGⅢPⅢGⅡPⅡGI

PI

C3~1C15~13C11~9C7~5

CⅢ

CⅡCI

A8....A5

B8....B5A4....A1

B4....B1A12....A9

B12....B9A16....A13

B16....B13CoGⅣPⅣGⅢPⅢGⅡPⅡGI

PI

C3~1CⅣ

CⅢ

CⅡCI

C15~13C11~9C7~5

7)進位傳遞過程Ai、Bi、C0GⅣ、PⅣ….GI、PI、CⅣ、CⅢ、CⅡ、CI

C3~1C15~13、C11~9、C7~5第三十八頁,共85頁。GIVPIVGIIIPIIIGIIPIIGIPI74182CIIICIICIC0

7418174181741817418174181:實現(xiàn)算術邏輯運算及組內(nèi)并行。74182:接收了組間的輔助函數(shù)后,產(chǎn)生組間的并行進位信號CIII

、CII

、CI,分別將其送到各小組的加法器上一個16位的ALU部件,要實現(xiàn)組內(nèi)并行,組間并行運算。所需器件為:74181芯片四塊,74182一塊第三十九頁,共85頁。三、譯碼器:(P34)輸入:n個輸出:<=2n第四十頁,共85頁。74LS138:3-8譯碼器第四十一頁,共85頁。四、數(shù)據(jù)選擇器:(P35)M選一(n個地址控制端子)M=2n第四十二頁,共85頁。8選1據(jù)選擇器(P35)第四十三頁,共85頁。2.2時序邏輯電路

時序邏輯電路不但與當前的輸入狀態(tài)有關,而且還與電路以前的輸入狀態(tài)有關。時序電路內(nèi)必須有存儲信息的記憶元件---觸發(fā)器。2.2.1

觸發(fā)器

按有無動作的統(tǒng)一時間節(jié)拍(時鐘脈沖)來分:有基本觸發(fā)器(無時鐘觸發(fā)器)和時鐘觸發(fā)器。按電路的結構來分:有主從觸發(fā)器、維持阻塞觸發(fā)器、邊沿觸發(fā)器和主從型邊沿觸發(fā)器等。按邏輯功能來分:有RS

觸發(fā)器、D

觸發(fā)器、JK

觸發(fā)器、T

觸發(fā)器、T’觸發(fā)器。第四十四頁,共85頁。

(1)電位觸發(fā)方式觸發(fā)器(D鎖存器)

EDQQ10110×

0110Q0Q0QQDEQQDE第四十五頁,共85頁。

DEQQEDQQ的區(qū)域是修改有效區(qū)第四十六頁,共85頁。

(2)邊沿觸發(fā)方式觸發(fā)器(D觸發(fā)器)

原理分析較復雜,我們只記住功能表。RdSdCPDQ

Q01××10××11↑011↑101100110QQRDSDDCPQQDCPRD

SD第四十七頁,共85頁。集成正沿雙D觸發(fā)器第四十八頁,共85頁。

CLKDSD

RD

QQ

觸發(fā)上升沿第四十九頁,共85頁。集成正沿4D觸發(fā)器第五十頁,共85頁。(3)主-從觸發(fā)方式觸發(fā)器(J-K觸發(fā)器)

主-從觸發(fā)器基本上是由兩個電位觸發(fā)器級聯(lián)而成的,接收輸入數(shù)據(jù)的是主觸發(fā)器,接收主觸發(fā)器輸出的是從觸發(fā)器,主、從觸發(fā)器的同步控制信號是互補的。RdSdCPJKQ

Q01×××10×××00×××11001110110111110110

不穩(wěn)定保持

1001

計數(shù)第五十一頁,共85頁。2.2.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寄存器是計算機的一個重要部件,用于暫存數(shù)據(jù)、指令等。它由觸發(fā)器和一些控制門組成。在寄存器中,常用的是正邊沿觸發(fā)D觸發(fā)器和鎖存器。

第五十二頁,共85頁。時鐘清除74LS374:帶三態(tài)輸出的8D邊沿觸發(fā)器74LS273:帶清除功能的8D邊沿觸發(fā)器第五十三頁,共85頁。74LS374內(nèi)部:輸出帶三態(tài)門第五十四頁,共85頁。74LS373:鎖存器

74LS373:8D電平觸發(fā)器G輸出控制第五十五頁,共85頁。

在計算機中常要求寄存器有移位功能。如在進行乘法時,要求將部分積右移;在將并行傳送的數(shù)轉(zhuǎn)換成串行數(shù)時也需移位。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稱為移位寄存器。

QQ

DCPQ4QQ

DCPQ3QQ

DCPQ2QQ

DCPQ1CK移位輸出移位輸入左移QQ

DCPQ4QQ

DCPQ3QQ

DCPQ2QQ

DCPQ1CK移位輸出移位輸入右移第五十六頁,共85頁。

雙向四位移位寄存器。它有左移、右移、并行輸入及保持功能,采用主-從R-S觸發(fā)器作寄存元件。

第五十七頁,共85頁。移位器:74LS299右移左移時鐘清零第五十八頁,共85頁。2.2.3計數(shù)器

計數(shù)器是計算機、數(shù)字儀表中常用的一種電路。計數(shù)器按時鐘作用方式來分,有同步計數(shù)器和異步計數(shù)器兩大類。

異步計數(shù)器中,高位觸發(fā)器的時鐘信號是由低一位觸發(fā)器的輸出來提供的,結構簡單。

同步計數(shù)器中,各觸發(fā)器的時鐘信號是由同一脈沖來提供的,因此,各觸發(fā)器是同時翻轉(zhuǎn)的,它的工作頻率比異步計數(shù)器高,但結構較復雜。計數(shù)器按計數(shù)順序來分,有二進制、十進制兩大類。在計算機中較少使用異步計數(shù)器,這里著重介紹有并行輸入數(shù)據(jù)功能的正向同步十進制計數(shù)器。第五十九頁,共85頁。

用J一K觸發(fā)器構成的同步十進制集成化計數(shù)器。同步計數(shù)器是采用快速進位方式來計數(shù)的,觸發(fā)器及實現(xiàn)快速進位的邏輯電路是它的核心。當前狀態(tài)用Q表示,下一個狀態(tài)用Q’表示。由于計數(shù)器只有保持和計數(shù)兩種狀態(tài),所以J=K=0是保持、J=K=1是計數(shù)設JA=KA=A;JB=KB=B;JC=KC=C;JD=KD=D;QDQCQBQAQ’DQ’CQ’BQ’A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0000DCBA0001001100010111000100110001111100011001紅色:B綠色:C藍色:D第六十頁,共85頁。

00000010××××01××QBQAQDQC0001111000011110D00100010××××00××QBQAQDQC0001111000011110C01100110××××00××QBQAQDQC0001111000011110B11111111××××11××QBQAQDQC0001111000011110AJD=KD=QDQA+QCQBQAJC=KC=QBQAJB=KB=QDQAJA=KA=1第六十一頁,共85頁。

J-K觸發(fā)器組成的十進制計數(shù)器:QDQDJCPKQCQCJCPKQBQBJCPKQAQAJCPK1CK第六十二頁,共85頁。十進制同步計數(shù)器

第六十三頁,共85頁。進位輸出清零置數(shù)時鐘第六十四頁,共85頁。同步計數(shù)器的擴展方法

第六十五頁,共85頁。2.3陣列邏輯電路

陣列邏輯電路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陣列”是指邏輯元件在硅芯片上以陣列形式排列,這種電路具有設計方便、芯片面積小、產(chǎn)品成品率高、用戶自編程、減少系統(tǒng)的硬件規(guī)模等優(yōu)點常見的陣列邏輯電路有:讀/寫存儲器(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在主存儲器一章中將詳細介紹它的原理與使用。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簡稱ROM)可編程序邏輯陣列(programmablelogicarray,簡稱PLA)可編程序陣列邏輯(programmablearraylogic,簡稱PAL)通用陣列邏輯(generalarraylogic,簡稱GAL)門陣列(gatearray,簡稱GA)宏單元陣列(macrocellarray,簡稱MA)可編程門陣列(programmablegatearray,簡稱PGA)一般把除讀/寫存儲器的陣列邏輯電路統(tǒng)稱為可編程序邏輯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s,簡稱PLD)。在本節(jié)中將介紹ROM,PAL,PLA,GAL等器件。第六十六頁,共85頁。一、只讀存儲器ROM:(P43)ROM的結構:

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簡稱ROM)也是一類重要的陣列邏輯電路。在計算機中,常常要存儲固定的信息(如監(jiān)控程序、函數(shù)、常數(shù)等)。ROM主要由全譯碼的地址譯碼器和存儲單元體組成,前者是一種“與”陣列(組成全部地址的最小項

),后者則是“或”陣列,它們都以陣列形式排列。存儲體中寫入的信息是由用戶事先決定的,因此是“用戶可編程”的,而地址譯碼器則是“用戶不可編程”的。

ROM的類型:

1)PROM:熔絲型;一次熔斷,不能更改。(2)EPROM或E2PROM:紫外線擦除或電擦除型,可反復修改。MROM:掩模型,制造廠商制造時同時做好。

第六十七頁,共85頁。

熔絲型8*4ROM原理圖:第六十八頁,共85頁。ROM結構的另一種表示形式:第六十九頁,共85頁。二、可編程序邏輯陣列PLA(P45)

可編程序邏輯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