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上課.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1頁
諫太宗十思疏上課.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2頁
諫太宗十思疏上課.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3頁
諫太宗十思疏上課.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4頁
諫太宗十思疏上課.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課文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蹦敲茨愣盟哉l為鏡嗎?隆化職業(yè)中學校金霞第1頁[高考鏈接]①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_。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

。③

憂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慮壅蔽,_______________;④總此十思,宏茲九德,,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塞源而欲流長也

載舟覆舟

所宜深慎

則思慎始而敬終

則思虛心以納下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第2頁[高考再現]:默寫名句:1、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抵達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05福建卷)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05山東卷)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載舟覆舟第3頁諫太宗十思疏魏征第4頁魏征【學習目旳】1、掌握文中某些實詞和虛詞意義及使用措施,深入積累文言知識。2、理解“十思”內容及其意義,領悟課文論述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道理。3、學習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觀點措施。4、學習課文運用生動形象比方說理手法,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整潔而富于變化風格特性。

5、熟讀、背誦課文。第5頁背景和題解作者和作品課文翻譯文言知識藝術鑒賞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第6頁隋朝在農民起義中覆滅,給唐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舟因此比人君,水因此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碧瞥跄辏瑸榱司徍碗A級矛盾,積極納諫。太宗起初聽不進魏征直諫,立誓要殺他,后來他悟出這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便越聽越愛聽。這篇奏疏是魏征貞觀十一年寫給唐太宗。當時,通過戰(zhàn)爭后修養(yǎng)生息,經濟得到了發(fā)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對外戰(zhàn)爭連年勝利,邊防鞏固,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到處游玩,勞民傷財,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當年,太宗先下令修飛仙宮,后來又詔令修建老君廟、宣尼廟。二月巡游洛陽宮,六月巡游明德宮,十月獵于洛陽苑,十一月又巡游懷州,狩于濟源,為此民怨沸騰。魏征“頻上四疏,以陳得失”(此為第二疏),太宗猛醒,還寫了《答魏征手詔》夸獎他。背景簡介第7頁解題諫勸諫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成就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狀況疏疏通事理,分條陳說。作為一種文體,屬古文體奏議類,專指臣下向國君陳說意見奏疏。第8頁作者簡介魏征(繁寫體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陽人。魏征是我國初唐偉大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歷史學家。隋末,早年因避亂而出家做道士,后參與李密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后降唐,太宗時拜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人稱魏鄭公。死后贈司空,謚文貞。

魏征從政十六七年,上書言事二百一再,達十萬言,起奏疏收在《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中。著有《類禮》20卷,輔佐唐太宗,以“犯顏直諫”而聞名。他那種“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貴,中不侈親戚,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jié),不以圖位賣忠”精神,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第9頁求木之長()浚()殷()憂讒()邪黜()惡謬()賞垂拱()壅()蔽塞()源

載()舟

jùnyīnchánchùmiùgǒngyōng【聽讀正音】

zhǎngsèzài第10頁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主線;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生長使……穩(wěn)固疏通、深挖古今:樹根事物本質恩德和道義明智圣人最愚昧動詞,用、行掌握、帝位、重權天地間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wěn)固它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源泉;

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但愿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wěn)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厚實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最愚昧無知,(也)懂得這是不也許,何況(您這)明智人呢!國君掌握著國家重要職權,據有天地間重大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環(huán)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jié)儉,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遠啊。之:構造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構造助詞,第11頁求木之長者,必固其主線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比方對比第一段排比第12頁總結:反復闡明人君要得到國安,必須厚積德義。第13頁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所有大開頭做得好確實實諸多,可以保持究竟大概很少莫非是獲得天下輕易守住天下困難嗎?由于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竭盡誠心看待臣民看不起他人監(jiān)督通“震”,威嚇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法,不過并不會緬懷(皇上)仁慈。表面上恭敬,不過在內心里卻不服氣。怨恨不在有多大,可畏懼是人民(力量),(他們像水同樣)能承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當深切戒慎。應當(古代)所有君主,承受上天(賦予)重大使命,代詞,指天下既已成功,則(就)放縱自己情感來傲視他人。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旳勢力(和自己)聯合。吳國和越國,春秋時兩個敵對諸侯國看不起他人,親骨肉也會成為毫不相干陌生人。雖然(可以)用嚴酷刑罰監(jiān)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恐嚇(人們),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統治。第14頁【問題思索】1、作者認為得天下之君王為何易失人心?【明確】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2、作者怎樣必然了人民力量?【明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第15頁【簡析】1概括歷代君主能創(chuàng)業(yè)不能守業(yè)普遍規(guī)律()2以引出分析論證,用“殷憂”和“得志”不一樣樣心態(tài)闡明?

3用古人論述以關系比關系,切中要害,令人警惕。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yè)成敗關鍵設問水和舟民和君第二段第16頁總結:總結歷史經驗,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論述居安思危道理。第17頁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認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建造,興建慎斥退奸惡小人假如真可以做到:見到自己喜歡,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使動,使……安寧想到(自己地位)高高在上充斥危機,就要不忘謙虛來(加強)自我修養(yǎng);膽怯會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

動詞,居于……之下以……為樂網三面,留一面,不過度捕殺,狩獵有度緊張(耳目被)堵塞、蒙蔽使動,使……端正假設連詞,(假如)真以(之)為使……虛虛養(yǎng)愛慕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緊張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膽怯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意見;畏懼說壞話人,就想到端正自己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第18頁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認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假如真可以做到:見到自己喜歡,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想到(自己地位)高高在上充斥危機,就要不忘謙虛來(加強)自我修養(yǎng);膽怯會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愛慕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緊張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膽怯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意見;畏懼說壞話人,就想到端正自己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第19頁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須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施加恩澤使……光大恩惠就要想到不要由于一時快樂而不恰當獎賞。選拔誠信人形作動,用盡好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由于一時發(fā)火而濫用刑罰。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當深思事,擴大“九德”修養(yǎng),選拔有才能人而任用他,挑選好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人就能充足獻出他謀略,勇敢人就能完全盡到他力量,仁愛人就能散播他恩惠,誠信人就能獻出他忠誠;文臣武將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親自處理政務,天下就能治理好。為何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管百官職責呢?第20頁3.念高危4.懼滿溢5.樂盤游(狩獵)6.憂懈怠7.慮雍蔽8.懼讒邪9.恩所加10.罰所及1.見可欲2.將有作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思謙沖而自牧思江海下百川思三驅認為度思慎始而敬終思虛心以納下思正身以黜惡思無因喜以謬賞思無以怒而濫刑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正己安人正心修身治平天下第三段第21頁1、戒奢侈(1、2)2、戒驕傲(3、4)3、戒縱欲(5、6)4、戒輕人言(7、8)5、戒賞罰不公(9、10)第22頁除十思外,還要:宏九德選拔任用人才聽從善言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第23頁語言特點:駢散結合,華美流暢

比方排比,生動有力論證措施:1)正反對比論證

2)比方論證【寫作特色】第24頁藝術鑒賞朗誦課文,探究回答問題。1。第三段提出了“十思”?是就哪幾種方面而言?第三段提出了“知足”“知止”“謙沖而自牧”“江海而下百川”“三驅認為度”“慎始而敬終”“虛心以納下”“正身以黜惡”“無因怒而濫刑”等“十思”。第25頁2。文章標題是“諫太宗十思疏”,第三段集中論述了“十思”,那么與否可以去掉文章第一、第二段落呢?為何?

不可以第26頁3。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觀點?第二段從哪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論證?論述了什么道理?第二段從取守天下不一樣樣心態(tài)上進行論證,論述樂“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道理。第一段提出觀點是“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和“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第27頁人君當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為何思思些什么1.提出問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誠能十思垂拱而治2.分析問題3.處理問題【細讀全文,理清思緒】第一、二段和第三段關系(以“固本思源”為喻)(總結歷史教訓)(提出詳細做法)第28頁求木之長者,必固其主線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人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提出“十思“詳細提議見可欲……將有作……念高危……懼滿盈……樂盤游……憂懈怠……慮壅蔽……懼讒邪……恩所加……罰所及……(正)(反)取江山守江山構造圖示第29頁4、從本文看,作者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作者理想政治境界是“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須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第30頁5、各段在闡明觀點時各用了什么手法來增強表達效果?

第一段:以生動形象比方打開話題,中間用排比來加強語勢。第二段:用設問和對比手法。第三段:用排比和對比手法,提出君重要做到“十思”,才能“鳴琴垂拱”。第31頁由本文不僅可以看出魏征作為“諍臣”忠勇,還能發(fā)現他勸諫藝術巧妙,請談談其勸諫藝術。以生動形象比方打開話題,比方說理淺顯易懂,不容置疑。運用對比論證,從歷史現象到本質,逐層剖析,切中要害,令人警醒,提出提議,水到渠成;瞻望前景,令人鼓舞。第32頁文言基礎知識歸納

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第33頁詞類活用1.必固其主線固,使動使用措施2.載舟覆舟覆,使動使用措施3.則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動使用措施4.則思正身以黜惡正,使動使用措施弘,使動使用措施6.何須勞神苦思勞、苦,使動使用措施7.則思虛心以納下虛,使動使用措施5.弘茲九德總結鞏固古漢語知識8.則思正身以黜惡惡,形容詞活用作名詞9.懼讒邪邪,形容詞活用作名詞10.當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重,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大,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第34頁12.擇善而從之13.貌恭而不心服14.則思江海下百川15.樂盤游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貌,名詞做狀語下,名詞活用做動詞樂,意動使用措施通假字振之以威怒則思無因喜以謬賞振通震無通毋古今異義主線樹根今,事物本源或最重要部分縱情放縱情感,即驕傲,今,盡情虛心使心虛,今,謙虛美德認為以之為,今,認為第35頁特殊句式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載舟覆舟,所宜深慎介詞構造后置介詞構造后置判斷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判斷句一詞多義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安定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怎么,疑問副詞項王曰:”沛公安在?”什么,疑問代詞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安身養(yǎng)人治垂拱而治治理不效則治臣之罪懲處醫(yī)之好治不病認為功醫(yī)治第36頁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親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孚福也忌不自信誠實信任信用相信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主線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聞達于諸侯規(guī)定探求祈求追求以必竭誠以待下雖董之以嚴刑則思知之以安人則思無以怒而濫刑同”而”注釋為:”來”介詞,用,拿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目連詞,以便介詞,因,由于介詞,把第37頁卑以自牧牧,養(yǎng).保持謙虛態(tài)度以提高自己修養(yǎng)功夫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載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擁戴統治者,也可以推翻統治者擇善而從挑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